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张掖惊魂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2K小说网 www.2kxs.cc,最快更新天下最新章节!
第三百八十七章 张掖惊魂
九月中旬,入冬的第一场寒潮席卷了河西走廊,大地萧瑟,高寒处更是降了大雪,使商人们行路倍加艰难。
这天上午,一队骑兵穿过焉支山峡谷,来到了祁连城,一名老将军纵马冲上高坡,打手帘眺望远处的祁连城,他看见一群战马从祁连城边奔驰而过,不由大笑道:“想不到我郭子仪竟会来河西放马了。”
听他说得幽默,身后的几个随从都跟着笑了起来,跟随郭子仪同来的朔方节度副使程千里笑道:“老将军有空去安西看看,那里草原辽阔,才是放马的好地方呢!”
程千里也是命运多蹇,在安西呆不下去,被迫回京赋闲,后来又得到李豫的推荐,被任命为河东节度副使,偏偏时任河东节度使的荣王李琬不喜他,将他架空,使他的节度副使有名无实,紧接着安禄山占领河东,却有心拉拢他,但程千里不愿意为安禄山效命,便弃官逃回了长安,他这一举动得到了新帝李豫的赏识,又被任命为朔方节度副使,这次郭子仪奉命来河西执行特殊使命,李豫特地叮嘱,命郭子仪带他同来。
郭子仪听程千里说起安西,他不由感慨道:“我已年迈,恐怕此生再无机会去安西了。”
“我倒不这样认为。”
程千里向两边看看,便压低声音道:“这次老将军若能顺利夺回河西军,我认为圣上早晚会派老将军率军打进安西。”
“不可胡说!”
郭子仪有些不满地瞥了他一眼,道:“圣上并没有此意,我们也没有任何理由攻打安西。”
“可是.....”
不等他再说,郭子仪便一摆手止住了他,“程将军,有一点我希望你能明白,李庆安的安西军是大唐的西墙,不到万不得已,我不希望这堵墙倒掉。”
说完,他一催马,向祁连城疾速而去,程千里望着他的背影,不由暗暗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老将军,有些事情不是你我能决定的。”
夜幕笼罩着张掖城,清冷的月色从薄薄的云纱里透出,将一缕淡淡的清辉散在大地上,使张掖城显得格外的寒冷凄凉。
这时,一阵马蹄声从远方传来,只见一队骑兵出现在远方的官道上,迅疾驶近城门,一名为首的军官挥手大喊:“我是罗正义将军,有紧急军情要见孟云将军。”
城上守军正是孟云部,他们见夜色中的来人正是罗正义,便立刻开了城门,一队骑兵飞驰进了张掖城。
河西行营总管衙门内此时还亮着灯,荔非守瑜彻夜难眠,郭子仪将赴河西任闲厩使一事他已经知晓,而且他还得到了比碎叶更复杂的情报,哥舒翰的军队已经撤出凉州,现在驻扎在凉州的军队是两万朔方军,另外大斗拔谷也出现了一万陇右军,这说明朔方军和陇右军已经联合,情况变得扑朔迷离。
荔非守瑜现在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安西有极其严格的军队调动制度,除了各将领的亲兵外,百人以上的军队必须要有安西主帅李庆安签字加印,如果他擅自将军队调离甘州,那就是安西军最严重的罪责,罪当论斩,当然,若情况危急,他荔非守瑜也情愿背负这罪责,保全军队。
但如果军队撤离河西,那就意味着将河西拱手出让,安西军进入中原的走廊也就随之消失了,后果也同样严重,现在究竟是保军还是保土,使荔非守瑜陷于一种两难的境地。
这时,门外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亲兵在门外禀报:“将军,碎叶急信!”
荔非守瑜大喜,急道:“快拿进来!”
亲兵进来,将一管红色的鸽信递上,荔非守瑜拆开信,不由微微一愣,信的内容很短,形势危急,命他即刻撤军回安西,信下面是碎叶政事堂的大印,还有王昌龄、段秀实和严庄的签名,但在最下面还有赵王妃独孤明月的签名。
荔非守瑜慢慢放下了鸽信,在他记忆中,这是王妃第一次公开署名,在某种程度上说,这确实就是干涉安西军政,但荔非守瑜知道,王妃从来不会干涉安西内政,何况她现在还身怀六甲,这一次,因李庆安不在安西,只能说明事态紧急了。
既然有王妃的署名,荔非守瑜再没有犹豫,他立刻下令道:“立刻命孟云来见我。”
目前驻守河西的四万军队,正是几个月前李庆安拉拢的河东军,由于时间太短,李庆安还一时无法更换河东军的大将,依然任用他们为将,四万河东军分别驻守在甘州、肃州和瓜州,其中孟云和罗正义的两万军队驻扎在甘州,而吴庸的两万军则分别驻扎肃州和瓜州。
这河东三将中以吴庸的兵力最多,以孟云的兵力最精,而罗正义的军队最少也最弱。
目前张掖的一万守军正是孟云的部下,孟云是河东三将中资格最老的一个,年约四十五六岁,在河东从军二十余年,从一名小兵一步步做到了大同军兵马使,官拜云麾将军,在河东军中威望很高,他现在被任命为河西行营副总管、甘州都督,他手下有部众一万五千人,都是忠于他的大同军精锐。
此刻,孟云正在接见刚刚从祁连城赶来的罗正义,罗正义是河东三将中实力最弱的一人,他原来是承天军兵马使,官拜宜威将军,比孟云低了几级,他手下只有五千部众,而且大多是老弱残军,因此罗正义在三人的地位也最低,来河西后被任命为祁连兵马使兼甘州副都督,驻兵祁连城。
虽然罗正义在三人中职位最低,但他却是李豫最先拉拢的人,他的叔叔罗秉真是朝中尚书左丞,李豫便是通过他叔叔,将招安三将的密旨先给了他,今天,罗正义从祁连城赶来找孟云,正是为了此事。
“大哥,这可是圣上给咱们的亲笔旨意,机会啊!”
罗正义压低声音,他不敢惊扰孟云的沉思,孟云一动不动地凝视着桌案上的密旨,上面清清楚楚有他的大名,孟云若效忠于朕,封金吾卫大将军、平夷县公。
河东平夷县便是孟云的家乡,将他的家乡封爵给他,令孟云怦然心动,但孟云也知道效忠圣上,也就意味着背叛李庆安,当初他可是发过毒誓,将效忠李庆安,如果他背叛李庆安,那誓言又算什么呢?
他沉思良久,又沉声问道:“郭老将军现在何处?”
“郭老将军就在祁连城,程千里也来了。”
罗正义非常了解孟云,他知道孟云正处于犹豫之间,便取出一封信,递给他道:“这是郭老将军给将军的亲笔信。”
孟云拆开信,信只写了半页,意思也很简单,背叛李庆安只是小节,效忠圣上才是大义,是气节,是迷途知返,他劝孟云抓住这个机会,不要再执迷不悟。
“大义、气节!”
这四个字俨如大锤一样,重重地敲在孟云的心中,使他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大义和气节足以抵消他所发下毒誓的担忧,他的目光又回到了密旨,这一刻,大将军和平夷县公的册封竟是如此诱惑他。
“干!”
他拳掌一击,霍然起身道:“我决定了,效忠圣上。”
罗正义大喜,又连忙道:“那吴庸那边呢?”
“吴庸不是你我的事,程千里曾是他的上司,既然程千里也来了,那就是他的事情。”
孟云看了看时辰,已是一更时分了,便道:“你立刻赶回祁连城,告诉郭老将军,给我三天时间,我要把各地部众汇拢,然后将军权交给他。”
话音刚落,门外忽然传来了亲卫的禀报,“将军,荔非将军请你速去他那里,说有大事相商。”
“不好!”罗正义吃惊道:“这一定是荔非守瑜知道我回来了,他要对将军下手了。”
“有这个可能,没有敌情,半夜却来召我,诡异啊!”
孟云沉吟一下,便道:“去回复荔非将军,就说我身体感恙,明天一早再去见他。”
“是!”亲卫转身去禀报了。
罗正义急道:“大哥,现在该怎么办?”
“不要担心,张掖城中的士兵绝大部分都是我的部众,现在应该是荔非守瑜担忧才对。”
说罢,孟云走出门外,大声令道:“传我的命令,凡校尉以上军官,都立刻来见我。”
这时,荔非守瑜得到了孟云的回复,他也立刻意识到了不对,下午见他还好好的,哪有什么感恙?再说,自己是他的上司,上司有令,他怎敢不来,不用说,孟云已经有异心了。
就在这时,亲兵带着一名年轻的军官跑来,这是孟云手下的一名校尉,姓魏,他父母兄弟在前年已经迁徙安西,是安西的铁杆支持者,军官上前施礼道:“禀报荔非将军,孟将军召集数百名军官开会,说圣上有旨意到了,罗正义将军也来了,恐怕会对将军不利。”
荔非守瑜大吃一惊,他一直在注意郭子仪,却没有想到圣上居然先下了密旨,他不假思索,立刻翻身上马,也同时下令道:“传令城内各军,立刻到北城外集结,不得有误!”
他又低声对一名亲兵道:“快去我的虎贲营传令,立刻到南门外集结。”
荔非守瑜的部众跟随李庆安南征了,他本人只带了一千军队来张掖,如果孟云造反,他的一千军队就非常危险了。
荔非守瑜狠狠抽一鞭战马,向南门疾奔而去,此时,张掖城内已经开始骚动了,到处有军队在集结,士兵的奔跑声,野犬发疯般地吠叫,将整个张掖城都惊醒了,家家户户关门闭户,女人抱着孩子,男人则躲在窗下,从缝隙向外窥视,惊恐的气氛弥漫着整个张掖城。
孟云顶盔贯甲,手持大刀,率领数千人将荔非守瑜的行营衙门团团包围,人人手执火把,火光照明了夜空。
这时,几名士兵从衙门内跑出,“孟将军,荔非守瑜已经逃走,他曾下令全军在北城外集结。”
“该死的!”罗正义恨恨骂道:“是谁走露了消息。”
“现在不是管谁走漏消息的时候了,决不能让荔非守瑜逃掉。”
孟云立刻高声下令道:“全军向北城外追击,活捉荔非守瑜者,赏钱五千贯,枭其首者,赏钱万贯!”
军队调头,浩浩荡荡向北城奔去,这是理所当然,荔非守瑜要逃走,只能向北走,就在这时,一名骑兵飞奔而至,高声禀报道:“禀报将军,南门处发现荔非守瑜的虎贲营踪迹。”
孟云一呆,他猛地给自己一记耳光,大声喝道:“全部调头,向南门追击!”
军队再次调头,向南门急追而去。
一队骑兵在茫茫的草原上奔驰,黑咕隆咚的世界从他们身边飞掠而过,风呼呼在耳际吹响,荔非守瑜和他的一千虎贲营已经逃出张掖四百里,孟云的军队早已经不再追赶他们,但荔非守瑜依然在下令狂奔,不准休息,他们每人配三马,不断换马,马不停蹄地在星夜中疾驶飞奔,当晨曦初露,天边出现第一抹淡淡的金光,他们终于抵达甘州边境上的健康军大营,这里是吴庸部众的驻地。
按照荔非守瑜的判断,孟云背叛安西是罗正义到来后的结果,他极可能带来了圣上的旨意,那么孟云应该只是反叛的第一站,下一站他们就应该去酒泉策反吴庸。
如果自己能在他们的前面赶到肃州,那么至少还能挽回一半,吴庸的两万军决不能再背叛安西。
天色渐渐地亮了,骑兵们正在一片杨树林中休息,两夜一天的狂奔让他们筋疲力尽了,战马也支持不住了。
健康军大营在十里之外,从这里可以隐隐看见大营的影子,荔非守瑜派去的亲兵已经去了近一个时辰了,还没有消息传来,此刻,他心中充满了担忧,尽管他也知道劝降吴庸的人未必能赶得上他们,但他心中还是沉甸甸的,唯恐吴庸也反叛,如果他也反叛,那么连沙州也保不住了,安西军将彻底失去河西,他也无法向李庆安交代,只能一死来谢罪。
“将军快看!”一名爬在柳树上的岗哨指着北面大喊。
士兵们纷纷跳起来,向北面张望,但在地面上什么也看不见,只见空中尘土滚滚,荔非守瑜跃上一株柳树,刺眼的阳光让他眼睛都睁不开,他用手遮住光线,一下子看见了。
只见一支数千人的骑兵正向这边飞驰而来,黄尘滚滚,离这里已不足五里。
“上马、战备!”
荔非守瑜翻身上马,手执长槊向树林外奔去,一千虎贲营跟着他迎了上去,双方渐渐停住了脚步,相距不足一里。
这时,一名年轻的将领从军队中飞驰而出,大笑道:“荔非将军为何如此紧张,莫非担心我也背叛安西吗?”
来人正是河东三将之一的肃州都督吴庸,今年只有二十九岁,长得英姿勃勃,他原本是太原兵马副使,正使跟随李琬逃走后,李庆安便任命他为来掌管太原兵马使下的两万大军。
荔非守瑜没想到他竟然会在这里,听他的口气,郭子仪的人已经抢先一步了,但似乎并没有成功,荔非守瑜心中又生出了一线希望。
他上前见礼道:“吴将军,你怎么会在此处?”
吴庸躬身行礼道:“我是昨天晚上才赶来这里,来会见我的老上司程千里。”
“程千里可是带来了圣上的旨意?”
“不错,圣上要封我为右武卫大将军,还许我县公的爵位,但我没有答应。”
“为何?”荔非守瑜盯着他道:“你为何不答应?”
吴庸傲然一笑,“大丈夫一诺万金,我既已发誓向大将军效忠,当遵守誓言,再者,大将军既用我不疑,我吴庸又岂能做忘恩负义、贪图名利之辈。”
荔非守瑜望着这个年轻的将领,望着他清澈而坚定的目光,终于忍不住长叹道:“大将军任用吴将军,是安西之幸也!”
大历元年,李豫利用李庆安不在安西的机会,发动了河西事变,河东三将中的孟云、罗正义受李豫高官重爵所诱,背叛了李庆安,但另一名年轻将领吴庸拒绝了诱惑,不肯背叛李庆安,四万河西军一分为二,孟云和罗正义率两万军投降了郭子仪,而另外两万军在荔非守瑜和吴庸的率领下退守玉门关。
郭子仪随即辞去了河西闲厩使一职,李豫转而任命程千里为河西闲厩使兼甘、肃两州都督,执掌投降的两万河西军,而孟云和罗正义则回京为官,参与新兵训练。
这时哥舒翰也辞去了凉州都督一职,李豫再一次任命程千里兼任凉州都督,并封他为安西节度副使,总督凉、甘、肃三州兵马。
河西事变是李豫登基后发生的第一起重大政治事件,它寓示着李豫和李庆安之间的合作告以结束,河西事变带来的不仅仅是河西三州的归属变化,更重要是李豫借河西三州断绝了安西银元东输以及移民和货物西进的渠道,抑制住了安西借助中原之力蓬勃发展的势头,它使得安西与朝廷的矛盾走向了公开化。
第三百八十七章 张掖惊魂
九月中旬,入冬的第一场寒潮席卷了河西走廊,大地萧瑟,高寒处更是降了大雪,使商人们行路倍加艰难。
这天上午,一队骑兵穿过焉支山峡谷,来到了祁连城,一名老将军纵马冲上高坡,打手帘眺望远处的祁连城,他看见一群战马从祁连城边奔驰而过,不由大笑道:“想不到我郭子仪竟会来河西放马了。”
听他说得幽默,身后的几个随从都跟着笑了起来,跟随郭子仪同来的朔方节度副使程千里笑道:“老将军有空去安西看看,那里草原辽阔,才是放马的好地方呢!”
程千里也是命运多蹇,在安西呆不下去,被迫回京赋闲,后来又得到李豫的推荐,被任命为河东节度副使,偏偏时任河东节度使的荣王李琬不喜他,将他架空,使他的节度副使有名无实,紧接着安禄山占领河东,却有心拉拢他,但程千里不愿意为安禄山效命,便弃官逃回了长安,他这一举动得到了新帝李豫的赏识,又被任命为朔方节度副使,这次郭子仪奉命来河西执行特殊使命,李豫特地叮嘱,命郭子仪带他同来。
郭子仪听程千里说起安西,他不由感慨道:“我已年迈,恐怕此生再无机会去安西了。”
“我倒不这样认为。”
程千里向两边看看,便压低声音道:“这次老将军若能顺利夺回河西军,我认为圣上早晚会派老将军率军打进安西。”
“不可胡说!”
郭子仪有些不满地瞥了他一眼,道:“圣上并没有此意,我们也没有任何理由攻打安西。”
“可是.....”
不等他再说,郭子仪便一摆手止住了他,“程将军,有一点我希望你能明白,李庆安的安西军是大唐的西墙,不到万不得已,我不希望这堵墙倒掉。”
说完,他一催马,向祁连城疾速而去,程千里望着他的背影,不由暗暗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老将军,有些事情不是你我能决定的。”
夜幕笼罩着张掖城,清冷的月色从薄薄的云纱里透出,将一缕淡淡的清辉散在大地上,使张掖城显得格外的寒冷凄凉。
这时,一阵马蹄声从远方传来,只见一队骑兵出现在远方的官道上,迅疾驶近城门,一名为首的军官挥手大喊:“我是罗正义将军,有紧急军情要见孟云将军。”
城上守军正是孟云部,他们见夜色中的来人正是罗正义,便立刻开了城门,一队骑兵飞驰进了张掖城。
河西行营总管衙门内此时还亮着灯,荔非守瑜彻夜难眠,郭子仪将赴河西任闲厩使一事他已经知晓,而且他还得到了比碎叶更复杂的情报,哥舒翰的军队已经撤出凉州,现在驻扎在凉州的军队是两万朔方军,另外大斗拔谷也出现了一万陇右军,这说明朔方军和陇右军已经联合,情况变得扑朔迷离。
荔非守瑜现在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安西有极其严格的军队调动制度,除了各将领的亲兵外,百人以上的军队必须要有安西主帅李庆安签字加印,如果他擅自将军队调离甘州,那就是安西军最严重的罪责,罪当论斩,当然,若情况危急,他荔非守瑜也情愿背负这罪责,保全军队。
但如果军队撤离河西,那就意味着将河西拱手出让,安西军进入中原的走廊也就随之消失了,后果也同样严重,现在究竟是保军还是保土,使荔非守瑜陷于一种两难的境地。
这时,门外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亲兵在门外禀报:“将军,碎叶急信!”
荔非守瑜大喜,急道:“快拿进来!”
亲兵进来,将一管红色的鸽信递上,荔非守瑜拆开信,不由微微一愣,信的内容很短,形势危急,命他即刻撤军回安西,信下面是碎叶政事堂的大印,还有王昌龄、段秀实和严庄的签名,但在最下面还有赵王妃独孤明月的签名。
荔非守瑜慢慢放下了鸽信,在他记忆中,这是王妃第一次公开署名,在某种程度上说,这确实就是干涉安西军政,但荔非守瑜知道,王妃从来不会干涉安西内政,何况她现在还身怀六甲,这一次,因李庆安不在安西,只能说明事态紧急了。
既然有王妃的署名,荔非守瑜再没有犹豫,他立刻下令道:“立刻命孟云来见我。”
目前驻守河西的四万军队,正是几个月前李庆安拉拢的河东军,由于时间太短,李庆安还一时无法更换河东军的大将,依然任用他们为将,四万河东军分别驻守在甘州、肃州和瓜州,其中孟云和罗正义的两万军队驻扎在甘州,而吴庸的两万军则分别驻扎肃州和瓜州。
这河东三将中以吴庸的兵力最多,以孟云的兵力最精,而罗正义的军队最少也最弱。
目前张掖的一万守军正是孟云的部下,孟云是河东三将中资格最老的一个,年约四十五六岁,在河东从军二十余年,从一名小兵一步步做到了大同军兵马使,官拜云麾将军,在河东军中威望很高,他现在被任命为河西行营副总管、甘州都督,他手下有部众一万五千人,都是忠于他的大同军精锐。
此刻,孟云正在接见刚刚从祁连城赶来的罗正义,罗正义是河东三将中实力最弱的一人,他原来是承天军兵马使,官拜宜威将军,比孟云低了几级,他手下只有五千部众,而且大多是老弱残军,因此罗正义在三人的地位也最低,来河西后被任命为祁连兵马使兼甘州副都督,驻兵祁连城。
虽然罗正义在三人中职位最低,但他却是李豫最先拉拢的人,他的叔叔罗秉真是朝中尚书左丞,李豫便是通过他叔叔,将招安三将的密旨先给了他,今天,罗正义从祁连城赶来找孟云,正是为了此事。
“大哥,这可是圣上给咱们的亲笔旨意,机会啊!”
罗正义压低声音,他不敢惊扰孟云的沉思,孟云一动不动地凝视着桌案上的密旨,上面清清楚楚有他的大名,孟云若效忠于朕,封金吾卫大将军、平夷县公。
河东平夷县便是孟云的家乡,将他的家乡封爵给他,令孟云怦然心动,但孟云也知道效忠圣上,也就意味着背叛李庆安,当初他可是发过毒誓,将效忠李庆安,如果他背叛李庆安,那誓言又算什么呢?
他沉思良久,又沉声问道:“郭老将军现在何处?”
“郭老将军就在祁连城,程千里也来了。”
罗正义非常了解孟云,他知道孟云正处于犹豫之间,便取出一封信,递给他道:“这是郭老将军给将军的亲笔信。”
孟云拆开信,信只写了半页,意思也很简单,背叛李庆安只是小节,效忠圣上才是大义,是气节,是迷途知返,他劝孟云抓住这个机会,不要再执迷不悟。
“大义、气节!”
这四个字俨如大锤一样,重重地敲在孟云的心中,使他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大义和气节足以抵消他所发下毒誓的担忧,他的目光又回到了密旨,这一刻,大将军和平夷县公的册封竟是如此诱惑他。
“干!”
他拳掌一击,霍然起身道:“我决定了,效忠圣上。”
罗正义大喜,又连忙道:“那吴庸那边呢?”
“吴庸不是你我的事,程千里曾是他的上司,既然程千里也来了,那就是他的事情。”
孟云看了看时辰,已是一更时分了,便道:“你立刻赶回祁连城,告诉郭老将军,给我三天时间,我要把各地部众汇拢,然后将军权交给他。”
话音刚落,门外忽然传来了亲卫的禀报,“将军,荔非将军请你速去他那里,说有大事相商。”
“不好!”罗正义吃惊道:“这一定是荔非守瑜知道我回来了,他要对将军下手了。”
“有这个可能,没有敌情,半夜却来召我,诡异啊!”
孟云沉吟一下,便道:“去回复荔非将军,就说我身体感恙,明天一早再去见他。”
“是!”亲卫转身去禀报了。
罗正义急道:“大哥,现在该怎么办?”
“不要担心,张掖城中的士兵绝大部分都是我的部众,现在应该是荔非守瑜担忧才对。”
说罢,孟云走出门外,大声令道:“传我的命令,凡校尉以上军官,都立刻来见我。”
这时,荔非守瑜得到了孟云的回复,他也立刻意识到了不对,下午见他还好好的,哪有什么感恙?再说,自己是他的上司,上司有令,他怎敢不来,不用说,孟云已经有异心了。
就在这时,亲兵带着一名年轻的军官跑来,这是孟云手下的一名校尉,姓魏,他父母兄弟在前年已经迁徙安西,是安西的铁杆支持者,军官上前施礼道:“禀报荔非将军,孟将军召集数百名军官开会,说圣上有旨意到了,罗正义将军也来了,恐怕会对将军不利。”
荔非守瑜大吃一惊,他一直在注意郭子仪,却没有想到圣上居然先下了密旨,他不假思索,立刻翻身上马,也同时下令道:“传令城内各军,立刻到北城外集结,不得有误!”
他又低声对一名亲兵道:“快去我的虎贲营传令,立刻到南门外集结。”
荔非守瑜的部众跟随李庆安南征了,他本人只带了一千军队来张掖,如果孟云造反,他的一千军队就非常危险了。
荔非守瑜狠狠抽一鞭战马,向南门疾奔而去,此时,张掖城内已经开始骚动了,到处有军队在集结,士兵的奔跑声,野犬发疯般地吠叫,将整个张掖城都惊醒了,家家户户关门闭户,女人抱着孩子,男人则躲在窗下,从缝隙向外窥视,惊恐的气氛弥漫着整个张掖城。
孟云顶盔贯甲,手持大刀,率领数千人将荔非守瑜的行营衙门团团包围,人人手执火把,火光照明了夜空。
这时,几名士兵从衙门内跑出,“孟将军,荔非守瑜已经逃走,他曾下令全军在北城外集结。”
“该死的!”罗正义恨恨骂道:“是谁走露了消息。”
“现在不是管谁走漏消息的时候了,决不能让荔非守瑜逃掉。”
孟云立刻高声下令道:“全军向北城外追击,活捉荔非守瑜者,赏钱五千贯,枭其首者,赏钱万贯!”
军队调头,浩浩荡荡向北城奔去,这是理所当然,荔非守瑜要逃走,只能向北走,就在这时,一名骑兵飞奔而至,高声禀报道:“禀报将军,南门处发现荔非守瑜的虎贲营踪迹。”
孟云一呆,他猛地给自己一记耳光,大声喝道:“全部调头,向南门追击!”
军队再次调头,向南门急追而去。
一队骑兵在茫茫的草原上奔驰,黑咕隆咚的世界从他们身边飞掠而过,风呼呼在耳际吹响,荔非守瑜和他的一千虎贲营已经逃出张掖四百里,孟云的军队早已经不再追赶他们,但荔非守瑜依然在下令狂奔,不准休息,他们每人配三马,不断换马,马不停蹄地在星夜中疾驶飞奔,当晨曦初露,天边出现第一抹淡淡的金光,他们终于抵达甘州边境上的健康军大营,这里是吴庸部众的驻地。
按照荔非守瑜的判断,孟云背叛安西是罗正义到来后的结果,他极可能带来了圣上的旨意,那么孟云应该只是反叛的第一站,下一站他们就应该去酒泉策反吴庸。
如果自己能在他们的前面赶到肃州,那么至少还能挽回一半,吴庸的两万军决不能再背叛安西。
天色渐渐地亮了,骑兵们正在一片杨树林中休息,两夜一天的狂奔让他们筋疲力尽了,战马也支持不住了。
健康军大营在十里之外,从这里可以隐隐看见大营的影子,荔非守瑜派去的亲兵已经去了近一个时辰了,还没有消息传来,此刻,他心中充满了担忧,尽管他也知道劝降吴庸的人未必能赶得上他们,但他心中还是沉甸甸的,唯恐吴庸也反叛,如果他也反叛,那么连沙州也保不住了,安西军将彻底失去河西,他也无法向李庆安交代,只能一死来谢罪。
“将军快看!”一名爬在柳树上的岗哨指着北面大喊。
士兵们纷纷跳起来,向北面张望,但在地面上什么也看不见,只见空中尘土滚滚,荔非守瑜跃上一株柳树,刺眼的阳光让他眼睛都睁不开,他用手遮住光线,一下子看见了。
只见一支数千人的骑兵正向这边飞驰而来,黄尘滚滚,离这里已不足五里。
“上马、战备!”
荔非守瑜翻身上马,手执长槊向树林外奔去,一千虎贲营跟着他迎了上去,双方渐渐停住了脚步,相距不足一里。
这时,一名年轻的将领从军队中飞驰而出,大笑道:“荔非将军为何如此紧张,莫非担心我也背叛安西吗?”
来人正是河东三将之一的肃州都督吴庸,今年只有二十九岁,长得英姿勃勃,他原本是太原兵马副使,正使跟随李琬逃走后,李庆安便任命他为来掌管太原兵马使下的两万大军。
荔非守瑜没想到他竟然会在这里,听他的口气,郭子仪的人已经抢先一步了,但似乎并没有成功,荔非守瑜心中又生出了一线希望。
他上前见礼道:“吴将军,你怎么会在此处?”
吴庸躬身行礼道:“我是昨天晚上才赶来这里,来会见我的老上司程千里。”
“程千里可是带来了圣上的旨意?”
“不错,圣上要封我为右武卫大将军,还许我县公的爵位,但我没有答应。”
“为何?”荔非守瑜盯着他道:“你为何不答应?”
吴庸傲然一笑,“大丈夫一诺万金,我既已发誓向大将军效忠,当遵守誓言,再者,大将军既用我不疑,我吴庸又岂能做忘恩负义、贪图名利之辈。”
荔非守瑜望着这个年轻的将领,望着他清澈而坚定的目光,终于忍不住长叹道:“大将军任用吴将军,是安西之幸也!”
大历元年,李豫利用李庆安不在安西的机会,发动了河西事变,河东三将中的孟云、罗正义受李豫高官重爵所诱,背叛了李庆安,但另一名年轻将领吴庸拒绝了诱惑,不肯背叛李庆安,四万河西军一分为二,孟云和罗正义率两万军投降了郭子仪,而另外两万军在荔非守瑜和吴庸的率领下退守玉门关。
郭子仪随即辞去了河西闲厩使一职,李豫转而任命程千里为河西闲厩使兼甘、肃两州都督,执掌投降的两万河西军,而孟云和罗正义则回京为官,参与新兵训练。
这时哥舒翰也辞去了凉州都督一职,李豫再一次任命程千里兼任凉州都督,并封他为安西节度副使,总督凉、甘、肃三州兵马。
河西事变是李豫登基后发生的第一起重大政治事件,它寓示着李豫和李庆安之间的合作告以结束,河西事变带来的不仅仅是河西三州的归属变化,更重要是李豫借河西三州断绝了安西银元东输以及移民和货物西进的渠道,抑制住了安西借助中原之力蓬勃发展的势头,它使得安西与朝廷的矛盾走向了公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