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叩阙事件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天庭小主播、我和女主播的那些事、娱乐玩童、西游之问道长生、一符封仙、六零小娇妻、都市小世界、变身咸鱼少女、圣神传承
2K小说网 www.2kxs.cc,最快更新重生之宋武大帝最新章节!
第七十八章 叩阙事件
李隽站在皇城上看着皇城外面的广场,广场上跪一地宗室子弟,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有,上至年纪大得走路都要人扶,小到才会吃奶,跪得整整齐齐,不失礼仪,显示了皇家的大气派。
仅仅是在一年前,当李隽来到这个世界后,他雷厉风行处死贾似道后老百姓也曾在这里叩阙叩谢皇恩浩荡,为民除害。时间才过去一年,这里又是跪了一地的人,他们不是来向李隽叩谢他拯救大宋朝的功德,而是来大兴问罪之师。
非常明显,发起这次叩阙的人非常阴狠,别的不说他把年纪大得走路都要人来扶的老人都唆使来了,可见他的用心有多么的毒。他的意思非常明显,就是要这些老人倚老卖老,赖在当场不走,看李隽如何收拾。要是一个差错,死上几个那才叫好。
李隽是个明眼人,一眼就看穿了这人的歹毒用心,在心里暗笑,心想自己也曾经是个老人,对老人的需要非常了解,要是给这点小题目难住了,还如何打得败忽必烈百万大军。
跪在最前面一人正是赵孟,五十多岁年纪,三缕长髯垂于胸前,穿着一袭淡蓝衣衫,再加上颇为英俊的脸蛋,倒有几分英武之气,也有几分儒雅,是个让人一见就会起好感的那种人。要是个不了解他的人,绝对想不到他的城府很深,深得让人可怕,还会把他当作大好人。
李隽非常清楚地记得他和赵孟之间的一次谈话,那是在临安保卫战期间,赵孟捐出药材之后的事情。当时其他的宗室都是拒不捐药材,独有他二话没说就响应李隽的号召,捐出药材,着实显得很是不同,李隽得知这事后特地召见了他,两人之间的谈话李隽至今记忆犹新。
赵孟见到他先是行大礼,用古代的话来说就是趋循有礼,中规中矩,是李隽来到这个世界后见到行礼行得最为标准的一个人,可为表率,就是文天祥这些名臣和他比起来也是万万不及。并且,他的一举一动都是那样的优美,优美得好象是彩排过似的。
一开口说话就是满口的清词雅句,让人一听就知道是个学识渊博之人,见识不凡。
赵孟这个人在《宋史》中没有记载,李隽对他一点印象也没有,万未想到在南宋时期居然还有他这么一个人物,当时心里就在想为什么没有把他立为皇帝,而是理宋度宗这些无能之人当了皇帝。要是他当皇帝的话,南宋再差也比现在好。
据李隽事后了解,赵孟并非没有机会当皇帝,只是命运太也捉弄人,总是和他开玩笑,几番坎坷后他与皇位彻底无缘。他这人是个明白人,知道他这个曾经很有希望当上皇帝的人在皇帝眼里最是眼中钉,一个弄不好就有杀头大祸,因而他闭门谢客,除了非见不可以外是不见任何人,就是皇帝的召见都是能推就推,不能推才来相见。即使相见,他也是谨守臣子之礼,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让理宗度宗这些人对他很是放心。
他闭门谢客之后努力以修身,勤身以致养,又明于断事,宗室中有什么难事,他三言两语就能解决掉,久而久之他在族中就成了德高望重的长者,很得族人的推崇与爱戴。就是谢道清也对他刮目相看,格外地好。
就是这样一个人,居然在北伐的关键时刻策划了这起事件,败坏北伐大业,要不是事情已经发生了,李隽还真想不到这居然是他干的。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赵孟一见李隽现身,带领族人向李隽行大礼。他的礼与往昔一样,依然是中规中矩,一点毛病也挑不出来,就是最优秀的礼仪大师也别想找到一点毛病,由不得李隽不服。
李隽知道他这是先礼后兵,不想落个败坏北伐,强夺皇位的骂名,是想把李隽逼得退位,然后利用他在皇族中的威望顺理成章地接任皇位,这套把戏和王莽如出一辙。王莽要是看中了某一个官职,就会授意他的爪牙上书给皇帝说这一职业最好的人选就是王莽。当皇帝真的要任命他时,他又故意找些借口不当,直到皇帝再三相强他才“不得已”而就任。
就是王莽即位当皇帝也是再三推脱,实在是推不掉了才“不得已”而即位,顺天应人,以救天下。当时的天下人都给王莽这套把戏给忽悠了,认为他当皇帝是大化将至,事实证明他是沽名钓钓誉之辈。赵孟也是玩的这套把戏,表面上表现得很好,暗地里在干些什么只有天才知道。
演戏嘛,李隽也不比他差,满脸堆笑地道:“起来吧,起来吧,都快起来吧。”几句礼节性的话一说,李隽马上把脸一板,数落起赵孟来:“赵爱卿,你也真是,居然劳动这么多人。你看看,年纪大的连走路都要人扶着,年纪小的才刚出生,刚刚才会吃奶,要是有一个三长两短,你对得起太祖在天之灵吗?
“你要知道,你们每一个人都是太祖的血脉,都是大宋朝的支柱,要是没有了你们,谁支撑大宋朝?来人啊,快快扶他们去养心殿休息。去御膳房说一下,要御膳房熬点热汤,活络活络一下筋脉,在外面跪了大半天,身子骨肯定受不了,喝点热汤会好得多。”
李隽演戏的天赋不比任何优秀演员差分毫,这话说得关怀备至,要是不了解他此时心情的人一定会认为他真的是关怀这些皇族。对于此时的李隽来说,这些皇族滚得越远越好,免得来另叽叽歪歪。
其实这些皇族是南宋的蛀虫,平日里仗着自己是皇族欺辱老百姓,闹得很不成话,弄得老百姓怨声载道。李隽的话说非常好听,心里一百个瞧不起他们,心想要是有机会把他们废掉,弄成庶民,就不会再为害百姓了。
对于这番表演,一向善长伪装自己的赵孟不得不从心里叹服,心想怪不得他能起死回生,把南宋这个快要灭亡的王朝打理成这样,好象一个焕发了活力的年青人,别的不说就凭这份演戏的功夫就不是一般人比得上。
李隽一声令下,不少侍卫和宫女从皇城里出来,就要来扶这些皇族。对于这些皇族来说,为谢道清讨回公道自然是一个大事,不过更大的事还是自己的事,李隽考虑得如此周到,真是出乎他们的意料。特别是那些走路都要人扶的老头子老妈子们跪了半天,早就受不了,李隽这番安排正合他们的意,哪有不乐意跟着侍卫宫女走的道理。
赵孟唆使这些皇族成员赶来叩阙,还把年纪很大和年纪很小的人弄来,目的就是给李隽难堪,看李隽如何应付这些随时可能断气的人。要是死几个在当场,那才是大好事,他可以借机大做文章。没想到,李隽就几句话就说动了这些老家伙的心,他那个后悔劲就不是笔墨所能形容的了,一通国骂甩给了这些快钻土的老人。
反应不慢是赵孟的长处,双手高举一道奏章,大声道:“皇上,这是大宋朝宗室一千两百一十六人的联名奏章,请皇上过目。皇上,寿和圣福德高望重,有大功于大宋朝,可是可是,她老人家却惨遭人亵渎,请皇上为寿和圣福主持公道。要是皇上不还寿和圣福的公道,臣等宁死也不离开。”直挺挺地跪着,一副跪到死的豪气模样。说到后来,眼泪已经流了下来,哭得很是伤心,瞧他那模样仿佛谢道清是他亲娘似的。
给他这些一说,那些原本要去休息的人又停了下来,看着李隽。
“呵呵,你这是搞联名上书,我还以为是什么了不起的新花样。康有为的公车上书有万人书之称,我都读过,区区一千多人的联名奏章还能难倒我?”李隽在心里取笑赵孟,嘴上却是一副亲热之极的口吻,道:“呈上来。”侍卫队长段干木忙跑出去取来奏章,呈给李隽。
李隽把奏章拿在手里,道:“你们也别站着,先去养心殿休息吧。有话我们在养心殿说。都是大宋朝的宗亲,在这里处理寿和圣福的后事,也太丢大宋朝的脸面了,要是给蒙古人知道了嘲笑我们大宋朝居然连个议事的地方也没有,你们的脸往哪搁呀。你们不要脸,朕还要这张脸呢。你们也好好想想,寿和圣福还没有入土,我们在这里议寿和圣福的后事,是对她的大不敬。”
“对呀,皇上说得对。”李隽的话音一落,立时得到皇族中不少人的赞扬。李隽这话说得义正词严,切中要害,要想让人不赞同都不成,就是赵孟也在心里暗赞一声好。
李隽听着他们的赞扬,心里偷笑不止,心想你们一副赞扬我的模样,其实是不想多受苦,道:“我们就在养心殿商议。”
最后这句话是说给赵孟听的,意思是说你大可以不来,你不来我们也要处理事情。对于赵孟来说,要是他不去养心殿的话,以李隽的辩才,不要多大一会儿就可以把这些皇族忽悠(按:套用现代语)过去,权衡一番后,一下站起来跟着人群进皇城了。
“你就这点能耐。”李隽回头看了一眼随后跟来的赵孟,在心里不屑地评议。
一到养心殿,李隽招呼那些老人坐下,忙东忙西地扶着他们,一副好态度,任谁都是挑不出一点毛病。李隽在最危急的时刻拯救了南宋,在宗亲中的地位已是不低,要不是谢道清死后遭到“亵渎”,这些老人是无论不会来,李隽如此殷勤,着实让他们感动,有些老人哽咽着道:“皇上,臣受不起。”
“你这话就不对了,你年纪这么大了,是族里的长辈,扶扶你是应该的。”李隽的话说得非常亲热,任谁听了都会感动不已。可是,在他的心里却想道:“其实,我也是一个和你们年纪差不多的老人,要不是阴差阳错再世为人,就要钻土了。”
李隽曾经是个老人,对于这些老人来说,自有一种亲切感,觉得和他相处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再给李隽这么一通忙活更是好感倍增,高高兴兴地坐了下来。
只片刻功夫李隽就博得这些老人的好感,赵孟不由得发慌,也学着李隽的样子去招呼老人和抱着小孩的人就坐。老人是赵孟手里的杀手锏,要是给李隽争取过去了,不为他说话了,那还得了,赵孟能不怕吗?
赵孟急着收买人心,要是在以往,他肯定会成功,不过他遇到李隽注定不可能成功,因为李隽是个最会拆台的人。李隽在心里暗笑,心想你想学我,我才不给你机会呢,走到赵孟跟前,双手扶着他的肩膀,如春风般和煦地笑道:“你也坐,你也坐。”
献殷勤收买人心是赵孟当务之急,他哪里肯坐,忙道:“谢皇上,臣还是照顾一下长辈的好。”
“你这话就不对了,你是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者,你要是不坐,这些长辈也不敢坐了。你要先坐下,他们才敢坐下。”李隽嘴上说得亲热,心里想的是:“等我抓住你的狐狸尾巴再给你好看。你敢败坏北伐大业,要是饶了你,就没有天理。”
李隽的话立时得到那些长辈的赞同,道:“对呀。”有些已经坐下来的老人又要站起来,李隽借机发挥道:“你看看,你要是再不坐,他们又要站起来了。”
赵孟在心里把李隽骂了个狗血淋头,还不得不坐下来。他一坐下来,自然是没法博取他人好感了,李隽一通招呼都坐了下来。
也幸得这是皇宫,家什多,突然来了这么多人也有东西给他们坐。
太监们端着热汤过来,每人面前放一汤。李隽也真够扣门的,这些皇族虽然身在皇族,真正能进宫的却不多,一辈子也不知道有几次机会,他也该象招待贵客一样弄点御膳给他们吃吃,仅仅是一碗热汤。
其实,这不能怪李隽,因为李隽想的是这些人都是典型的吃喝饱了没事做的那种人,寄生虫一个,要不是情况特殊,不要说热汤,连冷水都没有一口,还御膳,做梦去吧。
李隽非常热情地道:“你们喝啊。在外面这么长时间,身子骨哪里受得了,喝点汤活络活络一下。”扭头对着赵孟数落起来道:“赵爱卿,不是朕说你的话,你看看你真会作孽,有事不能来找朕吗?一定把这些长辈折腾出来?他们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谁负得起这个责任?你要知道,他们都是我们大宋朝的柱石,要是没有他们,也就没有大宋朝。你记住,以后不许这样。这次,朕也不能不罚你一下,你就把今年的俸禄捐出来给这些长辈作汤药费。”
赵孟原本来讨个说法,再借机作文章逼李隽处罚主使之人。以他的推测,全皇后断然想不到这种主意,肯定是李隽在背后主使,李隽自然是不会把自己交出来,要是全皇后不给背黑锅的话,这就是他扳倒李隽的大好机会。
以依他的设想,李隽没有办法之下只好拿全皇后当替罪羊,到那时他再略施小计,让他们夫妻反目成仇,相互咬起来,他再顺手一推,把罪名扣到李隽头上,李隽这个皇帝就别想当了。依他在皇族中的威望,可以顺理成章地接任大位,还可象王莽一样表演一番收买人心。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还没有谈到正题就给李隽把他一年的俸禄给弄掉了。心里对李隽恨得牙痒痒的,又无可如何,谁叫李隽的话冠冕堂皇,让他无话可说呢?只得道:“臣愿罚。皇上,臣愿意再出三年的俸禄,供族中长辈的汤药费。”
他这是借题发挥,想收买人心,李隽明智之人哪会给他一点机会,道:“你有这番心就很好,朕也不好阻拦你做好事,你说是不?这样好了,你再拿出五年的俸禄,朕再拨笔款子过来,成立一个紧急资金,以应急需。当然啦,这不这一定就用在宗室,老百姓有急难,也可以动用。这种大事,你不会不同意吧?”
赵孟的算盘不可谓不精,没想到一遇到李隽就显得缚手缚脚,一下子没了六年的俸禄,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他要夺皇权就要钱,没了六年的俸禄可不是个小问题,好在他另有门道,要不然的话,李隽就这一手就够他受的了。
“臣愿意,臣愿意。”赵孟不得不认罚。
要是把这笔钱只用到这些寄生虫身上,李隽才不干呢,他是准备用给老百姓。这笔资金在李隽的推动下,最终成了一笔数额巨大的资金,类似于现在的社保资金,专门用于救济老百姓,还成立了一个类似于现在的红十字会一样的机构来管理,很好地帮助老百姓度日。
赵孟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那感觉就象吃了死苍蝇一样难受。
赵孟连连吃亏,知道不能再给李隽机会发挥了,不然说不定他一会就会变成平头百姓,什么也不是了,忙切入主题,道:“皇上,寿和圣福遭到亵渎,请皇上严办凶手。这是臣和宗亲的共同愿望。”
“你这是吃了亏,故意岔开话题,别以为我不知道。”李隽心如明镜,在心里讥笑他,嘴上道:“这事,你们可以放心,朕一定严办,绝不宽贷。”
他的话音刚落,太监盛依急急忙忙地走了过来,道:“皇上,皇后请皇上过去,说是有很重要的事情奏报。”
“真是个可人!”对于严办凶手一事,李隽只是说说而已,正好借机离开,心里暗赞全皇后是个大好人,解围解得真及时。
第七十八章 叩阙事件
李隽站在皇城上看着皇城外面的广场,广场上跪一地宗室子弟,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有,上至年纪大得走路都要人扶,小到才会吃奶,跪得整整齐齐,不失礼仪,显示了皇家的大气派。
仅仅是在一年前,当李隽来到这个世界后,他雷厉风行处死贾似道后老百姓也曾在这里叩阙叩谢皇恩浩荡,为民除害。时间才过去一年,这里又是跪了一地的人,他们不是来向李隽叩谢他拯救大宋朝的功德,而是来大兴问罪之师。
非常明显,发起这次叩阙的人非常阴狠,别的不说他把年纪大得走路都要人来扶的老人都唆使来了,可见他的用心有多么的毒。他的意思非常明显,就是要这些老人倚老卖老,赖在当场不走,看李隽如何收拾。要是一个差错,死上几个那才叫好。
李隽是个明眼人,一眼就看穿了这人的歹毒用心,在心里暗笑,心想自己也曾经是个老人,对老人的需要非常了解,要是给这点小题目难住了,还如何打得败忽必烈百万大军。
跪在最前面一人正是赵孟,五十多岁年纪,三缕长髯垂于胸前,穿着一袭淡蓝衣衫,再加上颇为英俊的脸蛋,倒有几分英武之气,也有几分儒雅,是个让人一见就会起好感的那种人。要是个不了解他的人,绝对想不到他的城府很深,深得让人可怕,还会把他当作大好人。
李隽非常清楚地记得他和赵孟之间的一次谈话,那是在临安保卫战期间,赵孟捐出药材之后的事情。当时其他的宗室都是拒不捐药材,独有他二话没说就响应李隽的号召,捐出药材,着实显得很是不同,李隽得知这事后特地召见了他,两人之间的谈话李隽至今记忆犹新。
赵孟见到他先是行大礼,用古代的话来说就是趋循有礼,中规中矩,是李隽来到这个世界后见到行礼行得最为标准的一个人,可为表率,就是文天祥这些名臣和他比起来也是万万不及。并且,他的一举一动都是那样的优美,优美得好象是彩排过似的。
一开口说话就是满口的清词雅句,让人一听就知道是个学识渊博之人,见识不凡。
赵孟这个人在《宋史》中没有记载,李隽对他一点印象也没有,万未想到在南宋时期居然还有他这么一个人物,当时心里就在想为什么没有把他立为皇帝,而是理宋度宗这些无能之人当了皇帝。要是他当皇帝的话,南宋再差也比现在好。
据李隽事后了解,赵孟并非没有机会当皇帝,只是命运太也捉弄人,总是和他开玩笑,几番坎坷后他与皇位彻底无缘。他这人是个明白人,知道他这个曾经很有希望当上皇帝的人在皇帝眼里最是眼中钉,一个弄不好就有杀头大祸,因而他闭门谢客,除了非见不可以外是不见任何人,就是皇帝的召见都是能推就推,不能推才来相见。即使相见,他也是谨守臣子之礼,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让理宗度宗这些人对他很是放心。
他闭门谢客之后努力以修身,勤身以致养,又明于断事,宗室中有什么难事,他三言两语就能解决掉,久而久之他在族中就成了德高望重的长者,很得族人的推崇与爱戴。就是谢道清也对他刮目相看,格外地好。
就是这样一个人,居然在北伐的关键时刻策划了这起事件,败坏北伐大业,要不是事情已经发生了,李隽还真想不到这居然是他干的。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赵孟一见李隽现身,带领族人向李隽行大礼。他的礼与往昔一样,依然是中规中矩,一点毛病也挑不出来,就是最优秀的礼仪大师也别想找到一点毛病,由不得李隽不服。
李隽知道他这是先礼后兵,不想落个败坏北伐,强夺皇位的骂名,是想把李隽逼得退位,然后利用他在皇族中的威望顺理成章地接任皇位,这套把戏和王莽如出一辙。王莽要是看中了某一个官职,就会授意他的爪牙上书给皇帝说这一职业最好的人选就是王莽。当皇帝真的要任命他时,他又故意找些借口不当,直到皇帝再三相强他才“不得已”而就任。
就是王莽即位当皇帝也是再三推脱,实在是推不掉了才“不得已”而即位,顺天应人,以救天下。当时的天下人都给王莽这套把戏给忽悠了,认为他当皇帝是大化将至,事实证明他是沽名钓钓誉之辈。赵孟也是玩的这套把戏,表面上表现得很好,暗地里在干些什么只有天才知道。
演戏嘛,李隽也不比他差,满脸堆笑地道:“起来吧,起来吧,都快起来吧。”几句礼节性的话一说,李隽马上把脸一板,数落起赵孟来:“赵爱卿,你也真是,居然劳动这么多人。你看看,年纪大的连走路都要人扶着,年纪小的才刚出生,刚刚才会吃奶,要是有一个三长两短,你对得起太祖在天之灵吗?
“你要知道,你们每一个人都是太祖的血脉,都是大宋朝的支柱,要是没有了你们,谁支撑大宋朝?来人啊,快快扶他们去养心殿休息。去御膳房说一下,要御膳房熬点热汤,活络活络一下筋脉,在外面跪了大半天,身子骨肯定受不了,喝点热汤会好得多。”
李隽演戏的天赋不比任何优秀演员差分毫,这话说得关怀备至,要是不了解他此时心情的人一定会认为他真的是关怀这些皇族。对于此时的李隽来说,这些皇族滚得越远越好,免得来另叽叽歪歪。
其实这些皇族是南宋的蛀虫,平日里仗着自己是皇族欺辱老百姓,闹得很不成话,弄得老百姓怨声载道。李隽的话说非常好听,心里一百个瞧不起他们,心想要是有机会把他们废掉,弄成庶民,就不会再为害百姓了。
对于这番表演,一向善长伪装自己的赵孟不得不从心里叹服,心想怪不得他能起死回生,把南宋这个快要灭亡的王朝打理成这样,好象一个焕发了活力的年青人,别的不说就凭这份演戏的功夫就不是一般人比得上。
李隽一声令下,不少侍卫和宫女从皇城里出来,就要来扶这些皇族。对于这些皇族来说,为谢道清讨回公道自然是一个大事,不过更大的事还是自己的事,李隽考虑得如此周到,真是出乎他们的意料。特别是那些走路都要人扶的老头子老妈子们跪了半天,早就受不了,李隽这番安排正合他们的意,哪有不乐意跟着侍卫宫女走的道理。
赵孟唆使这些皇族成员赶来叩阙,还把年纪很大和年纪很小的人弄来,目的就是给李隽难堪,看李隽如何应付这些随时可能断气的人。要是死几个在当场,那才是大好事,他可以借机大做文章。没想到,李隽就几句话就说动了这些老家伙的心,他那个后悔劲就不是笔墨所能形容的了,一通国骂甩给了这些快钻土的老人。
反应不慢是赵孟的长处,双手高举一道奏章,大声道:“皇上,这是大宋朝宗室一千两百一十六人的联名奏章,请皇上过目。皇上,寿和圣福德高望重,有大功于大宋朝,可是可是,她老人家却惨遭人亵渎,请皇上为寿和圣福主持公道。要是皇上不还寿和圣福的公道,臣等宁死也不离开。”直挺挺地跪着,一副跪到死的豪气模样。说到后来,眼泪已经流了下来,哭得很是伤心,瞧他那模样仿佛谢道清是他亲娘似的。
给他这些一说,那些原本要去休息的人又停了下来,看着李隽。
“呵呵,你这是搞联名上书,我还以为是什么了不起的新花样。康有为的公车上书有万人书之称,我都读过,区区一千多人的联名奏章还能难倒我?”李隽在心里取笑赵孟,嘴上却是一副亲热之极的口吻,道:“呈上来。”侍卫队长段干木忙跑出去取来奏章,呈给李隽。
李隽把奏章拿在手里,道:“你们也别站着,先去养心殿休息吧。有话我们在养心殿说。都是大宋朝的宗亲,在这里处理寿和圣福的后事,也太丢大宋朝的脸面了,要是给蒙古人知道了嘲笑我们大宋朝居然连个议事的地方也没有,你们的脸往哪搁呀。你们不要脸,朕还要这张脸呢。你们也好好想想,寿和圣福还没有入土,我们在这里议寿和圣福的后事,是对她的大不敬。”
“对呀,皇上说得对。”李隽的话音一落,立时得到皇族中不少人的赞扬。李隽这话说得义正词严,切中要害,要想让人不赞同都不成,就是赵孟也在心里暗赞一声好。
李隽听着他们的赞扬,心里偷笑不止,心想你们一副赞扬我的模样,其实是不想多受苦,道:“我们就在养心殿商议。”
最后这句话是说给赵孟听的,意思是说你大可以不来,你不来我们也要处理事情。对于赵孟来说,要是他不去养心殿的话,以李隽的辩才,不要多大一会儿就可以把这些皇族忽悠(按:套用现代语)过去,权衡一番后,一下站起来跟着人群进皇城了。
“你就这点能耐。”李隽回头看了一眼随后跟来的赵孟,在心里不屑地评议。
一到养心殿,李隽招呼那些老人坐下,忙东忙西地扶着他们,一副好态度,任谁都是挑不出一点毛病。李隽在最危急的时刻拯救了南宋,在宗亲中的地位已是不低,要不是谢道清死后遭到“亵渎”,这些老人是无论不会来,李隽如此殷勤,着实让他们感动,有些老人哽咽着道:“皇上,臣受不起。”
“你这话就不对了,你年纪这么大了,是族里的长辈,扶扶你是应该的。”李隽的话说得非常亲热,任谁听了都会感动不已。可是,在他的心里却想道:“其实,我也是一个和你们年纪差不多的老人,要不是阴差阳错再世为人,就要钻土了。”
李隽曾经是个老人,对于这些老人来说,自有一种亲切感,觉得和他相处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再给李隽这么一通忙活更是好感倍增,高高兴兴地坐了下来。
只片刻功夫李隽就博得这些老人的好感,赵孟不由得发慌,也学着李隽的样子去招呼老人和抱着小孩的人就坐。老人是赵孟手里的杀手锏,要是给李隽争取过去了,不为他说话了,那还得了,赵孟能不怕吗?
赵孟急着收买人心,要是在以往,他肯定会成功,不过他遇到李隽注定不可能成功,因为李隽是个最会拆台的人。李隽在心里暗笑,心想你想学我,我才不给你机会呢,走到赵孟跟前,双手扶着他的肩膀,如春风般和煦地笑道:“你也坐,你也坐。”
献殷勤收买人心是赵孟当务之急,他哪里肯坐,忙道:“谢皇上,臣还是照顾一下长辈的好。”
“你这话就不对了,你是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者,你要是不坐,这些长辈也不敢坐了。你要先坐下,他们才敢坐下。”李隽嘴上说得亲热,心里想的是:“等我抓住你的狐狸尾巴再给你好看。你敢败坏北伐大业,要是饶了你,就没有天理。”
李隽的话立时得到那些长辈的赞同,道:“对呀。”有些已经坐下来的老人又要站起来,李隽借机发挥道:“你看看,你要是再不坐,他们又要站起来了。”
赵孟在心里把李隽骂了个狗血淋头,还不得不坐下来。他一坐下来,自然是没法博取他人好感了,李隽一通招呼都坐了下来。
也幸得这是皇宫,家什多,突然来了这么多人也有东西给他们坐。
太监们端着热汤过来,每人面前放一汤。李隽也真够扣门的,这些皇族虽然身在皇族,真正能进宫的却不多,一辈子也不知道有几次机会,他也该象招待贵客一样弄点御膳给他们吃吃,仅仅是一碗热汤。
其实,这不能怪李隽,因为李隽想的是这些人都是典型的吃喝饱了没事做的那种人,寄生虫一个,要不是情况特殊,不要说热汤,连冷水都没有一口,还御膳,做梦去吧。
李隽非常热情地道:“你们喝啊。在外面这么长时间,身子骨哪里受得了,喝点汤活络活络一下。”扭头对着赵孟数落起来道:“赵爱卿,不是朕说你的话,你看看你真会作孽,有事不能来找朕吗?一定把这些长辈折腾出来?他们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谁负得起这个责任?你要知道,他们都是我们大宋朝的柱石,要是没有他们,也就没有大宋朝。你记住,以后不许这样。这次,朕也不能不罚你一下,你就把今年的俸禄捐出来给这些长辈作汤药费。”
赵孟原本来讨个说法,再借机作文章逼李隽处罚主使之人。以他的推测,全皇后断然想不到这种主意,肯定是李隽在背后主使,李隽自然是不会把自己交出来,要是全皇后不给背黑锅的话,这就是他扳倒李隽的大好机会。
以依他的设想,李隽没有办法之下只好拿全皇后当替罪羊,到那时他再略施小计,让他们夫妻反目成仇,相互咬起来,他再顺手一推,把罪名扣到李隽头上,李隽这个皇帝就别想当了。依他在皇族中的威望,可以顺理成章地接任大位,还可象王莽一样表演一番收买人心。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还没有谈到正题就给李隽把他一年的俸禄给弄掉了。心里对李隽恨得牙痒痒的,又无可如何,谁叫李隽的话冠冕堂皇,让他无话可说呢?只得道:“臣愿罚。皇上,臣愿意再出三年的俸禄,供族中长辈的汤药费。”
他这是借题发挥,想收买人心,李隽明智之人哪会给他一点机会,道:“你有这番心就很好,朕也不好阻拦你做好事,你说是不?这样好了,你再拿出五年的俸禄,朕再拨笔款子过来,成立一个紧急资金,以应急需。当然啦,这不这一定就用在宗室,老百姓有急难,也可以动用。这种大事,你不会不同意吧?”
赵孟的算盘不可谓不精,没想到一遇到李隽就显得缚手缚脚,一下子没了六年的俸禄,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他要夺皇权就要钱,没了六年的俸禄可不是个小问题,好在他另有门道,要不然的话,李隽就这一手就够他受的了。
“臣愿意,臣愿意。”赵孟不得不认罚。
要是把这笔钱只用到这些寄生虫身上,李隽才不干呢,他是准备用给老百姓。这笔资金在李隽的推动下,最终成了一笔数额巨大的资金,类似于现在的社保资金,专门用于救济老百姓,还成立了一个类似于现在的红十字会一样的机构来管理,很好地帮助老百姓度日。
赵孟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那感觉就象吃了死苍蝇一样难受。
赵孟连连吃亏,知道不能再给李隽机会发挥了,不然说不定他一会就会变成平头百姓,什么也不是了,忙切入主题,道:“皇上,寿和圣福遭到亵渎,请皇上严办凶手。这是臣和宗亲的共同愿望。”
“你这是吃了亏,故意岔开话题,别以为我不知道。”李隽心如明镜,在心里讥笑他,嘴上道:“这事,你们可以放心,朕一定严办,绝不宽贷。”
他的话音刚落,太监盛依急急忙忙地走了过来,道:“皇上,皇后请皇上过去,说是有很重要的事情奏报。”
“真是个可人!”对于严办凶手一事,李隽只是说说而已,正好借机离开,心里暗赞全皇后是个大好人,解围解得真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