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拨动历史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2K小说网 www.2kxs.cc,最快更新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章节!
北征的大军抵达铜山这里的时候,朱瞻基终于突破了。单纯以练武的境界来说,他已经超过了玄真和一清子。
除了身体上的弱势,朱瞻基跟他们相比已经旗鼓相当,因为朱瞻基还有前两世的丰富打斗经验。
这座铜山占地约三平方公里,已经发现了两个矿带,可以直接露天开采。
在朱瞻基的眼里,这座铜山并不大,因为前世在澳大利亚,秘鲁,智利见识过世界排名前十的超级矿山。
但是对这个时代的大明的人来说,这座矿山的价值却无与伦比。虽然依靠现在的技术,不清楚这座矿山的储量有多少,但是光凭可以看到的,就超过了大明境内的任何一座铜矿。
如今云南的铜矿刚被发现,每年的产量只有区区的几万斤,总共不到五十吨。
而目前全国的铜产量最大的是浙江和江西,四川,这些地方加起来,一年也不到一百五十吨,这是全国的产量啊。
而这座铜矿可以出铜两百多万吨,相当于目前大明一万年的产量。
别说还有一百多吨黄金,一千多吨白银的储量了。
朱棣听到曹达明汇报,这片显露出来的山丘,几乎全都是金和铜的时候,眼珠子都快要瞪出来了。而其他将领一个个也都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半天合不拢嘴。
对于将金铜作为货币的大明来说,这里就是名副其实的钱山。只要把控住这里的金铜,大明将永远不会担心没钱。
本来准备回撤的大军走到了这里彻底不走了,朱棣不敢相信这里全部都是金铜,非要眼见为实才肯离开。
而他看向兀良哈部向导的眼神里,就透着杀气了。
此次北征,除了少数汉人向导,各军各卫都配备了内附的北元向导。其中以洪武年间就彻底屈服的兀良哈部,也就是朵颜三卫的人最多。
从北平往北三百里,出了张北,那里的草原就被赐给了兀良哈部放牧。
大明虽然最远把卫所都设立在了开平前屯卫,也就是后世的锡林郭勒盟,但是这里的主导权并没有在大明的手里。
明朝在草原实行的是羁縻政策,也就是后世的那种自治模式。
主要原因还是大明看不上这里的土地,在这里驻军的成本太高,收益太少。
但是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为了这座矿山,朱棣就能动员把汉人迁几十万过来,把这里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
从朱元璋开始,朱家就喜欢搞迁移这一套,闻名中外的山西大槐树移民,距今也不过四十年。
而为了增加北方的人口,朱棣登基之后,也从山东,江南迁了十多万人到北平。
以前看不上这里的土地,可以让兀良哈部在这里放牧,但是有了这座矿山,为了保证以后的运输线安全,朱棣就开始动了心思。
而那些边军,边卫们,也都激动了,都想留在这里保护铜山。有这座铜山在,他们的日子就永远不会难过,这比守着几亩地的日子要好过多了。
最近一段时间,除了京军,京卫之外的数十个高级将领,把朱棣的中军大帐变成了菜市场,变成了法院的庭审现场,只差变成角斗场了。
朱瞻基在一边看热闹不嫌事大,反而觉得很有意思。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为了利益,所有人的斗争精神都很强。
就连朱棣这个皇帝也压不住场了,他总不能因为众将领抢着要来驻守这里,就把所有人都大骂一顿吧!
还是柳升一句话惊醒了众人。“诸位,就是要争,也要等到看清楚这里值不值得争吧?”
他不是超然世外,而是因为神机营首先被确定能在这里面分一杯羹,所以他才有现在的姿态。
这次的大战,所有人都看出来了火器对北元人的克制作用,任你骑术再好,面对火器,也没有对抗之力。
留一支神机营在这里保护矿山,是必须的,而且,开矿需要火药,要论玩火药,除了那些配火药的工匠,也只有他们玩的最好。
而配火药的工匠在大明属于高端技术人才,他们在大明境内都受到了最严密的保护,绝对不会让他们来草原上。
所以,神机营除了守卫任务,还有开矿的技术指导任务,他们也是一开始就确定好的留守军队。
然后,矿山这里就住不成了。
因为,一天到晚都能听到震耳的爆炸声,矿山周边每天的灰尘漫天。
但是除了朱瞻基,没有一个人嫌弃。他们看着那升起的浓烟,漫天的灰尘,却有一种陶醉之极的享受感。
包括朱棣在内。
那纯度极高的铜矿石被发现的越来越多,所有人的情绪也都越来越亢奋。当在一处矿脉处发现了一处伴生黄金脉的时候,连朱棣这个皇帝都亲自跑过去看了半天,兴奋的浑身发抖。
根本不用朱瞻基费尽口舌来阐述草原对中原的重要性了,也没有人把留守在草原当做苦差事了。
经过了足足一个月的争吵和斗争,宣府,大同这些临近草原的卫所,胜出了竞争。
草原上将会留下一支十万人的骑兵,还将迁移过来十万卫所兵,并且将从山东等地迁移过来最低十万户农户,把这里当做大明对草原的最重要据点。
当然,这十万户农户主要不是为了开矿,而是为了运输。
因为铜的提炼不会在矿山这里进行,而是将放在开平前屯卫。那里也是后世的锡林郭勒,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也距离大明更近一些。
这个时代,根本没有化学提炼方法,只能依靠木炭或者是煤来烧融铜矿石,然后提纯。
为此,朱棣也决定先不修整长城了,将修长城的工匠调过来,从北平修一条直达铜山的道路。
这条路从北平到开平前屯卫,再到铜山,差不多一千一百公里,虽然将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这里直接挖出来的就是硬通货啊!
而在道路沿途还将设立驿站和护军营,保护道路畅通,在开平前屯卫,还将驻扎一支人数不少于十万人的大军留守。
这里也将会成为以后大明与漠北草原最重要的经济中继点和军事中继点。
这就足够了,甚至是超出朱瞻基期望的好,一切都只是因为一座矿山。
如今大明势力蒸蒸日上,北元却日暮西山,只要不给他们太大的恢复空间,他们将会一直被削弱。
最起码,绝对不会像原来的历史中那样,原本一盘具有优势的好棋被走成死棋。
大军从六月十一就开始回撤,抵达矿山这里的时候是六月十六。但是一直拖到了七月二十,才算是安排好了这边的事务,继续赶路。
但是,朱棣只带了六十万人回来,在当地留下了近三十万人,保护这座铜山。
临走之前,朱棣大笔一挥,留下了北明山三个大字。
这个名字也成为了铜山的正式名称。
朱棣也在旅途中跟各将领包括朱瞻基商议,回到北平后,会召开朝会,准备在这里建设一座都司府和承宣布政使司。
都司府负责军事,而布政使司则是负责民政。
以前是管理这里入不敷出,不划算。但是现在这座铜山能带来无数的利益,除了够给大军的军费,还能给国内带来急需的铜,银,金。
看到所有人都为这件事感到激动和兴奋,朱瞻基的心里才是真正得意。
有时候,根本不需要费心费力跟所有人对着干,也不需要苦心经营非要压住对方。
只需要轻轻拨动一下天平上砝码,天平就自然会歪向自己这一边。
这种操控历史,将历史人物都放进自己棋盘的感觉,真的很爽!
七月三十日,大军抵达了开平前屯卫,修整三天。
朱瞻基特意到这里的露天煤矿去查看了一番,计划着以后在这里建几座炭窑。
唐宋时期古人就已经学会了烧炭,除了木炭,竹炭,还有将煤烘干成炭,上佳好炭专供达官贵人,石炭则供给普通人。
但是这不是绝对。像淮北,扬州一带,成片的山林很少。所以这里的人们很早就学会了将有烟煤经过高温烘烤,变成无烟焦炭,大部分人家都是用这种炭取暖。
应天府皇宫的御膳房里,用的就是溧阳出产的焦炭,并且用量不小。
兀良哈部却不会炼焦炭,实际上他们对煤炭的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那些穷人们冬天天冷的时候,才会拉上一两车露在外面的煤炭,回去烧了取暖。
朱棣一帮战争狂是不愿意让兀良哈部跟着占便宜的,要不是顾忌面子,他们恨不得将兀良哈人直接也驱赶走。
不过朱瞻基劝住了朱棣,利用现成的利益,笼络住兀良哈人,这可是一个好机会。
与其给自己增加一个敌人,不如增加一个朋友。
南门立木,千金市骨的道理朱棣可要比朱瞻基更清楚。被朱瞻基点醒了一下,大军还没有抵达开平前屯卫的时候,朱棣就已经给兀良哈各部发了召集令。
大军驻扎下来以后,朱棣连续三天都在款待各部落首领。按照朱瞻基的提议,把煤炭都让给了兀良哈各部,将他们绑在了大明的战车上。
北征的大军抵达铜山这里的时候,朱瞻基终于突破了。单纯以练武的境界来说,他已经超过了玄真和一清子。
除了身体上的弱势,朱瞻基跟他们相比已经旗鼓相当,因为朱瞻基还有前两世的丰富打斗经验。
这座铜山占地约三平方公里,已经发现了两个矿带,可以直接露天开采。
在朱瞻基的眼里,这座铜山并不大,因为前世在澳大利亚,秘鲁,智利见识过世界排名前十的超级矿山。
但是对这个时代的大明的人来说,这座矿山的价值却无与伦比。虽然依靠现在的技术,不清楚这座矿山的储量有多少,但是光凭可以看到的,就超过了大明境内的任何一座铜矿。
如今云南的铜矿刚被发现,每年的产量只有区区的几万斤,总共不到五十吨。
而目前全国的铜产量最大的是浙江和江西,四川,这些地方加起来,一年也不到一百五十吨,这是全国的产量啊。
而这座铜矿可以出铜两百多万吨,相当于目前大明一万年的产量。
别说还有一百多吨黄金,一千多吨白银的储量了。
朱棣听到曹达明汇报,这片显露出来的山丘,几乎全都是金和铜的时候,眼珠子都快要瞪出来了。而其他将领一个个也都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半天合不拢嘴。
对于将金铜作为货币的大明来说,这里就是名副其实的钱山。只要把控住这里的金铜,大明将永远不会担心没钱。
本来准备回撤的大军走到了这里彻底不走了,朱棣不敢相信这里全部都是金铜,非要眼见为实才肯离开。
而他看向兀良哈部向导的眼神里,就透着杀气了。
此次北征,除了少数汉人向导,各军各卫都配备了内附的北元向导。其中以洪武年间就彻底屈服的兀良哈部,也就是朵颜三卫的人最多。
从北平往北三百里,出了张北,那里的草原就被赐给了兀良哈部放牧。
大明虽然最远把卫所都设立在了开平前屯卫,也就是后世的锡林郭勒盟,但是这里的主导权并没有在大明的手里。
明朝在草原实行的是羁縻政策,也就是后世的那种自治模式。
主要原因还是大明看不上这里的土地,在这里驻军的成本太高,收益太少。
但是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为了这座矿山,朱棣就能动员把汉人迁几十万过来,把这里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
从朱元璋开始,朱家就喜欢搞迁移这一套,闻名中外的山西大槐树移民,距今也不过四十年。
而为了增加北方的人口,朱棣登基之后,也从山东,江南迁了十多万人到北平。
以前看不上这里的土地,可以让兀良哈部在这里放牧,但是有了这座矿山,为了保证以后的运输线安全,朱棣就开始动了心思。
而那些边军,边卫们,也都激动了,都想留在这里保护铜山。有这座铜山在,他们的日子就永远不会难过,这比守着几亩地的日子要好过多了。
最近一段时间,除了京军,京卫之外的数十个高级将领,把朱棣的中军大帐变成了菜市场,变成了法院的庭审现场,只差变成角斗场了。
朱瞻基在一边看热闹不嫌事大,反而觉得很有意思。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为了利益,所有人的斗争精神都很强。
就连朱棣这个皇帝也压不住场了,他总不能因为众将领抢着要来驻守这里,就把所有人都大骂一顿吧!
还是柳升一句话惊醒了众人。“诸位,就是要争,也要等到看清楚这里值不值得争吧?”
他不是超然世外,而是因为神机营首先被确定能在这里面分一杯羹,所以他才有现在的姿态。
这次的大战,所有人都看出来了火器对北元人的克制作用,任你骑术再好,面对火器,也没有对抗之力。
留一支神机营在这里保护矿山,是必须的,而且,开矿需要火药,要论玩火药,除了那些配火药的工匠,也只有他们玩的最好。
而配火药的工匠在大明属于高端技术人才,他们在大明境内都受到了最严密的保护,绝对不会让他们来草原上。
所以,神机营除了守卫任务,还有开矿的技术指导任务,他们也是一开始就确定好的留守军队。
然后,矿山这里就住不成了。
因为,一天到晚都能听到震耳的爆炸声,矿山周边每天的灰尘漫天。
但是除了朱瞻基,没有一个人嫌弃。他们看着那升起的浓烟,漫天的灰尘,却有一种陶醉之极的享受感。
包括朱棣在内。
那纯度极高的铜矿石被发现的越来越多,所有人的情绪也都越来越亢奋。当在一处矿脉处发现了一处伴生黄金脉的时候,连朱棣这个皇帝都亲自跑过去看了半天,兴奋的浑身发抖。
根本不用朱瞻基费尽口舌来阐述草原对中原的重要性了,也没有人把留守在草原当做苦差事了。
经过了足足一个月的争吵和斗争,宣府,大同这些临近草原的卫所,胜出了竞争。
草原上将会留下一支十万人的骑兵,还将迁移过来十万卫所兵,并且将从山东等地迁移过来最低十万户农户,把这里当做大明对草原的最重要据点。
当然,这十万户农户主要不是为了开矿,而是为了运输。
因为铜的提炼不会在矿山这里进行,而是将放在开平前屯卫。那里也是后世的锡林郭勒,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也距离大明更近一些。
这个时代,根本没有化学提炼方法,只能依靠木炭或者是煤来烧融铜矿石,然后提纯。
为此,朱棣也决定先不修整长城了,将修长城的工匠调过来,从北平修一条直达铜山的道路。
这条路从北平到开平前屯卫,再到铜山,差不多一千一百公里,虽然将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这里直接挖出来的就是硬通货啊!
而在道路沿途还将设立驿站和护军营,保护道路畅通,在开平前屯卫,还将驻扎一支人数不少于十万人的大军留守。
这里也将会成为以后大明与漠北草原最重要的经济中继点和军事中继点。
这就足够了,甚至是超出朱瞻基期望的好,一切都只是因为一座矿山。
如今大明势力蒸蒸日上,北元却日暮西山,只要不给他们太大的恢复空间,他们将会一直被削弱。
最起码,绝对不会像原来的历史中那样,原本一盘具有优势的好棋被走成死棋。
大军从六月十一就开始回撤,抵达矿山这里的时候是六月十六。但是一直拖到了七月二十,才算是安排好了这边的事务,继续赶路。
但是,朱棣只带了六十万人回来,在当地留下了近三十万人,保护这座铜山。
临走之前,朱棣大笔一挥,留下了北明山三个大字。
这个名字也成为了铜山的正式名称。
朱棣也在旅途中跟各将领包括朱瞻基商议,回到北平后,会召开朝会,准备在这里建设一座都司府和承宣布政使司。
都司府负责军事,而布政使司则是负责民政。
以前是管理这里入不敷出,不划算。但是现在这座铜山能带来无数的利益,除了够给大军的军费,还能给国内带来急需的铜,银,金。
看到所有人都为这件事感到激动和兴奋,朱瞻基的心里才是真正得意。
有时候,根本不需要费心费力跟所有人对着干,也不需要苦心经营非要压住对方。
只需要轻轻拨动一下天平上砝码,天平就自然会歪向自己这一边。
这种操控历史,将历史人物都放进自己棋盘的感觉,真的很爽!
七月三十日,大军抵达了开平前屯卫,修整三天。
朱瞻基特意到这里的露天煤矿去查看了一番,计划着以后在这里建几座炭窑。
唐宋时期古人就已经学会了烧炭,除了木炭,竹炭,还有将煤烘干成炭,上佳好炭专供达官贵人,石炭则供给普通人。
但是这不是绝对。像淮北,扬州一带,成片的山林很少。所以这里的人们很早就学会了将有烟煤经过高温烘烤,变成无烟焦炭,大部分人家都是用这种炭取暖。
应天府皇宫的御膳房里,用的就是溧阳出产的焦炭,并且用量不小。
兀良哈部却不会炼焦炭,实际上他们对煤炭的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那些穷人们冬天天冷的时候,才会拉上一两车露在外面的煤炭,回去烧了取暖。
朱棣一帮战争狂是不愿意让兀良哈部跟着占便宜的,要不是顾忌面子,他们恨不得将兀良哈人直接也驱赶走。
不过朱瞻基劝住了朱棣,利用现成的利益,笼络住兀良哈人,这可是一个好机会。
与其给自己增加一个敌人,不如增加一个朋友。
南门立木,千金市骨的道理朱棣可要比朱瞻基更清楚。被朱瞻基点醒了一下,大军还没有抵达开平前屯卫的时候,朱棣就已经给兀良哈各部发了召集令。
大军驻扎下来以后,朱棣连续三天都在款待各部落首领。按照朱瞻基的提议,把煤炭都让给了兀良哈各部,将他们绑在了大明的战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