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名将归心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2K小说网 www.2kxs.cc,最快更新回到唐朝当皇帝最新章节!
第24章 名将归心
距离册封太子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五天,李恪仍然未等到宗正寺关于汉王府准备妥当的通传。他心中有点焦急,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问题,难道是李世民又改变主意不成?
在此期间他也知道了李世民赐给李泰的卫王府在延康坊,是齐王李元吉以前的王府。齐王李元吉在武德年间颇受李渊的宠爱,所以,他的府邸规模宏大,气势恢宏,金碧辉煌。由此可见,李世民也极其宠爱李泰。只是,李世民如此做法让李恪心里震惊不已,李恪在想,李承乾居住东宫,李泰住齐王府,他住秦王府,这样的安排究竟是无心之过,还是另有深意?
“哎——”李恪叹气道:“还是缺人才啊,手下没有一两个超级谋士,什么问题都要自己想,终究不是办法!”此时,李恪才理解了刘邦得张良,曹操得郭嘉为何会那般欣喜,才知道发现谋士的重要性,难怪战国四君子门客上千,谋士如云。而他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恰恰是人才荒。这让他开始认真对待起这件事情来。“一定要找到几个顶级的谋士,”李恪对自己说,随即,又想起了柴哲威,“不知他的酒弄的到底怎么样了呢?”
在等待搬迁的这几天,李恪并非一无所获,倒是办成了关于酒的事情。他出宫后的第三天,柴哲威就借机进宫看了他一趟,李恪正好将自己写的白酒配方和具体操作流程以及合作事宜交给了他,让他找人办,柴哲威满口答应。
李恪对于柴哲威的忠心很放心,唯独对他的能力有点怀疑,不知道他是否能办得了。毕竟,他现在还是一个孩子,有些事情做起来不方便。如若不是他身份显贵,估计,这样的事情他根本就不可能完成。李恪能将这件事情交给他,也是看中他的这种身份。
翌日,李恪来到杨妃的千秋殿,杨妃拿出一个盒子交给李恪道:“恪儿,过几天你就要出宫居住在汉王府了,一切用度皆由亲王俸禄来出,母妃知道你手头没钱,什么事情都办不了。这是母妃的心意,你拿去用吧,不要委屈了自己。”
李恪看着眼前的盒子,眼睛有点湿润,杨妃根本就没有什么积蓄。这都是逢年过节时李世民赏赐的东西,更多的则是她在自己的食用中节省下来的,今天拿出来给李恪,李恪能不感动吗?他哽咽道:“母妃,儿臣有亲王俸禄,还有封地食邑,不缺钱。”
杨妃见李恪不忍收下,就板着脸道:“母妃给你东西你就拿着,亲王俸禄到也罢了,封地食邑你要好生对待,切不可做那徇私舞弊的事情。”说着,又叹气道:“本来母妃希望你能平平淡淡过你的生活,可是,自从你坠马苏醒之后,你似乎变了一个人,母妃知道你要做什么,母妃也不拦你,想拦你也拦不住。你需要钱可以跟母妃说,但不要为了钱财做出一些罪大恶极的事情。”
李恪知道杨妃不希望他争储,但是,他又不能告诉他实情,说自己不争就必须要死,如果争了倒是有机会活。所以,只有听话的从杨妃手中接过盒子,交给身边的小宝子。
杨妃看到李恪将盒子交给小宝子,便将小宝子遣走,随后异常严肃的对李恪道:“你父皇能把他以前的秦王府赐给你做汉王府,可见对你甚是疼爱,但你不能因此而骄傲自满。还有,现在王府的总管就是救你的杨恩。在我住进皇宫之后,他被我留在了王府打理杂物,你有什么不懂和难事都可以跟让询问。”
李恪听后,心里不由一阵激动。他缺能用的人,忠心的人,已经缺怕了,正愁搬到汉王府之后找不到一个可以放心的王府总管,杨妃今天说杨恩就在秦王府,正好解决了他的难题,最为激动的,是这杨恩不但是杨妃最忠心的护卫,还是以前秦王府的人,李恪让他做汉王府的总管,肯定不会被人说三道四,让他办事情也不会遭人怀疑。
看着李恪激动的神情,杨妃心里略感高兴,儿子做什么事她总是有点不放心,现在,尽量把自己身边信得过的老人给他,让他们多给他点帮助,也免得他不懂规矩而做出什么出格的大事。
出了千秋殿,李恪心中喜忧参半。虽然,杨恩的事情给了他一个惊喜,但是,他的心中又产生了一个疑问,杨妃说缺钱的话可以跟她要,但是,李恪知道杨妃根本就没有剩余的银钱。所以,他有个大胆的猜测,就是杨妃身边可能有一批宝藏估计就是从前朝留下来的。而刘衡和杨恩这么两个顶级的高手保护杨妃,主要是为了防止宝藏被他人多夺。
想到这里,李恪不由的心潮澎湃。前朝留下的宝藏,那肯定数额巨大。如果,自己能得到它。那对自己今后的帮助有多大啊?谁又能想到呢?
从千秋殿回来,兰儿告诉李恪,说宗正寺来人通传王府已经收拾妥当,他今天便可以搬过去了。李恪的心里还在想着杨妃宝藏的事情。所以,听了兰儿话,只是应了一声。告诉兰儿传话下去,收拾东西,今晚就搬进汉王府。
申时时分,李恪的车架来到了平康坊的秦王府,现在该叫汉王府了,不愧是当今皇帝李世民以前居住的地方,果然和城中其它府第与众不同,李恪远远就望见了高耸的门楣,待车架到了近前,李恪急忙去看大门上方的匾额,“汉王府”三个烫金大字在门两旁挂着的大红灯笼映照下,熠熠生辉的闪进了他的眼帘,李恪心里松了一口气,终于搬出皇宫了,自己再也不用感觉拘束了。他下了车架,府门适实的从里面为他打开,两个身材高大,气宇轩昂的人领着一众侍女和侍卫来到他面前,忙不迭施礼道:“参见殿下。”
李恪知道这些都是宗正寺派给自己王府的侍卫和侍女,抬速扫了一眼众人,道:“大家都起来吧,不用行此大礼。”然后,在众人的拥簇下走进了汉王府。
王府的规模确实宏大,建筑十分讲究,就连屋檐的条纹,都雕刻得格外生动,庭阁交相辉映,房屋错落有致。一进门,李恪一眼就看到一个可容纳千人的教场,教场两边的兵器架上摆满了刀枪棍棒十八般兵器。走过教场,就到了王府大殿——聚义殿,以前李世民在秦王府时处理公务的地方。李恪在殿中坐定后,对眼前一个身着校尉军服,一个身着正六品官服的中年人道:“两位是宗正寺派给本王的吧,不知两位所任何职,如何称呼?”
两人当中,其中身着官服的男子在左,身着军服的男子在右,依次上前施礼道:“微臣,刘仁轨,任王府椽,司职掌通判功曹、仓曹、户曹事,兼管通判兵曹、骑曹、法曹、士曹事。”“末将,苏烈,任王府亲事府校尉。”
此时,刘仁轨称自己为微臣,是因为他在王府任的是文官府椽。而苏定方自称为末将,一是他以前本来就是一个武将,如今,又是王府校尉。所以,两人称呼不同。
李恪一听两人的回答,明显就是他要封德彝给他找的大唐名将,吃惊之余,开始仔细打量起二人来。但见刘仁轨,二十七八岁的年纪,中等身材,正六品府椽官服穿在他身上显得刚正不阿,仪态端正。
而苏定方呢,年纪在三十开外,身材高大,从六品的校尉军服穿在他身上,英气十足,不怒自威。看到两个自己梦寐以求的将才此刻就在眼前,李恪似乎有点不敢相信,目光定在了两人身上,苏刘两人见李恪如此表情,心中惊讶不已,这位王爷怎么这么看我们啊。
幸好小宝子及时提醒,李恪才醒悟过来,忙上前将两人扶起,略显尴尬的道:“本王久闻刘仓尉和苏将军的大名,特意让封大人将两位安排在王府任职,却一直未见音讯,今日得见,犹如做梦,大喜所望,是以有所失礼,还望两位见谅。”
刘仁轨本就是从七品下的陈仓尉,前几天突然接到朝廷调令,让他赴京任职。调令没有说具体的职务,所以,他不敢怠慢,快马加鞭,一路赶来。到了长安才知道自己被任命为正六品的王府椽。对此,他心中略显失望。
虽然,官阶从从七品下升到了正六品,升了好几级。但是,这对于一心有所追求,想做一番大事的刘仁轨来说,不是一件好事。陈仓尉官职虽小,如果干出成绩,升迁一个县令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再政绩突出,依然可以继续升迁。然而,身为王府的椽,倘若遇到一个只知道吃喝享乐,不积极向上的,庸碌无能的王爷的话,那府椽只是负责王府事物,是一个闲职,根本就没有升迁的希望。
因此,刘仁轨心中不是很高兴,又见刚才李恪如此看他,不免对他略感失望。但李恪刚才一席话,语气里似乎对自己很欣赏。刘仁轨不由端详起李恪来,见他年纪虽小,身上却流露出的一份自信和舍我其谁的傲气,刘仁轨对这个皇子的看法开始有所改观,忽然明白李恪他是出于对他的器重才调他来王府的,他顿时一阵感动。说道:“谢殿下厚爱,微臣一定竭尽所能,做好职责之内的事。”
苏定方和刘仁轨的想法截然相反,他在窦建德、刘黑闼败亡之后便归乡里,过着隐居得生活。他不是没有想过出仕,只是,他当时的身份特殊,又没人引荐,故而只能待在乡里。不料一日突然有一人来拜访他,要他出仕,他感到非常奇怪,问其原因,来人只说京城有贵人相邀,再详细问,来人却笑而不答。苏定方心中疑惑,不知道此人与他素未平生,何故不辞辛苦劝他出仕,想必其中定有蹊跷。所以,苏定方直言相告来人,他不想出仕,只想隐居乡里,过闲云野鹤的生活。
不曾想到,来人去而又返,接连三次的相邀于他。他感其诚心,方才有心见识一下所谓京城的贵人。来到京城,才知道自己被新进封的汉王李恪看重,封自己为王府亲事府校尉,掌管王府兵事,护卫汉王和王府安全。他初到长安,就被这个年轻的王爷授予要职,自是感激。在听到李恪言语中对他的器重之意后,苏定方拱手道:“谢殿下对末将的信任,以后殿下的安危就有末将负责,还请殿下放心,末将以后定能护卫殿下安危。”
李恪见两人对他很是恭敬,就知道他们心中对他略有感激,所以,趁机谦虚道:“本王早就听闻刘仓尉和苏将军的之才,今日能屈居本王府中,本王心有惭愧,以后当以弟子之礼代之,还忘两位不吝赐教,指点恪为官之道,行军布阵之法。”
两人听到李恪要对待老师一样的对待自己,心里已经被其真诚感动,刘仁轨语带哽塞道:“谢殿下对臣的厚爱,臣一定竭尽所能,为殿下分忧。只是,殿下所说以弟子之礼代之,微臣不敢受之,还望殿下收回。”刘仁轨此时所说的话语中,才流露出自己对李恪知遇之恩的涌泉相报之心。苏定方本就是一位常年征战沙场的武将,今日见李恪这样看重自己,也是心中一热,恳切道:“殿下如此厚待末将,末将受之有愧,还望殿下收回成命,末将定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李恪听得出,这是刘仁轨和苏定方发自内心的表示效忠自己,心下高兴,便和两人畅谈起来。两人见李恪虽为王爷,但待人平和,对他们更是颇为恭敬,心中对自己刚才觉得跟随李恪的决心越发坚定了起来。
因为刚搬进王府,有很多事情等着李恪处理,两人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处理,便跟李恪告辞,离开了大殿。
第24章 名将归心
距离册封太子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五天,李恪仍然未等到宗正寺关于汉王府准备妥当的通传。他心中有点焦急,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问题,难道是李世民又改变主意不成?
在此期间他也知道了李世民赐给李泰的卫王府在延康坊,是齐王李元吉以前的王府。齐王李元吉在武德年间颇受李渊的宠爱,所以,他的府邸规模宏大,气势恢宏,金碧辉煌。由此可见,李世民也极其宠爱李泰。只是,李世民如此做法让李恪心里震惊不已,李恪在想,李承乾居住东宫,李泰住齐王府,他住秦王府,这样的安排究竟是无心之过,还是另有深意?
“哎——”李恪叹气道:“还是缺人才啊,手下没有一两个超级谋士,什么问题都要自己想,终究不是办法!”此时,李恪才理解了刘邦得张良,曹操得郭嘉为何会那般欣喜,才知道发现谋士的重要性,难怪战国四君子门客上千,谋士如云。而他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恰恰是人才荒。这让他开始认真对待起这件事情来。“一定要找到几个顶级的谋士,”李恪对自己说,随即,又想起了柴哲威,“不知他的酒弄的到底怎么样了呢?”
在等待搬迁的这几天,李恪并非一无所获,倒是办成了关于酒的事情。他出宫后的第三天,柴哲威就借机进宫看了他一趟,李恪正好将自己写的白酒配方和具体操作流程以及合作事宜交给了他,让他找人办,柴哲威满口答应。
李恪对于柴哲威的忠心很放心,唯独对他的能力有点怀疑,不知道他是否能办得了。毕竟,他现在还是一个孩子,有些事情做起来不方便。如若不是他身份显贵,估计,这样的事情他根本就不可能完成。李恪能将这件事情交给他,也是看中他的这种身份。
翌日,李恪来到杨妃的千秋殿,杨妃拿出一个盒子交给李恪道:“恪儿,过几天你就要出宫居住在汉王府了,一切用度皆由亲王俸禄来出,母妃知道你手头没钱,什么事情都办不了。这是母妃的心意,你拿去用吧,不要委屈了自己。”
李恪看着眼前的盒子,眼睛有点湿润,杨妃根本就没有什么积蓄。这都是逢年过节时李世民赏赐的东西,更多的则是她在自己的食用中节省下来的,今天拿出来给李恪,李恪能不感动吗?他哽咽道:“母妃,儿臣有亲王俸禄,还有封地食邑,不缺钱。”
杨妃见李恪不忍收下,就板着脸道:“母妃给你东西你就拿着,亲王俸禄到也罢了,封地食邑你要好生对待,切不可做那徇私舞弊的事情。”说着,又叹气道:“本来母妃希望你能平平淡淡过你的生活,可是,自从你坠马苏醒之后,你似乎变了一个人,母妃知道你要做什么,母妃也不拦你,想拦你也拦不住。你需要钱可以跟母妃说,但不要为了钱财做出一些罪大恶极的事情。”
李恪知道杨妃不希望他争储,但是,他又不能告诉他实情,说自己不争就必须要死,如果争了倒是有机会活。所以,只有听话的从杨妃手中接过盒子,交给身边的小宝子。
杨妃看到李恪将盒子交给小宝子,便将小宝子遣走,随后异常严肃的对李恪道:“你父皇能把他以前的秦王府赐给你做汉王府,可见对你甚是疼爱,但你不能因此而骄傲自满。还有,现在王府的总管就是救你的杨恩。在我住进皇宫之后,他被我留在了王府打理杂物,你有什么不懂和难事都可以跟让询问。”
李恪听后,心里不由一阵激动。他缺能用的人,忠心的人,已经缺怕了,正愁搬到汉王府之后找不到一个可以放心的王府总管,杨妃今天说杨恩就在秦王府,正好解决了他的难题,最为激动的,是这杨恩不但是杨妃最忠心的护卫,还是以前秦王府的人,李恪让他做汉王府的总管,肯定不会被人说三道四,让他办事情也不会遭人怀疑。
看着李恪激动的神情,杨妃心里略感高兴,儿子做什么事她总是有点不放心,现在,尽量把自己身边信得过的老人给他,让他们多给他点帮助,也免得他不懂规矩而做出什么出格的大事。
出了千秋殿,李恪心中喜忧参半。虽然,杨恩的事情给了他一个惊喜,但是,他的心中又产生了一个疑问,杨妃说缺钱的话可以跟她要,但是,李恪知道杨妃根本就没有剩余的银钱。所以,他有个大胆的猜测,就是杨妃身边可能有一批宝藏估计就是从前朝留下来的。而刘衡和杨恩这么两个顶级的高手保护杨妃,主要是为了防止宝藏被他人多夺。
想到这里,李恪不由的心潮澎湃。前朝留下的宝藏,那肯定数额巨大。如果,自己能得到它。那对自己今后的帮助有多大啊?谁又能想到呢?
从千秋殿回来,兰儿告诉李恪,说宗正寺来人通传王府已经收拾妥当,他今天便可以搬过去了。李恪的心里还在想着杨妃宝藏的事情。所以,听了兰儿话,只是应了一声。告诉兰儿传话下去,收拾东西,今晚就搬进汉王府。
申时时分,李恪的车架来到了平康坊的秦王府,现在该叫汉王府了,不愧是当今皇帝李世民以前居住的地方,果然和城中其它府第与众不同,李恪远远就望见了高耸的门楣,待车架到了近前,李恪急忙去看大门上方的匾额,“汉王府”三个烫金大字在门两旁挂着的大红灯笼映照下,熠熠生辉的闪进了他的眼帘,李恪心里松了一口气,终于搬出皇宫了,自己再也不用感觉拘束了。他下了车架,府门适实的从里面为他打开,两个身材高大,气宇轩昂的人领着一众侍女和侍卫来到他面前,忙不迭施礼道:“参见殿下。”
李恪知道这些都是宗正寺派给自己王府的侍卫和侍女,抬速扫了一眼众人,道:“大家都起来吧,不用行此大礼。”然后,在众人的拥簇下走进了汉王府。
王府的规模确实宏大,建筑十分讲究,就连屋檐的条纹,都雕刻得格外生动,庭阁交相辉映,房屋错落有致。一进门,李恪一眼就看到一个可容纳千人的教场,教场两边的兵器架上摆满了刀枪棍棒十八般兵器。走过教场,就到了王府大殿——聚义殿,以前李世民在秦王府时处理公务的地方。李恪在殿中坐定后,对眼前一个身着校尉军服,一个身着正六品官服的中年人道:“两位是宗正寺派给本王的吧,不知两位所任何职,如何称呼?”
两人当中,其中身着官服的男子在左,身着军服的男子在右,依次上前施礼道:“微臣,刘仁轨,任王府椽,司职掌通判功曹、仓曹、户曹事,兼管通判兵曹、骑曹、法曹、士曹事。”“末将,苏烈,任王府亲事府校尉。”
此时,刘仁轨称自己为微臣,是因为他在王府任的是文官府椽。而苏定方自称为末将,一是他以前本来就是一个武将,如今,又是王府校尉。所以,两人称呼不同。
李恪一听两人的回答,明显就是他要封德彝给他找的大唐名将,吃惊之余,开始仔细打量起二人来。但见刘仁轨,二十七八岁的年纪,中等身材,正六品府椽官服穿在他身上显得刚正不阿,仪态端正。
而苏定方呢,年纪在三十开外,身材高大,从六品的校尉军服穿在他身上,英气十足,不怒自威。看到两个自己梦寐以求的将才此刻就在眼前,李恪似乎有点不敢相信,目光定在了两人身上,苏刘两人见李恪如此表情,心中惊讶不已,这位王爷怎么这么看我们啊。
幸好小宝子及时提醒,李恪才醒悟过来,忙上前将两人扶起,略显尴尬的道:“本王久闻刘仓尉和苏将军的大名,特意让封大人将两位安排在王府任职,却一直未见音讯,今日得见,犹如做梦,大喜所望,是以有所失礼,还望两位见谅。”
刘仁轨本就是从七品下的陈仓尉,前几天突然接到朝廷调令,让他赴京任职。调令没有说具体的职务,所以,他不敢怠慢,快马加鞭,一路赶来。到了长安才知道自己被任命为正六品的王府椽。对此,他心中略显失望。
虽然,官阶从从七品下升到了正六品,升了好几级。但是,这对于一心有所追求,想做一番大事的刘仁轨来说,不是一件好事。陈仓尉官职虽小,如果干出成绩,升迁一个县令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再政绩突出,依然可以继续升迁。然而,身为王府的椽,倘若遇到一个只知道吃喝享乐,不积极向上的,庸碌无能的王爷的话,那府椽只是负责王府事物,是一个闲职,根本就没有升迁的希望。
因此,刘仁轨心中不是很高兴,又见刚才李恪如此看他,不免对他略感失望。但李恪刚才一席话,语气里似乎对自己很欣赏。刘仁轨不由端详起李恪来,见他年纪虽小,身上却流露出的一份自信和舍我其谁的傲气,刘仁轨对这个皇子的看法开始有所改观,忽然明白李恪他是出于对他的器重才调他来王府的,他顿时一阵感动。说道:“谢殿下厚爱,微臣一定竭尽所能,做好职责之内的事。”
苏定方和刘仁轨的想法截然相反,他在窦建德、刘黑闼败亡之后便归乡里,过着隐居得生活。他不是没有想过出仕,只是,他当时的身份特殊,又没人引荐,故而只能待在乡里。不料一日突然有一人来拜访他,要他出仕,他感到非常奇怪,问其原因,来人只说京城有贵人相邀,再详细问,来人却笑而不答。苏定方心中疑惑,不知道此人与他素未平生,何故不辞辛苦劝他出仕,想必其中定有蹊跷。所以,苏定方直言相告来人,他不想出仕,只想隐居乡里,过闲云野鹤的生活。
不曾想到,来人去而又返,接连三次的相邀于他。他感其诚心,方才有心见识一下所谓京城的贵人。来到京城,才知道自己被新进封的汉王李恪看重,封自己为王府亲事府校尉,掌管王府兵事,护卫汉王和王府安全。他初到长安,就被这个年轻的王爷授予要职,自是感激。在听到李恪言语中对他的器重之意后,苏定方拱手道:“谢殿下对末将的信任,以后殿下的安危就有末将负责,还请殿下放心,末将以后定能护卫殿下安危。”
李恪见两人对他很是恭敬,就知道他们心中对他略有感激,所以,趁机谦虚道:“本王早就听闻刘仓尉和苏将军的之才,今日能屈居本王府中,本王心有惭愧,以后当以弟子之礼代之,还忘两位不吝赐教,指点恪为官之道,行军布阵之法。”
两人听到李恪要对待老师一样的对待自己,心里已经被其真诚感动,刘仁轨语带哽塞道:“谢殿下对臣的厚爱,臣一定竭尽所能,为殿下分忧。只是,殿下所说以弟子之礼代之,微臣不敢受之,还望殿下收回。”刘仁轨此时所说的话语中,才流露出自己对李恪知遇之恩的涌泉相报之心。苏定方本就是一位常年征战沙场的武将,今日见李恪这样看重自己,也是心中一热,恳切道:“殿下如此厚待末将,末将受之有愧,还望殿下收回成命,末将定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李恪听得出,这是刘仁轨和苏定方发自内心的表示效忠自己,心下高兴,便和两人畅谈起来。两人见李恪虽为王爷,但待人平和,对他们更是颇为恭敬,心中对自己刚才觉得跟随李恪的决心越发坚定了起来。
因为刚搬进王府,有很多事情等着李恪处理,两人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处理,便跟李恪告辞,离开了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