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K小说网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317章:海外招贤馆
第317章:海外招贤馆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天庭小主播、我和女主播的那些事、娱乐玩童、西游之问道长生、一符封仙、六零小娇妻、都市小世界、变身咸鱼少女、圣神传承
2K小说网 www.2kxs.cc,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最新章节!
一个早餐,就让现在许多朝堂上的大臣感激涕零,嚎啕大哭。
甚至有如看到了大明未来的希望。
是不是有点夸张了?
这还真不是夸张,或许连朱英都没意识到,他这个给官员加点福利的想法,放在如今是多么的骇人。
大明的官员,相当于终生制,是没有退休这个说法的。
比较常见的正常退休,也就是向皇帝乞骸骨了。
这一般来说,是真的干到了干不动的年纪,六七十岁,一身疾病,老眼昏花。
哪怕就是这样,随便乞骸骨,皇帝也不可能同意。
不然这风评可就不好了。
还有几种比较特殊也比较危险,或是被贬,或是被流放。
流放这个罪,可大可小,生死基本是看皇帝的心意。
也不见得流放的一定就过得很差。
有些老臣脾气太犟,倚老卖老,被皇帝流放后,也和普通百姓的生活差不多,流放途中也没枷锁什么的,不定罪,就自个过去。
皇帝想弄死的话,一般就是暗中安排一手。
因为终生制的缘故,所以就不存在什么退休俸禄。
人走茶凉也非常的适合官员们的状况。
至于福利,那就更别提了。
朱元璋很抠,在这个年代当官,工作强度是往前朝代的十多倍。
俸禄不高,还喜欢杀贪官。
能每天见到第二日的朝阳,就已经心满意足,谈什么福利呢。
就在这个对于历代官员来说的至暗时刻,在这个去早朝的路上。
热腾腾的包子,饺子,还有各式糕点。
甚至在这旁边,官宦还准备了热水,用于早点过后的手脸清洗。
这种体贴入微的感受,哪里是现在的官员们,所能够接受过的,哪怕连做梦都没想过。
“这位小公公,敢问像是今日这样的早点,是太孙殿下特赐,还是往后每日都有呢。”
刘三吾手里清洗完手脸,还有宦官特意上来帮忙整理衣裳的整洁,这让刘三吾心里头有一股非常莫名的感觉,同时也不由问道。
这话一出,许多正在狼吞虎咽的官员们,顿时就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竖起耳朵,听那小宦官的回答。
“回大人的话,太孙殿下的令旨,是往后每日早朝,都会像今日一般的安排,并非只有今日。”年纪不大的小宦官,一边帮着刘三吾打礼身上,一边笑着回道。
这个回答,让在场的数百官员,都生出狂喜之情。
不少大臣,更是直接开口赞叹:
“太孙殿下,当真有仁义之心。”
“贤明之君莫过于此,有太孙殿下如此,咱们这些老家伙到日子,想必是要舒服许多了。”
“是啊,没想到太孙殿下竟是如此到贴心,看似只是早点的一件小事,可是从这其中可以看出太孙殿下对吾等到拳拳爱护之心。”
“吾等往后,将要全心辅佐太孙殿下,为这煌煌大明,奉献一生。”
端午门到大殿中,几乎所有到文武百官,都在歌颂太孙殿下,这样到事情对于他们,当真是黑暗中到一缕曙光。
尤其是以刘三吾为首到文臣,原本还非常的担心,太孙殿下过于爱护武人,而忽视了文臣。
如此看来,太孙殿下对于文臣,也是同样到非常爱护。
早朝上,朱元璋感觉有些奇怪。
今日到大臣们,好像一个个都是非常的精神抖擞,不管是说话,还是对于很多方面到分析上,都很是卖力,对比以往到朝会,完全是两种感觉。
按照现在这情况,似乎都可以用死气沉沉来形容之前到朝会了。
尤其是在很多问题上,许多大臣都敢于大胆直言,少了很多忌讳。
“有哪位爱卿跟咱说说,这朝堂上,是发生了什么好事,是咱不知道的。”
一位大臣上奏到事情处理完后,朱元璋终于是按捺不住好奇心,开口询问道。
下方到大臣听闻陛下如此说,却是纷纷将目光都投在连太孙殿下到身上。
随着数百目光的指引而去,正是大孙。
朱元璋问道:“大孙,难不成这朝堂到变化,是你弄出来的?”
朱英闻言开口回道:“爷爷,这或许跟孙儿早上的安排有一定到干系吧。”
“昨日孙儿听闻兵部到齐主事,在下了朝会后昏倒,被送去了太医院中,这才了解到朝堂上很多大臣,早上因为距离过远到缘故,所以没有时间吃早点。”
“这也就导致了咱们大明京师的大臣们,竟然都是饿着肚子来上朝。”
说到这里,朱英到目光看向奉天殿中的数百大臣们,脚下也向前走了两步,朗声道:“我大明六千万余口计,尽须这奉天殿中,数百余人大臣管辖。”
“照本宫看来,个个都是尽忠职守,起早贪黑,为这大明天下的百姓,鞠躬尽瘁。”
“你们到身子,不仅仅属于自己,更是属于大明,若是身体抱恙,影响到也是大明百姓。”
“想到这番,本宫就不仅觉得,在诸多方面,更加多多关注诸位大臣的身体状况,所以便就想出了在早朝前,于端午大殿上,安排这早点到事宜。”
“如今看来,效果显著。”
朱元璋听完,这才明白竟然是跟早点有关。
早点到事情,他当然是知道的,只是从来没想过,早点竟然会有这么大到影响。
或者说在朱元璋看来,很多大臣早点起来,让家中到仆人把早点准备好。
吃个早点,也不是多大的事情。
京官到俸禄,可不存在早点都吃不起。
其实这是朱元璋忽略人到本身。
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胃口。
因为距离的问题,很多大臣需要在凌晨三点就要起来赶早朝。
而在后半夜这个时间,一般来说对于进食是很尴尬到,并没有太多的胃口,也就是不怎么能吃下东西。
这跟大明年代到作息时间,有很大到关联。
加上朱元璋在朝会结束后也会赐宴,相当于早膳,多数大臣也不想花这个冤枉钱。
总的来说,还是跟俸禄有很大到关系。
像是尚书这些,就好很多,毕竟是住在官舍,离得近,也可以睡得久一点,早点也能享用。
朱元璋点点头,肯定道:“既然大孙的这个法子不错,这早点到制度,往后就按此安排吧。”
对于今天早朝上大臣们的这个精神头,朱元璋还是非常满意的。
其实想下也是正常。
凌晨三点起来,一直工作到上午大概十一点到样子,这么长到时间不吃东西。
一两天还行,积年累月下来,可就完全不一样连。
在大臣们山呼万岁下,朱英于整个文臣之中,算是取得了非常好到名声。
就连翰林院这边,都开始觉得太孙殿下是明君了。
对于之前武人低位的提高,好像也没那么抗拒到情绪。
在科举到改革这块,也似乎有了更多的想法。
随着朝会的进行,很快就进入到了尾声中。
朱元璋开口问道:“可还是有什么事情未上奏的,尽管说来。”
下面大臣们一片安静,朱英却开口道:“爷爷,孙儿这里有一事需要商议。”
说完,朱英从怀中掏出一份奏章,两步走到老爷子的身边,直接递给老爷子。
这自然是不符合流程的,正常来说要先给太监,然后再给朱元璋。
不过对于这个,朱元璋自然不可能计较,下面最喜欢盯着礼仪方面的言官,也是耸拉着眼皮,当成没看见的样子。
朱元璋打开奏章,这上面的正是昨日朱英所整理出来的‘关于海外藩国的人才招募计划’。
下面的晋王晋王朱棡,似有所感,眼神期待的看向父皇。
这件事,毕竟最终还是要通过父皇这边的同意,才能够进行下去。
朱元璋看了开头的介绍,不由抬头看向朱英,见朱英微微点头,这才继续看下去。
因为时间的关系,这份奏章写完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了,早朝的时候,因为其他的一些事情,朱英到谨身殿的时候,已经差不多上朝了,也就没跟老爷子细说。
朱元璋看完,心中五味杂陈。
他一直怕大孙对自己的叔叔们过于陌生,在上位后过于打压。
而现在看来,朱元璋又开始担心了,担心这大孙,是不是对这些叔叔们太过于友善了。
这份奏章从头到尾,都是在帮去海外建国的藩王们,如何最大程度的做好准备。
甚至包括大明对藩王们的一些扶持手段。
“大孙,你确定要这样做吗。”朱元璋低声问道。
朱英回道:“爷爷,孙儿已经想好了。”
朱元璋听完,便将奏章还给大孙,道:“那么就让大孙自己说说,关于这次人才招募的昭告吧。”
朱英接过奏章,走到台阶前面,也没打开奏章,直接开口说道:
“本宫有感诸位皇叔海外封国之艰难,内廷人才招募之稀缺,特地为藩国设海外招贤馆。”
“所谓海外招贤馆,乃不拘一格降人才,但凡能通过简单的面试者,均可成为藩国属臣,按藩国制度定下品级。”
“凡藩国官员品级,按照宗属关系,在大明境内,降一品以对待,于藩国就职任满五年后,可申请回大明述职。”
此言一出,顿时整个朝堂就炸开了锅。
而之前朱元璋问大孙那句,你确定了吗。
显然就是在于这里。
按照朱英现在所讲述的,为藩王招募人才,这优待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
这其中的意思就是说,只要通过海外招贤馆的考试,就能选择藩王,跟着去海外当官。
不仅仅如此,只要在海外当官满五年后,就能回到大明来。
按照宗属关系,在藩国的二品官员,就相当于大明的三品官员。
所有的官员都可以很轻松的猜到,当这个海外招贤馆成立的时候,天下的读书人,必然会蜂拥而至。
读书是为了什么?
现在大明的读书人,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就是为了当官。
想要当官,秀才可不行,至少也得是个举人。
举人的考核难度一般人很难理解,在朱英心中对比,大概就是后世清华姚班的概念。
而现在来说,有那么一个机会,甚至不需要是秀才身份,只需要你通过海外招贤馆的考试,就能直接当官。
虽然这官当得有点远,但也好歹是大明的官,最主要的是,干满五年,还有回来的希望。
别的不说,现在已经取得秀才身份的读书人,心里头都不见得说有把握,在九年之内考上举人。
举人三年一试,九年只相当于三次机会。
考个十来年对于大多数的秀才来说,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对比之下,就不需要太多的犹豫了。
很多大臣们有些面面相觑,刘三吾更是想说两句。
但这些,都被站在前排的藩王们,如秦王,晋王,燕王这些,用眼神狠狠的逼了回去。
藩王们,可不是像陛下那般好说话。
几位藩王的名头,那可是从战场上杀出来的,性格百无禁忌,为人也是肆无忌惮,真要被他们惦记上,管你什么大臣,直接就下黑手了。
作为皇子,真要把哪个大臣给弄死了,顶多是受一些不痛不痒的惩罚。
所以朝堂上的文臣们,在一番犹豫过后,最终还是忍了下来。
再者说都招募去了海外,也没多大的关系,一些像是宗族的,也觉得完全可以派一些族内不怎么听话的弟子过去。
也算是分枝散叶,多了一条出路。
“既然诸位爱卿也无人有什么反对意见,那么此时就这般定下把。”朱元璋一锤定音的说道。
一个早餐,就让现在许多朝堂上的大臣感激涕零,嚎啕大哭。
甚至有如看到了大明未来的希望。
是不是有点夸张了?
这还真不是夸张,或许连朱英都没意识到,他这个给官员加点福利的想法,放在如今是多么的骇人。
大明的官员,相当于终生制,是没有退休这个说法的。
比较常见的正常退休,也就是向皇帝乞骸骨了。
这一般来说,是真的干到了干不动的年纪,六七十岁,一身疾病,老眼昏花。
哪怕就是这样,随便乞骸骨,皇帝也不可能同意。
不然这风评可就不好了。
还有几种比较特殊也比较危险,或是被贬,或是被流放。
流放这个罪,可大可小,生死基本是看皇帝的心意。
也不见得流放的一定就过得很差。
有些老臣脾气太犟,倚老卖老,被皇帝流放后,也和普通百姓的生活差不多,流放途中也没枷锁什么的,不定罪,就自个过去。
皇帝想弄死的话,一般就是暗中安排一手。
因为终生制的缘故,所以就不存在什么退休俸禄。
人走茶凉也非常的适合官员们的状况。
至于福利,那就更别提了。
朱元璋很抠,在这个年代当官,工作强度是往前朝代的十多倍。
俸禄不高,还喜欢杀贪官。
能每天见到第二日的朝阳,就已经心满意足,谈什么福利呢。
就在这个对于历代官员来说的至暗时刻,在这个去早朝的路上。
热腾腾的包子,饺子,还有各式糕点。
甚至在这旁边,官宦还准备了热水,用于早点过后的手脸清洗。
这种体贴入微的感受,哪里是现在的官员们,所能够接受过的,哪怕连做梦都没想过。
“这位小公公,敢问像是今日这样的早点,是太孙殿下特赐,还是往后每日都有呢。”
刘三吾手里清洗完手脸,还有宦官特意上来帮忙整理衣裳的整洁,这让刘三吾心里头有一股非常莫名的感觉,同时也不由问道。
这话一出,许多正在狼吞虎咽的官员们,顿时就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竖起耳朵,听那小宦官的回答。
“回大人的话,太孙殿下的令旨,是往后每日早朝,都会像今日一般的安排,并非只有今日。”年纪不大的小宦官,一边帮着刘三吾打礼身上,一边笑着回道。
这个回答,让在场的数百官员,都生出狂喜之情。
不少大臣,更是直接开口赞叹:
“太孙殿下,当真有仁义之心。”
“贤明之君莫过于此,有太孙殿下如此,咱们这些老家伙到日子,想必是要舒服许多了。”
“是啊,没想到太孙殿下竟是如此到贴心,看似只是早点的一件小事,可是从这其中可以看出太孙殿下对吾等到拳拳爱护之心。”
“吾等往后,将要全心辅佐太孙殿下,为这煌煌大明,奉献一生。”
端午门到大殿中,几乎所有到文武百官,都在歌颂太孙殿下,这样到事情对于他们,当真是黑暗中到一缕曙光。
尤其是以刘三吾为首到文臣,原本还非常的担心,太孙殿下过于爱护武人,而忽视了文臣。
如此看来,太孙殿下对于文臣,也是同样到非常爱护。
早朝上,朱元璋感觉有些奇怪。
今日到大臣们,好像一个个都是非常的精神抖擞,不管是说话,还是对于很多方面到分析上,都很是卖力,对比以往到朝会,完全是两种感觉。
按照现在这情况,似乎都可以用死气沉沉来形容之前到朝会了。
尤其是在很多问题上,许多大臣都敢于大胆直言,少了很多忌讳。
“有哪位爱卿跟咱说说,这朝堂上,是发生了什么好事,是咱不知道的。”
一位大臣上奏到事情处理完后,朱元璋终于是按捺不住好奇心,开口询问道。
下方到大臣听闻陛下如此说,却是纷纷将目光都投在连太孙殿下到身上。
随着数百目光的指引而去,正是大孙。
朱元璋问道:“大孙,难不成这朝堂到变化,是你弄出来的?”
朱英闻言开口回道:“爷爷,这或许跟孙儿早上的安排有一定到干系吧。”
“昨日孙儿听闻兵部到齐主事,在下了朝会后昏倒,被送去了太医院中,这才了解到朝堂上很多大臣,早上因为距离过远到缘故,所以没有时间吃早点。”
“这也就导致了咱们大明京师的大臣们,竟然都是饿着肚子来上朝。”
说到这里,朱英到目光看向奉天殿中的数百大臣们,脚下也向前走了两步,朗声道:“我大明六千万余口计,尽须这奉天殿中,数百余人大臣管辖。”
“照本宫看来,个个都是尽忠职守,起早贪黑,为这大明天下的百姓,鞠躬尽瘁。”
“你们到身子,不仅仅属于自己,更是属于大明,若是身体抱恙,影响到也是大明百姓。”
“想到这番,本宫就不仅觉得,在诸多方面,更加多多关注诸位大臣的身体状况,所以便就想出了在早朝前,于端午大殿上,安排这早点到事宜。”
“如今看来,效果显著。”
朱元璋听完,这才明白竟然是跟早点有关。
早点到事情,他当然是知道的,只是从来没想过,早点竟然会有这么大到影响。
或者说在朱元璋看来,很多大臣早点起来,让家中到仆人把早点准备好。
吃个早点,也不是多大的事情。
京官到俸禄,可不存在早点都吃不起。
其实这是朱元璋忽略人到本身。
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胃口。
因为距离的问题,很多大臣需要在凌晨三点就要起来赶早朝。
而在后半夜这个时间,一般来说对于进食是很尴尬到,并没有太多的胃口,也就是不怎么能吃下东西。
这跟大明年代到作息时间,有很大到关联。
加上朱元璋在朝会结束后也会赐宴,相当于早膳,多数大臣也不想花这个冤枉钱。
总的来说,还是跟俸禄有很大到关系。
像是尚书这些,就好很多,毕竟是住在官舍,离得近,也可以睡得久一点,早点也能享用。
朱元璋点点头,肯定道:“既然大孙的这个法子不错,这早点到制度,往后就按此安排吧。”
对于今天早朝上大臣们的这个精神头,朱元璋还是非常满意的。
其实想下也是正常。
凌晨三点起来,一直工作到上午大概十一点到样子,这么长到时间不吃东西。
一两天还行,积年累月下来,可就完全不一样连。
在大臣们山呼万岁下,朱英于整个文臣之中,算是取得了非常好到名声。
就连翰林院这边,都开始觉得太孙殿下是明君了。
对于之前武人低位的提高,好像也没那么抗拒到情绪。
在科举到改革这块,也似乎有了更多的想法。
随着朝会的进行,很快就进入到了尾声中。
朱元璋开口问道:“可还是有什么事情未上奏的,尽管说来。”
下面大臣们一片安静,朱英却开口道:“爷爷,孙儿这里有一事需要商议。”
说完,朱英从怀中掏出一份奏章,两步走到老爷子的身边,直接递给老爷子。
这自然是不符合流程的,正常来说要先给太监,然后再给朱元璋。
不过对于这个,朱元璋自然不可能计较,下面最喜欢盯着礼仪方面的言官,也是耸拉着眼皮,当成没看见的样子。
朱元璋打开奏章,这上面的正是昨日朱英所整理出来的‘关于海外藩国的人才招募计划’。
下面的晋王晋王朱棡,似有所感,眼神期待的看向父皇。
这件事,毕竟最终还是要通过父皇这边的同意,才能够进行下去。
朱元璋看了开头的介绍,不由抬头看向朱英,见朱英微微点头,这才继续看下去。
因为时间的关系,这份奏章写完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了,早朝的时候,因为其他的一些事情,朱英到谨身殿的时候,已经差不多上朝了,也就没跟老爷子细说。
朱元璋看完,心中五味杂陈。
他一直怕大孙对自己的叔叔们过于陌生,在上位后过于打压。
而现在看来,朱元璋又开始担心了,担心这大孙,是不是对这些叔叔们太过于友善了。
这份奏章从头到尾,都是在帮去海外建国的藩王们,如何最大程度的做好准备。
甚至包括大明对藩王们的一些扶持手段。
“大孙,你确定要这样做吗。”朱元璋低声问道。
朱英回道:“爷爷,孙儿已经想好了。”
朱元璋听完,便将奏章还给大孙,道:“那么就让大孙自己说说,关于这次人才招募的昭告吧。”
朱英接过奏章,走到台阶前面,也没打开奏章,直接开口说道:
“本宫有感诸位皇叔海外封国之艰难,内廷人才招募之稀缺,特地为藩国设海外招贤馆。”
“所谓海外招贤馆,乃不拘一格降人才,但凡能通过简单的面试者,均可成为藩国属臣,按藩国制度定下品级。”
“凡藩国官员品级,按照宗属关系,在大明境内,降一品以对待,于藩国就职任满五年后,可申请回大明述职。”
此言一出,顿时整个朝堂就炸开了锅。
而之前朱元璋问大孙那句,你确定了吗。
显然就是在于这里。
按照朱英现在所讲述的,为藩王招募人才,这优待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
这其中的意思就是说,只要通过海外招贤馆的考试,就能选择藩王,跟着去海外当官。
不仅仅如此,只要在海外当官满五年后,就能回到大明来。
按照宗属关系,在藩国的二品官员,就相当于大明的三品官员。
所有的官员都可以很轻松的猜到,当这个海外招贤馆成立的时候,天下的读书人,必然会蜂拥而至。
读书是为了什么?
现在大明的读书人,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就是为了当官。
想要当官,秀才可不行,至少也得是个举人。
举人的考核难度一般人很难理解,在朱英心中对比,大概就是后世清华姚班的概念。
而现在来说,有那么一个机会,甚至不需要是秀才身份,只需要你通过海外招贤馆的考试,就能直接当官。
虽然这官当得有点远,但也好歹是大明的官,最主要的是,干满五年,还有回来的希望。
别的不说,现在已经取得秀才身份的读书人,心里头都不见得说有把握,在九年之内考上举人。
举人三年一试,九年只相当于三次机会。
考个十来年对于大多数的秀才来说,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对比之下,就不需要太多的犹豫了。
很多大臣们有些面面相觑,刘三吾更是想说两句。
但这些,都被站在前排的藩王们,如秦王,晋王,燕王这些,用眼神狠狠的逼了回去。
藩王们,可不是像陛下那般好说话。
几位藩王的名头,那可是从战场上杀出来的,性格百无禁忌,为人也是肆无忌惮,真要被他们惦记上,管你什么大臣,直接就下黑手了。
作为皇子,真要把哪个大臣给弄死了,顶多是受一些不痛不痒的惩罚。
所以朝堂上的文臣们,在一番犹豫过后,最终还是忍了下来。
再者说都招募去了海外,也没多大的关系,一些像是宗族的,也觉得完全可以派一些族内不怎么听话的弟子过去。
也算是分枝散叶,多了一条出路。
“既然诸位爱卿也无人有什么反对意见,那么此时就这般定下把。”朱元璋一锤定音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