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跑出来就开始瞎琢磨了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天庭小主播、我和女主播的那些事、娱乐玩童、西游之问道长生、一符封仙、六零小娇妻、都市小世界、变身咸鱼少女、圣神传承
2K小说网 www.2kxs.cc,最快更新甲申天变最新章节!
第50章 跑出来就开始瞎琢磨了
从进入刀把村开始,太子等人和一众的东宫文官就没有消停过。
一些脑袋里灌满水的家伙刚刚没有了性命之虞,立刻摆出大明忠贞之臣的架势,嗷嗷叫着让李四集合民练反攻北京。
许下的好处自然是不少,还搬出许多大义微言的圣人教诲,多是“社稷危亡,匹夫效死”云云,总之就是一句话:你李四反攻北京就是大大忠臣,否则,嘿嘿……
反攻北京?收复帝都?拿叉子队这么点人和李自成打?这不是扯淡是什么?对于这种莫名其妙的狗屁说辞,李四就当没有听见。
好在大部分人的脑子还算清醒,没有附和这种滑稽的言论。当然叫嚷最厉害的那些家伙也不会当真,只是借机表一表他们对大明朝的深厚“感情”而已。
闯军在京中大肆铐掠的消息早就风传开来
由于李闯把注意力全都放在京城,这块蜷缩在长城拐角处的三角地带暂时还算平静。但是这种平静注定保持不了几天,对于新顺王朝来说,前明太子等人就在眼皮子低下这种事情不可能隐藏太久,于是南下就成了杨廷麟等理智派的主题。
虽然整个西北和华北大部都已落入李自成手中,可大明这家近三百年的老店依然占据江南半壁和大半个西南,光是江南就有百万控弦之士,再加上西南沐家的精兵,完全可以抗衡甚至打败李闯。
只要太子南下统领群臣,励精图治收复失地的可能极大,至不济也能和李闯划江对峙,所以这些文官南下的心气很高。
希望是美好的,但是现实永远比希望更加残酷。
可是南下的路途早被李闯堵了个严严实实,无论是北直隶还是河南,都是闯军的重灾区,唯一可行的路径就是泛舟浮海而下。
经由海路南下最近也最现实的方法就是和平西伯吴三桂取得联络,由山海卫出海。
“李校典护送太子东行,乃扶危定鼎之功,实乃千秋忠义之举……”杨廷麟已经记不起是第几次说这样的话了,这一次更是把太子等人都拉了出来说好话,架子放的极低。
经过最初的惊魂稍定之后,这些前明遗孤就开始撺掇着李四护送太子去山海卫找吴三桂。其实李四本人去不去倒无所谓,主要是要他手中的那两千多可战之士护送。
从此到吴三桂的地盘还有大几百里的路程,凭着仅有的百十名侍卫根本就是出去送死,必须取得李四的支持。
可是李四的态度极其捉摸不定,甚至几次隐晦的拒绝了此事,一直把这些人晾在这小小山村。这让许多人心生狐疑:这个李四会不会是想把太子做为筹码,准备对李闯邀功的吧?
这样的事情可不稀奇,这些天来,每日都能听说以前的朝中勋贵转投李闯的消息,这些以前对大明“忠贞不二”的家伙,风头转的极快,为了能够得到新顺王朝的青眼,什么事情都做的出。
若真是如此,大伙脑袋上吃饭的家伙可就危险了,已经有几个胆大的文官商量着把李四单独诓出来,然后弄一出“摔杯为号”的把戏来“诛杀次獠”。
“李校典断断不是此等样人,”虽然现在这样把太子等人窝在村子里确实让本就没有几分安全感的大明遗孤更加狐疑,杨廷麟还是比较信赖李四的人品。若是李四真是心向顺朝,早在京师的时候就把太子作为见面礼投靠李自成了,根本就用不着后面的厮杀。退一万步讲,即使是李四真的有这个心思,就算是大伙用些见不得人的手段把李四杀了,就能保证大家的安全?户村队的那些人可都是李四的死士,若真的杀了李四,两千多柄铁叉就能把大家捅成筛子。
别说大明朝已经是昨日黄花,就算是大明朝安在,也没有人敢在刀把村动李四一根汗毛。这里的人可不大理会什么太子不太子,他们只知道李四,杨廷麟比其他人更清楚这一点。
“李校典拼却性命不顾的于百万闯军中带太子而出,此等血诚世间罕有。万岁曾对李校典有托孤托国之重,我大明之存亡断续只在掌故旦夕,君臣之间万不可存疑。”杨廷麟果断承认了李四的忠诚,很直白的告诉众人要以大局为重。
如今四面是敌,唯一可以作为倚仗的就是李四手中的两千叉子兵,要是在这个时候再和李四闹出什么生分,无疑是要断绝大明最后的希望。
“我这就去找李校典商谈南下的事情,恳请殿下同行以示诚意。”大家都窝在李四的屋檐之下,不得不放下身段儿。带上太子和李四去谈,显得要隆重许多。
“好,那我也去吧。”太子朱慈烺没有什么突出的优点,更没有特别的缺点,即便是在皇宫的时候也很少有太子的架子,随和的更象是个普通人。
这么多大大小小的老师,太子总是表现出足够的敬重,言必听之计必从之,和他刚愎的老爹完全相反
“太子多走转走转也是好的,起码要让这里的黎庶晓得大明血脉安在。”说话的就是几乎断去臂膀的长平公主。
和唯唯诺诺的太子相比,年纪大一些的长平公主要稳重成熟的。
在大家刚刚撤退到刀把村的时候,村民那种热情简直叫人无法接受。整篮的鸡卵、大块的风肉,这些朴实的村民拿出最好的东西招待落难的王子和公主,就是那些不懂事的娃娃也隔着老远观望皇家人物的风采。这样的情形让众人生出大明民心依旧的感慨,甚至大部分人都认为只要把大明太子的旗号打出去,天下百姓必然景从如云,恢复大明河山如反掌之易。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民对皇家的热情在迅速消褪,如今已经很少有人来送东西了。以前还有许多对皇家好奇的娃娃要侍卫驱赶,现如今根本就看不到这些孩子。
东宫学官和太子每日聚在一起商议所谓的复国大计,很难感受到这些变化。但是长平公主很敏感的意识到了这一点,每天过来帮忙换药的那些妇人都缺乏应有的热情,中规中矩的给落难公主见礼之后,再也不如往日一般问这问那,而是例行公事的换完药就走。每当长平公主出来散步的时候,村民甚至很难多看她几眼。
“大家是不是在逐渐的忘记大明朝?”这个问题让长平公主不敢去想,只能尽力的做出种种亲民举动,刻意摆出平易近人的架势……
但人们谈论最多的依旧是李四如何如何……
第50章 跑出来就开始瞎琢磨了
从进入刀把村开始,太子等人和一众的东宫文官就没有消停过。
一些脑袋里灌满水的家伙刚刚没有了性命之虞,立刻摆出大明忠贞之臣的架势,嗷嗷叫着让李四集合民练反攻北京。
许下的好处自然是不少,还搬出许多大义微言的圣人教诲,多是“社稷危亡,匹夫效死”云云,总之就是一句话:你李四反攻北京就是大大忠臣,否则,嘿嘿……
反攻北京?收复帝都?拿叉子队这么点人和李自成打?这不是扯淡是什么?对于这种莫名其妙的狗屁说辞,李四就当没有听见。
好在大部分人的脑子还算清醒,没有附和这种滑稽的言论。当然叫嚷最厉害的那些家伙也不会当真,只是借机表一表他们对大明朝的深厚“感情”而已。
闯军在京中大肆铐掠的消息早就风传开来
由于李闯把注意力全都放在京城,这块蜷缩在长城拐角处的三角地带暂时还算平静。但是这种平静注定保持不了几天,对于新顺王朝来说,前明太子等人就在眼皮子低下这种事情不可能隐藏太久,于是南下就成了杨廷麟等理智派的主题。
虽然整个西北和华北大部都已落入李自成手中,可大明这家近三百年的老店依然占据江南半壁和大半个西南,光是江南就有百万控弦之士,再加上西南沐家的精兵,完全可以抗衡甚至打败李闯。
只要太子南下统领群臣,励精图治收复失地的可能极大,至不济也能和李闯划江对峙,所以这些文官南下的心气很高。
希望是美好的,但是现实永远比希望更加残酷。
可是南下的路途早被李闯堵了个严严实实,无论是北直隶还是河南,都是闯军的重灾区,唯一可行的路径就是泛舟浮海而下。
经由海路南下最近也最现实的方法就是和平西伯吴三桂取得联络,由山海卫出海。
“李校典护送太子东行,乃扶危定鼎之功,实乃千秋忠义之举……”杨廷麟已经记不起是第几次说这样的话了,这一次更是把太子等人都拉了出来说好话,架子放的极低。
经过最初的惊魂稍定之后,这些前明遗孤就开始撺掇着李四护送太子去山海卫找吴三桂。其实李四本人去不去倒无所谓,主要是要他手中的那两千多可战之士护送。
从此到吴三桂的地盘还有大几百里的路程,凭着仅有的百十名侍卫根本就是出去送死,必须取得李四的支持。
可是李四的态度极其捉摸不定,甚至几次隐晦的拒绝了此事,一直把这些人晾在这小小山村。这让许多人心生狐疑:这个李四会不会是想把太子做为筹码,准备对李闯邀功的吧?
这样的事情可不稀奇,这些天来,每日都能听说以前的朝中勋贵转投李闯的消息,这些以前对大明“忠贞不二”的家伙,风头转的极快,为了能够得到新顺王朝的青眼,什么事情都做的出。
若真是如此,大伙脑袋上吃饭的家伙可就危险了,已经有几个胆大的文官商量着把李四单独诓出来,然后弄一出“摔杯为号”的把戏来“诛杀次獠”。
“李校典断断不是此等样人,”虽然现在这样把太子等人窝在村子里确实让本就没有几分安全感的大明遗孤更加狐疑,杨廷麟还是比较信赖李四的人品。若是李四真是心向顺朝,早在京师的时候就把太子作为见面礼投靠李自成了,根本就用不着后面的厮杀。退一万步讲,即使是李四真的有这个心思,就算是大伙用些见不得人的手段把李四杀了,就能保证大家的安全?户村队的那些人可都是李四的死士,若真的杀了李四,两千多柄铁叉就能把大家捅成筛子。
别说大明朝已经是昨日黄花,就算是大明朝安在,也没有人敢在刀把村动李四一根汗毛。这里的人可不大理会什么太子不太子,他们只知道李四,杨廷麟比其他人更清楚这一点。
“李校典拼却性命不顾的于百万闯军中带太子而出,此等血诚世间罕有。万岁曾对李校典有托孤托国之重,我大明之存亡断续只在掌故旦夕,君臣之间万不可存疑。”杨廷麟果断承认了李四的忠诚,很直白的告诉众人要以大局为重。
如今四面是敌,唯一可以作为倚仗的就是李四手中的两千叉子兵,要是在这个时候再和李四闹出什么生分,无疑是要断绝大明最后的希望。
“我这就去找李校典商谈南下的事情,恳请殿下同行以示诚意。”大家都窝在李四的屋檐之下,不得不放下身段儿。带上太子和李四去谈,显得要隆重许多。
“好,那我也去吧。”太子朱慈烺没有什么突出的优点,更没有特别的缺点,即便是在皇宫的时候也很少有太子的架子,随和的更象是个普通人。
这么多大大小小的老师,太子总是表现出足够的敬重,言必听之计必从之,和他刚愎的老爹完全相反
“太子多走转走转也是好的,起码要让这里的黎庶晓得大明血脉安在。”说话的就是几乎断去臂膀的长平公主。
和唯唯诺诺的太子相比,年纪大一些的长平公主要稳重成熟的。
在大家刚刚撤退到刀把村的时候,村民那种热情简直叫人无法接受。整篮的鸡卵、大块的风肉,这些朴实的村民拿出最好的东西招待落难的王子和公主,就是那些不懂事的娃娃也隔着老远观望皇家人物的风采。这样的情形让众人生出大明民心依旧的感慨,甚至大部分人都认为只要把大明太子的旗号打出去,天下百姓必然景从如云,恢复大明河山如反掌之易。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民对皇家的热情在迅速消褪,如今已经很少有人来送东西了。以前还有许多对皇家好奇的娃娃要侍卫驱赶,现如今根本就看不到这些孩子。
东宫学官和太子每日聚在一起商议所谓的复国大计,很难感受到这些变化。但是长平公主很敏感的意识到了这一点,每天过来帮忙换药的那些妇人都缺乏应有的热情,中规中矩的给落难公主见礼之后,再也不如往日一般问这问那,而是例行公事的换完药就走。每当长平公主出来散步的时候,村民甚至很难多看她几眼。
“大家是不是在逐渐的忘记大明朝?”这个问题让长平公主不敢去想,只能尽力的做出种种亲民举动,刻意摆出平易近人的架势……
但人们谈论最多的依旧是李四如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