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K小说网 > 农女要翻身:邪王,慢点 > 第一百一十二章 买地盖房
第一百一十二章 买地盖房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2K小说网 www.2kxs.cc,最快更新农女要翻身:邪王,慢点最新章节!
许春花问许青山,他最想让谁承包牛车。
许青山说想让村儿里的王大牛。
王大牛和许青山同龄,两人关系向来很好,他是屠夫王二牛的哥哥。
只是王二牛做了杀猪的营生。
王大牛老实憨厚,他的脾气像老黄牛一样,任劳任怨,慢性温热,靠种田为生。
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属于小富即安的级别。
许春花满意地点点头,她也了解王大牛,对他这个人比较满意。
许春花让许青山明天赶牛车拉客时,必须得带着王大牛。
许青山直接摇头,说道,“春花,大牛他不会去的,他还要忙着种田呢。”
因为现在是春耕时节,别的活儿都不如下地种田重要。
王大牛还要去地里干活呢,绝不可能拿出一天的时间跟着他去赶牛车。
许春花让许青山必须带着王大牛,如果王大牛不想去,就告诉他,只要他跟着他赶一天牛车,给他二百文钱。
许青山愕然,很不理解许春花为何这么做。
许春花轻轻笑了一下,说她自有妙计,让许青山不要问那么多,只须按照她说的做就行。
许青山虽然不知许春花为何这么做,但是,出于对自己闺女的信任,他就按照许春花说的做,吃完晚饭之后,连夜去找王大牛说这事。
王大牛百般不情愿,但是既然许青山把话说到这个程度,还说要给他钱,他不得不给许青山面子。
但是,他表示他不可能拿出一天的时间做这事,他只跟许青山半天,也就是明天上午跟着他赶牛车。
许春花听许青山说了这事后,笑了笑,半天也行,足够王大牛了解公共牛车这个行当了。
天亮之后,许青山赶着牛车,带着许春花和王大牛,行驶在官道上。
许青山像往常一样,凡是看到步行的路人,拿出热情的态度,主动问对方要不要进城,并把坐牛车的价格也说清楚,基本上有一半的路人选择乘坐牛车。
而对于那些老顾客来说,完全不需要许青山主动招呼,只要听到老黄牛脖子上的铃声,他们就主动向他招手,乘坐牛车。
许春花坐在牛车上,静静地观察王大牛,看看他有怎样的反应。
只见王大牛的表情,从最初的意兴阑珊到好奇,又到惊愕,到最后眼睛睁得大大的,满脸不可思议。
到了松江城,许春花下了牛车,低声对许青山说了一句,“爹,我敢保证,大牛叔今天肯定会跟你一天的。”
许青山本能地摇头,不相信的说道,“哪能呢,大牛着急回家干活呢,怎么可能一直跟着我。”
许春花笑了笑,“那咱们走着瞧,看看他能否跟你一天。”
许青山应了一声“好”,他调转车头,又从城门处捡人,往城里拉。
王大牛亦步亦趋地跟上许青山。
许春花来到了城南门处的大市场。
市场里卖各种东西,吃喝住用样样齐全,人流如织,喧闹声不绝于耳。
许春花边走边逛,看看这里,看看那里,她被造型精美的青铜器和金银饰品吸引,虽然这个时代工艺不发达,但是,这个时代却有很多后世没有的巧夺天工的物品。
不得不佩服这个时代匠人们的聪明才智。
许春花不由得想到,如果她有一扇任意门就好了,在这个时代与现代之间任意穿梭。
这样她就可以把这些精美的器物带回现代,让现代人被惊艳,而她则能赚一大笔钱。
但是,像这种事只能是想想而已,不可能成真的,她还是解决眼前的主要问题吧。
她来到了粮食区。
市场上,各个商铺分门别类,形成固定的区域,比如蔬菜区,粮食区,工艺品区等。
在粮食区,又分为两类,一类是供人吃的,一类是种子区。
毕竟种子与普通的粮食有很大的区别,种子都是从粮食里面精挑细选的,要做到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
许春花在市场上走走停停,眼神四处寻觅,寻找花生。
终于,她在一个摊位上的箩筐里,发现了花生样的物品。
经过仔细辨别,又尝了两粒花生粒,许春花确认,这东西就是现代的花生,但是,在这里,不叫花生,而是叫蕃豆。
她忍不住做了个胜利的手势,哈哈,终于找到花生了,不,应该说找到蕃豆了。
既然她活在这个时代,那么就应该入乡随俗,按照这个时代的命名规则来说。
许春花问摊主蕃豆的价格。
得到摊主的答复后,许春花不由得撇撇嘴,怪不得自己老爹说蕃豆价格高,这哪里是高啊,而是非常非常高。
番豆的价格竟然达到了二十文钱一斤,要知道,像玉米、谷子等种子,其价格是一斤七八文钱,蕃豆的价格比它们贵一倍还多。
许春花开始和摊主讨价还价。
虽然以她现在的财力,完全承担得起蕃豆的价格。
但是,该砍价的时候就要砍价,这是一种习惯。
摊主直接摇头告诉许春花,蕃豆的价格不可能降低。
见摊主说的如此坚决,许春花好奇问他为何如此肯定。
堂主告诉许春花,在整个松江城,只有两家摊位卖蕃豆,另一家在西市场,虽然两家所在的位置不同,但是,另一家的价格和他家的价格完全一样,他们已经达成了共识,无论别人怎么砍价,绝不降价,因为蕃豆来自番邦,这两年刚流传到松江城,属于稀缺品。
许春花心说,这两个商家挺有先见之明,这就相当于组成价格统一联盟,确保自己一方利益不受损失。
既然这样,许春花不再砍价。
其实她砍价只是习惯使然,哪怕价格再贵一倍,她也会买的。
因为,蕃豆到她手里后,价值将会成倍的翻番,也就是说,无论她用多贵的价格买下来,都不会赔本。
许春花想了一下,她的上百亩田地,需要的花生种子少不了,但是具体需要多少,她不清楚,毕竟种田少,没经验。
她决定,先买一百斤花生种子。
摊主得知她一下子买这么多,满脸笑容。
但是,他很抱歉地告诉许春花,他摊位上现在没有这么多的蕃豆,需要找西市场伙计协调,他让许春花下午过来取货。
许春花点头,完全同意。
即使她现在买的话,她一个人也带不走,需要找人送货,下午取货更好,她带罗文夫或者唐铁军来帮忙。
她给摊主留下了一两银子作为定金。
谈完蕃豆,许春花又去了其他的几个摊位,选购玉米种子。
她不打算种太多的种类,决定只种两种作物,一种是玉米,另一种是蕃豆。
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统一的管理,比种很多个品种,管理起来要省事儿很多。
相比蕃豆,玉米的种子的选择余地大了很多,她在不同的摊位之间看了又看,几经比较,最终选择了一家。
谈定了价格,她交付了一百米玉米种子的定金,约定下午取货。
搞定了种子的事,许春花离开了市场,来到了品茗轩茶楼,找到朱掌柜,问他租房子的事怎么样了。
朱掌柜表情挺不好意思的,有些尴尬地告诉许春花,经过一番努力的寻找,终于找到一个适合开面馆分店的店铺,但是,对方要的租金很高。
许春花问他对方要多少租金,朱掌柜吐吐吞吞说道,“一年一百两银子。”
许春花惊讶,没想到房租是如此的贵,都快赶上现代帝都二环内的房租价格了。
要知道,这时候的一百两银子,可以让普通小老百姓人家幸福生活一百年。
朱掌柜向许春花解释,这个价格是市中心的最低价格,没有比这个更低的了。
许春花这次想把面馆的分店开在市中心,即位于闹市区,她想把面馆的名声再提升下,顺带提升下档次,不仅是底层老百姓的面馆,也要做商贾富豪的面馆。
朱掌柜告许春花,市中心本来就是最繁华之地,各种商业汇聚,那里的房子根本不愁租,就说现在这个门面,是他花了大力气,托人留下的,要不然连这么个门面都不可能找到。
他还告诉许春花,房子是人们最看重的财产,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在市中心买房子的价格更贵,曾经市中心有一间房对外出售,被买到了六百两的价格。
许春花听了朱掌柜的解释,释然地笑了笑,原来不光现代房价贵,古代的房价也不便宜呀。
“好了,你不用说了,我了解情况了。”许春花打断朱掌柜的话。“既然房租这么贵,加上我也不想租房子了,这事就放弃吧,从现在开始,不需做了。”
“呃……”朱掌柜没想到许春花如此干脆,说放弃就放弃。
接下来朱掌柜又一次惊愕,因为许春花告诉他,虽然她不租房子了,但是不代表她放弃了开面馆分店,分店依然要开,她让朱掌柜去找合适的地块,她要买一块地皮,朱掌柜不确信地问道,“春花,你想好要自己盖房了,要知道盖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许春花肯定地点头,“我早就想好了,你按照我说的做就行。”
她之所以想盖房子,最开始想的是,用自己窑上烧的红砖,盖一座房子,给自己的红砖做宣传,毕竟要先想红砖销售出去,卖给城里的达官贵人,首先要让他们看到红砖的效果,给他们展示样品,而房子是最好的样品。
这个时代的房屋建筑基本上是土木结构,这个土木结构并不包含后世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学的那些钢筋混凝土之类的内容,就是字面上的意思,由泥土和木头组成的建筑。
这种土木建筑的代表做是唐代的大明宫,,据说大明宫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土木结构建筑,工匠们用了几十年的时光,才修建完工。
为了满足皇帝穷奢极欲的心里,大批能工巧匠费尽心思,耗干了精力,把大明宫修建的富丽堂皇,雕梁画栋,惊艳整个世界。
只可惜这是一个土木结构的建筑,后来被一把大火烧得不留一丝痕迹,后人想一睹大明宫的遗迹,都无去处。
这就是土木建筑的缺点。
假如大明宫用的是砖木结构修建,那么即使被烧毁,也可以留下一些遗迹,给后人一个瞻仰的空间。
许春花想推广红砖,主要目的是赚钱,如果顺带着能给世界留下一些永久的东西,她乐意为之。
朱掌柜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告诉许春花,自己盖房比买房更麻烦。
经过他的讲解,许春花明白了为啥麻烦了。
朝廷对土地的管理非常严格,虽然允许有钱的富商大户或者权贵自己买地盖房子。
但是,买地的事,需要是经过县令的审批,支付大笔的钱财。
盖房的时候,也要经过县令的审批,房子盖成什么样子,怎么建,何时完工等等事务,都要向县令做明确的汇报。
如果达不到县令的要求,那名只能重新做,如果县令一直压着不通过的话,那么盖房这事绝对无法进行。
许春花听了之后,不在意的摇摇头,朱掌柜说的这些事务,不就是后世地产商人购买地皮时,向有关部门提交的相关手续嘛。
她表示这个没问题,可以按照县令的要求做。
她让朱掌柜去执行买地皮的事。
朱掌柜虽然心里不情愿,但是,既然许春花已经决定了,他就不再说什么,按照许春花说的去做。
许春花看着离开的朱掌柜,脑子里灵光一闪,她把朱掌柜叫回来,告诉他不必负责这事了,她亲自去做。
毕竟买地这事,首先要征得县令的同意,也就是说,要去县衙见县太爷陈文宽。
许春花正想找陈文宽说说关于吴文福的事呢,如今赶上这件事,她就把两件事一起办了。
许春花独自一人前往县衙。
走了一段路,她拐到酒肆,买了一壶酒,作为礼物送给陈文宽。
毕竟上次吴文福派人闹事时,陈文宽帮了她那么多,她理应向陈文宽表达感谢。
在县衙门口,当值的衙役拦住她,按照惯例,但凡有老百姓来县衙,衙役需要审问一番。
面对衙役的审问,许春花暗道失误,她来着急了,如果她去面馆找陆文夫要来陈文宽给她的令牌,就省去了被审问这一步。
但眼下,再回面馆一趟就太麻烦了,她只好一五一十,老实回答衙役的问题。
衙役得到她的回答之后,进了县衙,向陈文宽通报,得到他的允许之后,衙役走出来,示意许春花跟着他进去,并且不忘告诫许春花一句,在县衙里要老实,不得大声喧哗,不得做有失体统的事。
许春花连连点头,表示自己懂。
她跟着衙役进了县衙,穿过两道门,来到陈文宽的办公区。
陈文宽的办公区就在一个大堂里,上面挂着一块牌子,上书四个大字,明镜高悬。
许春花看着坐在桌子后面执笔办公的陈文宽,再看看他的办公区,不由得有些同情他,他待的这个地方看起来挺敞亮,但是坏处也很明显,试想一下,大冬天在宽敞的大厅里办公,估计会被冻成狗。
她压下自己心里的胡思乱想,向陈文宽行礼,并把自己买的酒送上。
陈文宽从案卷上抬头看她时,笑眯眯,但是看到她递上来的酒后,脸色就变得严肃,厉声训斥道,“春花,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来就来,何必带东西来你,难道你没听说过,我从来不收给老百姓送的礼物。”
许春花脸上露出尴尬之色,这个问题她还真没有注意过,原来这位县令老爷是一位铁面无私的青天大人。
她眼珠转了转,灵机一动,说道,“陈大人,你误会了,虽然我带酒了,但是,这酒不是送你的,而是咱们中午要喝的,中午我想给你做一个鸡蛋炒面,让你尝尝我们许氏面馆的招牌菜,这酒算我自带的干粮,你看可以不?”
陈文宽听了她的说辞,笑着指指她,“哎呦,还是你这这小姑娘脑子灵光,好吧,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许春花连连点头,“好的,陈大人。”
而后,她把自己想买地皮的事说了下,毕竟这是她来此的两大目的之一。
陈文宽告诉她,想买地皮倒是可以,但至于价格,只能按照市场价走,即使找他,也无法便宜。
因为朝廷对地皮管理严格,哪怕只卖出一亩地,也需要登记造册,逐级上报。
许春花说这就够了,只要他同意就行。
她主要怕他不同意,无法买地。
陈文宽白了她一眼,说他不是坏人,不会随便拒绝老百姓,只要是正当的要求,无论是谁,只要提出来,他都同意。
他又问许春花买地干嘛,许春花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买地盖房做饭店。
顺带着她把红砖做了一个介绍,让陈文宽成为这个世界第一个首先全面了解红砖的人。
陈文宽听得两眼发懵,虽然许春花说了很多,可是没见到实物之前,他脑海里依然没有清晰的认识。
许春花见这种情况,只能等下次带一块板砖过来,用实物做详细说明。
许春花问许青山,他最想让谁承包牛车。
许青山说想让村儿里的王大牛。
王大牛和许青山同龄,两人关系向来很好,他是屠夫王二牛的哥哥。
只是王二牛做了杀猪的营生。
王大牛老实憨厚,他的脾气像老黄牛一样,任劳任怨,慢性温热,靠种田为生。
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属于小富即安的级别。
许春花满意地点点头,她也了解王大牛,对他这个人比较满意。
许春花让许青山明天赶牛车拉客时,必须得带着王大牛。
许青山直接摇头,说道,“春花,大牛他不会去的,他还要忙着种田呢。”
因为现在是春耕时节,别的活儿都不如下地种田重要。
王大牛还要去地里干活呢,绝不可能拿出一天的时间跟着他去赶牛车。
许春花让许青山必须带着王大牛,如果王大牛不想去,就告诉他,只要他跟着他赶一天牛车,给他二百文钱。
许青山愕然,很不理解许春花为何这么做。
许春花轻轻笑了一下,说她自有妙计,让许青山不要问那么多,只须按照她说的做就行。
许青山虽然不知许春花为何这么做,但是,出于对自己闺女的信任,他就按照许春花说的做,吃完晚饭之后,连夜去找王大牛说这事。
王大牛百般不情愿,但是既然许青山把话说到这个程度,还说要给他钱,他不得不给许青山面子。
但是,他表示他不可能拿出一天的时间做这事,他只跟许青山半天,也就是明天上午跟着他赶牛车。
许春花听许青山说了这事后,笑了笑,半天也行,足够王大牛了解公共牛车这个行当了。
天亮之后,许青山赶着牛车,带着许春花和王大牛,行驶在官道上。
许青山像往常一样,凡是看到步行的路人,拿出热情的态度,主动问对方要不要进城,并把坐牛车的价格也说清楚,基本上有一半的路人选择乘坐牛车。
而对于那些老顾客来说,完全不需要许青山主动招呼,只要听到老黄牛脖子上的铃声,他们就主动向他招手,乘坐牛车。
许春花坐在牛车上,静静地观察王大牛,看看他有怎样的反应。
只见王大牛的表情,从最初的意兴阑珊到好奇,又到惊愕,到最后眼睛睁得大大的,满脸不可思议。
到了松江城,许春花下了牛车,低声对许青山说了一句,“爹,我敢保证,大牛叔今天肯定会跟你一天的。”
许青山本能地摇头,不相信的说道,“哪能呢,大牛着急回家干活呢,怎么可能一直跟着我。”
许春花笑了笑,“那咱们走着瞧,看看他能否跟你一天。”
许青山应了一声“好”,他调转车头,又从城门处捡人,往城里拉。
王大牛亦步亦趋地跟上许青山。
许春花来到了城南门处的大市场。
市场里卖各种东西,吃喝住用样样齐全,人流如织,喧闹声不绝于耳。
许春花边走边逛,看看这里,看看那里,她被造型精美的青铜器和金银饰品吸引,虽然这个时代工艺不发达,但是,这个时代却有很多后世没有的巧夺天工的物品。
不得不佩服这个时代匠人们的聪明才智。
许春花不由得想到,如果她有一扇任意门就好了,在这个时代与现代之间任意穿梭。
这样她就可以把这些精美的器物带回现代,让现代人被惊艳,而她则能赚一大笔钱。
但是,像这种事只能是想想而已,不可能成真的,她还是解决眼前的主要问题吧。
她来到了粮食区。
市场上,各个商铺分门别类,形成固定的区域,比如蔬菜区,粮食区,工艺品区等。
在粮食区,又分为两类,一类是供人吃的,一类是种子区。
毕竟种子与普通的粮食有很大的区别,种子都是从粮食里面精挑细选的,要做到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
许春花在市场上走走停停,眼神四处寻觅,寻找花生。
终于,她在一个摊位上的箩筐里,发现了花生样的物品。
经过仔细辨别,又尝了两粒花生粒,许春花确认,这东西就是现代的花生,但是,在这里,不叫花生,而是叫蕃豆。
她忍不住做了个胜利的手势,哈哈,终于找到花生了,不,应该说找到蕃豆了。
既然她活在这个时代,那么就应该入乡随俗,按照这个时代的命名规则来说。
许春花问摊主蕃豆的价格。
得到摊主的答复后,许春花不由得撇撇嘴,怪不得自己老爹说蕃豆价格高,这哪里是高啊,而是非常非常高。
番豆的价格竟然达到了二十文钱一斤,要知道,像玉米、谷子等种子,其价格是一斤七八文钱,蕃豆的价格比它们贵一倍还多。
许春花开始和摊主讨价还价。
虽然以她现在的财力,完全承担得起蕃豆的价格。
但是,该砍价的时候就要砍价,这是一种习惯。
摊主直接摇头告诉许春花,蕃豆的价格不可能降低。
见摊主说的如此坚决,许春花好奇问他为何如此肯定。
堂主告诉许春花,在整个松江城,只有两家摊位卖蕃豆,另一家在西市场,虽然两家所在的位置不同,但是,另一家的价格和他家的价格完全一样,他们已经达成了共识,无论别人怎么砍价,绝不降价,因为蕃豆来自番邦,这两年刚流传到松江城,属于稀缺品。
许春花心说,这两个商家挺有先见之明,这就相当于组成价格统一联盟,确保自己一方利益不受损失。
既然这样,许春花不再砍价。
其实她砍价只是习惯使然,哪怕价格再贵一倍,她也会买的。
因为,蕃豆到她手里后,价值将会成倍的翻番,也就是说,无论她用多贵的价格买下来,都不会赔本。
许春花想了一下,她的上百亩田地,需要的花生种子少不了,但是具体需要多少,她不清楚,毕竟种田少,没经验。
她决定,先买一百斤花生种子。
摊主得知她一下子买这么多,满脸笑容。
但是,他很抱歉地告诉许春花,他摊位上现在没有这么多的蕃豆,需要找西市场伙计协调,他让许春花下午过来取货。
许春花点头,完全同意。
即使她现在买的话,她一个人也带不走,需要找人送货,下午取货更好,她带罗文夫或者唐铁军来帮忙。
她给摊主留下了一两银子作为定金。
谈完蕃豆,许春花又去了其他的几个摊位,选购玉米种子。
她不打算种太多的种类,决定只种两种作物,一种是玉米,另一种是蕃豆。
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统一的管理,比种很多个品种,管理起来要省事儿很多。
相比蕃豆,玉米的种子的选择余地大了很多,她在不同的摊位之间看了又看,几经比较,最终选择了一家。
谈定了价格,她交付了一百米玉米种子的定金,约定下午取货。
搞定了种子的事,许春花离开了市场,来到了品茗轩茶楼,找到朱掌柜,问他租房子的事怎么样了。
朱掌柜表情挺不好意思的,有些尴尬地告诉许春花,经过一番努力的寻找,终于找到一个适合开面馆分店的店铺,但是,对方要的租金很高。
许春花问他对方要多少租金,朱掌柜吐吐吞吞说道,“一年一百两银子。”
许春花惊讶,没想到房租是如此的贵,都快赶上现代帝都二环内的房租价格了。
要知道,这时候的一百两银子,可以让普通小老百姓人家幸福生活一百年。
朱掌柜向许春花解释,这个价格是市中心的最低价格,没有比这个更低的了。
许春花这次想把面馆的分店开在市中心,即位于闹市区,她想把面馆的名声再提升下,顺带提升下档次,不仅是底层老百姓的面馆,也要做商贾富豪的面馆。
朱掌柜告许春花,市中心本来就是最繁华之地,各种商业汇聚,那里的房子根本不愁租,就说现在这个门面,是他花了大力气,托人留下的,要不然连这么个门面都不可能找到。
他还告诉许春花,房子是人们最看重的财产,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在市中心买房子的价格更贵,曾经市中心有一间房对外出售,被买到了六百两的价格。
许春花听了朱掌柜的解释,释然地笑了笑,原来不光现代房价贵,古代的房价也不便宜呀。
“好了,你不用说了,我了解情况了。”许春花打断朱掌柜的话。“既然房租这么贵,加上我也不想租房子了,这事就放弃吧,从现在开始,不需做了。”
“呃……”朱掌柜没想到许春花如此干脆,说放弃就放弃。
接下来朱掌柜又一次惊愕,因为许春花告诉他,虽然她不租房子了,但是不代表她放弃了开面馆分店,分店依然要开,她让朱掌柜去找合适的地块,她要买一块地皮,朱掌柜不确信地问道,“春花,你想好要自己盖房了,要知道盖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许春花肯定地点头,“我早就想好了,你按照我说的做就行。”
她之所以想盖房子,最开始想的是,用自己窑上烧的红砖,盖一座房子,给自己的红砖做宣传,毕竟要先想红砖销售出去,卖给城里的达官贵人,首先要让他们看到红砖的效果,给他们展示样品,而房子是最好的样品。
这个时代的房屋建筑基本上是土木结构,这个土木结构并不包含后世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学的那些钢筋混凝土之类的内容,就是字面上的意思,由泥土和木头组成的建筑。
这种土木建筑的代表做是唐代的大明宫,,据说大明宫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土木结构建筑,工匠们用了几十年的时光,才修建完工。
为了满足皇帝穷奢极欲的心里,大批能工巧匠费尽心思,耗干了精力,把大明宫修建的富丽堂皇,雕梁画栋,惊艳整个世界。
只可惜这是一个土木结构的建筑,后来被一把大火烧得不留一丝痕迹,后人想一睹大明宫的遗迹,都无去处。
这就是土木建筑的缺点。
假如大明宫用的是砖木结构修建,那么即使被烧毁,也可以留下一些遗迹,给后人一个瞻仰的空间。
许春花想推广红砖,主要目的是赚钱,如果顺带着能给世界留下一些永久的东西,她乐意为之。
朱掌柜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告诉许春花,自己盖房比买房更麻烦。
经过他的讲解,许春花明白了为啥麻烦了。
朝廷对土地的管理非常严格,虽然允许有钱的富商大户或者权贵自己买地盖房子。
但是,买地的事,需要是经过县令的审批,支付大笔的钱财。
盖房的时候,也要经过县令的审批,房子盖成什么样子,怎么建,何时完工等等事务,都要向县令做明确的汇报。
如果达不到县令的要求,那名只能重新做,如果县令一直压着不通过的话,那么盖房这事绝对无法进行。
许春花听了之后,不在意的摇摇头,朱掌柜说的这些事务,不就是后世地产商人购买地皮时,向有关部门提交的相关手续嘛。
她表示这个没问题,可以按照县令的要求做。
她让朱掌柜去执行买地皮的事。
朱掌柜虽然心里不情愿,但是,既然许春花已经决定了,他就不再说什么,按照许春花说的去做。
许春花看着离开的朱掌柜,脑子里灵光一闪,她把朱掌柜叫回来,告诉他不必负责这事了,她亲自去做。
毕竟买地这事,首先要征得县令的同意,也就是说,要去县衙见县太爷陈文宽。
许春花正想找陈文宽说说关于吴文福的事呢,如今赶上这件事,她就把两件事一起办了。
许春花独自一人前往县衙。
走了一段路,她拐到酒肆,买了一壶酒,作为礼物送给陈文宽。
毕竟上次吴文福派人闹事时,陈文宽帮了她那么多,她理应向陈文宽表达感谢。
在县衙门口,当值的衙役拦住她,按照惯例,但凡有老百姓来县衙,衙役需要审问一番。
面对衙役的审问,许春花暗道失误,她来着急了,如果她去面馆找陆文夫要来陈文宽给她的令牌,就省去了被审问这一步。
但眼下,再回面馆一趟就太麻烦了,她只好一五一十,老实回答衙役的问题。
衙役得到她的回答之后,进了县衙,向陈文宽通报,得到他的允许之后,衙役走出来,示意许春花跟着他进去,并且不忘告诫许春花一句,在县衙里要老实,不得大声喧哗,不得做有失体统的事。
许春花连连点头,表示自己懂。
她跟着衙役进了县衙,穿过两道门,来到陈文宽的办公区。
陈文宽的办公区就在一个大堂里,上面挂着一块牌子,上书四个大字,明镜高悬。
许春花看着坐在桌子后面执笔办公的陈文宽,再看看他的办公区,不由得有些同情他,他待的这个地方看起来挺敞亮,但是坏处也很明显,试想一下,大冬天在宽敞的大厅里办公,估计会被冻成狗。
她压下自己心里的胡思乱想,向陈文宽行礼,并把自己买的酒送上。
陈文宽从案卷上抬头看她时,笑眯眯,但是看到她递上来的酒后,脸色就变得严肃,厉声训斥道,“春花,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来就来,何必带东西来你,难道你没听说过,我从来不收给老百姓送的礼物。”
许春花脸上露出尴尬之色,这个问题她还真没有注意过,原来这位县令老爷是一位铁面无私的青天大人。
她眼珠转了转,灵机一动,说道,“陈大人,你误会了,虽然我带酒了,但是,这酒不是送你的,而是咱们中午要喝的,中午我想给你做一个鸡蛋炒面,让你尝尝我们许氏面馆的招牌菜,这酒算我自带的干粮,你看可以不?”
陈文宽听了她的说辞,笑着指指她,“哎呦,还是你这这小姑娘脑子灵光,好吧,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许春花连连点头,“好的,陈大人。”
而后,她把自己想买地皮的事说了下,毕竟这是她来此的两大目的之一。
陈文宽告诉她,想买地皮倒是可以,但至于价格,只能按照市场价走,即使找他,也无法便宜。
因为朝廷对地皮管理严格,哪怕只卖出一亩地,也需要登记造册,逐级上报。
许春花说这就够了,只要他同意就行。
她主要怕他不同意,无法买地。
陈文宽白了她一眼,说他不是坏人,不会随便拒绝老百姓,只要是正当的要求,无论是谁,只要提出来,他都同意。
他又问许春花买地干嘛,许春花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买地盖房做饭店。
顺带着她把红砖做了一个介绍,让陈文宽成为这个世界第一个首先全面了解红砖的人。
陈文宽听得两眼发懵,虽然许春花说了很多,可是没见到实物之前,他脑海里依然没有清晰的认识。
许春花见这种情况,只能等下次带一块板砖过来,用实物做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