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读书万卷不谋食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2K小说网 www.2kxs.cc,最快更新覆汉最新章节!
“君侯确实有先见之明。”让杜畿转移了注意力的乃是娄圭,只见其人捻须冷笑,倒似乎也对远在万里之外的战局早有预料。“去年冬日,彼处战局规划传来,我们议论此战,便有所预感……想那凉州人心不属汉已多年,而张温面对如此胜机,非但不集中兵力吃下韩遂,却兵分六路,岂不是自露破绽?”
杜畿心中一凛,这才陡然想起来,眼前这个言语随意轻佻,以至于一路行来他心中隐约有些轻视起来的娄圭娄子伯,也是当世在军略上数得着的人物……其人从公孙珣多年,多有临阵谋划之功,号称军师。
“一旦兵分六路。”娄圭继续捻须对周边人解释道。“则全局胜负便只悬于榆中韩遂那一路的胜负上。换言之,若榆中韩遂处是官军得胜,则其余几路官军不战自胜;而若彼处是叛军得胜,则其余几路的羌人、凉州本地豪族也必然会奋起,将官军给反扑出来。唯独一件事,实在是不晓得那三万官军是如何败的,明明只要仗着兵力优势,分出一部来截断对方补给便可从容围城的……难道还能是这三万人被反过来断了粮道不成?”
众人也是议论纷纷,然而从娄圭到田豫,从杜畿到京泽,却又忍不住多看向面色如常的公孙珣,希望他能够给分说解释一二。
“说到底,还是凉州人心不属汉的缘故。”然而,公孙珣却并没有对如此大事有所表态,反而显得有些不以为意。“总之,凉州的事情一时半会不会有个结果的。正如朝中阉宦之势一时半会难以制约一般……咱们不必想太多。”
田埂上的众人赶紧纷纷称是。
“为今之计,还是要做好自家的事情。”言至此处,公孙珣却是笑眯眯的看向了一直偷看自己的杜畿。“有喜说伯侯有萧何之才,我自然是信的,但最近有一件事情,着实为难,正好想向伯侯讨教一二。”
杜畿赶紧收心,却又微微昂首问道:“君侯可是在疑难民屯与周边官府、世族、豪右、平民相处之道?”
“官府倒也罢了,主要是世族、豪右,兼以平民多有争入民屯之事……”公孙珣赶紧解释,但话说到一半便恍然一怔。“路上子伯已经与你们说了?”
“说了一些。”杜畿当即作答。
“我没说!”娄圭一时无语。
一脚还踩在烂泥里的京泽惊愕难言。
公孙珣一时失笑,却是转身看向了沮宗沮公祧。
“子伯兄只说了如今参与民屯的流民太多,而空地太少,所以君侯不得已从渔阳到良乡,四处分散安置流民。”沮宗稍一思索,立即原原本本将事情说了出来。“想来伯侯才思敏捷,举一反三,便是从此处窥出了君侯疑难所在。”
公孙珣愈发失笑,便又回头看向了杜畿:“既如此,伯侯可有言教我?”
“没有。”杜畿依旧从容。“在下履任郡中功曹、县令、郡丞,多行政务,所以初来乍到便能想到问题所在。然而,也正因为多行政务,所以在下也知道,地方不同、情形不同,不见其实、不闻其事,是不能够胡乱言语的。”
公孙珣笑的更开心了:“若是这般的话,伯侯且去昌平学中做个讲师如何?待有所得,再来寻我。”
这便是相互考察的意思了,杜畿当即俯首称是。
公孙珣复又看向了京泽,引得后者一阵紧张。
“有喜也去吧,”公孙珣想了一想后如此吩咐道。“你不是家传的学问吗?便去讲你家的《京氏易》……”
“喏。”京泽不知是好是坏,但还是赶紧点头。
“还有公祧。”公孙珣复又回头看向了沮宗。“春耕繁忙,偏偏学中缺人,你既要去昌平协助子衡为我处置文书杂事,也要去学中讲课……如今昌平私学中,自我以下,无论是幽州本地名士还是我的私属,便是州中、郡中宿吏都要兼任讲师。”
沮宗自然满口答应,而京泽和杜畿则忍不住对视一眼……二人哪里还不明白,这个昌平私学的讲师怕是兼有洛中的郎官、博士的双重特性还不止。而对于初来乍到的他们而言,此地俨然是个可进可退的好去处。
田埂上的相会以一种愉悦的气氛轻松结束,公孙珣视察完此地的屯点,便将事情托付给了此处的负责人枣祗,然后又去韩浩负责的渔阳城北屯点巡视了一圈,方才转回昌平。
到了此时,公孙珣才终于知道官军凉州大败的具体经过。
原来,还真让娄子伯给说对了,就是兵力占优的官军反过来被叛军断了粮道!
话说,那位荡寇将军周慎引三万大军,奉命去榆中城征讨兵力已经不足两万人的韩遂。之前被张温遣入其中的军司马孙坚便早早主动提议,希望可以分兵一万给他孙文台,直接去榆中城外临城隔绝叛军粮道,然后周慎自己领着两万兵缀在后面,一边保护补给线,一边形成战略威慑。
而以这般安排的话,若是叛军出城决战,那周慎便可以与孙坚前后夹击,一战功成;而若叛军不动,那就就可以坐等对方粮尽自败了……反正官军补给不断,而叛军却补给无能。
不过,周慎却当众拒绝了孙坚这个极度稳妥的建议,而且公开对周围人讲,他身为凉州人在凉州打仗,怎么可能会让孙坚一个扬州人去夺头功?
而对应的,这位荡寇将军居然是亲自举全军来到榆中城下与韩遂边章对垒。
一开始的时候,局势还算不错,于汉军而言,虽然道路艰难,却有上游的黄河水道为天然补给线,于叛军而言则是城池被围、粮道被隔断的绝境!
不过,眼看着城中粮食不剩多少了,大部分主力被困在榆中城的韩遂死中求活,居然使出了一个颇为眼熟的招式——他让外围的小部队放弃恢复补给线的努力,转而仗着对地形的熟悉,绕到官军后面,隔断黄河河道,反过来截断了官军的粮道!
事实证明,在双方都失去补给线的情况下,人数少的本地叛军比人数多的远来官军更能撑得住劲!不过几日,汉军就先乱了起来,然后周慎惊慌之下居然又选择了全军拔营回师,这时候,重新得到了补给的韩遂、边章立即沿途追击,汉军全军大溃!
接下来,也正如娄圭之前说的那样,西凉人心并不属汉,绝大部分人其实都在观望,眼见着韩遂绝地反击,凉州各郡的汉、羌中立势力也纷纷拿稳立场,对汉军进行了反扑……官军六路大军,直接溃败了五路,只有一个董卓董仲颖,背河扎营,然后筑坝佯装捕鱼,麻痹对面的羌人,才得以偷偷引军从河坝上过河,全师而还。
这一仗之后,董仲颖独自保全了三万大军,连着其余几路残兵败将倒也还有五六万人,但之前十万大军鏖战半年,为此劳民伤财,如今却前功尽弃,到底算是全局尽败。
而叛军虽然反扑成功,可之前毕竟也大败过一场,又是在境内作战,军资匮乏,所以根本没有力气反扑到有董卓重兵维护的汉阳,凉州的局势重新进入到了僵持中。
据说,现在凉州是汉阳全郡为官军所有,金城全郡为叛军所有,其余安定、北地、武都、陇西、武威则处于大城市归官军所辖,但城外乡间、部落却尽数为叛军所有的诡异格局中。
“果然要耗下去了。”昌平私学内,刚刚回来的公孙珣对着这份来自于中枢自己两个弟弟的详细情报无奈摇头。“虽说天下事兵强马壮者为之,可失了人心,又哪来的兵强马壮呢?”
立在公孙珣对面来看这份情报的吕范、娄圭等人也是俱皆感慨,唯独沮宗束手不言也不动。
公孙珣一时好奇:“公祧有话要说?”
“确实有事要说。”沮宗正色言道。“之前君侯曾言,若杜伯侯有所得便可来寻你……而其人从前日开始便不停问我何日君侯将归了。”
公孙珣不由愕然:“我从良乡与此人作别往渔阳去,前后不过在彼处呆了七日,若是从前日算起,便是掐头去尾,其人到昌平也不过六七日……便已经有所得了吗?”
娄子伯等人也是面面相觑。
不过吕范却是一时恍然,居然反过身来去问沮宗:“公祧,之前两日间总在你家中说个不停的便是那杜畿杜伯侯吗?”
沮宗当即颔首。
公孙珣和娄圭等人闻言更是莫名其妙。
“君侯有所不知。”吕范也是失笑解释道。“我与公祧多年未见,如今他又襄助我做事,所以之前安排房舍的时候便将他放在了我左边那套空房内……之前几日还好,从前日晚上开始便有人在彼处高谈阔论,尽说一些民屯的得失……”
公孙珣哑然失笑。
他哪里还不明白,这杜畿俨然是个‘有心’之人,一方面拜托沮宗,让其不忘提醒自己这个卫将军去召见他杜伯侯,听取他的意见,品鉴他的能力;另一方面,却又使了个小把戏,提前将他的论调抛出来,让吕范这个卫将军长史、自己不在时的昌平头号人物,提前听到他的言论……如此一来,不管是自己来的太晚也好,还是沮宗忘了推荐他也好,都不会耽搁到他。
甚至阴暗一些,若是沮宗是个小人,准备耍小手段剽窃他的‘所得’,那也只会自取其辱。
当然了,公孙珣也不是不能理解他,毕竟这年头终究还是讲一个身份和阶级的,如他这般自幼被灌输了某些理念,愿意礼贤下士之人实在还是少见……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了不得的人物。
其人有些小手段也不是不能接受。
不过,话还得反过来说,若是这个杜畿只是大言惭惭,胸无半点真才实学,那这番做作与小聪明却只会迅速断送他的前途。
总而言之,最后还得看他肚子里货如何。
一念至此,公孙珣顾不得疲惫,也不问沮宗与吕范这人的水平到底如何,便径直起身,居然是主动去寻此人去了。
时值下午,杜畿无课,却正在私学中的藏书楼内读书,他这人和同来的京泽不同……京泽自知能耐不足,没有根本上的能耐做倚仗,所以向来与人为善,一有空闲便去和私学中的各类人物去打交道。而杜畿却是公认的显得有些傲气,除了少数他认为的关键之人,向来是不假辞色。
不过,即便如此,当公孙珣甫一回到昌平便单身前来寻他时,其人多少还是有些震动的。
“伯侯且安坐,公祧说你已有所得,还请务必直言赐教。”眼见着下午楼中人少,这杜畿所在的二楼更是几乎无人,公孙珣便干脆恭敬一礼,然后就迫不及待的开门见山了。
杜畿见到对方行礼,更是不由正色起来:“君侯如此待人以诚,我若不尽心相对,岂非可笑?”
公孙珣坐下身来,静心相对。
“恕在下冒昧了。”杜畿也坐回身去,坦诚以对。“依在下看来,君侯在此处,虽然看似万事顺利,却暗藏隐忧……当然,若非如此,君侯也不至于之前如此问我。”
“那你觉得具体都是些什么麻烦呢?”公孙珣正色问道。“麻烦又在何人呢?”
“前一问简单,稍一打听便能得知,后一问才是关键,也是此番问题真正所在。”杜伯侯也是昂然自若。“我来此处几日,已经看得清楚……于官府,似乎还好,无论广阳还是渔阳、涿郡,这些地方的长吏、朝廷命官多愿倾力配合君侯。这不是说他们心甘情愿,也不是他们就愿意看君侯在他们治下作威作福,而是说君侯位阶、名声、乡望、财力、物力、武力俱全……他们这些为官一任的人,只是来做官,并不愿多生事,也与君侯无根本上冲突,所以他们看似最强,也最有理由与君侯相对,却恰恰不是真正麻烦所在。”
“不错。”
“那么换言之,真正因为君侯擅自越矩民屯而心存不满的,不是这些官吏,而是本地世族!”杜畿一时失笑。“不过,他们却只是半疑半虑,半推半从,将来说不定反而会支持君侯此番作为的……只要这天下继续乱下去便可,因为届时他们反而希望依附君侯来求地方安稳。”
公孙珣默然不语。
“然后是百姓。”杜畿继续笑言道。“民屯与百姓相处的麻烦,我也看清了,他们之所以偶发事端,其实并不在于风俗上的对立还有土地上的争夺。实际上,本地良田虽多,君侯也急需良田来安置流民,可即便是幽州,又有几分上好田亩是这些良家百姓的呢?甚至据我所见,本地百姓反而艳羡于民屯的简政清治。毕竟君侯这里,虽然也约定了要交赋税,要交公粮,但要多少就只取多少,跟本地百姓名义上算赋轻松,却受复杂盘剥相比,反而实际上要过得轻松。”
“民屯这种事情,重赋重税,而且管束严格、限制自由,其实并不是什么长久之策。”公孙珣叹气道。“不管早晚,迟早要放开的,然而外面的世道这么乱,贫民格外辛苦,倒是显出他们的好处来了。”
“这便引出第四类人了,也是君侯必须要提防的。”杜畿忽然肃容。“幽州豪右,虽然表面上对君侯俯首帖耳,看似无一声杂音从他们口中传出……但民户、人口、土地,本是他们的立身根本,君侯此番作为,迟早要激起他们的不满,而且将来想要安置更多流民,就只能去从他们身上来取。这些人,我也是看的清楚,不管是幽州还是益州,不管是河北还是关西,都只是残暴短视之辈,若让他们窥的机会,必然会有反覆之事!”
“说的好。”听到这话,公孙珣已然给杜畿打了个优良的分数,但还是紧追不舍。“可豪右,或者说豪右、户口、人口这件事情到底又该如何应对呢?”
“我有四策。”杜畿昂首答道。“若君侯能行,必然能压住彼辈,甚至可以趁机握有幽州腹心之地!”
公孙珣笑而不应。
“这四策,一曰名,二曰实,三曰缚,四曰杀!”杜畿依旧言语从容。
公孙珣再度失笑:“伯侯且慢言,你的能耐我已经尽知了……我之所以早早回到昌平,乃是因为过两日我母亲就要来,你应该也知道此番民屯,全靠家母开创的安利号财力、物力支持,至于豪强表面上之所以如此俯首帖耳,其实也与安利号有不少关系,你先去准备一下,弄个细细条陈出来,我得说给她听。”
————我是汇报给老娘的分割线————
“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也。少孤,继母苦之,以孝闻。年二十,为郡功曹,守郑县令。县囚系数百人,畿亲临狱,裁其轻重,尽决遣之,虽未悉当,郡中奇其年少而有大意也。举孝廉,除汉中府丞。会天下乱,遂弃官客幽州。畿至昌平,附太祖,太祖待之如常,不得近。乃宿故人沮宗舍,语终夜。吕范时为卫将军长史,掌枢密,与宗比屋,夜闻畿言,异之,旦遣人谓宗曰:‘有国士而不进,何以对将军?’既见畿,知之如旧相识者,遂进畿於太祖。”——《新燕书》.卷七十四.列传第二十四
“君侯确实有先见之明。”让杜畿转移了注意力的乃是娄圭,只见其人捻须冷笑,倒似乎也对远在万里之外的战局早有预料。“去年冬日,彼处战局规划传来,我们议论此战,便有所预感……想那凉州人心不属汉已多年,而张温面对如此胜机,非但不集中兵力吃下韩遂,却兵分六路,岂不是自露破绽?”
杜畿心中一凛,这才陡然想起来,眼前这个言语随意轻佻,以至于一路行来他心中隐约有些轻视起来的娄圭娄子伯,也是当世在军略上数得着的人物……其人从公孙珣多年,多有临阵谋划之功,号称军师。
“一旦兵分六路。”娄圭继续捻须对周边人解释道。“则全局胜负便只悬于榆中韩遂那一路的胜负上。换言之,若榆中韩遂处是官军得胜,则其余几路官军不战自胜;而若彼处是叛军得胜,则其余几路的羌人、凉州本地豪族也必然会奋起,将官军给反扑出来。唯独一件事,实在是不晓得那三万官军是如何败的,明明只要仗着兵力优势,分出一部来截断对方补给便可从容围城的……难道还能是这三万人被反过来断了粮道不成?”
众人也是议论纷纷,然而从娄圭到田豫,从杜畿到京泽,却又忍不住多看向面色如常的公孙珣,希望他能够给分说解释一二。
“说到底,还是凉州人心不属汉的缘故。”然而,公孙珣却并没有对如此大事有所表态,反而显得有些不以为意。“总之,凉州的事情一时半会不会有个结果的。正如朝中阉宦之势一时半会难以制约一般……咱们不必想太多。”
田埂上的众人赶紧纷纷称是。
“为今之计,还是要做好自家的事情。”言至此处,公孙珣却是笑眯眯的看向了一直偷看自己的杜畿。“有喜说伯侯有萧何之才,我自然是信的,但最近有一件事情,着实为难,正好想向伯侯讨教一二。”
杜畿赶紧收心,却又微微昂首问道:“君侯可是在疑难民屯与周边官府、世族、豪右、平民相处之道?”
“官府倒也罢了,主要是世族、豪右,兼以平民多有争入民屯之事……”公孙珣赶紧解释,但话说到一半便恍然一怔。“路上子伯已经与你们说了?”
“说了一些。”杜畿当即作答。
“我没说!”娄圭一时无语。
一脚还踩在烂泥里的京泽惊愕难言。
公孙珣一时失笑,却是转身看向了沮宗沮公祧。
“子伯兄只说了如今参与民屯的流民太多,而空地太少,所以君侯不得已从渔阳到良乡,四处分散安置流民。”沮宗稍一思索,立即原原本本将事情说了出来。“想来伯侯才思敏捷,举一反三,便是从此处窥出了君侯疑难所在。”
公孙珣愈发失笑,便又回头看向了杜畿:“既如此,伯侯可有言教我?”
“没有。”杜畿依旧从容。“在下履任郡中功曹、县令、郡丞,多行政务,所以初来乍到便能想到问题所在。然而,也正因为多行政务,所以在下也知道,地方不同、情形不同,不见其实、不闻其事,是不能够胡乱言语的。”
公孙珣笑的更开心了:“若是这般的话,伯侯且去昌平学中做个讲师如何?待有所得,再来寻我。”
这便是相互考察的意思了,杜畿当即俯首称是。
公孙珣复又看向了京泽,引得后者一阵紧张。
“有喜也去吧,”公孙珣想了一想后如此吩咐道。“你不是家传的学问吗?便去讲你家的《京氏易》……”
“喏。”京泽不知是好是坏,但还是赶紧点头。
“还有公祧。”公孙珣复又回头看向了沮宗。“春耕繁忙,偏偏学中缺人,你既要去昌平协助子衡为我处置文书杂事,也要去学中讲课……如今昌平私学中,自我以下,无论是幽州本地名士还是我的私属,便是州中、郡中宿吏都要兼任讲师。”
沮宗自然满口答应,而京泽和杜畿则忍不住对视一眼……二人哪里还不明白,这个昌平私学的讲师怕是兼有洛中的郎官、博士的双重特性还不止。而对于初来乍到的他们而言,此地俨然是个可进可退的好去处。
田埂上的相会以一种愉悦的气氛轻松结束,公孙珣视察完此地的屯点,便将事情托付给了此处的负责人枣祗,然后又去韩浩负责的渔阳城北屯点巡视了一圈,方才转回昌平。
到了此时,公孙珣才终于知道官军凉州大败的具体经过。
原来,还真让娄子伯给说对了,就是兵力占优的官军反过来被叛军断了粮道!
话说,那位荡寇将军周慎引三万大军,奉命去榆中城征讨兵力已经不足两万人的韩遂。之前被张温遣入其中的军司马孙坚便早早主动提议,希望可以分兵一万给他孙文台,直接去榆中城外临城隔绝叛军粮道,然后周慎自己领着两万兵缀在后面,一边保护补给线,一边形成战略威慑。
而以这般安排的话,若是叛军出城决战,那周慎便可以与孙坚前后夹击,一战功成;而若叛军不动,那就就可以坐等对方粮尽自败了……反正官军补给不断,而叛军却补给无能。
不过,周慎却当众拒绝了孙坚这个极度稳妥的建议,而且公开对周围人讲,他身为凉州人在凉州打仗,怎么可能会让孙坚一个扬州人去夺头功?
而对应的,这位荡寇将军居然是亲自举全军来到榆中城下与韩遂边章对垒。
一开始的时候,局势还算不错,于汉军而言,虽然道路艰难,却有上游的黄河水道为天然补给线,于叛军而言则是城池被围、粮道被隔断的绝境!
不过,眼看着城中粮食不剩多少了,大部分主力被困在榆中城的韩遂死中求活,居然使出了一个颇为眼熟的招式——他让外围的小部队放弃恢复补给线的努力,转而仗着对地形的熟悉,绕到官军后面,隔断黄河河道,反过来截断了官军的粮道!
事实证明,在双方都失去补给线的情况下,人数少的本地叛军比人数多的远来官军更能撑得住劲!不过几日,汉军就先乱了起来,然后周慎惊慌之下居然又选择了全军拔营回师,这时候,重新得到了补给的韩遂、边章立即沿途追击,汉军全军大溃!
接下来,也正如娄圭之前说的那样,西凉人心并不属汉,绝大部分人其实都在观望,眼见着韩遂绝地反击,凉州各郡的汉、羌中立势力也纷纷拿稳立场,对汉军进行了反扑……官军六路大军,直接溃败了五路,只有一个董卓董仲颖,背河扎营,然后筑坝佯装捕鱼,麻痹对面的羌人,才得以偷偷引军从河坝上过河,全师而还。
这一仗之后,董仲颖独自保全了三万大军,连着其余几路残兵败将倒也还有五六万人,但之前十万大军鏖战半年,为此劳民伤财,如今却前功尽弃,到底算是全局尽败。
而叛军虽然反扑成功,可之前毕竟也大败过一场,又是在境内作战,军资匮乏,所以根本没有力气反扑到有董卓重兵维护的汉阳,凉州的局势重新进入到了僵持中。
据说,现在凉州是汉阳全郡为官军所有,金城全郡为叛军所有,其余安定、北地、武都、陇西、武威则处于大城市归官军所辖,但城外乡间、部落却尽数为叛军所有的诡异格局中。
“果然要耗下去了。”昌平私学内,刚刚回来的公孙珣对着这份来自于中枢自己两个弟弟的详细情报无奈摇头。“虽说天下事兵强马壮者为之,可失了人心,又哪来的兵强马壮呢?”
立在公孙珣对面来看这份情报的吕范、娄圭等人也是俱皆感慨,唯独沮宗束手不言也不动。
公孙珣一时好奇:“公祧有话要说?”
“确实有事要说。”沮宗正色言道。“之前君侯曾言,若杜伯侯有所得便可来寻你……而其人从前日开始便不停问我何日君侯将归了。”
公孙珣不由愕然:“我从良乡与此人作别往渔阳去,前后不过在彼处呆了七日,若是从前日算起,便是掐头去尾,其人到昌平也不过六七日……便已经有所得了吗?”
娄子伯等人也是面面相觑。
不过吕范却是一时恍然,居然反过身来去问沮宗:“公祧,之前两日间总在你家中说个不停的便是那杜畿杜伯侯吗?”
沮宗当即颔首。
公孙珣和娄圭等人闻言更是莫名其妙。
“君侯有所不知。”吕范也是失笑解释道。“我与公祧多年未见,如今他又襄助我做事,所以之前安排房舍的时候便将他放在了我左边那套空房内……之前几日还好,从前日晚上开始便有人在彼处高谈阔论,尽说一些民屯的得失……”
公孙珣哑然失笑。
他哪里还不明白,这杜畿俨然是个‘有心’之人,一方面拜托沮宗,让其不忘提醒自己这个卫将军去召见他杜伯侯,听取他的意见,品鉴他的能力;另一方面,却又使了个小把戏,提前将他的论调抛出来,让吕范这个卫将军长史、自己不在时的昌平头号人物,提前听到他的言论……如此一来,不管是自己来的太晚也好,还是沮宗忘了推荐他也好,都不会耽搁到他。
甚至阴暗一些,若是沮宗是个小人,准备耍小手段剽窃他的‘所得’,那也只会自取其辱。
当然了,公孙珣也不是不能理解他,毕竟这年头终究还是讲一个身份和阶级的,如他这般自幼被灌输了某些理念,愿意礼贤下士之人实在还是少见……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了不得的人物。
其人有些小手段也不是不能接受。
不过,话还得反过来说,若是这个杜畿只是大言惭惭,胸无半点真才实学,那这番做作与小聪明却只会迅速断送他的前途。
总而言之,最后还得看他肚子里货如何。
一念至此,公孙珣顾不得疲惫,也不问沮宗与吕范这人的水平到底如何,便径直起身,居然是主动去寻此人去了。
时值下午,杜畿无课,却正在私学中的藏书楼内读书,他这人和同来的京泽不同……京泽自知能耐不足,没有根本上的能耐做倚仗,所以向来与人为善,一有空闲便去和私学中的各类人物去打交道。而杜畿却是公认的显得有些傲气,除了少数他认为的关键之人,向来是不假辞色。
不过,即便如此,当公孙珣甫一回到昌平便单身前来寻他时,其人多少还是有些震动的。
“伯侯且安坐,公祧说你已有所得,还请务必直言赐教。”眼见着下午楼中人少,这杜畿所在的二楼更是几乎无人,公孙珣便干脆恭敬一礼,然后就迫不及待的开门见山了。
杜畿见到对方行礼,更是不由正色起来:“君侯如此待人以诚,我若不尽心相对,岂非可笑?”
公孙珣坐下身来,静心相对。
“恕在下冒昧了。”杜畿也坐回身去,坦诚以对。“依在下看来,君侯在此处,虽然看似万事顺利,却暗藏隐忧……当然,若非如此,君侯也不至于之前如此问我。”
“那你觉得具体都是些什么麻烦呢?”公孙珣正色问道。“麻烦又在何人呢?”
“前一问简单,稍一打听便能得知,后一问才是关键,也是此番问题真正所在。”杜伯侯也是昂然自若。“我来此处几日,已经看得清楚……于官府,似乎还好,无论广阳还是渔阳、涿郡,这些地方的长吏、朝廷命官多愿倾力配合君侯。这不是说他们心甘情愿,也不是他们就愿意看君侯在他们治下作威作福,而是说君侯位阶、名声、乡望、财力、物力、武力俱全……他们这些为官一任的人,只是来做官,并不愿多生事,也与君侯无根本上冲突,所以他们看似最强,也最有理由与君侯相对,却恰恰不是真正麻烦所在。”
“不错。”
“那么换言之,真正因为君侯擅自越矩民屯而心存不满的,不是这些官吏,而是本地世族!”杜畿一时失笑。“不过,他们却只是半疑半虑,半推半从,将来说不定反而会支持君侯此番作为的……只要这天下继续乱下去便可,因为届时他们反而希望依附君侯来求地方安稳。”
公孙珣默然不语。
“然后是百姓。”杜畿继续笑言道。“民屯与百姓相处的麻烦,我也看清了,他们之所以偶发事端,其实并不在于风俗上的对立还有土地上的争夺。实际上,本地良田虽多,君侯也急需良田来安置流民,可即便是幽州,又有几分上好田亩是这些良家百姓的呢?甚至据我所见,本地百姓反而艳羡于民屯的简政清治。毕竟君侯这里,虽然也约定了要交赋税,要交公粮,但要多少就只取多少,跟本地百姓名义上算赋轻松,却受复杂盘剥相比,反而实际上要过得轻松。”
“民屯这种事情,重赋重税,而且管束严格、限制自由,其实并不是什么长久之策。”公孙珣叹气道。“不管早晚,迟早要放开的,然而外面的世道这么乱,贫民格外辛苦,倒是显出他们的好处来了。”
“这便引出第四类人了,也是君侯必须要提防的。”杜畿忽然肃容。“幽州豪右,虽然表面上对君侯俯首帖耳,看似无一声杂音从他们口中传出……但民户、人口、土地,本是他们的立身根本,君侯此番作为,迟早要激起他们的不满,而且将来想要安置更多流民,就只能去从他们身上来取。这些人,我也是看的清楚,不管是幽州还是益州,不管是河北还是关西,都只是残暴短视之辈,若让他们窥的机会,必然会有反覆之事!”
“说的好。”听到这话,公孙珣已然给杜畿打了个优良的分数,但还是紧追不舍。“可豪右,或者说豪右、户口、人口这件事情到底又该如何应对呢?”
“我有四策。”杜畿昂首答道。“若君侯能行,必然能压住彼辈,甚至可以趁机握有幽州腹心之地!”
公孙珣笑而不应。
“这四策,一曰名,二曰实,三曰缚,四曰杀!”杜畿依旧言语从容。
公孙珣再度失笑:“伯侯且慢言,你的能耐我已经尽知了……我之所以早早回到昌平,乃是因为过两日我母亲就要来,你应该也知道此番民屯,全靠家母开创的安利号财力、物力支持,至于豪强表面上之所以如此俯首帖耳,其实也与安利号有不少关系,你先去准备一下,弄个细细条陈出来,我得说给她听。”
————我是汇报给老娘的分割线————
“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也。少孤,继母苦之,以孝闻。年二十,为郡功曹,守郑县令。县囚系数百人,畿亲临狱,裁其轻重,尽决遣之,虽未悉当,郡中奇其年少而有大意也。举孝廉,除汉中府丞。会天下乱,遂弃官客幽州。畿至昌平,附太祖,太祖待之如常,不得近。乃宿故人沮宗舍,语终夜。吕范时为卫将军长史,掌枢密,与宗比屋,夜闻畿言,异之,旦遣人谓宗曰:‘有国士而不进,何以对将军?’既见畿,知之如旧相识者,遂进畿於太祖。”——《新燕书》.卷七十四.列传第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