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买设备与造设备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2K小说网 www.2kxs.cc,最快更新大国重工最新章节!
东京,新国际机场。
一群中国人从到达口出来,站在外面依依不舍地告别:
“小冯处长,再见,咱们回国见!”
“胥总工,再见,注意保重身体!”
胥文良与冯啸辰二人握了握手,又互相交换了一个微笑的眼神,便各自随着自己的队伍而去了。
按照与三立制钢所签订的协议,秦州重型机器厂派出了由胥文良带队的一支技术团队,前往三立制钢所参加轧机设计工作,从头开始亲身体会三立制钢所的轧机设计流程,学习他们的设计经验。
冯啸辰跟随的是另一支队伍,这是一个大化肥设备考察团,组成人员非常复杂,部委方面包括了国家计委、经委、农业部、机械部、化工部等等,地方上则有几个省的政府官员,企业方面则包括了五六家大型化肥厂和四五家化工设备制造厂的干部和技术人员。如果要从专业上划分,大致是两个阵营,一个是用化肥和造化肥的,另一个则是制造化肥设备的。
这个考察团的任务,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矛盾。地方官员和化肥厂方面提出的是考察日本的化肥设备制造情况,进而直接引进大化肥设备,尽快形成化肥生产能力。机械部以及几家化工机械厂方面则认为应当引进化肥设备的制造能力,以便实现大化肥设备的国产化,以后想建多少家化肥厂,就能够建多少家了。
计委、经委、农业部、化工部等方面则是态度模棱两可,既有支持买设备的,也有支持引进设备制造能力的,更有在中间抖机灵的,说可以买几套,再自己造几套,这样两边的想法都可以兼顾了。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化肥的需求量一向是非常大的。从50年代开始,我国引进苏联技术,逐渐形成了年产1万吨级至5万吨级的中小型氮肥设备生产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了“五小工业”中的小化肥体系。
而在此时,国外的化肥生产技术却已经走向了大型化,年产30万吨合成氨装置成为流行趋势。大化肥与小化肥在能耗方面差距极大,据测算,年产30万合成氨的大型装置吨氨电耗为38度,而年产5000吨的小型装置吨氨电耗为1363度。不同的消耗水平带来了成本和利润的巨大差异,在80年代初,大型厂生产的合成氨每吨利润为130元,而小型厂每吨仅为27元。
此外,国产氮肥主要为含氮量较低的碳酸氢铵,也就是农民俗称的碳铵,含氮量仅为17%,国外普遍使用的则是尿素,含氮量为48%,肥效上的差异也是极其明显的。
70年代初,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中国开始大量从国外进口尿素,花费了大量的外汇。为了摆脱这种困境,70年代中期,国家从美国、荷兰、法国、日本等国家引进了13套年产30万吨合成氨和52万吨尿素的大化肥设备;70年代末,又追加了4套同等规格的设备。
然而,仅仅依靠这17套引进设备,并不能完全满足国内农业生产对于化肥的需求。农业部和化工部估计,到本世纪末,国内农业生产需要的化肥按折纯量计算将达到4000万吨以上,综合考虑大中小型氮肥以及磷肥的结构,国内至少还需要新建30套以上的30万吨合成氨装置。
这样一来,便形成了买设备和造设备的两派,而且势均力敌,相持不下。
造设备是国家定下的大方向,冯啸辰所在的重装办就承担着这样的使命。在重装办负责的11项重大技术装备中,就包括了大化肥这一项。国家明确提出,大化肥设备是保障国家农业安全的重点装备,必须自己掌握这方面的技术。从这个意义上说,主张自己造设备的一方是有着“政治正确”这把尚方宝剑的,说话也有底气。
然而,主张买设备的一方也有充分的道理。买一套设备进来,3年就能够投产,为农业生产提供急需的尿素。而如果选择自己造设备,从消化吸收到技术成熟,没个十年八年是办不到的。在这段时间里,农民需要化肥,如果国家不能提供,那么就意味着粮食无法增产,饿着了10亿人的肚子,由谁负责?如果由国家提供,那么就只能是依赖进口,同样要花费宝贵的外汇。
一吨尿素的进口价格按100美元计算,年产52万吨尿素的装置早一年投产,就能够节省5000万美元的外汇支出。如果等待国产设备,哪怕只是耽误五年时间,损失的外汇也会高达2至3亿美元,而这些钱已经足够引进五套设备了。
有一个历史数据,从1971年至1985年,国家引进17套大化肥设备以及其他一些相关设备,花费的外汇为10.6亿美元;而1988年一年进口化肥的用汇就已经达到了20亿美元。是抓紧时间引进设备替代化肥进口,还是宁可进口化肥而不进口设备,为国产设备让路,这道选择题恐怕并不难做吧?
“造不如买”这句话,如果不掺杂进意识形态上的标签,在有些时候的确是有道理的。
除开这些能够拿到桌面上来说的大道理,还有一些不能说出来、但又谁都知道的小道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比前面的大道理还要关键。
与轧机不同,大化肥设备的引进价格并不特别高。70年代中期,中国引进的1700毫米热轧和冷轧生产线,总投资是38.9亿元人民币,而同期引进一套30万吨合成氨和52万吨尿素的生产装置,投资仅为3亿元。前者因为投资额巨大,地方政府无力承担,必须由国家出钱,所以经委可以强制要求必须是“联合制造”,并逐步提高国产化水平。而后者所需要的投资是省一级政府能够筹措到的,人家自己掏钱买设备,国家又有什么理由去说三道四呢?
大型的化工设备企业都是国家直属的,省里养不起这样大的企业。而化肥厂却是属于省里的,生产出来的化肥以及获得的利润,都是省里的好处。哪个省愿意放弃嘴边的肥肉,拿去给国家直属的化工设备厂练技术?
至于说到引进设备能够给当事者个人带来的好处,就更摆不上台面了,可谁又能说这方面的因素不重要呢?
冯啸辰现在跳进去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旋涡。这次的考察团是由经委牵头的,从一开始商定参加人员的时候,就已经是矛盾重重、剑拔弩张,让经委领导都头疼不已。因为涉及到大型装备引进的问题,经委便要求重装办派人参加,相机协调。罗翔飞也知道这件事的麻烦之处,带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派出了自己的看家法宝冯啸辰,希望以冯啸辰的机智,能够在这团乱麻中间梳理出一个头绪来。
大化肥设备考察团与秦重的轧机设计代表团是同机前往日本的。冯啸辰原打算在飞机上和考察团的人员多聊一聊,谁料想一上飞机就被胥文良和崔永峰给拉过去了,谈了一路的轧机问题。这会好不容易把胥文良他们送走,冯啸辰这才回到自己的团队里来了。
“小冯,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日本化工设备协会的副理事长乾贵武志先生。”
考察团团长王时诚看到冯啸辰过来,笑呵呵地给他引见着日方前来迎接的人员。王时诚是经委的一名副司长,而重装办是设在经委下面的机构,所以王时诚算是冯啸辰的间接上级。不过,王时诚是个挺聪明的人,他早就听说大主任张克艰对冯啸辰颇为欣赏,而且由于冯啸辰出了一个成立经纬咨询公司的主意,解决了经委许多待业子弟的就业问题,经委许多干部都对他心存感念,因此王时诚也就不便在冯啸辰面前摆上级的架子了,话里话外对他都很是客气。
“乾贵先生,很高兴认识你。”
冯啸辰走上前,与乾贵武志对鞠了一躬,用日语向对方打着招呼。
“想不到小冯你的日语这么好!”王时诚半真半假地发出一声惊叹,“怪不得罗主任那么器重你。对了,乾贵先生,我忘了向你介绍了,这位是我们经委重大装备办公室的副处长冯啸辰先生,有关重大装备引进的问题,便是由冯处长所在的部门直接负责的。”
后面这句,他便是向乾贵武志说的了。翻译把他的话译给乾贵武志,乾贵武志脸上露出几分惊讶之色,接着便向冯啸辰又鞠了一躬,说道:“如此说来,这一次贵我双方的合作,就要多多仰仗冯处长了。”
冯啸辰笑道:“哈哈,乾贵先生搞错了,刚才王司长是在跟你开玩笑呢。王司长是我的领导,我们代表团里所有的人都是我的领导,我只是给他们当当翻译、跑跑腿的勤杂工罢了。不过,还是希望我们合作愉快吧。”
乾贵武志也分不清王时诚的话和冯啸辰的话谁更靠谱,但本着宁可错杀、决不错过的念头,他还是向冯啸辰客客气气地说道:“对对,合作愉快。来,各位,这边请,我们先到宾馆去下榻,然后到东京郊外最负盛名的疗养地去泡泡温泉,解解旅途上的乏累。”
东京,新国际机场。
一群中国人从到达口出来,站在外面依依不舍地告别:
“小冯处长,再见,咱们回国见!”
“胥总工,再见,注意保重身体!”
胥文良与冯啸辰二人握了握手,又互相交换了一个微笑的眼神,便各自随着自己的队伍而去了。
按照与三立制钢所签订的协议,秦州重型机器厂派出了由胥文良带队的一支技术团队,前往三立制钢所参加轧机设计工作,从头开始亲身体会三立制钢所的轧机设计流程,学习他们的设计经验。
冯啸辰跟随的是另一支队伍,这是一个大化肥设备考察团,组成人员非常复杂,部委方面包括了国家计委、经委、农业部、机械部、化工部等等,地方上则有几个省的政府官员,企业方面则包括了五六家大型化肥厂和四五家化工设备制造厂的干部和技术人员。如果要从专业上划分,大致是两个阵营,一个是用化肥和造化肥的,另一个则是制造化肥设备的。
这个考察团的任务,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矛盾。地方官员和化肥厂方面提出的是考察日本的化肥设备制造情况,进而直接引进大化肥设备,尽快形成化肥生产能力。机械部以及几家化工机械厂方面则认为应当引进化肥设备的制造能力,以便实现大化肥设备的国产化,以后想建多少家化肥厂,就能够建多少家了。
计委、经委、农业部、化工部等方面则是态度模棱两可,既有支持买设备的,也有支持引进设备制造能力的,更有在中间抖机灵的,说可以买几套,再自己造几套,这样两边的想法都可以兼顾了。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化肥的需求量一向是非常大的。从50年代开始,我国引进苏联技术,逐渐形成了年产1万吨级至5万吨级的中小型氮肥设备生产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了“五小工业”中的小化肥体系。
而在此时,国外的化肥生产技术却已经走向了大型化,年产30万吨合成氨装置成为流行趋势。大化肥与小化肥在能耗方面差距极大,据测算,年产30万合成氨的大型装置吨氨电耗为38度,而年产5000吨的小型装置吨氨电耗为1363度。不同的消耗水平带来了成本和利润的巨大差异,在80年代初,大型厂生产的合成氨每吨利润为130元,而小型厂每吨仅为27元。
此外,国产氮肥主要为含氮量较低的碳酸氢铵,也就是农民俗称的碳铵,含氮量仅为17%,国外普遍使用的则是尿素,含氮量为48%,肥效上的差异也是极其明显的。
70年代初,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中国开始大量从国外进口尿素,花费了大量的外汇。为了摆脱这种困境,70年代中期,国家从美国、荷兰、法国、日本等国家引进了13套年产30万吨合成氨和52万吨尿素的大化肥设备;70年代末,又追加了4套同等规格的设备。
然而,仅仅依靠这17套引进设备,并不能完全满足国内农业生产对于化肥的需求。农业部和化工部估计,到本世纪末,国内农业生产需要的化肥按折纯量计算将达到4000万吨以上,综合考虑大中小型氮肥以及磷肥的结构,国内至少还需要新建30套以上的30万吨合成氨装置。
这样一来,便形成了买设备和造设备的两派,而且势均力敌,相持不下。
造设备是国家定下的大方向,冯啸辰所在的重装办就承担着这样的使命。在重装办负责的11项重大技术装备中,就包括了大化肥这一项。国家明确提出,大化肥设备是保障国家农业安全的重点装备,必须自己掌握这方面的技术。从这个意义上说,主张自己造设备的一方是有着“政治正确”这把尚方宝剑的,说话也有底气。
然而,主张买设备的一方也有充分的道理。买一套设备进来,3年就能够投产,为农业生产提供急需的尿素。而如果选择自己造设备,从消化吸收到技术成熟,没个十年八年是办不到的。在这段时间里,农民需要化肥,如果国家不能提供,那么就意味着粮食无法增产,饿着了10亿人的肚子,由谁负责?如果由国家提供,那么就只能是依赖进口,同样要花费宝贵的外汇。
一吨尿素的进口价格按100美元计算,年产52万吨尿素的装置早一年投产,就能够节省5000万美元的外汇支出。如果等待国产设备,哪怕只是耽误五年时间,损失的外汇也会高达2至3亿美元,而这些钱已经足够引进五套设备了。
有一个历史数据,从1971年至1985年,国家引进17套大化肥设备以及其他一些相关设备,花费的外汇为10.6亿美元;而1988年一年进口化肥的用汇就已经达到了20亿美元。是抓紧时间引进设备替代化肥进口,还是宁可进口化肥而不进口设备,为国产设备让路,这道选择题恐怕并不难做吧?
“造不如买”这句话,如果不掺杂进意识形态上的标签,在有些时候的确是有道理的。
除开这些能够拿到桌面上来说的大道理,还有一些不能说出来、但又谁都知道的小道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比前面的大道理还要关键。
与轧机不同,大化肥设备的引进价格并不特别高。70年代中期,中国引进的1700毫米热轧和冷轧生产线,总投资是38.9亿元人民币,而同期引进一套30万吨合成氨和52万吨尿素的生产装置,投资仅为3亿元。前者因为投资额巨大,地方政府无力承担,必须由国家出钱,所以经委可以强制要求必须是“联合制造”,并逐步提高国产化水平。而后者所需要的投资是省一级政府能够筹措到的,人家自己掏钱买设备,国家又有什么理由去说三道四呢?
大型的化工设备企业都是国家直属的,省里养不起这样大的企业。而化肥厂却是属于省里的,生产出来的化肥以及获得的利润,都是省里的好处。哪个省愿意放弃嘴边的肥肉,拿去给国家直属的化工设备厂练技术?
至于说到引进设备能够给当事者个人带来的好处,就更摆不上台面了,可谁又能说这方面的因素不重要呢?
冯啸辰现在跳进去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旋涡。这次的考察团是由经委牵头的,从一开始商定参加人员的时候,就已经是矛盾重重、剑拔弩张,让经委领导都头疼不已。因为涉及到大型装备引进的问题,经委便要求重装办派人参加,相机协调。罗翔飞也知道这件事的麻烦之处,带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派出了自己的看家法宝冯啸辰,希望以冯啸辰的机智,能够在这团乱麻中间梳理出一个头绪来。
大化肥设备考察团与秦重的轧机设计代表团是同机前往日本的。冯啸辰原打算在飞机上和考察团的人员多聊一聊,谁料想一上飞机就被胥文良和崔永峰给拉过去了,谈了一路的轧机问题。这会好不容易把胥文良他们送走,冯啸辰这才回到自己的团队里来了。
“小冯,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日本化工设备协会的副理事长乾贵武志先生。”
考察团团长王时诚看到冯啸辰过来,笑呵呵地给他引见着日方前来迎接的人员。王时诚是经委的一名副司长,而重装办是设在经委下面的机构,所以王时诚算是冯啸辰的间接上级。不过,王时诚是个挺聪明的人,他早就听说大主任张克艰对冯啸辰颇为欣赏,而且由于冯啸辰出了一个成立经纬咨询公司的主意,解决了经委许多待业子弟的就业问题,经委许多干部都对他心存感念,因此王时诚也就不便在冯啸辰面前摆上级的架子了,话里话外对他都很是客气。
“乾贵先生,很高兴认识你。”
冯啸辰走上前,与乾贵武志对鞠了一躬,用日语向对方打着招呼。
“想不到小冯你的日语这么好!”王时诚半真半假地发出一声惊叹,“怪不得罗主任那么器重你。对了,乾贵先生,我忘了向你介绍了,这位是我们经委重大装备办公室的副处长冯啸辰先生,有关重大装备引进的问题,便是由冯处长所在的部门直接负责的。”
后面这句,他便是向乾贵武志说的了。翻译把他的话译给乾贵武志,乾贵武志脸上露出几分惊讶之色,接着便向冯啸辰又鞠了一躬,说道:“如此说来,这一次贵我双方的合作,就要多多仰仗冯处长了。”
冯啸辰笑道:“哈哈,乾贵先生搞错了,刚才王司长是在跟你开玩笑呢。王司长是我的领导,我们代表团里所有的人都是我的领导,我只是给他们当当翻译、跑跑腿的勤杂工罢了。不过,还是希望我们合作愉快吧。”
乾贵武志也分不清王时诚的话和冯啸辰的话谁更靠谱,但本着宁可错杀、决不错过的念头,他还是向冯啸辰客客气气地说道:“对对,合作愉快。来,各位,这边请,我们先到宾馆去下榻,然后到东京郊外最负盛名的疗养地去泡泡温泉,解解旅途上的乏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