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二章 献策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2K小说网 www.2kxs.cc,最快更新宋王最新章节!
林昭匆匆来到皇宫的时候,才发现赵顼和诸位大臣们都在,很明显是为了辽国划分边界的那份国书。
只是叫自己来干嘛?尚未决定是否插手的时候,却已经被动参与其中了。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人在朝堂,身不由己吗?
“东阳啊,今日辽使提出蔚、应、朔三州重新划分边界的事情,你怎么看? ”赵顼似乎是满怀期待,先是免了礼数,便立即笑吟吟的询问。
呃……
果然如此,林昭没有立即回答,略作思量,沉吟道:“不知陛下和诸公可有定论?如此大事,臣不敢冒然妄言!”
谦虚是很有必要的!看目前的情形,似乎没有商量出什么来,否则巴巴的宣自己入宫又是做什么呢?不过越是这种时候越是需要谨言慎行,总不能大大咧咧的,显得自己比宰相和翰林学士们厉害很多吧?
赵顼道:“富相公以为,当务之急是要弄清楚辽国的态度,到底只是寻常趁火打劫,还是有意寻衅滋事,挑起战争?”
“没错,东阳你出使过辽国,去岁又在河北路公干,距离宋辽边界不远,想必多有了解,不知你如何看待啊?”富弼看着林昭,眼中也多了几分期许。
去年耶律浚到过大名府,虽说大宋朝廷最后是坚决不承认,但是站在这里的大臣们却都心知肚明。林昭与辽国太子有过接触,对辽国的情况更为了解,有独到见解似乎在情理之中。
林昭略微思量,说道:“臣以为辽国并无南侵之意!想来是趁着我国发生旱灾,趁火打劫;二来嘛,应该是对我朝平燕风潮的打压。”
新年之前,大宋朝堂上确实出现过这样一股风潮。收复燕云,对抗辽国,一时间声势颇为浩大。太学学子们一腔热血,呼声比谁都高。不过真正让辽国担忧的应该是杨家将的后人也参与其中,据说杨文广已经在制定一个收复燕云的军事策略了。
这样的情况下,辽国怎么可能没有反应?
“臣以为,此举并非辽国想要动兵南下,只是为了打压我朝,可以说有那么一点……警告的意思!”林昭道:“不过这也显示出他的外强中干,不仅不会动兵,甚至还有些畏惧我朝的反辽决心!
耶律重元与萧胡睹之乱对辽国打击甚大,耶律洪基又不是个雄才大略之人,短时间内的重点应该是稳定国内。”
这样的话赵顼最爱听!不知不觉间,脸上微微多了一丝喜色。
身后的吕惠卿却道:“林侍郎肯定吗?虽说不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可是军国大事也不能儿戏,还需要慎重!”
“哼,此乃臣的看法,此事还需要听从陛下和诸公的意思。当然了,边军与河北路文宣抚使那边的意见也很重要。”林昭依旧表现的很谦虚。
“是该如此!”赵顼也颇为赞同,他肯定不会因为林昭的一家之言,立即就有决断。
“那当前如何处置呢?”参知政事韩绛轻声询问,事情已经出来了,不管最终的决定是什么,重要先应付着。
“不若先答应辽国,与之谈判,稳住他们!”
对此司马光并不反对,却补充道:“不过也不能丧权辱国,让大宋吃亏,凡事还是据理力争。”
“那是自然,只是谈判谁去合适呢?此事一般人可应付不来!”吕惠卿看似随便一句,可是眼神却不由自主地落到林昭身上,很明显的意有所指。
他之所以提及林昭的目的就在这里,划分边界可是个麻烦事,据理力争,维护领土主权可能会挑起宋辽争端。反之则可能丧权辱国,怎么着都不对,是个麻烦的差事。谁让林侍郎辩才无双,有多次出使谈判的经验,对辽国又熟悉,自然最合适不过了。
果不其然,赵顼和在场大臣们的目光都落到林昭身上,显然都动了这样的心思!
林昭顿时暗叫不妙,汴京这边一局大棋就要开始了,自己哪有心思去和辽国人拌嘴争地?吕惠卿这是不安好心啊!只是如何推辞呢?除非有个更合适的人选。
心念电转,林昭脑中突然灵光一闪,朗声道:“陛下,臣推荐一个人!”
毛遂自荐?似乎不是这样的节奏,赵顼问道:“东阳推荐何人!”
“延州府司理参军沈括!”林昭道:“陛下,沈括擅长山川地理之学。在西北时,臣曾见他正在绘制一幅大宋疆域全图,想来对边界情况了如指掌。再者,沈括为人稳重,思维清晰,定能担当此任!”
辩才好又能如何?勘定边界,那自然要专门人才了,山川地理之学才是王道。自己如何能和沈括比呢?当然了,林昭也并非情急之下拉沈括来顶缸,绘制《守令图》是事实,沈括在这方面有专长。依稀记得,在原本的历史上,沈括确实有过这样的经历,最终也获得了成功。
此言一出,众人都陷入了沉思。很明显,沈括的条件很符合,赵顼也有些动心了。唯独吕惠卿略微有些不快,怎能让林昭这般轻描淡写就逃过一劫呢?
很可惜,刚刚想要再说点什么的时候,赵顼已然点头道:“好,立即传旨,让沈括前去蔚州与契丹人谈判!”
“可若谈判失利,辽人又有异动该当如何?虽说林侍郎有言在先,我们也不能等闲视之了,有备无患总是好的。”富弼老成持重,比较谨慎。
王安石道:“雄州边军做好迎敌准备,枕戈待旦,防备辽军。”
关于此事,林昭之前已经有过考虑,也有对策!但是要不要说呢?已经举荐了一个沈括去谈判了……
举荐!林昭重新回味着两个字,顿时心中一动,是啊!这可是个难得的好机会啊!
“边军防御是必要的,除此之外……”林昭道:“如果辽国自己自顾不暇,受到牵制,自然也就无力南下了。”
“牵制?东阳何意?”赵顼也是心中一动,急忙询问。
“拉拢第三国牵制辽国!”
大臣们似乎也回过神来,怎么把这一茬给忘记了?只是宋夏关系紧张,根本拉拢不到西夏啊?
“拉拢谁?”
“高丽!”林昭道:“高丽与辽东接壤,如果大宋可以拉拢高丽,辽国的后院可就不安稳了。”
历史上,在宋辽对峙的这段时间内,高丽时而偏向辽国,时而偏向宋朝。不过毕竟和辽国接壤,与宋朝只是隔海相望,在辽国之间左右逢源的同时,相对来说还是亲辽更多一些。
林昭道:“高丽虽然和辽国关系亲密,可是更多的应该是畏惧才对吧!听说辽国插手高丽立嗣之事,惹得高丽王王徽颇为不快,这种时候,我们是否该考虑一下,将高丽拉拢到大宋这边来呢?”
众人都是眼前一亮,高丽素来与中原王朝关系紧密。只是因为契丹兴起之后,占据了北方,高丽与宋朝之间的关系逐渐淡薄。以至于大宋君臣有些忽略到这个半岛国家,以及它存在的意义!
“东阳之计甚好,如果有高丽牵制,辽东不稳,辽国自然就无力他顾,更不敢与大宋为敌了。”赵顼拍手叫好,显然对此十分认同。
林昭道:“不止如此!外在的牵制虽然有力,可高丽终究弱小,起到的影响只是那么大。所谓内忧外患,如果一起出现,那辽国也会自顾不暇了。”
“辽国的内忧从何而来?”韩绛出声询问。
“女真和渤海!”林昭道:“今日辽国送给陛下的寿礼,那些东珠和人参,不出所料应该是从辽东女真人那里巧取豪夺来的。契丹对女真压迫甚重,时日长了,必有反心。只是女真各部松散,也都弱小,尚未萌生出这样的反抗之心来。如果能够加以催化,会让辽国头疼的。”
“如何催化?”
“结交高丽,打通登州到高丽,再到长白山的商路。当辽国人疯狂掠夺的东西私下可以卖出高价的时候,女真人还能温顺听话吗?”林昭心中一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古往今来的变革都是这样发生的。
“妙哉!”
众人也都连声称赞,不动一兵一卒,只需用些商业手段,便能让辽国后院起火,这样的计策再好不过。
林昭补充道:“还有渤海人,当年粟末靺鞨也是单独立国的,后来却被辽国所灭,暗中加以鼓动,是否也能让他们对契丹人离心离德呢?”
“东阳当真见多识广,才智不凡啊,当真是妙计!”赵顼与诸位大臣都连声称赞。
林昭摇头谦虚道:“哪里,只是当年臣曾出使辽东,与女真人有过接触。还蒙一位女真部族首领舍身相救,如今他的孩儿便收养在我府中。”
林昭当然不会告诉他们,在原本的历史上,就是这个孩子创立的金国终结了北宋王朝。
至于鼓动渤海人的想法,来自于当初韩琦与耶律浚的那番对话。仔细说起来,似乎还得感谢致仕在家的韩相公,还有那位聪颖的辽国太子才是!RS
林昭匆匆来到皇宫的时候,才发现赵顼和诸位大臣们都在,很明显是为了辽国划分边界的那份国书。
只是叫自己来干嘛?尚未决定是否插手的时候,却已经被动参与其中了。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人在朝堂,身不由己吗?
“东阳啊,今日辽使提出蔚、应、朔三州重新划分边界的事情,你怎么看? ”赵顼似乎是满怀期待,先是免了礼数,便立即笑吟吟的询问。
呃……
果然如此,林昭没有立即回答,略作思量,沉吟道:“不知陛下和诸公可有定论?如此大事,臣不敢冒然妄言!”
谦虚是很有必要的!看目前的情形,似乎没有商量出什么来,否则巴巴的宣自己入宫又是做什么呢?不过越是这种时候越是需要谨言慎行,总不能大大咧咧的,显得自己比宰相和翰林学士们厉害很多吧?
赵顼道:“富相公以为,当务之急是要弄清楚辽国的态度,到底只是寻常趁火打劫,还是有意寻衅滋事,挑起战争?”
“没错,东阳你出使过辽国,去岁又在河北路公干,距离宋辽边界不远,想必多有了解,不知你如何看待啊?”富弼看着林昭,眼中也多了几分期许。
去年耶律浚到过大名府,虽说大宋朝廷最后是坚决不承认,但是站在这里的大臣们却都心知肚明。林昭与辽国太子有过接触,对辽国的情况更为了解,有独到见解似乎在情理之中。
林昭略微思量,说道:“臣以为辽国并无南侵之意!想来是趁着我国发生旱灾,趁火打劫;二来嘛,应该是对我朝平燕风潮的打压。”
新年之前,大宋朝堂上确实出现过这样一股风潮。收复燕云,对抗辽国,一时间声势颇为浩大。太学学子们一腔热血,呼声比谁都高。不过真正让辽国担忧的应该是杨家将的后人也参与其中,据说杨文广已经在制定一个收复燕云的军事策略了。
这样的情况下,辽国怎么可能没有反应?
“臣以为,此举并非辽国想要动兵南下,只是为了打压我朝,可以说有那么一点……警告的意思!”林昭道:“不过这也显示出他的外强中干,不仅不会动兵,甚至还有些畏惧我朝的反辽决心!
耶律重元与萧胡睹之乱对辽国打击甚大,耶律洪基又不是个雄才大略之人,短时间内的重点应该是稳定国内。”
这样的话赵顼最爱听!不知不觉间,脸上微微多了一丝喜色。
身后的吕惠卿却道:“林侍郎肯定吗?虽说不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可是军国大事也不能儿戏,还需要慎重!”
“哼,此乃臣的看法,此事还需要听从陛下和诸公的意思。当然了,边军与河北路文宣抚使那边的意见也很重要。”林昭依旧表现的很谦虚。
“是该如此!”赵顼也颇为赞同,他肯定不会因为林昭的一家之言,立即就有决断。
“那当前如何处置呢?”参知政事韩绛轻声询问,事情已经出来了,不管最终的决定是什么,重要先应付着。
“不若先答应辽国,与之谈判,稳住他们!”
对此司马光并不反对,却补充道:“不过也不能丧权辱国,让大宋吃亏,凡事还是据理力争。”
“那是自然,只是谈判谁去合适呢?此事一般人可应付不来!”吕惠卿看似随便一句,可是眼神却不由自主地落到林昭身上,很明显的意有所指。
他之所以提及林昭的目的就在这里,划分边界可是个麻烦事,据理力争,维护领土主权可能会挑起宋辽争端。反之则可能丧权辱国,怎么着都不对,是个麻烦的差事。谁让林侍郎辩才无双,有多次出使谈判的经验,对辽国又熟悉,自然最合适不过了。
果不其然,赵顼和在场大臣们的目光都落到林昭身上,显然都动了这样的心思!
林昭顿时暗叫不妙,汴京这边一局大棋就要开始了,自己哪有心思去和辽国人拌嘴争地?吕惠卿这是不安好心啊!只是如何推辞呢?除非有个更合适的人选。
心念电转,林昭脑中突然灵光一闪,朗声道:“陛下,臣推荐一个人!”
毛遂自荐?似乎不是这样的节奏,赵顼问道:“东阳推荐何人!”
“延州府司理参军沈括!”林昭道:“陛下,沈括擅长山川地理之学。在西北时,臣曾见他正在绘制一幅大宋疆域全图,想来对边界情况了如指掌。再者,沈括为人稳重,思维清晰,定能担当此任!”
辩才好又能如何?勘定边界,那自然要专门人才了,山川地理之学才是王道。自己如何能和沈括比呢?当然了,林昭也并非情急之下拉沈括来顶缸,绘制《守令图》是事实,沈括在这方面有专长。依稀记得,在原本的历史上,沈括确实有过这样的经历,最终也获得了成功。
此言一出,众人都陷入了沉思。很明显,沈括的条件很符合,赵顼也有些动心了。唯独吕惠卿略微有些不快,怎能让林昭这般轻描淡写就逃过一劫呢?
很可惜,刚刚想要再说点什么的时候,赵顼已然点头道:“好,立即传旨,让沈括前去蔚州与契丹人谈判!”
“可若谈判失利,辽人又有异动该当如何?虽说林侍郎有言在先,我们也不能等闲视之了,有备无患总是好的。”富弼老成持重,比较谨慎。
王安石道:“雄州边军做好迎敌准备,枕戈待旦,防备辽军。”
关于此事,林昭之前已经有过考虑,也有对策!但是要不要说呢?已经举荐了一个沈括去谈判了……
举荐!林昭重新回味着两个字,顿时心中一动,是啊!这可是个难得的好机会啊!
“边军防御是必要的,除此之外……”林昭道:“如果辽国自己自顾不暇,受到牵制,自然也就无力南下了。”
“牵制?东阳何意?”赵顼也是心中一动,急忙询问。
“拉拢第三国牵制辽国!”
大臣们似乎也回过神来,怎么把这一茬给忘记了?只是宋夏关系紧张,根本拉拢不到西夏啊?
“拉拢谁?”
“高丽!”林昭道:“高丽与辽东接壤,如果大宋可以拉拢高丽,辽国的后院可就不安稳了。”
历史上,在宋辽对峙的这段时间内,高丽时而偏向辽国,时而偏向宋朝。不过毕竟和辽国接壤,与宋朝只是隔海相望,在辽国之间左右逢源的同时,相对来说还是亲辽更多一些。
林昭道:“高丽虽然和辽国关系亲密,可是更多的应该是畏惧才对吧!听说辽国插手高丽立嗣之事,惹得高丽王王徽颇为不快,这种时候,我们是否该考虑一下,将高丽拉拢到大宋这边来呢?”
众人都是眼前一亮,高丽素来与中原王朝关系紧密。只是因为契丹兴起之后,占据了北方,高丽与宋朝之间的关系逐渐淡薄。以至于大宋君臣有些忽略到这个半岛国家,以及它存在的意义!
“东阳之计甚好,如果有高丽牵制,辽东不稳,辽国自然就无力他顾,更不敢与大宋为敌了。”赵顼拍手叫好,显然对此十分认同。
林昭道:“不止如此!外在的牵制虽然有力,可高丽终究弱小,起到的影响只是那么大。所谓内忧外患,如果一起出现,那辽国也会自顾不暇了。”
“辽国的内忧从何而来?”韩绛出声询问。
“女真和渤海!”林昭道:“今日辽国送给陛下的寿礼,那些东珠和人参,不出所料应该是从辽东女真人那里巧取豪夺来的。契丹对女真压迫甚重,时日长了,必有反心。只是女真各部松散,也都弱小,尚未萌生出这样的反抗之心来。如果能够加以催化,会让辽国头疼的。”
“如何催化?”
“结交高丽,打通登州到高丽,再到长白山的商路。当辽国人疯狂掠夺的东西私下可以卖出高价的时候,女真人还能温顺听话吗?”林昭心中一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古往今来的变革都是这样发生的。
“妙哉!”
众人也都连声称赞,不动一兵一卒,只需用些商业手段,便能让辽国后院起火,这样的计策再好不过。
林昭补充道:“还有渤海人,当年粟末靺鞨也是单独立国的,后来却被辽国所灭,暗中加以鼓动,是否也能让他们对契丹人离心离德呢?”
“东阳当真见多识广,才智不凡啊,当真是妙计!”赵顼与诸位大臣都连声称赞。
林昭摇头谦虚道:“哪里,只是当年臣曾出使辽东,与女真人有过接触。还蒙一位女真部族首领舍身相救,如今他的孩儿便收养在我府中。”
林昭当然不会告诉他们,在原本的历史上,就是这个孩子创立的金国终结了北宋王朝。
至于鼓动渤海人的想法,来自于当初韩琦与耶律浚的那番对话。仔细说起来,似乎还得感谢致仕在家的韩相公,还有那位聪颖的辽国太子才是!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