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何事新愁
推荐阅读:
2K小说网 www.2kxs.cc,最快更新恩宠最新章节!
究竟什么时候暴露的,竟被母亲知道了!楼襄心里咯噔一响,当即沉下脸来。
本来就不喜欢这个人,现下尤甚,特别是在被窥破私密之后。她很羞恼,负气反驳,“我不过是有些头晕,出来透口气儿,什么等人,又等的是谁?你说的话我一个字都听不懂。”
语气近乎于呵斥,元成却也不慌,平静地看着她,慢慢展露一记温和的笑,“是臣失言,臣只是来接殿下回去,那便恭请殿下移驾。”
说着又是一揖,态度这么谦恭,倒让人无从发泄怨愤了。她醒醒神,吸口气道好,肃着一张脸,很是泰然自若地扶起端生的手,款款走出了待月轩。
月亮又明晃晃出现在中天,满满的银辉,照亮眼前路,月华如练,比前头那人手里提着的琉璃宫灯,还要绚烂夺目几分。
清影交织在地下,她心里的忐忑终是蓬勃发作,禁不住拿着架子,冷声问,“母亲如何知道,我在这里的?”
元成走在前面为她提灯照路,听见问话,转过头来,微微欠身道,“长公主并不知道,只是见殿下不在席上,才特命臣前来寻您。”
楼襄皱眉,疑惑更深了,“那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臣出太素殿转了一圈,刚好碰上辽恭王匆匆离席,王爷吩咐跟前人去待月轩传话,臣不小心听见,方才知道殿下正在待月轩,这便寻了过来。”
楼襄恍然,原来母亲并不清楚她在哪儿,那么自然也就不清楚她在等待慕容瓒,心中一块大石落地,顿时轻松起来。再一想,那才刚岂不是冤枉了元成,人家不过是奉命来找她,她那样作色厉声质问,当真是好没道理。
楼襄不是擅于拿乔的人,觉得自己有失分寸,声气就柔缓下来,“是这么回事啊,怪不得你知道我在等人。我刚刚矢口否认,是有些不坦诚了,你别见怪。”想了想,忍不住打起了商量,“那你,可不可以别和母亲提这件事?”
元成回眸看她,眼神清澈坦荡,颔首道,“殿下吩咐,臣不敢有违。只是臣有句话,或许不当讲,但还请殿下恕臣直言。长公主不希望您和辽恭王过从太密,殿下实在不该违拗长者心意。”
她愕了一下,下意识问,“你怎么知道的?难道母亲也跟你说过?”
他笑了笑,“殿下怕是忘记了,当日长公主叮嘱这番话时,臣就在里间侍奉,自然能听得到。”
见她神情怔忡,他又和悦道,“臣这么说没有别的意思,只希望您能铭记长公主一片苦心。外埠藩王和朝廷到底隔着一层,不敢说离心,但也不能尽信。何况目下时局,皇上要削减藩地兵权势在必行。长公主为此殚精竭虑,倘若您再搅进这趟浑水里,会让她更加为难。臣斗胆提醒殿下,请您行事前三思,务必以长公主为重,不仅仅是为全孝道,更是为了,长公主安,则殿下安。”
字字句句都很诚恳,如同他的眼神,看得久了,会令人莫名地生出一种能够信赖,又想要亲近的好感。
怨不得母亲在短短几个月里就能那样器重他,这人确有过人之处,不骄不躁,谦和温润,且善知进退,剔透敏慧。
楼襄是个听劝的人,点点头说好,“我记下了。是我早前考虑不周,竟忘了母亲嘱咐过的话,幸亏你提点,今天的事还要多谢你。”
元成微微一笑,欠身道了句不敢,“殿下放心,臣说过守口如瓶,就绝不会透露半个字。”
相视对望,颇有一笑泯恩仇之感。一旁的端生听了这半日,忽然开口问,“你说辽恭王告罪退席,这么匆忙,是出了什么事么?”
元成沉吟片刻,摇头道,“臣只是听了一句,好像是辽王世子突患急症,具体是什么症侯就不得而知了。”觑见楼襄面露紧张,忙又补充道,“殿下稍安,臣料着应该无甚大碍,您若实在担心,待回府之后,臣再命人去打探清楚,有了确切消息再来回您。”
她心里一阵发紧,想起慕容瓒粉琢玉砌的小脸蛋,不禁轻叹,“我不方便去辽王府,那便有劳你帮我打听着。”
元成颔首应是,“殿下信得过臣,臣自当尽力。”
这一天下来,真是过得浮浮沉沉,空等了一段光阴,却又收获了一个可靠的人,也算不完满中的一点弥足珍贵的安慰了。
辽王府的消息没那么快传出来,倒是慧生听说她和元成这一段故事,笑得颇有深意,“那是个有来头的,奴婢在太素殿外头候着这会儿功夫,可有些收获。听宫里的人说,他原是司礼监年轻一辈里极得赏识的,出身清贵,可惜家里获罪,他被充入宫掖为奴,进宫时才六岁。因开萌识过字,又被送到内书房进学。前阵子冯掌印本想晋他做禀笔的,后来不知怎么,大约是得罪了内务府的人,就被指到咱们府上伺候长公主了。”
端生拿着银匙,正往床帷一角挂的银香球里添安息香,听见这话,回首笑道,“瞧你说的,好像他本该前途无量,来服侍咱们公主倒像是委屈了他。”
“委屈谈不上,可升迁上到底也有不小的妨碍。”慧生感慨,很是执着的为元成其人叹息,“谁不知道司礼监禀笔,离掌印只有一步之遥,坐上那个位置,便是两京大内十万宦官的头,手握批红大权,外头三品以下的官见了都要尊称一声内相。那份体面尊崇,也算是做太监的顶峰了。可这么着一耽搁,再回宫里不知道猴年马月,就算回去了,那位子也不肯等人不是?”
这话很是中肯,楼襄亦觉得认同。说句不好听的,进宫做了内臣的人,一辈子的指望所剩无几,也只有努力混成人上人,方能聊以自/慰罢了。
“确实有点可惜。”楼襄心有戚戚,做了个结语,“原来是出自诗礼人家,怪不得会有那样一身气度,只是命不好。希望母亲将来能为他谋一份好差事罢。”
倒也不枉她惦念一回,得了她祝愿的人确实幸不辱命,第二天不到晌午便亲身过来,向她禀报辽王府的情形。
“小世子前日发热,府上的人本以为染了风寒,开了方子休养两日便会好转。谁知昨儿傍晚突然起了疹子,传太医过来请脉,确诊是出了痘。”
话音落,一屋子的人都惊了一跳。出痘是极凶险的症侯,楼襄登时起身,一叠声叫人备车,“这还了得,我去瞧瞧,怎么会染上这个病。”
慧生端生忙抢上来阻止,还没开口,元成已劝道,“殿下既知凶险,就更不能以身涉险。倘若出了什么岔子,臣等追悔莫及,万死亦难补救。况且当此时节,长公主也断不会让殿下去辽王府探望。”
轻轻一叹,他上前两步,深深一揖,“请殿下顾念长公主,切勿冲动,这会儿去探望于事无补,还是交给太医诊治,让小世子静养为宜。”
楼襄惊惧之下,气血上涌,现下听他冷静言说,也停下了动作,握着两手,期期艾艾道,“你说的都对,也在理,我去了不顶事,能做的也只有在这里安静等着。璎哥儿那么小的一个人儿,又那么活泼可爱,一定能化险为夷,一定能。”
这话说出来不过是安慰自己,根本不足以消减心里的惶恐不安。何况转过一天,又迎来更为焦虑忧心的人,慕容瑜一双眼哭得红肿不堪,见了她,更是止不住长泪滚滚。
“璎哥儿才只有五岁,向来是母妃捧在手心里的,万一有个好歹,我这个做姐姐的,真是再没脸面回家去了。”
楼襄心口猛地一抽,默默吸气,握紧她的手,“不会的,璎哥儿吉人自有天相。你忘了,上回我们遭劫都能平安无虞,常言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你别嫌这话糙,可是有几些道理的。”
慕容瑜拭着眼泪,良久点头道,“我也是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想去家里照顾他,谁知大哥根本不让我进门,说那里有他足够了,万一过了病气给我,他更是焦头烂额。茹府上上下下也劝我,这个时候不要冒险去看他。我见不着璎哥儿,只好来这儿和你念叨念叨,有你作伴,我这心里还能踏实点。”
她忧心忡忡,楼襄都能理解,可痘疹极易过到人身上,想到这个不由追问,“那这会子,只有你大哥一个人看顾他不成,他自己难道不知道危险?”
慕容瑜的眼神疲惫涣散,“我见他时,他脸上罩着网巾,”她心神不宁,喃喃道,“那也是个不听劝的!可现在能怎么办呢,除了等,再没别的法子了。”
不光她这么说,元成也是这般规劝楼襄。过了两日,辽王府那头仍没有慕容璎好转的消息,楼襄心急如焚,还是元成说了句,“没有坏消息,其实就是最好的消息。倘若世子能痊愈,也许会借此事因祸得福,也未可知。”
楼襄犹有不解,问他此话何意?元成眉峰皱起,又渐渐舒展开,一笑道,“臣如果没估计错,辽恭王近日应该会上疏皇上,请旨送小世子回归辽东。”
初时不过一听,谁知他料事很准,楼襄次日进西苑去给太后请安,才得知慕容瓒果然已连上了两道折子。皇帝暂且犹豫未决,但也顾虑慕容璎若有个好歹,日后难和辽藩交代,就算人家九死一生最终痊愈,也该放回家去看看,不然实在是显得朝廷太不讲人情道理。
太后在西苑一向住凝和殿,楼襄进去请安时,正赶上吴皇后和陆贵妃也在。太后养了慕容璎小半个月,多少有些感情,这会子少不得也是一脸的愁云惨雾。
“你去看过那孩子了么?”太后皱着眉问她,问过又连连摆手,“我也是老背晦了,那么重的病症哪儿能叫你去,我随口一说,你别放在心上。罢了,我瞧这回要是能好,还是劝皇帝放他回去罢,哪怕大些,身子骨硬朗点了,再上来都使得。”
陆贵妃今儿不知怎么了,一改事不关己的做派,抿了口茶,半笑不笑的说,“老祖宗菩萨心肠,为这些小辈儿操碎了心。其实外头如何自有万岁爷定夺,依臣妾说,辽恭王也有些蝎蝎螫螫了,倒像是拿这个病,故意做文章似的,硬逼着皇上放人。别说这会子没痊愈不能折腾,就是真不好了,也只能说一句运道不高,又能怎么样呢?幸而不是养在老祖宗跟前得的病,要不然,怕是更有口实了,还不知要求皇上应准什么事儿呢。”
这样诛心的话,从她泛着鲜嫩水红色的薄唇间飘飘然溢出,不疼不痒的,却自有一种云淡风轻式的阴毒刻薄。
楼襄也不看她,只是巴巴地望着太后,“老祖宗别担心,听闻这些日子已有好转,璎哥儿福泽深厚,必定能平安痊愈。倒是这样凶险的病症,不单做不得假,只怕也没谁敢用它来谋算人心。性命攸关,辽恭王不计自身安危,日夜颠倒的照看世子,已足见拳拳爱护之心。真要是能拿手足性命来做文章,那得是多狠毒的心肠,其人只怕也与禽兽无异了。”
陆贵妃听出她的不满,心中冷笑,面上却换了一副笑脸,柔婉道,“是啊,臣妾也听说了,辽恭王衣不解带的照拂世子,这样的哥哥当真是难得。不过这会儿怕是有些累疲了,想法愈发的激进。臣妾才刚过来请安路上,听说他请旨见皇上,求万岁爷恩准慕容璎返回辽东,还说他情愿自己留在京里,哪怕留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一辈子都成。”
看着楼襄一点点睁大双眼,她以帕掩口轻轻笑了笑,转过脸来,慢悠悠道,“郡主来时没听说么,郡王眼下正跪在清音阁前,据御前的人说,已经跪了一个时辰了。”
究竟什么时候暴露的,竟被母亲知道了!楼襄心里咯噔一响,当即沉下脸来。
本来就不喜欢这个人,现下尤甚,特别是在被窥破私密之后。她很羞恼,负气反驳,“我不过是有些头晕,出来透口气儿,什么等人,又等的是谁?你说的话我一个字都听不懂。”
语气近乎于呵斥,元成却也不慌,平静地看着她,慢慢展露一记温和的笑,“是臣失言,臣只是来接殿下回去,那便恭请殿下移驾。”
说着又是一揖,态度这么谦恭,倒让人无从发泄怨愤了。她醒醒神,吸口气道好,肃着一张脸,很是泰然自若地扶起端生的手,款款走出了待月轩。
月亮又明晃晃出现在中天,满满的银辉,照亮眼前路,月华如练,比前头那人手里提着的琉璃宫灯,还要绚烂夺目几分。
清影交织在地下,她心里的忐忑终是蓬勃发作,禁不住拿着架子,冷声问,“母亲如何知道,我在这里的?”
元成走在前面为她提灯照路,听见问话,转过头来,微微欠身道,“长公主并不知道,只是见殿下不在席上,才特命臣前来寻您。”
楼襄皱眉,疑惑更深了,“那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臣出太素殿转了一圈,刚好碰上辽恭王匆匆离席,王爷吩咐跟前人去待月轩传话,臣不小心听见,方才知道殿下正在待月轩,这便寻了过来。”
楼襄恍然,原来母亲并不清楚她在哪儿,那么自然也就不清楚她在等待慕容瓒,心中一块大石落地,顿时轻松起来。再一想,那才刚岂不是冤枉了元成,人家不过是奉命来找她,她那样作色厉声质问,当真是好没道理。
楼襄不是擅于拿乔的人,觉得自己有失分寸,声气就柔缓下来,“是这么回事啊,怪不得你知道我在等人。我刚刚矢口否认,是有些不坦诚了,你别见怪。”想了想,忍不住打起了商量,“那你,可不可以别和母亲提这件事?”
元成回眸看她,眼神清澈坦荡,颔首道,“殿下吩咐,臣不敢有违。只是臣有句话,或许不当讲,但还请殿下恕臣直言。长公主不希望您和辽恭王过从太密,殿下实在不该违拗长者心意。”
她愕了一下,下意识问,“你怎么知道的?难道母亲也跟你说过?”
他笑了笑,“殿下怕是忘记了,当日长公主叮嘱这番话时,臣就在里间侍奉,自然能听得到。”
见她神情怔忡,他又和悦道,“臣这么说没有别的意思,只希望您能铭记长公主一片苦心。外埠藩王和朝廷到底隔着一层,不敢说离心,但也不能尽信。何况目下时局,皇上要削减藩地兵权势在必行。长公主为此殚精竭虑,倘若您再搅进这趟浑水里,会让她更加为难。臣斗胆提醒殿下,请您行事前三思,务必以长公主为重,不仅仅是为全孝道,更是为了,长公主安,则殿下安。”
字字句句都很诚恳,如同他的眼神,看得久了,会令人莫名地生出一种能够信赖,又想要亲近的好感。
怨不得母亲在短短几个月里就能那样器重他,这人确有过人之处,不骄不躁,谦和温润,且善知进退,剔透敏慧。
楼襄是个听劝的人,点点头说好,“我记下了。是我早前考虑不周,竟忘了母亲嘱咐过的话,幸亏你提点,今天的事还要多谢你。”
元成微微一笑,欠身道了句不敢,“殿下放心,臣说过守口如瓶,就绝不会透露半个字。”
相视对望,颇有一笑泯恩仇之感。一旁的端生听了这半日,忽然开口问,“你说辽恭王告罪退席,这么匆忙,是出了什么事么?”
元成沉吟片刻,摇头道,“臣只是听了一句,好像是辽王世子突患急症,具体是什么症侯就不得而知了。”觑见楼襄面露紧张,忙又补充道,“殿下稍安,臣料着应该无甚大碍,您若实在担心,待回府之后,臣再命人去打探清楚,有了确切消息再来回您。”
她心里一阵发紧,想起慕容瓒粉琢玉砌的小脸蛋,不禁轻叹,“我不方便去辽王府,那便有劳你帮我打听着。”
元成颔首应是,“殿下信得过臣,臣自当尽力。”
这一天下来,真是过得浮浮沉沉,空等了一段光阴,却又收获了一个可靠的人,也算不完满中的一点弥足珍贵的安慰了。
辽王府的消息没那么快传出来,倒是慧生听说她和元成这一段故事,笑得颇有深意,“那是个有来头的,奴婢在太素殿外头候着这会儿功夫,可有些收获。听宫里的人说,他原是司礼监年轻一辈里极得赏识的,出身清贵,可惜家里获罪,他被充入宫掖为奴,进宫时才六岁。因开萌识过字,又被送到内书房进学。前阵子冯掌印本想晋他做禀笔的,后来不知怎么,大约是得罪了内务府的人,就被指到咱们府上伺候长公主了。”
端生拿着银匙,正往床帷一角挂的银香球里添安息香,听见这话,回首笑道,“瞧你说的,好像他本该前途无量,来服侍咱们公主倒像是委屈了他。”
“委屈谈不上,可升迁上到底也有不小的妨碍。”慧生感慨,很是执着的为元成其人叹息,“谁不知道司礼监禀笔,离掌印只有一步之遥,坐上那个位置,便是两京大内十万宦官的头,手握批红大权,外头三品以下的官见了都要尊称一声内相。那份体面尊崇,也算是做太监的顶峰了。可这么着一耽搁,再回宫里不知道猴年马月,就算回去了,那位子也不肯等人不是?”
这话很是中肯,楼襄亦觉得认同。说句不好听的,进宫做了内臣的人,一辈子的指望所剩无几,也只有努力混成人上人,方能聊以自/慰罢了。
“确实有点可惜。”楼襄心有戚戚,做了个结语,“原来是出自诗礼人家,怪不得会有那样一身气度,只是命不好。希望母亲将来能为他谋一份好差事罢。”
倒也不枉她惦念一回,得了她祝愿的人确实幸不辱命,第二天不到晌午便亲身过来,向她禀报辽王府的情形。
“小世子前日发热,府上的人本以为染了风寒,开了方子休养两日便会好转。谁知昨儿傍晚突然起了疹子,传太医过来请脉,确诊是出了痘。”
话音落,一屋子的人都惊了一跳。出痘是极凶险的症侯,楼襄登时起身,一叠声叫人备车,“这还了得,我去瞧瞧,怎么会染上这个病。”
慧生端生忙抢上来阻止,还没开口,元成已劝道,“殿下既知凶险,就更不能以身涉险。倘若出了什么岔子,臣等追悔莫及,万死亦难补救。况且当此时节,长公主也断不会让殿下去辽王府探望。”
轻轻一叹,他上前两步,深深一揖,“请殿下顾念长公主,切勿冲动,这会儿去探望于事无补,还是交给太医诊治,让小世子静养为宜。”
楼襄惊惧之下,气血上涌,现下听他冷静言说,也停下了动作,握着两手,期期艾艾道,“你说的都对,也在理,我去了不顶事,能做的也只有在这里安静等着。璎哥儿那么小的一个人儿,又那么活泼可爱,一定能化险为夷,一定能。”
这话说出来不过是安慰自己,根本不足以消减心里的惶恐不安。何况转过一天,又迎来更为焦虑忧心的人,慕容瑜一双眼哭得红肿不堪,见了她,更是止不住长泪滚滚。
“璎哥儿才只有五岁,向来是母妃捧在手心里的,万一有个好歹,我这个做姐姐的,真是再没脸面回家去了。”
楼襄心口猛地一抽,默默吸气,握紧她的手,“不会的,璎哥儿吉人自有天相。你忘了,上回我们遭劫都能平安无虞,常言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你别嫌这话糙,可是有几些道理的。”
慕容瑜拭着眼泪,良久点头道,“我也是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想去家里照顾他,谁知大哥根本不让我进门,说那里有他足够了,万一过了病气给我,他更是焦头烂额。茹府上上下下也劝我,这个时候不要冒险去看他。我见不着璎哥儿,只好来这儿和你念叨念叨,有你作伴,我这心里还能踏实点。”
她忧心忡忡,楼襄都能理解,可痘疹极易过到人身上,想到这个不由追问,“那这会子,只有你大哥一个人看顾他不成,他自己难道不知道危险?”
慕容瑜的眼神疲惫涣散,“我见他时,他脸上罩着网巾,”她心神不宁,喃喃道,“那也是个不听劝的!可现在能怎么办呢,除了等,再没别的法子了。”
不光她这么说,元成也是这般规劝楼襄。过了两日,辽王府那头仍没有慕容璎好转的消息,楼襄心急如焚,还是元成说了句,“没有坏消息,其实就是最好的消息。倘若世子能痊愈,也许会借此事因祸得福,也未可知。”
楼襄犹有不解,问他此话何意?元成眉峰皱起,又渐渐舒展开,一笑道,“臣如果没估计错,辽恭王近日应该会上疏皇上,请旨送小世子回归辽东。”
初时不过一听,谁知他料事很准,楼襄次日进西苑去给太后请安,才得知慕容瓒果然已连上了两道折子。皇帝暂且犹豫未决,但也顾虑慕容璎若有个好歹,日后难和辽藩交代,就算人家九死一生最终痊愈,也该放回家去看看,不然实在是显得朝廷太不讲人情道理。
太后在西苑一向住凝和殿,楼襄进去请安时,正赶上吴皇后和陆贵妃也在。太后养了慕容璎小半个月,多少有些感情,这会子少不得也是一脸的愁云惨雾。
“你去看过那孩子了么?”太后皱着眉问她,问过又连连摆手,“我也是老背晦了,那么重的病症哪儿能叫你去,我随口一说,你别放在心上。罢了,我瞧这回要是能好,还是劝皇帝放他回去罢,哪怕大些,身子骨硬朗点了,再上来都使得。”
陆贵妃今儿不知怎么了,一改事不关己的做派,抿了口茶,半笑不笑的说,“老祖宗菩萨心肠,为这些小辈儿操碎了心。其实外头如何自有万岁爷定夺,依臣妾说,辽恭王也有些蝎蝎螫螫了,倒像是拿这个病,故意做文章似的,硬逼着皇上放人。别说这会子没痊愈不能折腾,就是真不好了,也只能说一句运道不高,又能怎么样呢?幸而不是养在老祖宗跟前得的病,要不然,怕是更有口实了,还不知要求皇上应准什么事儿呢。”
这样诛心的话,从她泛着鲜嫩水红色的薄唇间飘飘然溢出,不疼不痒的,却自有一种云淡风轻式的阴毒刻薄。
楼襄也不看她,只是巴巴地望着太后,“老祖宗别担心,听闻这些日子已有好转,璎哥儿福泽深厚,必定能平安痊愈。倒是这样凶险的病症,不单做不得假,只怕也没谁敢用它来谋算人心。性命攸关,辽恭王不计自身安危,日夜颠倒的照看世子,已足见拳拳爱护之心。真要是能拿手足性命来做文章,那得是多狠毒的心肠,其人只怕也与禽兽无异了。”
陆贵妃听出她的不满,心中冷笑,面上却换了一副笑脸,柔婉道,“是啊,臣妾也听说了,辽恭王衣不解带的照拂世子,这样的哥哥当真是难得。不过这会儿怕是有些累疲了,想法愈发的激进。臣妾才刚过来请安路上,听说他请旨见皇上,求万岁爷恩准慕容璎返回辽东,还说他情愿自己留在京里,哪怕留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一辈子都成。”
看着楼襄一点点睁大双眼,她以帕掩口轻轻笑了笑,转过脸来,慢悠悠道,“郡主来时没听说么,郡王眼下正跪在清音阁前,据御前的人说,已经跪了一个时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