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鹿鼎记,大争议(下)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2K小说网 www.2kxs.cc,最快更新重生之小说巨匠最新章节!
有人在这小说连载的初期就对“韦小宝进化论”产生质疑并非信口雌黄和抱怨,而是根据他在头几回故事中展现出来的性格做的推断。
首先,韦小宝非常聪明,极为擅长随机应变,而且反应敏捷,这一点很容易想起小时候的杨过;
其次,小说第四回写到韦小宝和小玄子的打架,这一章的出现让很多读者以为是再现华山绝顶欧阳锋。洪七公以杨过为中间人的那次比武,看过《神雕侠侣》的读者自然明白那次比武对杨过的重大影响,大家顺理成章地猜测这是古庸生习惯性的对老桥段改头换面;
最后,拥有聪敏和大好机遇的韦小宝本人对学武完全提不起兴趣,而且海公公在教他招式时,他表现出的自作聪明、偷奸耍滑以及敷衍了事完全没有展现出一位大侠年少时的气质和潜力。
韦小宝压根就没有“我要变强”的这种想法,对“武功”这种东西十分不热衷,而且根据行文氛围和趋势来看,这种性格根深蒂固,属于自觉性的行为,所以才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质疑《鹿鼎记》主角会不会无赖到底。
倘若这本书由别的作者写出来,大家肯定不会有这种担忧,但是古庸生的话,很多人就不敢打这个包票了,作为史上公认的最强的一位武侠小说作者,为了给武侠人物画廊再添一位经典形象,为了探索全新的武侠小说写法。塑造一个无赖主角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看名家作品本来就要做好“他可能突然要搞创新”的心理准备。
“当然,另外一种可能就是韦小宝青楼的妈被杀或者整座青楼被夷为平地,韦小宝为了报仇决心好好学武。一改身上的流里流气。除此之外,我想不到其他可能。”
已经有人在替古庸生思考那个逆转的节点,当然,这话或多或少也是在建议古庸生不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写一个无赖主角,毕竟看武侠小说,代入一个无赖是非常困难的事情,阅读体验会少很多乐趣。
金庸先生在《鹿鼎记》后记也对此表达过歉意:“武侠小说的读者习惯于将自己代入书中的英雄。然而韦小宝是不能代入的。在这方面,剥夺了某些读者的若干乐趣,我感到抱歉。”
这句话同时说明了作者在创作这本小说的时候。是有意识地在风格和形式上进行了创新,“那是故意的。”
这个世界的读者也很快意识到古庸生的“故意”。
《鹿鼎记》的连载一章接一章地放出,韦小宝的麻烦也是一个接一个,但是每次都是利用机智和耍无赖逃出升天。
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老读者只须多读几章,就能从故事发展的脉络和趋势大致判断出之后的故事走向。
总结已经发出的故事,韦小宝的光荣事迹也颇有几件,除了开始撒石灰粉之外,接着又杀了小桂子,跟海公公周旋,误打误撞结识了康熙皇帝并成为好基友,随后阴差阳错地杀了鳌拜成为天地会的香主。开始了黑白两道通吃的拉风生活。
一桩桩一件件,截止到最新连载。韦小宝做成的任何一件事都和高强的武功无关,全靠见风使舵、偷奸耍滑以及随机应变。
这就是本书的趋势主角压根不需要任何武功也能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势力之间自由穿梭、应付自如。
《多情剑客无情剑》中林仙儿把自己的身体当做武器,《鹿鼎记》中韦小宝就把这种“应变”当做武器,一种可能比真正厉害的武功还要有用的武器。
但是,作为一本武侠小说,这种设定真的合适吗?
实际上,网上已经有很多读者出发帖抱怨了,甚至有人怀疑《鹿鼎记》是古庸生请枪手创作,假借他的名字发而已,反正这种事情在文学界也成了公开的秘密。
等小说连载到韦小宝利用救刘一舟的事情胁迫方怡的时候,论坛的反对声浪达到第一次高峰。
“你可以不让韦小宝成为武林高手,一个‘主角不会武功’的武侠小说已经是创新,然后他身上那些受环境影响而形成的自私自利的小毛病也能让人接受,但是这种坑蒙拐骗的手法都施展出来未免显得太无耻了吧?”
“塑造韦小宝这个角色,到底要表达什么呢,纯粹地想表示怎么写武侠都会有人看吗?
那我这里只好说声抱歉,这种令人恶心的角色我接收不了,这本有追求的小说我也看不下去了,下本书再见吧。”
声讨无效之后,开始有读者弃书,韦小宝的行为着实激怒了一大批传统的武侠爱好者。
柳敬亭也不出面解释,因为他知道那是浪费时间,实际上,论坛里何尝没有人在一遍一遍解释?
“这是一本极具反讽意义的小说,大家真的以为韦小宝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吗?不,绝对不是,韦小宝不仅不是一无所长,而且还是一个全身都是本领的人。
他的本领可以说每个人都有,只不过大多数人因为诸多束缚,不敢、不屑、也不会做而已,但是韦小宝却都做了,没脸没皮,无所顾忌,不以为错,所以他成功了。
这就是赤果果的反讽,对一切虚伪矫饰进行嘲讽,突破一切清规戒律,要什么就去争取什么,这是彻底解放个性。
从某种角度来说,《水浒传》中的鲁智深也是这种人,他和韦小宝的区别在于,一个斗武力,一个斗智力,大家能接受武力解决一切,接收不了用智慧解决难题?”
这番论断虽然存在一些偷换概念的问题,但是类比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接着出现了一批持同样观点的网友。
“市面摆出那么多“成功学”、“厚黑学”、“职场宝典”大家都看得不亦乐乎,偏偏对这部寓教于乐,集厚黑、职场、成功等元素于一体的杰作如此排斥是何道理?
将踏入社会、初入职场、混官场、准备追女孩的朋友们都应该读一读《鹿鼎记》。都应该学习一下韦小宝精神!”
这种刻意拉仇恨的捧杀帖自然是被口水淹没的命运。
“所以,古庸生写《鹿鼎记》是为了倡导韦小宝式的成功学吗?这么说,之前有人批评把武侠列入教科书真是做对了,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接着,“韦小宝价值观”成为论坛讨论的主流话题。
这时,常有道等人终于感觉到风向不大对劲,由着这个话题继续下去。用不了多久,古庸生就会成为“带坏社会风气”、“教坏儿童的”不良作者。
常有道立即开大号去论坛发言:“小说人物都需要一个成长过程,这是起码的文艺逻辑。英雄也没有从出生就是英雄的。
而且,我想请大家看书的时候能仔细一点,韦小宝虽然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是他是一个讲义气的人。一个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人。这个为了利益能插朋友两刀的时代,这种正能量大家都没看到吗?”
常有道的回应等于官方确定了“韦小宝会成长为大英雄”,一时间,大家都放下心,表示“有逆转就好”。
对此,柳敬亭也始料未及,看来老常也认为韦小宝在最后会变成一个完美的英雄人物,他有这种判断无可厚非。因为平时和柳敬亭一起讨论文学,两人对“艺术角色开场到最后必有变化”这个规律一致认同。
意思是说。一部艺术作品在塑造人物的时候,不能一成不变,不论是故事本身还是作品中的角色,在故事结局的时候,都会发生某种转变,完成心灵上的一次洗礼和救赎啊、寻找到真正的自我啊、跳出某个困扰自己许久的难题啊等等。
总之,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一定是随着故事的推进而慢慢改变的。
同理,韦小宝自然也会改变,只是,常有道没想到的是,韦小宝的转变,还是基于他现在固有的认知,他没有成为郭靖那种名满天下、为国为民的大侠,他也没有成为诸葛亮那样足智多谋、为国为民的宰相,他尤其没有成为杨过那种痴情专一的浪子。
韦小宝的改变在于他最后既不愿意做香主,也不愿意做大官,而是带着老婆孩子和巨额财富隐居去也。
所以,常有道的解释随着连载的继续迅速垮棚,而且,看到韦小宝一个接一个地收美女,而且每次都还有细致的心理描写,那种洋洋得意、卑鄙无耻再次激怒读者,另一波读者反弹高.潮不可抑制地爆发。
“所以古庸生也终于不能免俗地开后.宫了吗,《鹿鼎记》算是彻底地废掉了吧?”
“不要跟我说什么塑造人物、形式创新,韦小宝压根就是古庸生自我意识的一种投射,充分地暴露了古庸生的大男子主义倾向,以及对一夫多妻渴望的阴暗心态,令人遗憾且失望。”
“在我弃书之前,容我吐槽一下本书的章节名,老子一个都没读懂!牵强做做故作高深,再见!”
……
尽管读者反弹强烈,但是杂志的销量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下滑,可见大多数读者还是在抱着希望等待奇迹发生。
基于这种情况,柳敬亭只好再次决定提前完本《鹿鼎记》,在这之前,他把后记内容贴到博客算是对争议的回应:
“《鹿鼎记》已经不太像武侠小说,毋宁说是历史小说……《鹿鼎记》和以前的武侠小说完全不同,那是故意的。一个作者不应当总是重复自己的风格与形式,要尽可能的尝试一些新的创造……
小说的主角不一定是“好人”小说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创造人物;好人、坏人、有缺点的好人、有优点的坏人等等,都可以写……《水浒传》中写李逵滥杀无辜,输钱就去抢,是为了塑造人物,绝不是鼓励大家去模仿他的行为。
《阿q正传》写精神胜利法,绝不是鼓励大家都学习精神胜利法……
在这里我要郑重地给年纪小的读者们说一句:这部小说中的韦小宝重视义气,那是好的品德,可以学习,至于其余的各种行为,千万不要照学。切记!
最后跟大家做个通知,对我个人来说,武侠小说写到这里,后面可写的也不多了,因此我想大家知道,只武侠小说而言,《鹿鼎记》将是我推出的倒数第二部武侠作品,等下本书完结之后,‘古庸生’将正式从武侠界封笔!”
这个消息一出,立即在整个文坛掀起骇天巨浪。(未完待续……)
...
...R752
有人在这小说连载的初期就对“韦小宝进化论”产生质疑并非信口雌黄和抱怨,而是根据他在头几回故事中展现出来的性格做的推断。
首先,韦小宝非常聪明,极为擅长随机应变,而且反应敏捷,这一点很容易想起小时候的杨过;
其次,小说第四回写到韦小宝和小玄子的打架,这一章的出现让很多读者以为是再现华山绝顶欧阳锋。洪七公以杨过为中间人的那次比武,看过《神雕侠侣》的读者自然明白那次比武对杨过的重大影响,大家顺理成章地猜测这是古庸生习惯性的对老桥段改头换面;
最后,拥有聪敏和大好机遇的韦小宝本人对学武完全提不起兴趣,而且海公公在教他招式时,他表现出的自作聪明、偷奸耍滑以及敷衍了事完全没有展现出一位大侠年少时的气质和潜力。
韦小宝压根就没有“我要变强”的这种想法,对“武功”这种东西十分不热衷,而且根据行文氛围和趋势来看,这种性格根深蒂固,属于自觉性的行为,所以才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质疑《鹿鼎记》主角会不会无赖到底。
倘若这本书由别的作者写出来,大家肯定不会有这种担忧,但是古庸生的话,很多人就不敢打这个包票了,作为史上公认的最强的一位武侠小说作者,为了给武侠人物画廊再添一位经典形象,为了探索全新的武侠小说写法。塑造一个无赖主角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看名家作品本来就要做好“他可能突然要搞创新”的心理准备。
“当然,另外一种可能就是韦小宝青楼的妈被杀或者整座青楼被夷为平地,韦小宝为了报仇决心好好学武。一改身上的流里流气。除此之外,我想不到其他可能。”
已经有人在替古庸生思考那个逆转的节点,当然,这话或多或少也是在建议古庸生不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写一个无赖主角,毕竟看武侠小说,代入一个无赖是非常困难的事情,阅读体验会少很多乐趣。
金庸先生在《鹿鼎记》后记也对此表达过歉意:“武侠小说的读者习惯于将自己代入书中的英雄。然而韦小宝是不能代入的。在这方面,剥夺了某些读者的若干乐趣,我感到抱歉。”
这句话同时说明了作者在创作这本小说的时候。是有意识地在风格和形式上进行了创新,“那是故意的。”
这个世界的读者也很快意识到古庸生的“故意”。
《鹿鼎记》的连载一章接一章地放出,韦小宝的麻烦也是一个接一个,但是每次都是利用机智和耍无赖逃出升天。
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老读者只须多读几章,就能从故事发展的脉络和趋势大致判断出之后的故事走向。
总结已经发出的故事,韦小宝的光荣事迹也颇有几件,除了开始撒石灰粉之外,接着又杀了小桂子,跟海公公周旋,误打误撞结识了康熙皇帝并成为好基友,随后阴差阳错地杀了鳌拜成为天地会的香主。开始了黑白两道通吃的拉风生活。
一桩桩一件件,截止到最新连载。韦小宝做成的任何一件事都和高强的武功无关,全靠见风使舵、偷奸耍滑以及随机应变。
这就是本书的趋势主角压根不需要任何武功也能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势力之间自由穿梭、应付自如。
《多情剑客无情剑》中林仙儿把自己的身体当做武器,《鹿鼎记》中韦小宝就把这种“应变”当做武器,一种可能比真正厉害的武功还要有用的武器。
但是,作为一本武侠小说,这种设定真的合适吗?
实际上,网上已经有很多读者出发帖抱怨了,甚至有人怀疑《鹿鼎记》是古庸生请枪手创作,假借他的名字发而已,反正这种事情在文学界也成了公开的秘密。
等小说连载到韦小宝利用救刘一舟的事情胁迫方怡的时候,论坛的反对声浪达到第一次高峰。
“你可以不让韦小宝成为武林高手,一个‘主角不会武功’的武侠小说已经是创新,然后他身上那些受环境影响而形成的自私自利的小毛病也能让人接受,但是这种坑蒙拐骗的手法都施展出来未免显得太无耻了吧?”
“塑造韦小宝这个角色,到底要表达什么呢,纯粹地想表示怎么写武侠都会有人看吗?
那我这里只好说声抱歉,这种令人恶心的角色我接收不了,这本有追求的小说我也看不下去了,下本书再见吧。”
声讨无效之后,开始有读者弃书,韦小宝的行为着实激怒了一大批传统的武侠爱好者。
柳敬亭也不出面解释,因为他知道那是浪费时间,实际上,论坛里何尝没有人在一遍一遍解释?
“这是一本极具反讽意义的小说,大家真的以为韦小宝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吗?不,绝对不是,韦小宝不仅不是一无所长,而且还是一个全身都是本领的人。
他的本领可以说每个人都有,只不过大多数人因为诸多束缚,不敢、不屑、也不会做而已,但是韦小宝却都做了,没脸没皮,无所顾忌,不以为错,所以他成功了。
这就是赤果果的反讽,对一切虚伪矫饰进行嘲讽,突破一切清规戒律,要什么就去争取什么,这是彻底解放个性。
从某种角度来说,《水浒传》中的鲁智深也是这种人,他和韦小宝的区别在于,一个斗武力,一个斗智力,大家能接受武力解决一切,接收不了用智慧解决难题?”
这番论断虽然存在一些偷换概念的问题,但是类比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接着出现了一批持同样观点的网友。
“市面摆出那么多“成功学”、“厚黑学”、“职场宝典”大家都看得不亦乐乎,偏偏对这部寓教于乐,集厚黑、职场、成功等元素于一体的杰作如此排斥是何道理?
将踏入社会、初入职场、混官场、准备追女孩的朋友们都应该读一读《鹿鼎记》。都应该学习一下韦小宝精神!”
这种刻意拉仇恨的捧杀帖自然是被口水淹没的命运。
“所以,古庸生写《鹿鼎记》是为了倡导韦小宝式的成功学吗?这么说,之前有人批评把武侠列入教科书真是做对了,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接着,“韦小宝价值观”成为论坛讨论的主流话题。
这时,常有道等人终于感觉到风向不大对劲,由着这个话题继续下去。用不了多久,古庸生就会成为“带坏社会风气”、“教坏儿童的”不良作者。
常有道立即开大号去论坛发言:“小说人物都需要一个成长过程,这是起码的文艺逻辑。英雄也没有从出生就是英雄的。
而且,我想请大家看书的时候能仔细一点,韦小宝虽然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是他是一个讲义气的人。一个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人。这个为了利益能插朋友两刀的时代,这种正能量大家都没看到吗?”
常有道的回应等于官方确定了“韦小宝会成长为大英雄”,一时间,大家都放下心,表示“有逆转就好”。
对此,柳敬亭也始料未及,看来老常也认为韦小宝在最后会变成一个完美的英雄人物,他有这种判断无可厚非。因为平时和柳敬亭一起讨论文学,两人对“艺术角色开场到最后必有变化”这个规律一致认同。
意思是说。一部艺术作品在塑造人物的时候,不能一成不变,不论是故事本身还是作品中的角色,在故事结局的时候,都会发生某种转变,完成心灵上的一次洗礼和救赎啊、寻找到真正的自我啊、跳出某个困扰自己许久的难题啊等等。
总之,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一定是随着故事的推进而慢慢改变的。
同理,韦小宝自然也会改变,只是,常有道没想到的是,韦小宝的转变,还是基于他现在固有的认知,他没有成为郭靖那种名满天下、为国为民的大侠,他也没有成为诸葛亮那样足智多谋、为国为民的宰相,他尤其没有成为杨过那种痴情专一的浪子。
韦小宝的改变在于他最后既不愿意做香主,也不愿意做大官,而是带着老婆孩子和巨额财富隐居去也。
所以,常有道的解释随着连载的继续迅速垮棚,而且,看到韦小宝一个接一个地收美女,而且每次都还有细致的心理描写,那种洋洋得意、卑鄙无耻再次激怒读者,另一波读者反弹高.潮不可抑制地爆发。
“所以古庸生也终于不能免俗地开后.宫了吗,《鹿鼎记》算是彻底地废掉了吧?”
“不要跟我说什么塑造人物、形式创新,韦小宝压根就是古庸生自我意识的一种投射,充分地暴露了古庸生的大男子主义倾向,以及对一夫多妻渴望的阴暗心态,令人遗憾且失望。”
“在我弃书之前,容我吐槽一下本书的章节名,老子一个都没读懂!牵强做做故作高深,再见!”
……
尽管读者反弹强烈,但是杂志的销量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下滑,可见大多数读者还是在抱着希望等待奇迹发生。
基于这种情况,柳敬亭只好再次决定提前完本《鹿鼎记》,在这之前,他把后记内容贴到博客算是对争议的回应:
“《鹿鼎记》已经不太像武侠小说,毋宁说是历史小说……《鹿鼎记》和以前的武侠小说完全不同,那是故意的。一个作者不应当总是重复自己的风格与形式,要尽可能的尝试一些新的创造……
小说的主角不一定是“好人”小说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创造人物;好人、坏人、有缺点的好人、有优点的坏人等等,都可以写……《水浒传》中写李逵滥杀无辜,输钱就去抢,是为了塑造人物,绝不是鼓励大家去模仿他的行为。
《阿q正传》写精神胜利法,绝不是鼓励大家都学习精神胜利法……
在这里我要郑重地给年纪小的读者们说一句:这部小说中的韦小宝重视义气,那是好的品德,可以学习,至于其余的各种行为,千万不要照学。切记!
最后跟大家做个通知,对我个人来说,武侠小说写到这里,后面可写的也不多了,因此我想大家知道,只武侠小说而言,《鹿鼎记》将是我推出的倒数第二部武侠作品,等下本书完结之后,‘古庸生’将正式从武侠界封笔!”
这个消息一出,立即在整个文坛掀起骇天巨浪。(未完待续……)
...
...R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