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第63章 开解妹妹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
2K小说网 www.2kxs.cc,最快更新红楼之驯服呆霸王最新章节!
因怕薛姨妈知道,两人并没有弄出什么动静,悄悄的出了门。
既然要跟宝钗一起,薛蟠也就不便骑马了,两人乘了马车,只听得马蹄声哒哒的想着,不多时就已经到了目的地。
下了车之后,宝钗才发现周围并没有所谓“酒楼”,不免好奇起来。但薛蟠没有解释,领着她往一条幽静的小巷子里走,行不多时往里一转,眼前便陡然开阔起来。
这是一套精心装饰过的四合院,朱红色的大门敞开着,院子很大,遍植花木,巧妙的隔出了一个个的小空间。有三三两两穿着长袍的文士聚在其中说话,但都压低了声音,并不显得吵闹,倒添了几分风雅之趣。宝钗好奇的看了两眼,便低头跟在薛蟠身后进去了。
两人并不去有人的院子里,而是绕着回廊,转进了一间东边的房间。
说是房间,临着院子的这一边却没有门,而是用一架大的雕镂山水屏风同院子隔开,既保证不受打扰,又能看清院中的景色,而且视野开阔,令人心怀一畅。
倒不像是寻常的酒楼,这份用心,也算是十分难得了。想来文人士子乃至达官贵人们,恐怕都会喜欢。
已是腊月,房间里烧了暖暖的炭盆。宝钗一进门便觉热气铺面,转头才瞧见了柏杨。他一贯怕冷,即使是在这么暖和的屋子里,也还是穿得严严实实。宝蓝色的鲜亮料子,用银线秀的云纹花样,衬着他的面容,更觉姿容气度十分出众。他半靠在暖炕上,见了宝钗,便微微一笑。
“杨哥。”宝钗行了礼,这才走过来坐下。
倒是薛蟠丝毫不见外,直接走到柏杨旁边挨着他坐下,让宝钗多看了一眼。不过她并没有多想,只觉得自家哥哥同杨哥还是那么亲近。然后思绪便转到了家里的事情上,“我哥哥说,杨哥已经知道贾家的事了?”
“先不急着说这个。”柏杨道,“这儿厨子是江南来的,做菜的手艺十分出众,京城里是出了名的。我先时尝过,不比你们家的厨子差。妹妹何不先品鉴一番?”
宝钗闻言心下一暖。
虽然柏杨没有明说,但想来也是知道,贾家虽然同样祖籍金陵,但在京中住了多年,口味早已变化。主子们如此,下头的厨子自然也更偏向于做京城的菜色。宝钗和薛姨妈客随主便,倒不好在这种事情上挑剔,然而宝钗从小也是金尊玉贵养成,哪里能真的习惯?不过暗自忍耐罢了。
别人都想不到,柏杨却想到了,这才特特的带她到这里来吃江南菜。这份用心,纵使宝钗自己也觉得是不能及的。
而且宝钗原本心里是有些说不出的忧虑惊惶的,然而在这几句话之内,却似乎被柏杨的沉稳气度所感染,也渐渐静下来了,不像之前一样总带着几分仓皇。
等到一顿饭吃完,宝钗的心情已经好了许多,让人过来撤了桌子,柏杨这才笑着道,“现在可以好好说话了。我瞧你来时眉宇间有些焦虑的意思,莫不是事情不大好?”
“倒不是为这个。”宝钗有些难为情的道,“不过此事的确是想讨一下杨哥的主意。”说着将黛玉之事说了,“我本是替她不值,想着让她心里有数,却忘了她与我不一样,如今引得她满腹心事,又病倒了,心下不安得很。”
柏杨虽然觉得现在跟原著不同,宝钗肯定不会对宝玉有什么心思,但却也没想到她竟还生出了劝说黛玉的心思。
其实宝玉好不好呢?就这时候的人的眼光来说,已经算是不错的了。拿他来跟红楼里任何一个男人做比较,他都能够稳稳胜出。如果没有那么多意外,他对林黛玉来说,未必不是个好归宿。柏杨自己看不太上,但客观评价,也不算糟糕透顶。
况且,他对黛玉是有情的。
他性子好,但那么多人之中,唯独对黛玉最为忍让,也最贴心,从两小无猜到情根暗种,再到最后失之交臂无缘而钟,的确是个令人看了便唏嘘感慨的故事。
原著之中,宝玉知道黛玉死讯之后,眼前一黑,忽入幽冥之中。有人对他说:“此阴司泉路。你寿未终,何故至此?”
宝玉道:“适闻有一故人已死,遂寻访至此,不觉迷途。”
“故人是谁?”
“姑苏林黛玉。”
单只是这一段,不知道看哭了多少无关看客们,何况身处其中的人?
但若说宝玉好,他又太过多情,要到许久之后,才能醒悟“从今后个人自得个人的眼泪”,而且即便那时,他心里也仍旧有放不下的那些人。况且最为致命的是,他所有的一切,都是偌大荣国公府撑起来的,就像他曾跟黛玉说过,“再怎么短少,总不会少了你我的。”所以他理所当然的不去担忧,不去思考,等到大厦倾颓,又怎么可能有能力力挽狂澜?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林黛玉是绛珠仙子,她生来人间一趟,就是为了把自己的眼泪还给神瑛侍者的。
她和宝玉的爱情注定了只能是个悲剧。
不过,柏杨接触过的黛玉,觉得他并没有后来许多人评价中的那么尖酸刻薄,是个挺可爱的小姑娘,伶牙俐齿,冰雪聪明,所以心自然隐隐偏在了她这一边。只是这件事没有自己插手的余地,关键时刻搭把手或许可行,但是要出售帮她,却是没有因由。
不过这会儿宝钗已经牵扯进去了,柏杨倒觉得如果有可能,顺手帮一把也不错。
除了因为黛玉是个好姑娘之外,也是因为柏杨对剧情颇为感兴趣——这个世界是有神仙的,虽然他们不能贸然下凡,但肯定少不得关注一番。所以黛玉和宝玉作为男女主角,他们身上的剧情惯性肯定是巨大的。所以柏杨很好奇,是一切都必须要按照原著来上演,还是只要逻辑相通就可以了?
比如林黛玉最后是得知了宝玉的婚事,彻底死心,这才焚稿断痴情,泪尽而亡。这其中牵扯到了三个主人公,但如果宝玉和宝钗没有结婚,黛玉因为别的原因死心了,然后泪尽而亡,这个结局算不算?如果黛玉没有死,但是因为宝玉而死心,最后看破红尘从此心如止水,又算不算结局?
这其中有太多的可能,剧情究竟是如何保证它一定会进行下去的呢?是只要围绕某种核心规则运转,还是有人在冥冥之中看着这一切,随时伸手拨乱反正?
这些想法让柏杨兴奋的简直浑身颤抖。这件事太重要了,关乎到他接下来要如何行事,所以哪怕知道试探它是很蠢的事,柏杨还是忍不住想要试一试。
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吧。如果黛玉因为别的原因对宝玉死了心,跟宝钗无关,会发生什么变化?
想得明白了,柏杨这才开口道,“这话虽然说得冒失了些,但可见你待她的心是诚的。林姑娘聪明颖悟,岂有不明白的道理?你若是从此再不登门,倒反而让她心里以为你有芥蒂,也不敢来亲近。况且她正在病中,心思总会更细些,若你能时时宽慰着,让她赶快好起来,将心情调试好,时日一久,她自然也就明白你的苦心了。”
宝钗轻轻松了一口气,虽然她自己也是这么想的,但总怕想错了。如今柏杨也这样说,她心里忽然又了底气。纵使林妹妹一时恼了自己,也不好跟她计较,等她病好了,心思慢慢回转过来,想必就明白了。
说完了这件事,才又说起贾家的事,宝钗道,“这几日姨妈常过来,有时还要带上宝玉,那件事怕有六七分准了。”
薛蟠不由皱眉,“我回去同妈说,你也一天大过一天了,他们贾家的姑娘跟宝玉不分彼此,咱们却不能不管。往后他再过来时,只让人领到我那里去便是。”
“哥哥你镇日不着家,去了你那里,谁来同他应酬?”宝钗不由扑哧笑道。
薛蟠道,“这还不简单?自然是我那两位先生!”
之前由柏杨推荐,薛蟠请了两位先生回来教导自己。当初原本约定的就是两三年之后,便放他们离开,还写下荐书。可巧这回薛家要上京,索性直接把人带了来。前几日薛蟠领着人去见过了贾政,不过具体的去处还没有商定,如今仍是住在贾家,正好跟薛蟠安排在一处。
他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好,拊掌道,“听闻宝玉是个最不喜欢仕途经济的,我那两位先生偏又是那样的妙人,想来他们遇上了,一定十分有趣。或许再过几日,宝玉就再不肯到梨香院去了也未可知!”
柏杨横了他一眼,“还说宝玉呢,你又能比他好到哪里去?”
薛蟠强辩道,“他是国公府的公子哥儿,将来无论科举还是恩荫,总免不了的。我却是一介商户,粗略学些东西也就罢了,这个叫做‘不求甚解’,杨哥儿你说可是?”
因怕薛姨妈知道,两人并没有弄出什么动静,悄悄的出了门。
既然要跟宝钗一起,薛蟠也就不便骑马了,两人乘了马车,只听得马蹄声哒哒的想着,不多时就已经到了目的地。
下了车之后,宝钗才发现周围并没有所谓“酒楼”,不免好奇起来。但薛蟠没有解释,领着她往一条幽静的小巷子里走,行不多时往里一转,眼前便陡然开阔起来。
这是一套精心装饰过的四合院,朱红色的大门敞开着,院子很大,遍植花木,巧妙的隔出了一个个的小空间。有三三两两穿着长袍的文士聚在其中说话,但都压低了声音,并不显得吵闹,倒添了几分风雅之趣。宝钗好奇的看了两眼,便低头跟在薛蟠身后进去了。
两人并不去有人的院子里,而是绕着回廊,转进了一间东边的房间。
说是房间,临着院子的这一边却没有门,而是用一架大的雕镂山水屏风同院子隔开,既保证不受打扰,又能看清院中的景色,而且视野开阔,令人心怀一畅。
倒不像是寻常的酒楼,这份用心,也算是十分难得了。想来文人士子乃至达官贵人们,恐怕都会喜欢。
已是腊月,房间里烧了暖暖的炭盆。宝钗一进门便觉热气铺面,转头才瞧见了柏杨。他一贯怕冷,即使是在这么暖和的屋子里,也还是穿得严严实实。宝蓝色的鲜亮料子,用银线秀的云纹花样,衬着他的面容,更觉姿容气度十分出众。他半靠在暖炕上,见了宝钗,便微微一笑。
“杨哥。”宝钗行了礼,这才走过来坐下。
倒是薛蟠丝毫不见外,直接走到柏杨旁边挨着他坐下,让宝钗多看了一眼。不过她并没有多想,只觉得自家哥哥同杨哥还是那么亲近。然后思绪便转到了家里的事情上,“我哥哥说,杨哥已经知道贾家的事了?”
“先不急着说这个。”柏杨道,“这儿厨子是江南来的,做菜的手艺十分出众,京城里是出了名的。我先时尝过,不比你们家的厨子差。妹妹何不先品鉴一番?”
宝钗闻言心下一暖。
虽然柏杨没有明说,但想来也是知道,贾家虽然同样祖籍金陵,但在京中住了多年,口味早已变化。主子们如此,下头的厨子自然也更偏向于做京城的菜色。宝钗和薛姨妈客随主便,倒不好在这种事情上挑剔,然而宝钗从小也是金尊玉贵养成,哪里能真的习惯?不过暗自忍耐罢了。
别人都想不到,柏杨却想到了,这才特特的带她到这里来吃江南菜。这份用心,纵使宝钗自己也觉得是不能及的。
而且宝钗原本心里是有些说不出的忧虑惊惶的,然而在这几句话之内,却似乎被柏杨的沉稳气度所感染,也渐渐静下来了,不像之前一样总带着几分仓皇。
等到一顿饭吃完,宝钗的心情已经好了许多,让人过来撤了桌子,柏杨这才笑着道,“现在可以好好说话了。我瞧你来时眉宇间有些焦虑的意思,莫不是事情不大好?”
“倒不是为这个。”宝钗有些难为情的道,“不过此事的确是想讨一下杨哥的主意。”说着将黛玉之事说了,“我本是替她不值,想着让她心里有数,却忘了她与我不一样,如今引得她满腹心事,又病倒了,心下不安得很。”
柏杨虽然觉得现在跟原著不同,宝钗肯定不会对宝玉有什么心思,但却也没想到她竟还生出了劝说黛玉的心思。
其实宝玉好不好呢?就这时候的人的眼光来说,已经算是不错的了。拿他来跟红楼里任何一个男人做比较,他都能够稳稳胜出。如果没有那么多意外,他对林黛玉来说,未必不是个好归宿。柏杨自己看不太上,但客观评价,也不算糟糕透顶。
况且,他对黛玉是有情的。
他性子好,但那么多人之中,唯独对黛玉最为忍让,也最贴心,从两小无猜到情根暗种,再到最后失之交臂无缘而钟,的确是个令人看了便唏嘘感慨的故事。
原著之中,宝玉知道黛玉死讯之后,眼前一黑,忽入幽冥之中。有人对他说:“此阴司泉路。你寿未终,何故至此?”
宝玉道:“适闻有一故人已死,遂寻访至此,不觉迷途。”
“故人是谁?”
“姑苏林黛玉。”
单只是这一段,不知道看哭了多少无关看客们,何况身处其中的人?
但若说宝玉好,他又太过多情,要到许久之后,才能醒悟“从今后个人自得个人的眼泪”,而且即便那时,他心里也仍旧有放不下的那些人。况且最为致命的是,他所有的一切,都是偌大荣国公府撑起来的,就像他曾跟黛玉说过,“再怎么短少,总不会少了你我的。”所以他理所当然的不去担忧,不去思考,等到大厦倾颓,又怎么可能有能力力挽狂澜?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林黛玉是绛珠仙子,她生来人间一趟,就是为了把自己的眼泪还给神瑛侍者的。
她和宝玉的爱情注定了只能是个悲剧。
不过,柏杨接触过的黛玉,觉得他并没有后来许多人评价中的那么尖酸刻薄,是个挺可爱的小姑娘,伶牙俐齿,冰雪聪明,所以心自然隐隐偏在了她这一边。只是这件事没有自己插手的余地,关键时刻搭把手或许可行,但是要出售帮她,却是没有因由。
不过这会儿宝钗已经牵扯进去了,柏杨倒觉得如果有可能,顺手帮一把也不错。
除了因为黛玉是个好姑娘之外,也是因为柏杨对剧情颇为感兴趣——这个世界是有神仙的,虽然他们不能贸然下凡,但肯定少不得关注一番。所以黛玉和宝玉作为男女主角,他们身上的剧情惯性肯定是巨大的。所以柏杨很好奇,是一切都必须要按照原著来上演,还是只要逻辑相通就可以了?
比如林黛玉最后是得知了宝玉的婚事,彻底死心,这才焚稿断痴情,泪尽而亡。这其中牵扯到了三个主人公,但如果宝玉和宝钗没有结婚,黛玉因为别的原因死心了,然后泪尽而亡,这个结局算不算?如果黛玉没有死,但是因为宝玉而死心,最后看破红尘从此心如止水,又算不算结局?
这其中有太多的可能,剧情究竟是如何保证它一定会进行下去的呢?是只要围绕某种核心规则运转,还是有人在冥冥之中看着这一切,随时伸手拨乱反正?
这些想法让柏杨兴奋的简直浑身颤抖。这件事太重要了,关乎到他接下来要如何行事,所以哪怕知道试探它是很蠢的事,柏杨还是忍不住想要试一试。
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吧。如果黛玉因为别的原因对宝玉死了心,跟宝钗无关,会发生什么变化?
想得明白了,柏杨这才开口道,“这话虽然说得冒失了些,但可见你待她的心是诚的。林姑娘聪明颖悟,岂有不明白的道理?你若是从此再不登门,倒反而让她心里以为你有芥蒂,也不敢来亲近。况且她正在病中,心思总会更细些,若你能时时宽慰着,让她赶快好起来,将心情调试好,时日一久,她自然也就明白你的苦心了。”
宝钗轻轻松了一口气,虽然她自己也是这么想的,但总怕想错了。如今柏杨也这样说,她心里忽然又了底气。纵使林妹妹一时恼了自己,也不好跟她计较,等她病好了,心思慢慢回转过来,想必就明白了。
说完了这件事,才又说起贾家的事,宝钗道,“这几日姨妈常过来,有时还要带上宝玉,那件事怕有六七分准了。”
薛蟠不由皱眉,“我回去同妈说,你也一天大过一天了,他们贾家的姑娘跟宝玉不分彼此,咱们却不能不管。往后他再过来时,只让人领到我那里去便是。”
“哥哥你镇日不着家,去了你那里,谁来同他应酬?”宝钗不由扑哧笑道。
薛蟠道,“这还不简单?自然是我那两位先生!”
之前由柏杨推荐,薛蟠请了两位先生回来教导自己。当初原本约定的就是两三年之后,便放他们离开,还写下荐书。可巧这回薛家要上京,索性直接把人带了来。前几日薛蟠领着人去见过了贾政,不过具体的去处还没有商定,如今仍是住在贾家,正好跟薛蟠安排在一处。
他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好,拊掌道,“听闻宝玉是个最不喜欢仕途经济的,我那两位先生偏又是那样的妙人,想来他们遇上了,一定十分有趣。或许再过几日,宝玉就再不肯到梨香院去了也未可知!”
柏杨横了他一眼,“还说宝玉呢,你又能比他好到哪里去?”
薛蟠强辩道,“他是国公府的公子哥儿,将来无论科举还是恩荫,总免不了的。我却是一介商户,粗略学些东西也就罢了,这个叫做‘不求甚解’,杨哥儿你说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