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一语点醒梦中人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2K小说网 www.2kxs.cc,最快更新本草王最新章节!
刚才那一大海下去,现在酒劲上来,叶知秋有些醉了,正所谓借酒浇愁愁更愁,想起自己苦读七年医术,穿越来到古代,本可大展抱负,可是却无端遇到这场大劫难,指日间便要沦为悲催的官奴,任人呼来喝去,跟牛马一般驱使,心中悲苦,想起贺铸的那首“行路难”来,当即起身,走到栏杆处,朗声悲歌,吟哦道:
缚虎手,悬河口,
车如鸡栖马如狗。
白纶巾,扑黄尘,
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
衰兰送客咸阳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
作雷颠,不论钱,
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
酌大斗,更为寿,
青鬓长青古无有。
笑嫣然,舞翩然,
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
遗音能记秋风曲,
事去千年犹恨促。
揽流光,系扶桑,
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
这首词本来是贺铸失意无聊,纵酒放歌,感叹时光流逝的,叶知秋用来舒发心怀,倒也贴切,自问有手能暴虎,口如悬河的能耐,羽扇纶巾的秀才,却要过上牛马的日子。真想把阳光牵住,系在扶桑树上,不要让那一刻到来。可是,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早死早超生,倒愁苦一天的日子太长了,暴风雨要来,就赶紧来吧。
这首词朗诵完毕,他手扶栏杆,心中悲催,只觉得人世间苦闷,无非如此了。
可馨听得芳心一振,这首词表达出的那种悲愤和无奈,让人怦然心动,她是诗词行家里手,叶知秋词中引用的若干典故,还有裁化前人诗词的来处,都是了然于心的,听他这首词,化用前人诗句,舒发不得志的心怀,词句抑扬顿挫,如诉如歌。这词虽好,她却忘了赞叹,却只为叶知秋的悲情所震撼。
半晌,可馨才款步走到失魂落魄的叶知秋身旁,低声道:“四少,有何不开心之处,说来我们听听,一起出出主意,却也强过苦闷心头啊。”
叶知秋回转身瞧着她,苦笑道:“没事,说了也无济于事,何必要你们一起跟着牵肠挂肚呢。”
庞安时道:“你这话就不像话了,一个人的苦闷三个人分,不就可以减轻很多吗!”
“那你们不也跟着一起苦闷了吗?”
“那有何妨,自家兄弟,还说这些见外的话。”虽然才相识两天,这庞安时却已经好象跟叶知秋是从小长大的铁哥们一般。
叶知秋不想说,虽然一旦皇帝定罪,全城都会知道这件事的,隐瞒也没有用,但宁可让他们从别人嘴里知道这件事,也不想自己说出来,苦笑摇头:“没什么。”说罢,走回软榻坐了下来。
庞安时也走回来,道:“你这人就没劲了,有什么说出来呀,我要是有什么事,你问我肯定说。”
叶知秋道:“算了,还是喝酒听歌吧,说那些烦人的事情做什么。”
“那行,你不说就算了,但是不许愁眉苦脸的,咱们今日是来行乐的。得开心才行!”
“好!我不愁眉苦脸就是。”
可馨道:“要不,咱们来行酒令吧?”
庞安时笑道:“这个好!不过,咱们到底不是柳永那种酸秀才,咱们是行医的大夫,还是行医令为妙。”
可馨大眼睛眨了眨:“医令?怎么个行法?”
“你去找一本书来,随便什么书。”
可馨眼转一转,笑道:“正好,前日里柳永把他的词给我瞧过,让我誊抄了一份。便用来入令,如何?”
“好!”
可馨吩咐丫鬟到自己卧室拿来柳永的词的手抄本,道:“书拿来了,如何行令?”
“你负责翻书,先说几页第几行第几个字,然后把这字告诉我们,我和知秋兄弟根据这个字,——可以是谐音!背一段医书,或者说一个方子,说方子须得说出出处。背医书至少六句以上!如果我们俩都说出来了,你这司酒就得喝一杯,要是我们有一个说不出来,两人都的喝,说不上来的那个,喝两杯,如何?”
“我又不懂医,我怎么知道你们说的对不对。”
“你放心,我跟知秋还不至于赖酒。”
“那不行,你们医术高明,背书没问题,我吃亏!”
叶知秋道:“要不这样吧,你翻出一首词,便弹唱出来,便可不喝,要是唱不出,便要喝一杯,怎么样?”
庞安时道:“你这纯粹是帮着她说话,她是花魁,哪有词牌唱不出来的?”
可馨笑道:“那你说怎么才公平?”
庞安时眼珠一转,道:“你也以这个字背一首词。里面须得有这个字的,也以十声为限,说不出,便罚酒。”
“这倒有些难度,罢了,就依你!”可馨道,拿过柳永词集,想了想,道:“第十六页第三行第六字!”
翻开一看,笑道:“有了,是个‘胡’字——‘孤城暮角,引胡笳怨。’”
庞安时道:“这个字容易,知秋,是你先来还是我先来?”
“你请!”
“好!小柴胡汤啊!《伤寒论》有云:‘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叶知秋笑道:“你都说了小柴胡汤,那我就更简单了,我说大柴胡汤!”
“不行不行,你赖皮!”
“嘿嘿,不说大柴胡汤,那我说柴胡桂枝汤行了吧!”
“这个可以。”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我也背出来了。”
两人一起望向可馨,可馨道:“我啊?有‘胡’字的词太多了,我背柳永的行不?”
“不行!”两人异口同声道。
“那好!‘胡’字,可以谐音,那就用酒壶的壶吧。”可馨微微一笑,信手拈来,道:“寇准寇大人有一首词便是!”:
春早。
柳丝无力,
低拂青门道。
暖日笼啼鸟。
初坼桃花小。
遥望碧天净如扫。
曳一缕、轻烟缥缈。
堪惜流年谢芳草。
任玉壶倾倒。
三人相视而笑,都答了出来。都不喝。庞安时道:“再来,得找个难一点的字才有酒喝嘛。”
可馨含笑点头,仰头想了想,又说了,翻开柳永词,笑道:“哎哟,这个字只怕好说,我都知道有个方子,这是个‘麻’字。——‘昨夜麻姑陪宴。又话蓬莱清浅。’”
庞安时笑道:“你知道,那你说说。”
“麻黄汤啊。——对吧四少?”可馨瞧着叶知秋。
叶知秋点头道:“没错,你知道这汤药是治什么的吗?”
“好像是外感风寒。如果发怕发热,吃了发一身汗就好了,我说的没错吧?”
叶知秋没有回答,定定地望着她,自言自语道:“发一身汗就好了,对啊,既然是风寒表证,为什么吃了麻黄汤不见好,反倒突然恶化到这种地步?”
可馨奇道:“什么恶化到这种地步?四少,你在说什么呢?”
叶知秋充耳不闻,脑海里满是疑惑,想着的却是爷爷孙用和治疗二皇子的那个案子,二皇子就医之初,是外感风寒表证,爷爷用了麻黄汤,可是汤药刚吃下不久,二皇子病情突然恶化,出现高热神迷谵语的危症。按理说,麻黄汤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就算效果不好,也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危症的!
难道,当初辩证就辩错了,不是麻黄汤证?
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证?
他记得很清楚,爷爷给自己看的二皇子病例上记载的初就诊时的病症是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这些都是麻黄汤证的病症,不过,别的病也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病症,比如风温!
风温!
叶知秋眼睛一亮,对啊,风温的邪袭肺卫证,不也是发热恶寒,无汗,头痛吗?还有口微渴,苔薄白,舌边尖红……
舌边尖红?!
他全身一震,立即想起来,当时病例上的确写的有舌边尖红这句话!只是自己所有的注意力当时都放在了后面那类似阳明腑实证上了,一直在思索那坏证到底是什么证,在想如何能说服别人相信爷爷用的药是经验方,是行之有效的。却忽视了前面最初的这个风寒表证!
而所有的问题,都是从最初这个风寒表证开始的,爷爷用麻黄汤治疗这个风寒表证,却立即出现了坏证,病情急转直下,所以,这个风寒表证很可能辩证错了!不是风寒表证,而是风温!
风温是一种温病,是感受风热病邪引起的肺卫病症,他跟风寒表证有一些症状相同,所以很容易混淆,但是如果细心,两者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风寒表证恶寒重,正所谓“有一份寒则有一份表”,而风温则是只有轻微的恶寒,风寒表证不会口渴,而风温因为开始伤津液,所以会出现口微渴。
最明显的区别在于舌象和脉象。风寒表证舌质不红,而风温肯定会出现红舌,刚开始的时候,只是舌边尖红,后面会发展为全舌红最后发展为紫舌。
舌苔上,风寒表证是薄白苔,而风温最初也是薄白苔,但是很快就会变成黄苔甚至黄腻苔。脉象上,风寒表证脉浮但不数,因为数脉主热证,热迫血妄行而出现数脉,所以风温在浮脉基础上会出现数脉!
这些区别说起来简单,但关键是,温病学是在明清才兴起的一门学科,尽管温病在黄帝内经时代就认识到了,但对其重视和研究远远不够,只是把它当成伤寒的一种来看待,治疗方法上也是采用的治疗伤寒的方子,这就麻烦了,因为温病是热证,而伤寒本质上是寒证,病性完全不同!治疗方法也迥然不同!
刚才那一大海下去,现在酒劲上来,叶知秋有些醉了,正所谓借酒浇愁愁更愁,想起自己苦读七年医术,穿越来到古代,本可大展抱负,可是却无端遇到这场大劫难,指日间便要沦为悲催的官奴,任人呼来喝去,跟牛马一般驱使,心中悲苦,想起贺铸的那首“行路难”来,当即起身,走到栏杆处,朗声悲歌,吟哦道:
缚虎手,悬河口,
车如鸡栖马如狗。
白纶巾,扑黄尘,
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
衰兰送客咸阳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
作雷颠,不论钱,
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
酌大斗,更为寿,
青鬓长青古无有。
笑嫣然,舞翩然,
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
遗音能记秋风曲,
事去千年犹恨促。
揽流光,系扶桑,
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
这首词本来是贺铸失意无聊,纵酒放歌,感叹时光流逝的,叶知秋用来舒发心怀,倒也贴切,自问有手能暴虎,口如悬河的能耐,羽扇纶巾的秀才,却要过上牛马的日子。真想把阳光牵住,系在扶桑树上,不要让那一刻到来。可是,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早死早超生,倒愁苦一天的日子太长了,暴风雨要来,就赶紧来吧。
这首词朗诵完毕,他手扶栏杆,心中悲催,只觉得人世间苦闷,无非如此了。
可馨听得芳心一振,这首词表达出的那种悲愤和无奈,让人怦然心动,她是诗词行家里手,叶知秋词中引用的若干典故,还有裁化前人诗词的来处,都是了然于心的,听他这首词,化用前人诗句,舒发不得志的心怀,词句抑扬顿挫,如诉如歌。这词虽好,她却忘了赞叹,却只为叶知秋的悲情所震撼。
半晌,可馨才款步走到失魂落魄的叶知秋身旁,低声道:“四少,有何不开心之处,说来我们听听,一起出出主意,却也强过苦闷心头啊。”
叶知秋回转身瞧着她,苦笑道:“没事,说了也无济于事,何必要你们一起跟着牵肠挂肚呢。”
庞安时道:“你这话就不像话了,一个人的苦闷三个人分,不就可以减轻很多吗!”
“那你们不也跟着一起苦闷了吗?”
“那有何妨,自家兄弟,还说这些见外的话。”虽然才相识两天,这庞安时却已经好象跟叶知秋是从小长大的铁哥们一般。
叶知秋不想说,虽然一旦皇帝定罪,全城都会知道这件事的,隐瞒也没有用,但宁可让他们从别人嘴里知道这件事,也不想自己说出来,苦笑摇头:“没什么。”说罢,走回软榻坐了下来。
庞安时也走回来,道:“你这人就没劲了,有什么说出来呀,我要是有什么事,你问我肯定说。”
叶知秋道:“算了,还是喝酒听歌吧,说那些烦人的事情做什么。”
“那行,你不说就算了,但是不许愁眉苦脸的,咱们今日是来行乐的。得开心才行!”
“好!我不愁眉苦脸就是。”
可馨道:“要不,咱们来行酒令吧?”
庞安时笑道:“这个好!不过,咱们到底不是柳永那种酸秀才,咱们是行医的大夫,还是行医令为妙。”
可馨大眼睛眨了眨:“医令?怎么个行法?”
“你去找一本书来,随便什么书。”
可馨眼转一转,笑道:“正好,前日里柳永把他的词给我瞧过,让我誊抄了一份。便用来入令,如何?”
“好!”
可馨吩咐丫鬟到自己卧室拿来柳永的词的手抄本,道:“书拿来了,如何行令?”
“你负责翻书,先说几页第几行第几个字,然后把这字告诉我们,我和知秋兄弟根据这个字,——可以是谐音!背一段医书,或者说一个方子,说方子须得说出出处。背医书至少六句以上!如果我们俩都说出来了,你这司酒就得喝一杯,要是我们有一个说不出来,两人都的喝,说不上来的那个,喝两杯,如何?”
“我又不懂医,我怎么知道你们说的对不对。”
“你放心,我跟知秋还不至于赖酒。”
“那不行,你们医术高明,背书没问题,我吃亏!”
叶知秋道:“要不这样吧,你翻出一首词,便弹唱出来,便可不喝,要是唱不出,便要喝一杯,怎么样?”
庞安时道:“你这纯粹是帮着她说话,她是花魁,哪有词牌唱不出来的?”
可馨笑道:“那你说怎么才公平?”
庞安时眼珠一转,道:“你也以这个字背一首词。里面须得有这个字的,也以十声为限,说不出,便罚酒。”
“这倒有些难度,罢了,就依你!”可馨道,拿过柳永词集,想了想,道:“第十六页第三行第六字!”
翻开一看,笑道:“有了,是个‘胡’字——‘孤城暮角,引胡笳怨。’”
庞安时道:“这个字容易,知秋,是你先来还是我先来?”
“你请!”
“好!小柴胡汤啊!《伤寒论》有云:‘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叶知秋笑道:“你都说了小柴胡汤,那我就更简单了,我说大柴胡汤!”
“不行不行,你赖皮!”
“嘿嘿,不说大柴胡汤,那我说柴胡桂枝汤行了吧!”
“这个可以。”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我也背出来了。”
两人一起望向可馨,可馨道:“我啊?有‘胡’字的词太多了,我背柳永的行不?”
“不行!”两人异口同声道。
“那好!‘胡’字,可以谐音,那就用酒壶的壶吧。”可馨微微一笑,信手拈来,道:“寇准寇大人有一首词便是!”:
春早。
柳丝无力,
低拂青门道。
暖日笼啼鸟。
初坼桃花小。
遥望碧天净如扫。
曳一缕、轻烟缥缈。
堪惜流年谢芳草。
任玉壶倾倒。
三人相视而笑,都答了出来。都不喝。庞安时道:“再来,得找个难一点的字才有酒喝嘛。”
可馨含笑点头,仰头想了想,又说了,翻开柳永词,笑道:“哎哟,这个字只怕好说,我都知道有个方子,这是个‘麻’字。——‘昨夜麻姑陪宴。又话蓬莱清浅。’”
庞安时笑道:“你知道,那你说说。”
“麻黄汤啊。——对吧四少?”可馨瞧着叶知秋。
叶知秋点头道:“没错,你知道这汤药是治什么的吗?”
“好像是外感风寒。如果发怕发热,吃了发一身汗就好了,我说的没错吧?”
叶知秋没有回答,定定地望着她,自言自语道:“发一身汗就好了,对啊,既然是风寒表证,为什么吃了麻黄汤不见好,反倒突然恶化到这种地步?”
可馨奇道:“什么恶化到这种地步?四少,你在说什么呢?”
叶知秋充耳不闻,脑海里满是疑惑,想着的却是爷爷孙用和治疗二皇子的那个案子,二皇子就医之初,是外感风寒表证,爷爷用了麻黄汤,可是汤药刚吃下不久,二皇子病情突然恶化,出现高热神迷谵语的危症。按理说,麻黄汤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就算效果不好,也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危症的!
难道,当初辩证就辩错了,不是麻黄汤证?
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证?
他记得很清楚,爷爷给自己看的二皇子病例上记载的初就诊时的病症是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这些都是麻黄汤证的病症,不过,别的病也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病症,比如风温!
风温!
叶知秋眼睛一亮,对啊,风温的邪袭肺卫证,不也是发热恶寒,无汗,头痛吗?还有口微渴,苔薄白,舌边尖红……
舌边尖红?!
他全身一震,立即想起来,当时病例上的确写的有舌边尖红这句话!只是自己所有的注意力当时都放在了后面那类似阳明腑实证上了,一直在思索那坏证到底是什么证,在想如何能说服别人相信爷爷用的药是经验方,是行之有效的。却忽视了前面最初的这个风寒表证!
而所有的问题,都是从最初这个风寒表证开始的,爷爷用麻黄汤治疗这个风寒表证,却立即出现了坏证,病情急转直下,所以,这个风寒表证很可能辩证错了!不是风寒表证,而是风温!
风温是一种温病,是感受风热病邪引起的肺卫病症,他跟风寒表证有一些症状相同,所以很容易混淆,但是如果细心,两者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风寒表证恶寒重,正所谓“有一份寒则有一份表”,而风温则是只有轻微的恶寒,风寒表证不会口渴,而风温因为开始伤津液,所以会出现口微渴。
最明显的区别在于舌象和脉象。风寒表证舌质不红,而风温肯定会出现红舌,刚开始的时候,只是舌边尖红,后面会发展为全舌红最后发展为紫舌。
舌苔上,风寒表证是薄白苔,而风温最初也是薄白苔,但是很快就会变成黄苔甚至黄腻苔。脉象上,风寒表证脉浮但不数,因为数脉主热证,热迫血妄行而出现数脉,所以风温在浮脉基础上会出现数脉!
这些区别说起来简单,但关键是,温病学是在明清才兴起的一门学科,尽管温病在黄帝内经时代就认识到了,但对其重视和研究远远不够,只是把它当成伤寒的一种来看待,治疗方法上也是采用的治疗伤寒的方子,这就麻烦了,因为温病是热证,而伤寒本质上是寒证,病性完全不同!治疗方法也迥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