62.新鲜
推荐阅读:
2K小说网 www.2kxs.cc,最快更新荒年最新章节!
这几个村子里的妇女生孩儿的,胎死腹中的有,一尸两命的有, 落下老毛病老寒腿, 脑门疼, 胳膊疼也常有, 不过这瘫在床上下不来的倒是头一回听说, 因此先前说李茹的人都转去议论老桂花和香草。
有的说老桂花本来就不会接生,就是她生得多了有点经验罢, 要说论本事,那可比不上河东那边镇上的祖传接生婆。
还有的说这妇女生孩儿,生出来又没大出血,一般就没甚事了, 说是腿不能动,不知道任甚,谁知道是真是假,要说村里有的婆婆厉害, 媳妇才生孩儿三天就撵去做生活, 那也不是没有, 尤其是香草生的还是丫头片子, 说不准就是怕婆婆怪罪,所以自己起了心病呢?
李老灯下了河东,到镇上又是托人,又是打听,总算是寻到了个会看妇科的老大夫,不过人家一听是河西谷堆村这么远,就不乐意来,那山路十八弯,又翻山越岭过河的,还不得把老骨头给颠散了架?那肯定不能去!
李老灯急得没法,就在人家老大夫家门口不走了,硬是靠着人家院墙坐了一夜,那老大夫见李老灯也挺可怜,正犹豫呢,老大夫他老伴发了话,说老头你还是去吧,人谁没有个难处呢,前两年咱一家人去南边逃荒,路上要不遇上了好心人,咱俩哪还能活着回来?
老大夫就带上药箱跟着李老灯来了,李老灯背着老头走了几十里的山路,吭哧吭哧地回了东平村,老大夫喝了一碗水,将歇了歇就去给香草看病。
号了好半天脉,又问了当时生孩儿的情形,这才说,原来香草得的是产后风。
要说香草看着原本身体也挺健壮,怀孩儿的时候,李老灯一家也尽量给做点好的吃上了,这怎么还能得病呢?
老大夫就在香草呆的屋子里看了一圈儿,看了看墙和地,说大概是这屋子阴凉的过,当然了,这得产后风的原因有好多种,产妇生孩儿的时候是最虚弱的时候,有一点没照看到就有可能出问题,香草得的产后风,还是症状最为严重的一种,要想治好都难,只能一点点慢慢的养着,过上个一年两年大概就能好转,据说有那得了产后风的妇女,一辈子都有病根儿,不过倒是还有个办法。
这办法就是再生第二个的时候,要注意保养,再不能受一点寒凉,好吃好喝的补着,兴许能在月子里补回来。这就叫月子病月子里治。
香草婆婆听得心都有点凉。这什么都是说不准的,那要是儿媳妇就不能好了,那可怎么办?
她就问老大夫,是不是接生的时候出了岔子才会这样的?
老大夫摇了摇脑袋,表示他是大夫,不是产婆,也不懂接生,最好等香草生第二个的时候,找个行家里手的接生婆来,一般这接生婆的手艺那都是辈辈相传的,先前他们镇上就有个有名的接生婆,只可惜,逃荒那会儿也不知道去了哪儿,大概是不在了,不然这世道安定了,也不见她们一家回来。
老大夫临走时给留了个偏方,说这病恢复得慢,不能急,只能慢慢养。
生了孩儿本来是喜事,可跟上香草这么一病,李老灯全家就都有些愁云惨雾。
附近跟他家有亲戚的都拎着东西上门探望,红英跟香草原来就是一个村的,又一路上结伴逃难,处得跟姐妹似的,听说也是急得不行,不过她还在月子里,不能出门,就叫她男人走了东平村一趟。
她男人回来把情况一说,红英也替香草发愁得很,又庆幸自己命大。
等她娘葛仙芹再来的时候,红英就说,“我看桂花婶本事不行,那天我不坐茅桶,她非要摁着我,那手劲儿大得很,后来快十来天了,我这肩膀和胳膊上的青印还没下呢了!幸好那天听了我干娘的!”
那茅桶,平时去解手还凉飕飕的呢,生孩儿能不凉么?
葛仙芹拍了她一下,“别胡说!桂花嫂在咱村接生好多年了,俺生小椿那会儿,就是她来帮的忙,香草咧命不好,叫她赶上了!”
红英撇了撇嘴,“快算了吧,我听红霞婶说了,前几年,桂花婶去不坡村给人家接生,那家媳妇就没了,只留下个吃奶娃!还有在西王庄也接过一个,大人孩儿都没了,还有咱村,小茧她娘,就是月子落下的病,不也是她去接生的?”
葛仙芹赶紧说,“快悄悄的吧,咱村就她还懂个接生,你说这些怪话,看传到她耳朵里惹着了人,将来你再生老二,不还是要用着人家咧?到时候人家不来给帮忙怎么呢?”
因为接生的多了,村里人都认老桂花是个行家,家里妇女要生了都去求她,不过这桂花也不是谁家都去,有那特别穷又出不起好东西的,她就装个头疼脑热在炕上不起来。
当时葛仙芹生小椿,还是张桐材提前在山里打了野鸡给桂花送了一只,要不桂花哪能看得起西坡窑洞里住的张家?
红英一想,倒也是,又有点不甘心,“那个许同志和纪同志不是说,再来的时候要带着甚卫生队?这都快半个多月啦?”
葛仙芹噫了一声,“你听他们胡吹呢?那咱这穷山沟里,甚也没有,人家来一趟累死累活的不容易,又挣不下钱,来干甚呢?”
母女俩正说着话,一边的吃奶孩儿哇哇哭了。
红英抱起孩儿来吃奶,葛仙芹笑眯眯地看着那孩儿,不一会红英婆婆端着一碗米汤就进来了。
产妇有精神,孩儿长得好,两亲家这会儿跟多年的老姊妹似的,都是笑脸对笑脸。
“来,喂完了孩儿,喝碗米汤垫垫肚。”
红英把吃饱的娃递给婆婆,婆婆抱着孙,喜得直嫌不够,红英端起碗来喝汤,葛仙芹瞟了眼,见那汤黄烂烂的,是当年的新小米,里头还漂着稠稠的鸡蛋花,心里就挺满意的,这婆婆倒是舍得下本儿!
一屋子正其乐融融,就听着院里有人喊。
“娘!娘!那许同志和纪同志他们又来了,真的带了宣传队和卫生队啦!娘你不是这几天眼睛不好?快去让卫生队的新大夫给瞧瞧!再不快些,今儿怕是轮不上啦!”
这声音大家都认得,正是小椿的,如今小椿已经是十六七岁,快成大小伙儿了,声音也比以前粗了不少。
小椿当了舅舅,他一个小伙儿也不好进月子房,也就是他娘抱着小外甥出来,他才看了几眼。
葛仙芹和红英婆婆都愣了下。
“啊?倒来啦?”才说过的话就被打了脸,葛仙芹都没好意思去看她闺女的脸,赶紧从炕上跳下来,几步就出了月子屋。
“来啦!一伙有七个人咧!我恰好在坡上地里呢,下来一问,就赶紧跟上回来啦,这回人都在老屯爷爷他家呢!咱可得快去!”
小椿激动得两眼放光,真想不到这许同志和纪同志说话算话,真的就带了宣传队和卫生队来啦!
果然外头来的人就是不一样,那打扮的模样,说的话,抬个手,迈个步子,都透着洋气精神!
“呀!那我这两天也有些头疼,我也去看看!”
看着葛仙芹母子俩就往院外走了,红英婆婆恍然想起了一句,也迈着小脚追了上去!
谷堆村听说了这大消息的人都急急忙忙地往王老屯家赶,葛仙芹他们过去的时候还能进得去院儿,等李茹听说了也往过走的时候,就连院儿也进不去了。
这还是快嘴霞头一遭有热闹时她却慢了一步,不过她也有绝招。
不知道从谁家的旧猪圈上挪了两块大石头,快嘴霞把石头往王老屯家墙根一垫,就站在上头,两手扒着墙头,恰好能露出一双眼睛来看见院里的情形,倒也不耽误事儿,快嘴霞一扭头发现了李茹,就很大方地招手让李茹也站上来跟她一起扒墙头。
院子里的人闹哄哄的,老少男女,说的笑的,问的求的,简直比赶大集还热闹。
院子正中支了张桌儿,两头桌边坐着一男一女,身穿绿军装,戴着绿军帽,腰里头还扎着皮带,皮带上拴着一只小木箱,那小木箱方方正正,刷着白漆,一面上画着个红色的十字,另一面上写着一行字:为民服务。
这打扮,这行头,比先前许同志和纪同志那一行,还要精神百倍,可不是一下子就把谷堆村的村民们给震住了?
这一男一女大概就是卫生队的,他们一人面前摆着个小板凳,看病的人就坐在上头。
要不说人家是新大夫呢,并不号脉,就是问问哪儿不舒服,看看得病的地方,要不就是让张嘴看看舌头,翻开眼皮用手电照照,拿着个系绳子的圆头勺一样的家伙往人心口上一贴,听人的心跳……
谷堆村人都是大开眼界。
自打头两个被新大夫治好了小毛病以后,后头的人就挤挤挨挨,都想先看,还是王老屯和许同志和纪同志他们几个一直维持着秩序,才没有乱成了一锅粥。
这几个村子里的妇女生孩儿的,胎死腹中的有,一尸两命的有, 落下老毛病老寒腿, 脑门疼, 胳膊疼也常有, 不过这瘫在床上下不来的倒是头一回听说, 因此先前说李茹的人都转去议论老桂花和香草。
有的说老桂花本来就不会接生,就是她生得多了有点经验罢, 要说论本事,那可比不上河东那边镇上的祖传接生婆。
还有的说这妇女生孩儿,生出来又没大出血,一般就没甚事了, 说是腿不能动,不知道任甚,谁知道是真是假,要说村里有的婆婆厉害, 媳妇才生孩儿三天就撵去做生活, 那也不是没有, 尤其是香草生的还是丫头片子, 说不准就是怕婆婆怪罪,所以自己起了心病呢?
李老灯下了河东,到镇上又是托人,又是打听,总算是寻到了个会看妇科的老大夫,不过人家一听是河西谷堆村这么远,就不乐意来,那山路十八弯,又翻山越岭过河的,还不得把老骨头给颠散了架?那肯定不能去!
李老灯急得没法,就在人家老大夫家门口不走了,硬是靠着人家院墙坐了一夜,那老大夫见李老灯也挺可怜,正犹豫呢,老大夫他老伴发了话,说老头你还是去吧,人谁没有个难处呢,前两年咱一家人去南边逃荒,路上要不遇上了好心人,咱俩哪还能活着回来?
老大夫就带上药箱跟着李老灯来了,李老灯背着老头走了几十里的山路,吭哧吭哧地回了东平村,老大夫喝了一碗水,将歇了歇就去给香草看病。
号了好半天脉,又问了当时生孩儿的情形,这才说,原来香草得的是产后风。
要说香草看着原本身体也挺健壮,怀孩儿的时候,李老灯一家也尽量给做点好的吃上了,这怎么还能得病呢?
老大夫就在香草呆的屋子里看了一圈儿,看了看墙和地,说大概是这屋子阴凉的过,当然了,这得产后风的原因有好多种,产妇生孩儿的时候是最虚弱的时候,有一点没照看到就有可能出问题,香草得的产后风,还是症状最为严重的一种,要想治好都难,只能一点点慢慢的养着,过上个一年两年大概就能好转,据说有那得了产后风的妇女,一辈子都有病根儿,不过倒是还有个办法。
这办法就是再生第二个的时候,要注意保养,再不能受一点寒凉,好吃好喝的补着,兴许能在月子里补回来。这就叫月子病月子里治。
香草婆婆听得心都有点凉。这什么都是说不准的,那要是儿媳妇就不能好了,那可怎么办?
她就问老大夫,是不是接生的时候出了岔子才会这样的?
老大夫摇了摇脑袋,表示他是大夫,不是产婆,也不懂接生,最好等香草生第二个的时候,找个行家里手的接生婆来,一般这接生婆的手艺那都是辈辈相传的,先前他们镇上就有个有名的接生婆,只可惜,逃荒那会儿也不知道去了哪儿,大概是不在了,不然这世道安定了,也不见她们一家回来。
老大夫临走时给留了个偏方,说这病恢复得慢,不能急,只能慢慢养。
生了孩儿本来是喜事,可跟上香草这么一病,李老灯全家就都有些愁云惨雾。
附近跟他家有亲戚的都拎着东西上门探望,红英跟香草原来就是一个村的,又一路上结伴逃难,处得跟姐妹似的,听说也是急得不行,不过她还在月子里,不能出门,就叫她男人走了东平村一趟。
她男人回来把情况一说,红英也替香草发愁得很,又庆幸自己命大。
等她娘葛仙芹再来的时候,红英就说,“我看桂花婶本事不行,那天我不坐茅桶,她非要摁着我,那手劲儿大得很,后来快十来天了,我这肩膀和胳膊上的青印还没下呢了!幸好那天听了我干娘的!”
那茅桶,平时去解手还凉飕飕的呢,生孩儿能不凉么?
葛仙芹拍了她一下,“别胡说!桂花嫂在咱村接生好多年了,俺生小椿那会儿,就是她来帮的忙,香草咧命不好,叫她赶上了!”
红英撇了撇嘴,“快算了吧,我听红霞婶说了,前几年,桂花婶去不坡村给人家接生,那家媳妇就没了,只留下个吃奶娃!还有在西王庄也接过一个,大人孩儿都没了,还有咱村,小茧她娘,就是月子落下的病,不也是她去接生的?”
葛仙芹赶紧说,“快悄悄的吧,咱村就她还懂个接生,你说这些怪话,看传到她耳朵里惹着了人,将来你再生老二,不还是要用着人家咧?到时候人家不来给帮忙怎么呢?”
因为接生的多了,村里人都认老桂花是个行家,家里妇女要生了都去求她,不过这桂花也不是谁家都去,有那特别穷又出不起好东西的,她就装个头疼脑热在炕上不起来。
当时葛仙芹生小椿,还是张桐材提前在山里打了野鸡给桂花送了一只,要不桂花哪能看得起西坡窑洞里住的张家?
红英一想,倒也是,又有点不甘心,“那个许同志和纪同志不是说,再来的时候要带着甚卫生队?这都快半个多月啦?”
葛仙芹噫了一声,“你听他们胡吹呢?那咱这穷山沟里,甚也没有,人家来一趟累死累活的不容易,又挣不下钱,来干甚呢?”
母女俩正说着话,一边的吃奶孩儿哇哇哭了。
红英抱起孩儿来吃奶,葛仙芹笑眯眯地看着那孩儿,不一会红英婆婆端着一碗米汤就进来了。
产妇有精神,孩儿长得好,两亲家这会儿跟多年的老姊妹似的,都是笑脸对笑脸。
“来,喂完了孩儿,喝碗米汤垫垫肚。”
红英把吃饱的娃递给婆婆,婆婆抱着孙,喜得直嫌不够,红英端起碗来喝汤,葛仙芹瞟了眼,见那汤黄烂烂的,是当年的新小米,里头还漂着稠稠的鸡蛋花,心里就挺满意的,这婆婆倒是舍得下本儿!
一屋子正其乐融融,就听着院里有人喊。
“娘!娘!那许同志和纪同志他们又来了,真的带了宣传队和卫生队啦!娘你不是这几天眼睛不好?快去让卫生队的新大夫给瞧瞧!再不快些,今儿怕是轮不上啦!”
这声音大家都认得,正是小椿的,如今小椿已经是十六七岁,快成大小伙儿了,声音也比以前粗了不少。
小椿当了舅舅,他一个小伙儿也不好进月子房,也就是他娘抱着小外甥出来,他才看了几眼。
葛仙芹和红英婆婆都愣了下。
“啊?倒来啦?”才说过的话就被打了脸,葛仙芹都没好意思去看她闺女的脸,赶紧从炕上跳下来,几步就出了月子屋。
“来啦!一伙有七个人咧!我恰好在坡上地里呢,下来一问,就赶紧跟上回来啦,这回人都在老屯爷爷他家呢!咱可得快去!”
小椿激动得两眼放光,真想不到这许同志和纪同志说话算话,真的就带了宣传队和卫生队来啦!
果然外头来的人就是不一样,那打扮的模样,说的话,抬个手,迈个步子,都透着洋气精神!
“呀!那我这两天也有些头疼,我也去看看!”
看着葛仙芹母子俩就往院外走了,红英婆婆恍然想起了一句,也迈着小脚追了上去!
谷堆村听说了这大消息的人都急急忙忙地往王老屯家赶,葛仙芹他们过去的时候还能进得去院儿,等李茹听说了也往过走的时候,就连院儿也进不去了。
这还是快嘴霞头一遭有热闹时她却慢了一步,不过她也有绝招。
不知道从谁家的旧猪圈上挪了两块大石头,快嘴霞把石头往王老屯家墙根一垫,就站在上头,两手扒着墙头,恰好能露出一双眼睛来看见院里的情形,倒也不耽误事儿,快嘴霞一扭头发现了李茹,就很大方地招手让李茹也站上来跟她一起扒墙头。
院子里的人闹哄哄的,老少男女,说的笑的,问的求的,简直比赶大集还热闹。
院子正中支了张桌儿,两头桌边坐着一男一女,身穿绿军装,戴着绿军帽,腰里头还扎着皮带,皮带上拴着一只小木箱,那小木箱方方正正,刷着白漆,一面上画着个红色的十字,另一面上写着一行字:为民服务。
这打扮,这行头,比先前许同志和纪同志那一行,还要精神百倍,可不是一下子就把谷堆村的村民们给震住了?
这一男一女大概就是卫生队的,他们一人面前摆着个小板凳,看病的人就坐在上头。
要不说人家是新大夫呢,并不号脉,就是问问哪儿不舒服,看看得病的地方,要不就是让张嘴看看舌头,翻开眼皮用手电照照,拿着个系绳子的圆头勺一样的家伙往人心口上一贴,听人的心跳……
谷堆村人都是大开眼界。
自打头两个被新大夫治好了小毛病以后,后头的人就挤挤挨挨,都想先看,还是王老屯和许同志和纪同志他们几个一直维持着秩序,才没有乱成了一锅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