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K小说网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 > 第46章 小事儿就是大事情(3)
第46章 小事儿就是大事情(3)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2K小说网 www.2kxs.cc,最快更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最新章节!
我很庆幸在圆圆出生前读到一本《新育儿百科全书》,这本书非常好,是美国一位著名儿科医生、儿童心理学家写的。当时也买了另外几本“国产”育儿书,看完后,觉得这本“进口”书的育儿观处处追求“自然”,却又科学客观,很合自己胃口。比如在婴儿睡眠这个事上,我当时看到的“国产”书里都讲孩子出生后,应该尽量给他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孩子有良好的睡眠。而这本书里却是这样写的:
“家里有些动静,一般不会影响孩子睡觉。父母在房间里走动不用蹑手蹑脚,说话也不必悄声细气,否则孩子习惯了寂静的环境,突然听到一点声音反而容易惊醒。无论婴儿还是儿童,只要平日习惯了家里的一般嘈杂声和说话声,即使有客人来访谈笑,或收音机、电视机打开着,甚至有人走进他们的卧室,他仍然可以睡得很香。”[5]
短短一段话让我受益匪浅。
这段话提醒我,孩子的睡眠完全可以和大人的正常活动做到两不打扰,一个略有噪音的环境还有利于养成孩子睡觉不怕打扰的好习惯。所以圆圆出生后,我们该干什么干什么,说话声、电视音量平时多大还是多大。而床上这个小婴儿也确乎表现出不怕打扰的样子。她满月时在照相时的表现,更加深了我的这种印象。
当时我家还没有相机,圆圆过满月时就从外面找个人来家里给她照相。摄影师来了,这个小婴儿正睡着。因为摄影师接下来还要到另外一家人那里拍照,不愿等,我们就决定把孩子弄醒。
我先轻摸她的脸蛋,用平常的声音喊她醒来,结果没反应。
于是把小被子揭开,一边活动她的四肢一边用稍大的声音跟她说话,她还是不理睬。
她爸爸在旁边说,抱起来应该就醒了。我把她抱起来,拍拍她的屁股和背,左拍右拍,好像都拍在别人身上,她的头靠在我胸前睡得更香了。
大家觉得又奇怪又好笑,连摄影师也说真是奇怪了,怎么叫不醒呢。然后我们又用手轻挠她脖子处痒痒肉,她只是头和脖子微微扭动一下,脸上还出现一个浅浅的微笑,鼻息均匀,继续她的美梦。
最后,姥姥使出绝招,拿来一块毛巾给她擦脸,又湿又凉的毛巾擦到她粉嫩的脸上,可小家伙仅仅是鼻子微微地皱了一下,然后面目恬淡,神情泰若,更加自我地酣睡着,就是不醒来。
这样折腾了近半个小时也没把她弄醒,没办法,我们只好让摄影师先到别人家照,返回来再给我们照。可摄影师走了还不到十分钟,圆圆醒来了,她先是扭动一下身体,睁开眼睛,然后小嘴一咧,哭起来,要吃奶了。我们真是又气又笑——也太自我了吧。
这件事让我们发现,孩子岂止是“不怕打扰”,简直是“特别地不怕打扰”。因为一般情况下人们没有必要把一个正在熟睡的婴儿叫醒,所以这个现象也不容易被发现。从那以后,我们就更不担心有什么声音能吵着她了,而她也确实能在任何声音里睡得香甜。
事实上,圆圆稍大一些后是很容易被叫醒来的。从她一岁多开始,我们几次因为赶火车,需要半夜起来,我只要轻轻一叫她,她就能醒来,不哭不闹的,非常乖巧。但在平时,她却总是睡得很沉,只要这个声音不是专门叫她,就吵不着她。她的耳朵好像有特别的功能,能把无关的声音过滤掉。
她两岁左右时,有天晚上我和她爸爸在临睡前因为一件什么事大声争辩,当时圆圆和我们在一个屋里,已睡着了。我们开始还担心把她吵醒,但发现她睡得很踏实,根本没有被打扰的迹象,于是声音越来越高,痛快地吵了一架。父母掀起一场声音的疾风暴雨,圆圆却始终像在摇篮曲中睡得那么香甜。
有一些婴幼儿,他们睡觉好像确实怕吵,这种情况,除了个别特别敏感的孩子,一般是在出生后前几个月的时间里惯出坏毛病了。还有一些婴儿在头三个月里会发生腹部绞痛,这也会导致他们突然惊醒啼哭,而大人经常误以为他们是被吵醒了。无论哪种情况,家长也不应该娇纵他睡觉怕吵的习惯,应想办法让他逐渐适应生活噪音,学会睡觉不怕吵。
一个简单的生理问题如果一直被错误地解决,最后可能会变成一个心理问题。
我听一位读研究生的女孩子说,她宿舍有一位室友,睡觉特别怕吵。宿舍四个人,尽管其余三人一直小心,这位室友总是抱怨宿舍的人弄出动静吵得她睡不好;当另外三人都不在宿舍时,她抱怨走廊里有人说话吵到了她;到半夜走廊里没人时,她也会睡不踏实,因为窗外还总会不时传来什么声音。她的睡眠问题似乎只有做鲁滨逊才能解决。
可以想象这个女孩给同宿舍的人带来很多麻烦,而最痛苦的是她自己。据说这个女孩的妈妈也是睡觉特别怕吵,在这方面就从小呵护她。可这呵护不是给孩子造福,而是给她带来可能一生甩不掉的麻烦。
就像对睡眠环境常有“安静”要求,人们也习惯于在学习环境上要求安静。但也正像适当的噪音有助于良好睡眠习惯的养成,适当的噪音也可以培养孩子们在学习方面的抗干扰能力。所以在孩子学习环境方面,也不应该过分追求安静,以免物极必反。
现在一个比较麻烦的倾向是,在学校里或家庭里,我们总在尽力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除了课堂以“安静”作为审美标准,以喧闹为坏现象,甚至连小学的活动课也要求孩子们不出声。这方面经常是做得太过了。
我在北京某小学看到,每天放学前的活动时间被称为“管理班”时间,这个时间原本是让孩子们自由活动的,可实际上它变成了自习课。每班都有一个老师管着孩子们,一旦哪个孩子说话,就要被老师大声训斥。有的班纪律不好,老师就要不停地声嘶力竭喊叫或敲击讲桌以维持“秩序”——学校里这种从早到晚求安静的现象其实非常普遍,从我上小学时就这样,现在似乎更变本加厉。
圆圆上小学二年级时下午开始有了自习课,老师不总是跟在教室里,大部分时间由班干部维护秩序。圆圆当时是班长,老师要求她管好自习课的纪律。孩子们已被管了一天了,这个时间好不容易没有老师管束,哪里肯听小班长的话,自习课总是乱哄哄的。圆圆管了这个,那个人又开始说话,尤其她自己埋下头刚写了一点作业,教室里一下就乱了套,她又得重新站起来维持纪律。教室里的声音往往大得淹没她的声音,圆圆就得大声喊叫,才能重新让教室里安静一小会儿。
这种做法根本不符合圆圆的天性,而老师又总是要求她对自习课的“纪律”负起责来,这让她左右为难。过了一段时间,她居然写了个“辞职报告”,要求辞去班长的职务,想当文艺委员。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文艺委员不需要在自习课上管人。事情把孩子逼得连“官”都不想当了!
小学是儿童的活动场所,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嘈杂到底怎么了,它真能妨碍到谁的学习吗?不少教育工作者都形成了“安静癖”,甚至这种癖好已到了伤害儿童的地步。
我听一个朋友说,她儿子所在小学创建“文明校”,创建活动中有个项目是搞“无噪音走廊”。就是下课不许孩子们在走廊里大声喧哗。学校天天派小干部们在走廊里巡视,抓喧哗者。小干部们把握不好标准,经常是哪个孩子一不留心说话声音稍大就被记下来,就要扣班里的分。结果各班主任们为避免扣分,下课把学生关在教室,不让学生到走廊中,谁想上厕所先在教室里排队,一个上完回来另一个再上。听说这个学校的走廊确实很安静,经验还被推广到别的小学……
在“无噪音走廊”里成长的孩子,他所感受到的,实质是学校教育的野蛮。这样一种创建“文明校”的活动,能让孩子们心底生长出什么样的“文明”呢?
教育应该为培养孩子的习惯而工作,不应该追求表面的整齐和迎合某些消极癖好。在学习环境方面,既不需要故意制造喧闹,也不需要过分追求安静,顺其自然才是最好。学习环境如果符合儿童的天性,孩子能自然形成学习上的抗干扰能力,他们在这方面有惊人的生长力。“学习不怕吵”和“睡觉不怕吵”事实上是同一个问题,可以有相同的解决思路。
请看这所小学是如何做的——
孩子们在学校里是如此自由,每天想上什么课都是孩子们说了算。这所学校从不以“干扰别人”这样的原因制止孩子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在它的图书室里,有人看书,有人唱歌,有人朗读,有人画画。在一般人看来,这里可是够喧闹的,但实际上孩子们却是互不打扰,各干各的,自得其乐。学校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抗干扰能力,目的是让孩子们学会“无论周围怎么嘈杂,都能够立刻集中精力”![6]
这所学校让孩子们感到快乐,每个孩子放学后都不想离开,第二天早晨又想早早到校。它招收的学生都很平常,甚至有些是身体有残疾或被别的学校开除的,但学生们经历过这样的小学教育后,最后却几乎个个成才——这就是那本很有名的《窗边的小豆豆》写到的学校:巴学园。它存在于七十多年前的日本,创办者是日本教育家小林宗作先生,他的教育思想在今天看来仍非常先进,值得推崇。
在家庭中,家长们当然应该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不被打扰的学习环境,但这方面也是正常就好,不要太苛求了。如果家长在这方面太用心,甚至表现出焦虑,不但没有好效果,反而有坏作用。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邻居,她住在我的楼下。大约在圆圆读初中时,她的女儿正要高考。当时圆圆要参加二胡考级,由于上住宿制学校,只能每个周末回家时练琴。结果只要圆圆的二胡声一响,楼下就开始敲暖气管。开始我们不以为是针对我们来的,因为那个楼虽然隔音不太好,但谁家有什么声响,仅仅是隐约听到,那音量根本影响不到自己。后来又反复几次,我们才确信那个声音就是制止圆圆练二胡的。
我后来在电梯里遇到一些邻居,从他们的言谈中知道这位母亲抱怨别人家的声音影响了她女儿的学习,所以总敲暖气管,甚至“登门拜访”过一些人。大家在心里可能也觉得她做得有些过,不过人们还是很支持孩子高考,都自觉地减少了家里的各种声音。
圆圆不能在晚上练二胡了,只能在周六上午、即那女孩去学校上课时练。那段时间也听不到邻居家弹钢琴的声音了,只是不时地听到楼下敲暖气管的声音,看来影响他家孩子学习的声音是消灭不尽的。我当时就替这个高三的女孩担忧,家长响亮地敲打暖气管,其实是不断地提醒孩子这里有噪音那里有噪音。整天竖起耳朵搜索噪音,能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吗?
令人遗憾的是那个女孩真的没考上大学,我知道的结果是她又复读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孩子自己不想学习,找借口说别人吵着她了,这种情况下,家长更不能助长孩子的坏毛病。
无菌舱里培养不出体格健壮的人,靠消灭周围正常声音来成全学习的做法也没有道理。在一个正常环境中备受打扰的孩子,在安静的环境中同样容易受到打扰,真正打扰他的不是那个声音,是他寻找声音的习惯。
孩子成长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家长不可能为孩子营造出每一种理想的生长条件。培养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就等于为他提供了能随身携带的好环境。
圆圆读高中时,她姥姥来我家,总担心电视声音会吵到她的学习。我们就一次次地告诉她姥姥没事,您什么时间想看电视就去看。
我们说的是真心话,只要不把电视机搬到圆圆的屋里,她把小屋门一关,根本就不受任何事情打扰。我们一直有意无意地培养她的抗干扰能力,在她上小学时甚至怂恿她边看电视边写作业。
高考前两个月,在距离我家不到一百米处,一幢新大楼开始动工。大型车辆因为白天不能进市区,晚上才可以驶进。所以每到晚上十一二点,外面就开始传来大卡车的轰鸣声,钢筋石块的装卸声,工人们操作时的叫喊声,一直得持续到凌晨三四点。和我们一个楼上另有两位考生,他们的家长去找过工地,但没什么结果。北京市好像有规定,高考期间居民楼附近的工地不许夜间施工,但那个工地一晚都没停歇。施工单位只是不断地在居民楼里张贴道歉告示,希望人们谅解。
我和她爸爸心里也有些着急,但想想施工单位有他们的难处,觉得去找他们也没什么效果。我们在家里所能做的,就是避免提醒,而不是去抱怨。
我们在圆圆面前从没提到一句关于工地的噪音的话。观察到她每天心态平和,猜测她可能压根就没注意到这个问题,我们也假装什么事都没有,丝毫没有流露出对噪音的焦虑。
那一阶段圆圆的睡眠也很好,这可能也得益于她从小养成的睡觉不怕吵的习惯。高考前圆圆说自己怎么感觉不到很紧张,是不是不在状态啊。考试结束后,她惊奇地说怎么考试就过去了,也没失眠一次。
直到这时,我们才敢问她是否受到外面工地的打扰。圆圆在我们的提醒下才发现外面的工地开工了,她说这些天有时候感觉到外面噪音很大,但没顾上在意,没发现它有这么吵。
家长应该给孩子积极的影响,让孩子学会和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而不是处处苛责,处处想改造。
带着这样的想法来看“噪音”,它们就不再是噪音——邻居家里传来的电视声、吵架声,汽车在路上的行驶声和喇叭声,工地上机器的轰鸣声——它们是城市天籁,我们实在没有必要被这些声音困扰。
在很多类似的小问题上,都可以有这样一种坦然的态度,由此解决的则可能是个大问题。
与其说“睡觉不怕吵”是个生理问题,不如说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是个教育问题。
我很庆幸在圆圆出生前读到一本《新育儿百科全书》,这本书非常好,是美国一位著名儿科医生、儿童心理学家写的。当时也买了另外几本“国产”育儿书,看完后,觉得这本“进口”书的育儿观处处追求“自然”,却又科学客观,很合自己胃口。比如在婴儿睡眠这个事上,我当时看到的“国产”书里都讲孩子出生后,应该尽量给他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孩子有良好的睡眠。而这本书里却是这样写的:
“家里有些动静,一般不会影响孩子睡觉。父母在房间里走动不用蹑手蹑脚,说话也不必悄声细气,否则孩子习惯了寂静的环境,突然听到一点声音反而容易惊醒。无论婴儿还是儿童,只要平日习惯了家里的一般嘈杂声和说话声,即使有客人来访谈笑,或收音机、电视机打开着,甚至有人走进他们的卧室,他仍然可以睡得很香。”[5]
短短一段话让我受益匪浅。
这段话提醒我,孩子的睡眠完全可以和大人的正常活动做到两不打扰,一个略有噪音的环境还有利于养成孩子睡觉不怕打扰的好习惯。所以圆圆出生后,我们该干什么干什么,说话声、电视音量平时多大还是多大。而床上这个小婴儿也确乎表现出不怕打扰的样子。她满月时在照相时的表现,更加深了我的这种印象。
当时我家还没有相机,圆圆过满月时就从外面找个人来家里给她照相。摄影师来了,这个小婴儿正睡着。因为摄影师接下来还要到另外一家人那里拍照,不愿等,我们就决定把孩子弄醒。
我先轻摸她的脸蛋,用平常的声音喊她醒来,结果没反应。
于是把小被子揭开,一边活动她的四肢一边用稍大的声音跟她说话,她还是不理睬。
她爸爸在旁边说,抱起来应该就醒了。我把她抱起来,拍拍她的屁股和背,左拍右拍,好像都拍在别人身上,她的头靠在我胸前睡得更香了。
大家觉得又奇怪又好笑,连摄影师也说真是奇怪了,怎么叫不醒呢。然后我们又用手轻挠她脖子处痒痒肉,她只是头和脖子微微扭动一下,脸上还出现一个浅浅的微笑,鼻息均匀,继续她的美梦。
最后,姥姥使出绝招,拿来一块毛巾给她擦脸,又湿又凉的毛巾擦到她粉嫩的脸上,可小家伙仅仅是鼻子微微地皱了一下,然后面目恬淡,神情泰若,更加自我地酣睡着,就是不醒来。
这样折腾了近半个小时也没把她弄醒,没办法,我们只好让摄影师先到别人家照,返回来再给我们照。可摄影师走了还不到十分钟,圆圆醒来了,她先是扭动一下身体,睁开眼睛,然后小嘴一咧,哭起来,要吃奶了。我们真是又气又笑——也太自我了吧。
这件事让我们发现,孩子岂止是“不怕打扰”,简直是“特别地不怕打扰”。因为一般情况下人们没有必要把一个正在熟睡的婴儿叫醒,所以这个现象也不容易被发现。从那以后,我们就更不担心有什么声音能吵着她了,而她也确实能在任何声音里睡得香甜。
事实上,圆圆稍大一些后是很容易被叫醒来的。从她一岁多开始,我们几次因为赶火车,需要半夜起来,我只要轻轻一叫她,她就能醒来,不哭不闹的,非常乖巧。但在平时,她却总是睡得很沉,只要这个声音不是专门叫她,就吵不着她。她的耳朵好像有特别的功能,能把无关的声音过滤掉。
她两岁左右时,有天晚上我和她爸爸在临睡前因为一件什么事大声争辩,当时圆圆和我们在一个屋里,已睡着了。我们开始还担心把她吵醒,但发现她睡得很踏实,根本没有被打扰的迹象,于是声音越来越高,痛快地吵了一架。父母掀起一场声音的疾风暴雨,圆圆却始终像在摇篮曲中睡得那么香甜。
有一些婴幼儿,他们睡觉好像确实怕吵,这种情况,除了个别特别敏感的孩子,一般是在出生后前几个月的时间里惯出坏毛病了。还有一些婴儿在头三个月里会发生腹部绞痛,这也会导致他们突然惊醒啼哭,而大人经常误以为他们是被吵醒了。无论哪种情况,家长也不应该娇纵他睡觉怕吵的习惯,应想办法让他逐渐适应生活噪音,学会睡觉不怕吵。
一个简单的生理问题如果一直被错误地解决,最后可能会变成一个心理问题。
我听一位读研究生的女孩子说,她宿舍有一位室友,睡觉特别怕吵。宿舍四个人,尽管其余三人一直小心,这位室友总是抱怨宿舍的人弄出动静吵得她睡不好;当另外三人都不在宿舍时,她抱怨走廊里有人说话吵到了她;到半夜走廊里没人时,她也会睡不踏实,因为窗外还总会不时传来什么声音。她的睡眠问题似乎只有做鲁滨逊才能解决。
可以想象这个女孩给同宿舍的人带来很多麻烦,而最痛苦的是她自己。据说这个女孩的妈妈也是睡觉特别怕吵,在这方面就从小呵护她。可这呵护不是给孩子造福,而是给她带来可能一生甩不掉的麻烦。
就像对睡眠环境常有“安静”要求,人们也习惯于在学习环境上要求安静。但也正像适当的噪音有助于良好睡眠习惯的养成,适当的噪音也可以培养孩子们在学习方面的抗干扰能力。所以在孩子学习环境方面,也不应该过分追求安静,以免物极必反。
现在一个比较麻烦的倾向是,在学校里或家庭里,我们总在尽力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除了课堂以“安静”作为审美标准,以喧闹为坏现象,甚至连小学的活动课也要求孩子们不出声。这方面经常是做得太过了。
我在北京某小学看到,每天放学前的活动时间被称为“管理班”时间,这个时间原本是让孩子们自由活动的,可实际上它变成了自习课。每班都有一个老师管着孩子们,一旦哪个孩子说话,就要被老师大声训斥。有的班纪律不好,老师就要不停地声嘶力竭喊叫或敲击讲桌以维持“秩序”——学校里这种从早到晚求安静的现象其实非常普遍,从我上小学时就这样,现在似乎更变本加厉。
圆圆上小学二年级时下午开始有了自习课,老师不总是跟在教室里,大部分时间由班干部维护秩序。圆圆当时是班长,老师要求她管好自习课的纪律。孩子们已被管了一天了,这个时间好不容易没有老师管束,哪里肯听小班长的话,自习课总是乱哄哄的。圆圆管了这个,那个人又开始说话,尤其她自己埋下头刚写了一点作业,教室里一下就乱了套,她又得重新站起来维持纪律。教室里的声音往往大得淹没她的声音,圆圆就得大声喊叫,才能重新让教室里安静一小会儿。
这种做法根本不符合圆圆的天性,而老师又总是要求她对自习课的“纪律”负起责来,这让她左右为难。过了一段时间,她居然写了个“辞职报告”,要求辞去班长的职务,想当文艺委员。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文艺委员不需要在自习课上管人。事情把孩子逼得连“官”都不想当了!
小学是儿童的活动场所,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嘈杂到底怎么了,它真能妨碍到谁的学习吗?不少教育工作者都形成了“安静癖”,甚至这种癖好已到了伤害儿童的地步。
我听一个朋友说,她儿子所在小学创建“文明校”,创建活动中有个项目是搞“无噪音走廊”。就是下课不许孩子们在走廊里大声喧哗。学校天天派小干部们在走廊里巡视,抓喧哗者。小干部们把握不好标准,经常是哪个孩子一不留心说话声音稍大就被记下来,就要扣班里的分。结果各班主任们为避免扣分,下课把学生关在教室,不让学生到走廊中,谁想上厕所先在教室里排队,一个上完回来另一个再上。听说这个学校的走廊确实很安静,经验还被推广到别的小学……
在“无噪音走廊”里成长的孩子,他所感受到的,实质是学校教育的野蛮。这样一种创建“文明校”的活动,能让孩子们心底生长出什么样的“文明”呢?
教育应该为培养孩子的习惯而工作,不应该追求表面的整齐和迎合某些消极癖好。在学习环境方面,既不需要故意制造喧闹,也不需要过分追求安静,顺其自然才是最好。学习环境如果符合儿童的天性,孩子能自然形成学习上的抗干扰能力,他们在这方面有惊人的生长力。“学习不怕吵”和“睡觉不怕吵”事实上是同一个问题,可以有相同的解决思路。
请看这所小学是如何做的——
孩子们在学校里是如此自由,每天想上什么课都是孩子们说了算。这所学校从不以“干扰别人”这样的原因制止孩子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在它的图书室里,有人看书,有人唱歌,有人朗读,有人画画。在一般人看来,这里可是够喧闹的,但实际上孩子们却是互不打扰,各干各的,自得其乐。学校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抗干扰能力,目的是让孩子们学会“无论周围怎么嘈杂,都能够立刻集中精力”![6]
这所学校让孩子们感到快乐,每个孩子放学后都不想离开,第二天早晨又想早早到校。它招收的学生都很平常,甚至有些是身体有残疾或被别的学校开除的,但学生们经历过这样的小学教育后,最后却几乎个个成才——这就是那本很有名的《窗边的小豆豆》写到的学校:巴学园。它存在于七十多年前的日本,创办者是日本教育家小林宗作先生,他的教育思想在今天看来仍非常先进,值得推崇。
在家庭中,家长们当然应该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不被打扰的学习环境,但这方面也是正常就好,不要太苛求了。如果家长在这方面太用心,甚至表现出焦虑,不但没有好效果,反而有坏作用。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邻居,她住在我的楼下。大约在圆圆读初中时,她的女儿正要高考。当时圆圆要参加二胡考级,由于上住宿制学校,只能每个周末回家时练琴。结果只要圆圆的二胡声一响,楼下就开始敲暖气管。开始我们不以为是针对我们来的,因为那个楼虽然隔音不太好,但谁家有什么声响,仅仅是隐约听到,那音量根本影响不到自己。后来又反复几次,我们才确信那个声音就是制止圆圆练二胡的。
我后来在电梯里遇到一些邻居,从他们的言谈中知道这位母亲抱怨别人家的声音影响了她女儿的学习,所以总敲暖气管,甚至“登门拜访”过一些人。大家在心里可能也觉得她做得有些过,不过人们还是很支持孩子高考,都自觉地减少了家里的各种声音。
圆圆不能在晚上练二胡了,只能在周六上午、即那女孩去学校上课时练。那段时间也听不到邻居家弹钢琴的声音了,只是不时地听到楼下敲暖气管的声音,看来影响他家孩子学习的声音是消灭不尽的。我当时就替这个高三的女孩担忧,家长响亮地敲打暖气管,其实是不断地提醒孩子这里有噪音那里有噪音。整天竖起耳朵搜索噪音,能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吗?
令人遗憾的是那个女孩真的没考上大学,我知道的结果是她又复读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孩子自己不想学习,找借口说别人吵着她了,这种情况下,家长更不能助长孩子的坏毛病。
无菌舱里培养不出体格健壮的人,靠消灭周围正常声音来成全学习的做法也没有道理。在一个正常环境中备受打扰的孩子,在安静的环境中同样容易受到打扰,真正打扰他的不是那个声音,是他寻找声音的习惯。
孩子成长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家长不可能为孩子营造出每一种理想的生长条件。培养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就等于为他提供了能随身携带的好环境。
圆圆读高中时,她姥姥来我家,总担心电视声音会吵到她的学习。我们就一次次地告诉她姥姥没事,您什么时间想看电视就去看。
我们说的是真心话,只要不把电视机搬到圆圆的屋里,她把小屋门一关,根本就不受任何事情打扰。我们一直有意无意地培养她的抗干扰能力,在她上小学时甚至怂恿她边看电视边写作业。
高考前两个月,在距离我家不到一百米处,一幢新大楼开始动工。大型车辆因为白天不能进市区,晚上才可以驶进。所以每到晚上十一二点,外面就开始传来大卡车的轰鸣声,钢筋石块的装卸声,工人们操作时的叫喊声,一直得持续到凌晨三四点。和我们一个楼上另有两位考生,他们的家长去找过工地,但没什么结果。北京市好像有规定,高考期间居民楼附近的工地不许夜间施工,但那个工地一晚都没停歇。施工单位只是不断地在居民楼里张贴道歉告示,希望人们谅解。
我和她爸爸心里也有些着急,但想想施工单位有他们的难处,觉得去找他们也没什么效果。我们在家里所能做的,就是避免提醒,而不是去抱怨。
我们在圆圆面前从没提到一句关于工地的噪音的话。观察到她每天心态平和,猜测她可能压根就没注意到这个问题,我们也假装什么事都没有,丝毫没有流露出对噪音的焦虑。
那一阶段圆圆的睡眠也很好,这可能也得益于她从小养成的睡觉不怕吵的习惯。高考前圆圆说自己怎么感觉不到很紧张,是不是不在状态啊。考试结束后,她惊奇地说怎么考试就过去了,也没失眠一次。
直到这时,我们才敢问她是否受到外面工地的打扰。圆圆在我们的提醒下才发现外面的工地开工了,她说这些天有时候感觉到外面噪音很大,但没顾上在意,没发现它有这么吵。
家长应该给孩子积极的影响,让孩子学会和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而不是处处苛责,处处想改造。
带着这样的想法来看“噪音”,它们就不再是噪音——邻居家里传来的电视声、吵架声,汽车在路上的行驶声和喇叭声,工地上机器的轰鸣声——它们是城市天籁,我们实在没有必要被这些声音困扰。
在很多类似的小问题上,都可以有这样一种坦然的态度,由此解决的则可能是个大问题。
与其说“睡觉不怕吵”是个生理问题,不如说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是个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