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是没希望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
2K小说网 www.2kxs.cc,最快更新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最新章节!
“过来人所讲的话,不仅值得信任,并且可以做到生动具体,这是重要的原因。”
钱师兄解释到:“比如你学数学,老师光讲一个概念或者公式,你是很难进入的。怎么办?老师讲例题,你就容易明白了。而例题在哪里?对于过来人说,例题就是他自己。他自己经历过的一切,实相就在他眼前,他能够生动具体地描述他,所以,具有强大的感力。”
这个比喻倒还贴切,但仅有比喻还是不够的。我早就有这个认识,类比法来说明事物,相当粗糙,不精确。
“你的意思,师高弟子强?”
“大概有这个意思。但是,弟子要真强,除了听懂了,还得自己去实践。这就好比,你得在课后,大量练习习题,或者叫课后作业。当然,来这里的人,都预习过,提出的问题,对自己来说,都是具体的,老师回答你的问题,你的学习效果就非常好了。”
这个道理我懂,师父领进门,修行靠各人。
“其实,也许还有一个道理”他想了想,低声跟我说到。“关于气场,过来人有一种直达内心的心理威力,暂且把它叫做气场。当然,往大了说,也算是一种神通。”
我马上意识到:“他心通?”
“大概是吧,过来人看着我们时,我们的心理活动,他都能够察觉,所以,他所说的话,都是我们需要的,这才促进了教学效果的增强。”
越来越玄幻,我不想再听下去了。也许心灵感应就这么神,明成法师过来,宣布集合,大家到大殿打坐。
这是我第一次到正规的寺庙打坐,当然比较兴奋。随着众人来到大殿,只见来的人,不多,没有下午那上百人,除了正规的和尚,我们这些住庙的居士,也才三十来人。
况且,我还算不上居士,因为我没有皈依,也没有受戒。按佛教规矩,没有三皈依没有受戒的,不算是正宗佛家居士。按钱师兄的说法,我们宿舍八个人,其余七个,好像都受过戒,他其实不知道,我没受过戒,不算居士。
进入大殿,大家先是礼佛,和尚们开始唱经赞叹,木鱼钟鼓齐响,大殿显示出浓重的宗教色彩。香火鲜花,各色供品,色彩对比强烈,气味芳香沉稳。
鼓声之中,法露法师登台,盘腿而坐。他位于法台之上,背后面就是释迦佛。
“我这个老汉没本事,只晓得古人牙慧,照例的上堂开示,这是第一堂,借用前辈的一段话。根尘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朴鼻香。”
他这一说,我马上想起,这段话我不仅读过,而且还看了很多的解释。我想听听,他的解释,与旁人有何不同。
“你们从各地来,请我这个老头子上课。其实我什么也没有,你们也什么都学不到。这是什么啊?是无学闲道人!”
这不是《证道歌》里面的话吗?这有什么稀奇的?
“你们来之前,有学净土的,有学禅宗的,有学密宗的,还有学律宗的。各有各的学问,各有各的搞法。不是说你们学得不对,但是既然到这里来了。常住如此辛苦地招待大家,见性法师又高看大家一眼,请我来说说窍门。如同我刚才说过的,我没有什么窍门,所以,你们也学不着什么。”
这一通话,简直是在打击学生积极性啊。
“但是呢,我是吃过苦头的人,经验没有,教训还是有些的。如果你们能够从我的话中,得到一些启示,今后少吃一些苦头,还是划得着的。”
有人在下面有笑声,但法露师并不理会。他讲了讲这法会的纪律,并且重申了七支坐法的要领。这些知识,虽然很基础,连我这个没入门的人,都晓得,但是他重讲一遍,也是规矩。就像一个久经考场的学生,每次考试前,也不得不听监考老师,重申考试纪律一样。
但最不同的是,此时有一个和尚,按寺庙讲法,这个人叫唯诺,相当于纪委书记。他手提一个板子,叫香板,对那些不遵守纪律的,坐姿不端正的,左顾右盼的,直接用香板打,有点吓人。
部队训练时,班长们也强调纪律,但没见过体罚打人的,况且,还拿这大一个板子,是不是有点法西斯。
“要想人不死,除非死个人。如你连这个香板都怕,还有什么勇气和决心,来超脱生死?”
法露师这一说,更吓我一跳,难道,刚才我的心理活动,真被他发现了?在此坐的大几十人,他就能够看穿我?
老实打坐,不敢乱想了。也许是受了佛像的影响,也许是受了大众共同打坐的影响,反正,我的心,一下子就不乱想了。但是,不乱想,却并不清明,我的头脑中,好像蒙了一层雾,总在隔膜中。
大约过了一柱香的时间,我当时没多少时间观念的,这算是进步。以前打坐,总是坐了半个小时,就想看时间,坐到一个小时,必须要下坐。当时腿有点麻,但不至于一分钟也坚持不了。但内心中总有一个观念,一个小时过了,可以下来了。
但这次,没有这个时间观念。不是说腿不麻,但没要下坐的企图心。毕竟这样大的集体活动,唯诺的香板那厚,不要说下坐,就是乱动一下,调整一下的心思也不能有。
这种心理经验,对我来说已经熟悉了。在部队刚开始进行军姿训练时,除了脚最难受,其实更难受的是憋气,还有那颗总想下课的心。人一旦动了下课的心,就坚持不了很长时间了。
当时,班长教我一个方法,也叫心理暗示。“你不要管训练组织者,说站多长时间,半小时也好,两小时也好,他忘了看时间,拖了堂也好。你不要去想,什么时候时间到了。因为,这训练的长短,有时纯粹根据组织者的心情。但是,你不可能在他没宣布解散时,就不站了,
毕竟这是个集体。你只要保持一个信念,人家能站,你就能站,你不可能做那个第一个倒下的人。”
心理暗示,对一个人意志力的训练,是很有效果的。有一次训练,还真有这种事情。那一次,是拉练,排长带着全幅武装的我们,说今天要拉练徒步二十公里,队长和司务长,在二十公里外等我们,还准备了点心。
我们走啊走啊,不知道走了多远。其中有个战友多了个心眼,他看了看表,认为,肯定超过二十公里了。他还悄声跟我说:“正常人走路的平均时速是五公里,我们已经超过四个小时了,况且我们的速度,至少大于六公里每小时,所以,我们现在的距离,肯定超过二十五公里了。排长在骗我们,对不对?”
我一笑置之,没怎么理他,心想。未必,排长骗了你,你就敢不走了吗?他见我没理他,就又打另一个战友说话了。果然没走好久,他的肚子就痛起来了,那是真痛,毕竟这么长时间没吃饭。他没能够坚持下来,也是他心理焦急造成的。
我又不能跑,所以,以大家的节奏为节奏,考虑时间没意义,所以,在那个时段,时间观念,居然消失了。
引磬清脆的响声,居然如此动听,悠扬清新,是最美的声音。其实这只是代表它的意义:可以稍息一下了。
“刚才有好几个人,唯诺准备打你们的,我示意他不要打,毕竟这是第一天。有的人歇了嘴巴不歇,虽然没声音,但还动嘴做出念佛的样子,你这是自欺欺人。有的人,闭眼睁眼的,搞得好像在给自己表演,你在干什么?把上堂开示忘了?”
法露师此时,才显示出他作为导师的威严来,大声地批评,如同警钟。
“是不是觉得打坐苦?各位,打坐并不苦。坐在这挡风避雨的地方,菩萨坐在这里,你们跟它们享受一样的香火鲜花。日常需要,常住为你们准备好了,你们这是天大的福报。这怎么是苦呢?人生才叫苦啊。”
我以为他马上要讲四念处:观受是苦。
结果,他不是讲这的。“人一生下来,最好算命的。鲁迅先生说过,对孩子算命最准的一句话是:这孩子最终要死的。”
我有点触动了,这个老头,居然引用鲁迅的话。可见,和尚对世间法,了解很多啊。绝对不是那种独坐深山、不闻世事的人。我对他的崇敬,又多了一分。
“佛说人有四大苦,何止四大苦啊。我们想想,自从生下来,谁能够逃避老苦、病苦、死苦。还有大量的意外事件,据说交通事故是人类第一大死因。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朝不保夕,何等的恐惧,何等的苦恼。如果你对这人生的苦恼,没有很深的体会的话,你何必来学佛呢?”
我深有体会,父母的突然离世,给我上了人生最生动的课。
“你都不明白,明天是否还能够活着,为什么不抓紧有限的时间,来追随大道呢?如果你会比较的话,打坐根本就是享福了。人们总把幸福比喻成好的感觉,其实,我们没有领略到法喜之前,所谓的幸福,只是痛苦比较轻的状态。”
这是我听到的对幸福最新的解释。细想一下,确实是这样,我们说健康是一种幸福,其实就是没有明显的病痛而已。但人们总不珍惜,因为人在健康时,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健康。但人在痛苦时,总是想摆脱痛苦。
“以上是对第句开示的阐发。要解脱,超越生死,这是非常重大的事,非大丈夫所能为,所以说,根尘迥脱事非常。第二句,是让你把法门牢记实践,心无旁骛,紧把,就是要紧紧抓住。你参话头也好,观想法像也好,持咒默念经文也好,那都是你的绳头。有人老问我,我绳头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呢?那是用来拴我的,又不是用来拴你的。不管你把的什么绳头,你就得把紧了,不要丢手,这才能够做一场圣贤的法事啊。”
按他这种说法,好像什么绳头都可以。
“好了,不多说了,坐第二柱香。”
大家重整旗鼓,打坐,去找绳头去了。什么是绳头,我也没准主意。只好把原来刘大哥教过我的,默念六字大明咒而已。当然不能动嘴出声。
这一柱香,过得还真快,因为大家把“紧把”这两个字,实践得牢。等引磐响起时,我才猛然一惊。刚才不知道是昏沉才是怎么的,好像对什么都没有感觉。念着念着,也不知道怎么过了时间。
“大家谈谈体会吧,也可以提问题。”
法露师这样一说,气氛马上就活跃起来。有人问:“我原来总在昏沉与警醒中交替,不知道怎么对治?”
上师只用一句话:“生死心切,你就不昏沉了。”
这个问题,我曾经问过刘大哥,他教我的是具体的方法。比如憋一口气在丹田,然后睁开双眼。但同样的事,对那个问话的和尚,上师用的是世界观,而不是方法论。
以我不太高明的理解,如果痛念生死,就有紧迫感,在这种状态下,如同阻击手,眼睛都不敢眨一下,根本不可能昏沉的。
阻击手的状态,表明上看与打坐差不多,一个姿势,保持好长时间,但是这种等待,是不可能昏沉的。因为他的板机,关系着人命。
当然,他这样回答,是有针对性的。对于那个和尚来说,方法肯定早就掌握了,但是出现这种偏差,肯定是世界观上的毛病。最好的良医,根据各人和各病的情况,灵活地开出药方,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子。
还有一名居士问到:“我打坐时,总觉得脑袋里像涨了气一样,毛发向外伸张,像个刺猬。这是不是真气上来的表现呢?”
“上来又怎么样?可以不死吗?不要管它,它要怎样就怎样,你是观想佛像的,你就观想佛像。任他千路来,你只一路去。观想就是你的
绳头,佛来佛斩、魔来魔斩,管他什么气不气,管他什么生与死,干就完了。”
“那我这是进步还是退步呢?”那位居士还不死心,想多听些信息。
“我要说你进步了呢,你就想留住它,沾沾自喜。如果说你退步了呢,你就想排斥它,灰心丧气。这都是管。我叫你不管,懂不懂?”
这意思很明白了,就是不理会,不把精力用在这上面。只把所有的精力用在他观想这个法门上,就可以。
此时,我听到钱师兄的声音。他是唯一的一个,不问具体法门,只求理论探讨的家伙。这个人估计是老师当久了,总喜欢在形而上的层面进行纠结。
“师父,我想问一下,你刚才所说,前面那位师兄,让他不管那些现象,不理会,从心理层面来说,是不是空掉它的意思?”
这个说法有些道理,所谓空,不是完全没有。而是不让它起作用,不让它干扰你,不理会它的存在。当你的心不理会时,他就无法干扰你的心。
“如果从方法上来说,也可以这样说,让它空掉,至少你要做到不理会它。”
得到法露师的肯定,这家伙有点得意忘形。“师父教训得是。佛法对世界的看法,本质上就是空。你让他空掉感受,这我能够理解。但是,你又说紧把绳头,死死盯住观想,这肯定属于有了。这种空和有,是不是也属于空有不二呢?”
“不是。”法师否定得很干脆。“空有不二是绝对意义上的,前面所说空,只是大致上用空这个词来形容方法,不是究竟的。从观想这个法门来说,或者说从任何绳头来说,都属于有的修法。”
“但是佛法最终是要空的,这种有的修法,是不是方向不对呢?”钱师兄,显然有点不服气了。
“问得好!”法师居然大声赞叹,这出乎我的意料。“古人说,疑问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你这种怀疑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同修们,你们不要迷信经书甚至师父,因为你在没明白大道之前,都是迷信。但是,最初的迷信是需要的,因为,你自己不能指导自己。历史上有独觉佛,但今天没有。”
这是哪跟哪里,有理解起来有点绕。
“既然我们最初都是瞎子,我们凭什么修呢?借假修真,就是我们的办法。当然,这只是过渡性的办法。当你找到真后,就无所谓假了。没有借用这个一的绳头,哪里能够找到零的空呢?比如你过河需要船,但船不是道,因为道是指彼岸。但是,你要到达彼岸,就必须需要船。到了彼岸过后,就得抛弃船。什么时候抛弃呢?你到了,就自然知道了。那我问你船是空还是不空?”
这个问题就很难回答了。如果说船是空的,那怎么过河呢?如果不空,为什么到了彼岸就是抛弃呢?
钱师兄好只好实回答:“我不知道。”此时,法师也没有给出答案的意思。我本以为,钱师兄的问答就至此为止了,谁知道,他好像要故意为难人似的,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上师,我还有个问题,在我心里好久了,今天如果上师有时间,我想请教一下。”
“你说吧。”法师倒是很愿意跟他对话。
“佛法说,四大皆空,说人生是苦。那么,人生除了苦以外,就没什么留恋的了,必须要超脱它。也就是说,要空掉它。这是人生观。从世界观来说,佛家也说,世界的本质是空的。我不管什么世界,我只想人生。如果人生是空的,或者最终是要空掉它的,人生岂不是没有意义了?这个问题,不仅是我想问,我的学生想问,就是我那些教哲学的老师也想问。毕竟,如果人生的意义只是空的话,人生的一切努力,就没有希望了。”
果然是个大问题。我以前也这样想过。如果人生没有意义,还不如自杀算了。
“问得好!同修们,有的是老居士了,有的出家日子也不短了,这位钱老师,他的问题,有几个人问过我呢?这是个大问题,就是问,空,对人生,对世界,究竟有没有意义。追求空性的人生,有没有希望?”
他两次赞叹钱师兄了,这让我觉得意外。当然,也可以理解。从西方教育学经验来看,能够提出好问题的学生,就是好学生。问题不一定解答,但有问题,至少意味着有思考。
“空,在世界观上,是指因缘变化的意思。大家对缘起理论并不陌生。任何事物没有自己的本质,只不过是一大堆缘起组成的。如果把这些缘起抽掉几个,这个事物就灭亡或者不存在。如果组合起几个必要的因缘,就会产生新的事物。这个道理,我们可以以汽车来比喻。汽车是由两万多个零部件组成的,哪一个零件,可以单独称为汽车呢?”
大家在摇头。
“汽车,只是因为一大堆不叫汽车的零件组合成的。它有了新的功能,这就叫有。它没有一个零件本质上决定它是汽车,这就叫空。世界是空有不二的,就是指这个意思。理解这一点,正是理解了人生的大希望所在。”
其实,他这个结论更难以理解。好像,应该推出相反的结论吧?
“空的性质和有的现象,是任何事物的两面性。如果只强调有,那才是没有希望的人生。如果一个人始终不变,可以算作有,那人生的意义和希望在哪里?如同空气虽然运动却没有灵魂,如同树林虽然有生命,但没有情感。但本质为空,就为大量有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比如一个穷人的孩子,他可以超越贫穷,只要他足够努力,俱足了致富的因缘,他就会成为一个富人。这种通过努力可以改变人生的世界,是多么富有生机和活力啊。”
我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变化并不可怕,只有变化中,才能够产生新事物。只有能变化,才可能争取新人生。
生生之谓易。
“过来人所讲的话,不仅值得信任,并且可以做到生动具体,这是重要的原因。”
钱师兄解释到:“比如你学数学,老师光讲一个概念或者公式,你是很难进入的。怎么办?老师讲例题,你就容易明白了。而例题在哪里?对于过来人说,例题就是他自己。他自己经历过的一切,实相就在他眼前,他能够生动具体地描述他,所以,具有强大的感力。”
这个比喻倒还贴切,但仅有比喻还是不够的。我早就有这个认识,类比法来说明事物,相当粗糙,不精确。
“你的意思,师高弟子强?”
“大概有这个意思。但是,弟子要真强,除了听懂了,还得自己去实践。这就好比,你得在课后,大量练习习题,或者叫课后作业。当然,来这里的人,都预习过,提出的问题,对自己来说,都是具体的,老师回答你的问题,你的学习效果就非常好了。”
这个道理我懂,师父领进门,修行靠各人。
“其实,也许还有一个道理”他想了想,低声跟我说到。“关于气场,过来人有一种直达内心的心理威力,暂且把它叫做气场。当然,往大了说,也算是一种神通。”
我马上意识到:“他心通?”
“大概是吧,过来人看着我们时,我们的心理活动,他都能够察觉,所以,他所说的话,都是我们需要的,这才促进了教学效果的增强。”
越来越玄幻,我不想再听下去了。也许心灵感应就这么神,明成法师过来,宣布集合,大家到大殿打坐。
这是我第一次到正规的寺庙打坐,当然比较兴奋。随着众人来到大殿,只见来的人,不多,没有下午那上百人,除了正规的和尚,我们这些住庙的居士,也才三十来人。
况且,我还算不上居士,因为我没有皈依,也没有受戒。按佛教规矩,没有三皈依没有受戒的,不算是正宗佛家居士。按钱师兄的说法,我们宿舍八个人,其余七个,好像都受过戒,他其实不知道,我没受过戒,不算居士。
进入大殿,大家先是礼佛,和尚们开始唱经赞叹,木鱼钟鼓齐响,大殿显示出浓重的宗教色彩。香火鲜花,各色供品,色彩对比强烈,气味芳香沉稳。
鼓声之中,法露法师登台,盘腿而坐。他位于法台之上,背后面就是释迦佛。
“我这个老汉没本事,只晓得古人牙慧,照例的上堂开示,这是第一堂,借用前辈的一段话。根尘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朴鼻香。”
他这一说,我马上想起,这段话我不仅读过,而且还看了很多的解释。我想听听,他的解释,与旁人有何不同。
“你们从各地来,请我这个老头子上课。其实我什么也没有,你们也什么都学不到。这是什么啊?是无学闲道人!”
这不是《证道歌》里面的话吗?这有什么稀奇的?
“你们来之前,有学净土的,有学禅宗的,有学密宗的,还有学律宗的。各有各的学问,各有各的搞法。不是说你们学得不对,但是既然到这里来了。常住如此辛苦地招待大家,见性法师又高看大家一眼,请我来说说窍门。如同我刚才说过的,我没有什么窍门,所以,你们也学不着什么。”
这一通话,简直是在打击学生积极性啊。
“但是呢,我是吃过苦头的人,经验没有,教训还是有些的。如果你们能够从我的话中,得到一些启示,今后少吃一些苦头,还是划得着的。”
有人在下面有笑声,但法露师并不理会。他讲了讲这法会的纪律,并且重申了七支坐法的要领。这些知识,虽然很基础,连我这个没入门的人,都晓得,但是他重讲一遍,也是规矩。就像一个久经考场的学生,每次考试前,也不得不听监考老师,重申考试纪律一样。
但最不同的是,此时有一个和尚,按寺庙讲法,这个人叫唯诺,相当于纪委书记。他手提一个板子,叫香板,对那些不遵守纪律的,坐姿不端正的,左顾右盼的,直接用香板打,有点吓人。
部队训练时,班长们也强调纪律,但没见过体罚打人的,况且,还拿这大一个板子,是不是有点法西斯。
“要想人不死,除非死个人。如你连这个香板都怕,还有什么勇气和决心,来超脱生死?”
法露师这一说,更吓我一跳,难道,刚才我的心理活动,真被他发现了?在此坐的大几十人,他就能够看穿我?
老实打坐,不敢乱想了。也许是受了佛像的影响,也许是受了大众共同打坐的影响,反正,我的心,一下子就不乱想了。但是,不乱想,却并不清明,我的头脑中,好像蒙了一层雾,总在隔膜中。
大约过了一柱香的时间,我当时没多少时间观念的,这算是进步。以前打坐,总是坐了半个小时,就想看时间,坐到一个小时,必须要下坐。当时腿有点麻,但不至于一分钟也坚持不了。但内心中总有一个观念,一个小时过了,可以下来了。
但这次,没有这个时间观念。不是说腿不麻,但没要下坐的企图心。毕竟这样大的集体活动,唯诺的香板那厚,不要说下坐,就是乱动一下,调整一下的心思也不能有。
这种心理经验,对我来说已经熟悉了。在部队刚开始进行军姿训练时,除了脚最难受,其实更难受的是憋气,还有那颗总想下课的心。人一旦动了下课的心,就坚持不了很长时间了。
当时,班长教我一个方法,也叫心理暗示。“你不要管训练组织者,说站多长时间,半小时也好,两小时也好,他忘了看时间,拖了堂也好。你不要去想,什么时候时间到了。因为,这训练的长短,有时纯粹根据组织者的心情。但是,你不可能在他没宣布解散时,就不站了,
毕竟这是个集体。你只要保持一个信念,人家能站,你就能站,你不可能做那个第一个倒下的人。”
心理暗示,对一个人意志力的训练,是很有效果的。有一次训练,还真有这种事情。那一次,是拉练,排长带着全幅武装的我们,说今天要拉练徒步二十公里,队长和司务长,在二十公里外等我们,还准备了点心。
我们走啊走啊,不知道走了多远。其中有个战友多了个心眼,他看了看表,认为,肯定超过二十公里了。他还悄声跟我说:“正常人走路的平均时速是五公里,我们已经超过四个小时了,况且我们的速度,至少大于六公里每小时,所以,我们现在的距离,肯定超过二十五公里了。排长在骗我们,对不对?”
我一笑置之,没怎么理他,心想。未必,排长骗了你,你就敢不走了吗?他见我没理他,就又打另一个战友说话了。果然没走好久,他的肚子就痛起来了,那是真痛,毕竟这么长时间没吃饭。他没能够坚持下来,也是他心理焦急造成的。
我又不能跑,所以,以大家的节奏为节奏,考虑时间没意义,所以,在那个时段,时间观念,居然消失了。
引磬清脆的响声,居然如此动听,悠扬清新,是最美的声音。其实这只是代表它的意义:可以稍息一下了。
“刚才有好几个人,唯诺准备打你们的,我示意他不要打,毕竟这是第一天。有的人歇了嘴巴不歇,虽然没声音,但还动嘴做出念佛的样子,你这是自欺欺人。有的人,闭眼睁眼的,搞得好像在给自己表演,你在干什么?把上堂开示忘了?”
法露师此时,才显示出他作为导师的威严来,大声地批评,如同警钟。
“是不是觉得打坐苦?各位,打坐并不苦。坐在这挡风避雨的地方,菩萨坐在这里,你们跟它们享受一样的香火鲜花。日常需要,常住为你们准备好了,你们这是天大的福报。这怎么是苦呢?人生才叫苦啊。”
我以为他马上要讲四念处:观受是苦。
结果,他不是讲这的。“人一生下来,最好算命的。鲁迅先生说过,对孩子算命最准的一句话是:这孩子最终要死的。”
我有点触动了,这个老头,居然引用鲁迅的话。可见,和尚对世间法,了解很多啊。绝对不是那种独坐深山、不闻世事的人。我对他的崇敬,又多了一分。
“佛说人有四大苦,何止四大苦啊。我们想想,自从生下来,谁能够逃避老苦、病苦、死苦。还有大量的意外事件,据说交通事故是人类第一大死因。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朝不保夕,何等的恐惧,何等的苦恼。如果你对这人生的苦恼,没有很深的体会的话,你何必来学佛呢?”
我深有体会,父母的突然离世,给我上了人生最生动的课。
“你都不明白,明天是否还能够活着,为什么不抓紧有限的时间,来追随大道呢?如果你会比较的话,打坐根本就是享福了。人们总把幸福比喻成好的感觉,其实,我们没有领略到法喜之前,所谓的幸福,只是痛苦比较轻的状态。”
这是我听到的对幸福最新的解释。细想一下,确实是这样,我们说健康是一种幸福,其实就是没有明显的病痛而已。但人们总不珍惜,因为人在健康时,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健康。但人在痛苦时,总是想摆脱痛苦。
“以上是对第句开示的阐发。要解脱,超越生死,这是非常重大的事,非大丈夫所能为,所以说,根尘迥脱事非常。第二句,是让你把法门牢记实践,心无旁骛,紧把,就是要紧紧抓住。你参话头也好,观想法像也好,持咒默念经文也好,那都是你的绳头。有人老问我,我绳头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呢?那是用来拴我的,又不是用来拴你的。不管你把的什么绳头,你就得把紧了,不要丢手,这才能够做一场圣贤的法事啊。”
按他这种说法,好像什么绳头都可以。
“好了,不多说了,坐第二柱香。”
大家重整旗鼓,打坐,去找绳头去了。什么是绳头,我也没准主意。只好把原来刘大哥教过我的,默念六字大明咒而已。当然不能动嘴出声。
这一柱香,过得还真快,因为大家把“紧把”这两个字,实践得牢。等引磐响起时,我才猛然一惊。刚才不知道是昏沉才是怎么的,好像对什么都没有感觉。念着念着,也不知道怎么过了时间。
“大家谈谈体会吧,也可以提问题。”
法露师这样一说,气氛马上就活跃起来。有人问:“我原来总在昏沉与警醒中交替,不知道怎么对治?”
上师只用一句话:“生死心切,你就不昏沉了。”
这个问题,我曾经问过刘大哥,他教我的是具体的方法。比如憋一口气在丹田,然后睁开双眼。但同样的事,对那个问话的和尚,上师用的是世界观,而不是方法论。
以我不太高明的理解,如果痛念生死,就有紧迫感,在这种状态下,如同阻击手,眼睛都不敢眨一下,根本不可能昏沉的。
阻击手的状态,表明上看与打坐差不多,一个姿势,保持好长时间,但是这种等待,是不可能昏沉的。因为他的板机,关系着人命。
当然,他这样回答,是有针对性的。对于那个和尚来说,方法肯定早就掌握了,但是出现这种偏差,肯定是世界观上的毛病。最好的良医,根据各人和各病的情况,灵活地开出药方,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子。
还有一名居士问到:“我打坐时,总觉得脑袋里像涨了气一样,毛发向外伸张,像个刺猬。这是不是真气上来的表现呢?”
“上来又怎么样?可以不死吗?不要管它,它要怎样就怎样,你是观想佛像的,你就观想佛像。任他千路来,你只一路去。观想就是你的
绳头,佛来佛斩、魔来魔斩,管他什么气不气,管他什么生与死,干就完了。”
“那我这是进步还是退步呢?”那位居士还不死心,想多听些信息。
“我要说你进步了呢,你就想留住它,沾沾自喜。如果说你退步了呢,你就想排斥它,灰心丧气。这都是管。我叫你不管,懂不懂?”
这意思很明白了,就是不理会,不把精力用在这上面。只把所有的精力用在他观想这个法门上,就可以。
此时,我听到钱师兄的声音。他是唯一的一个,不问具体法门,只求理论探讨的家伙。这个人估计是老师当久了,总喜欢在形而上的层面进行纠结。
“师父,我想问一下,你刚才所说,前面那位师兄,让他不管那些现象,不理会,从心理层面来说,是不是空掉它的意思?”
这个说法有些道理,所谓空,不是完全没有。而是不让它起作用,不让它干扰你,不理会它的存在。当你的心不理会时,他就无法干扰你的心。
“如果从方法上来说,也可以这样说,让它空掉,至少你要做到不理会它。”
得到法露师的肯定,这家伙有点得意忘形。“师父教训得是。佛法对世界的看法,本质上就是空。你让他空掉感受,这我能够理解。但是,你又说紧把绳头,死死盯住观想,这肯定属于有了。这种空和有,是不是也属于空有不二呢?”
“不是。”法师否定得很干脆。“空有不二是绝对意义上的,前面所说空,只是大致上用空这个词来形容方法,不是究竟的。从观想这个法门来说,或者说从任何绳头来说,都属于有的修法。”
“但是佛法最终是要空的,这种有的修法,是不是方向不对呢?”钱师兄,显然有点不服气了。
“问得好!”法师居然大声赞叹,这出乎我的意料。“古人说,疑问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你这种怀疑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同修们,你们不要迷信经书甚至师父,因为你在没明白大道之前,都是迷信。但是,最初的迷信是需要的,因为,你自己不能指导自己。历史上有独觉佛,但今天没有。”
这是哪跟哪里,有理解起来有点绕。
“既然我们最初都是瞎子,我们凭什么修呢?借假修真,就是我们的办法。当然,这只是过渡性的办法。当你找到真后,就无所谓假了。没有借用这个一的绳头,哪里能够找到零的空呢?比如你过河需要船,但船不是道,因为道是指彼岸。但是,你要到达彼岸,就必须需要船。到了彼岸过后,就得抛弃船。什么时候抛弃呢?你到了,就自然知道了。那我问你船是空还是不空?”
这个问题就很难回答了。如果说船是空的,那怎么过河呢?如果不空,为什么到了彼岸就是抛弃呢?
钱师兄好只好实回答:“我不知道。”此时,法师也没有给出答案的意思。我本以为,钱师兄的问答就至此为止了,谁知道,他好像要故意为难人似的,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上师,我还有个问题,在我心里好久了,今天如果上师有时间,我想请教一下。”
“你说吧。”法师倒是很愿意跟他对话。
“佛法说,四大皆空,说人生是苦。那么,人生除了苦以外,就没什么留恋的了,必须要超脱它。也就是说,要空掉它。这是人生观。从世界观来说,佛家也说,世界的本质是空的。我不管什么世界,我只想人生。如果人生是空的,或者最终是要空掉它的,人生岂不是没有意义了?这个问题,不仅是我想问,我的学生想问,就是我那些教哲学的老师也想问。毕竟,如果人生的意义只是空的话,人生的一切努力,就没有希望了。”
果然是个大问题。我以前也这样想过。如果人生没有意义,还不如自杀算了。
“问得好!同修们,有的是老居士了,有的出家日子也不短了,这位钱老师,他的问题,有几个人问过我呢?这是个大问题,就是问,空,对人生,对世界,究竟有没有意义。追求空性的人生,有没有希望?”
他两次赞叹钱师兄了,这让我觉得意外。当然,也可以理解。从西方教育学经验来看,能够提出好问题的学生,就是好学生。问题不一定解答,但有问题,至少意味着有思考。
“空,在世界观上,是指因缘变化的意思。大家对缘起理论并不陌生。任何事物没有自己的本质,只不过是一大堆缘起组成的。如果把这些缘起抽掉几个,这个事物就灭亡或者不存在。如果组合起几个必要的因缘,就会产生新的事物。这个道理,我们可以以汽车来比喻。汽车是由两万多个零部件组成的,哪一个零件,可以单独称为汽车呢?”
大家在摇头。
“汽车,只是因为一大堆不叫汽车的零件组合成的。它有了新的功能,这就叫有。它没有一个零件本质上决定它是汽车,这就叫空。世界是空有不二的,就是指这个意思。理解这一点,正是理解了人生的大希望所在。”
其实,他这个结论更难以理解。好像,应该推出相反的结论吧?
“空的性质和有的现象,是任何事物的两面性。如果只强调有,那才是没有希望的人生。如果一个人始终不变,可以算作有,那人生的意义和希望在哪里?如同空气虽然运动却没有灵魂,如同树林虽然有生命,但没有情感。但本质为空,就为大量有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比如一个穷人的孩子,他可以超越贫穷,只要他足够努力,俱足了致富的因缘,他就会成为一个富人。这种通过努力可以改变人生的世界,是多么富有生机和活力啊。”
我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变化并不可怕,只有变化中,才能够产生新事物。只有能变化,才可能争取新人生。
生生之谓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