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强与弱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2K小说网 www.2kxs.cc,最快更新明末求生记最新章节!
,为您。
志文暗自摇头叹息,周承允其心可佩,只是这想法嘛,未免有些过于武断了。
这个时代的整个世界,包括正在轰轰烈烈进行工业革命、殖民大开发的欧陆,国家民族的概念都尚未完全定形,君不见意大利人哥伦布,却是在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下发现的美洲大陆,为西班牙成为海上霸主,率先殖民美洲立下了汗马功劳。
西欧尚且如此,更遑论此时的华夏大地了。
建州女真能顺利入主中原,执神州三百年牛耳,除了自身的实力和进取,汉人中的带路党功不可没,前期的李永芳,中期的尚可喜,后期的洪承畴、吴三桂等人,都为他们的主子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些人的行为固然可鄙,但当时并没有国家、民族这样明确的概念,在当时大部分人的心里,谁做皇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上接受汉文化,对下,能让大部分人有口饭吃,那就无碍。
多尔衮推行剃发令,不管他当时的目的是什么,其后的成效如何,但在当时确实是一大败招,“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禁令一出,激起了汉人的激烈反抗,要不是汉人中缺乏那么一个统领全局的大才,而女真人运气又好了那么一点,说不定就此被赶回东北去了。
吴三桂等人的心中,或许并不认为自己背叛了国家民族,而是良禽择木而栖罢了。
当然,不是说周承允这类人先进到已经有了国家民族的概念,而是他们的内心始终忠于大明,视外族为“其心必异”的仇寇,只是如此一来,志文要想说服他,就有些难办了。
“周大哥,俺答汗前后的蒙人变化,不知你是否留意过?”志文想了一下,决定还是以史说今,其实他本来对这段历史并不熟悉,不过在达林台部的时候,与林远接触不少,从他口中了解到了很多俺答汗时期蒙人的状况。
“俺答汗?我自然知道,蒙古右翼的雄主,将蒙人宗主插汉部都逼迫到辽东,兵锋一度直抵京师。”说到这个,周承允就熟了,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起来。
毕竟晋南盐商的崛起,要归功于张王两家的先人-张四维与王崇古,是他二人力主与俺答汗通商,方才开创了晋商的大好局面。
“咳...”志文连咳几声,打断了周承允的话,“周大哥如此学识,不进学真是可惜了。”
周承允面色微红,“臭小子又埋汰我,是不是?”说起来这也是他心中的一个梗,周承允天资聪颖,本来是有志于科场的,只是老父早亡,他又是家中独子,才不得不放弃学业,转而经商。
“别误会,周大哥,我可没有取笑你的意思。”志文急忙解释,“你说的这些,我大致了解,当然了,比不过你,不过请教嘛,咱们改天再说,今日提这俺答汗,我是想请周大哥仔细想想,在俺答汗前后,蒙人到底是变强了,还是弱了?”
周承允闻言,脑子里飞速转动,自俺答汗受封明廷顺义王,双方先后于大同、宣府、延绥、宁夏、甘肃等近边地区开设马市十一处,互市贸易之后,似乎...好像...明蒙边境就再也没有大规模的战事了?
又前后这么捋了一下,周承允不得不承认,明蒙互市之后,的确是北疆无战事了,要是志文不这么提,不唯他,恐怕没人会做这种前后对比的。
那么问题来了,这蒙人到底是强了,还是弱了呢?周承允一时顾不上说话,低头苦苦思索。
按常理来说,蒙人有了中原的物资,特别是粮食和铁器后,实力有增无减才对,然后嘛,自然是厉兵秣马,兴兵南下才对,可为什么自隆庆之后,北疆反而平静下来了呢?
“小志,那你说说看,蒙人是强还是弱了呢?”周承允没想通,干脆也不再纠结,把问题抛给了始作俑者。
“周大哥,从经济上...不,从钱粮上看,蒙人实力无疑是增强了,不过,若是从战心上来看,他们的实力却是减弱了。”志文答道。
“从战心上看实力减弱了?”周承允喃喃自语,似有所得。
“没错,之前他们没有粮食,没有青盐,有马匹牛羊想换,却没有途径,光吃肉喝奶可活不下去,只能拿刀去抢,不唯普通牧民,就是贵族牧主,都是如此,故此上下齐心,能一呼百应,这才频频犯边。”志文说道。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一无所有之人,又不能通过自身的劳动换取生存之资,走投无路之下,抢劫就成了唯一的活路,不止蒙人,汉人、女真皆是如此,流匪就是这么起来的,剿不胜剿,归根结底,就是流民们没有活路,只有剿抚结合,方为正道,只是大明后期已无力安抚了。
“等咱们大明开了边市,不用流血死人,就能换来粮食茶砖,若是勤快些,多养些牲畜,还能收获更多,谁愿意再提着脑袋去玩命?”志文接着问道,“当然了,普通牧民牛羊不多,所得自然就少,但是至少牧主们是不愁吃穿了,没有这些人带头,普通牧民即便为生活所迫,想要提刀上马犯边,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更多的,诸如刚才所说的国家民族的概念,蒙人们就更没有,这个志文就没有详说了,其实神州周边的这些人,更多的,是仰慕中原文化,恨不得身为汉人才好,明军中的蒙人士兵大将不少,就是明证,即便后金,也是一边鄙视着汉人的孱弱,一边羡慕着中原的花花世界。
这些人,只要给他们一个渠道,让他们能够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终有一天,也能成为中原文明中的一员,他们不但不会生事,反而会成为中原文明的基石,甚至是向外扩张的爪牙。
像盛唐,异族的将领和士兵,就为大唐万国来朝的威风立下了赫赫功勋,只是朝廷与地方藩镇之间的实力关系没有处理好,酿成安史之乱,这才一落千丈。
PS:蒙人战力的下降,除了通商之外,藏传佛教的传播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为了不被河蟹,就不在内讨论了。
om,。
,为您。
志文暗自摇头叹息,周承允其心可佩,只是这想法嘛,未免有些过于武断了。
这个时代的整个世界,包括正在轰轰烈烈进行工业革命、殖民大开发的欧陆,国家民族的概念都尚未完全定形,君不见意大利人哥伦布,却是在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下发现的美洲大陆,为西班牙成为海上霸主,率先殖民美洲立下了汗马功劳。
西欧尚且如此,更遑论此时的华夏大地了。
建州女真能顺利入主中原,执神州三百年牛耳,除了自身的实力和进取,汉人中的带路党功不可没,前期的李永芳,中期的尚可喜,后期的洪承畴、吴三桂等人,都为他们的主子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些人的行为固然可鄙,但当时并没有国家、民族这样明确的概念,在当时大部分人的心里,谁做皇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上接受汉文化,对下,能让大部分人有口饭吃,那就无碍。
多尔衮推行剃发令,不管他当时的目的是什么,其后的成效如何,但在当时确实是一大败招,“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禁令一出,激起了汉人的激烈反抗,要不是汉人中缺乏那么一个统领全局的大才,而女真人运气又好了那么一点,说不定就此被赶回东北去了。
吴三桂等人的心中,或许并不认为自己背叛了国家民族,而是良禽择木而栖罢了。
当然,不是说周承允这类人先进到已经有了国家民族的概念,而是他们的内心始终忠于大明,视外族为“其心必异”的仇寇,只是如此一来,志文要想说服他,就有些难办了。
“周大哥,俺答汗前后的蒙人变化,不知你是否留意过?”志文想了一下,决定还是以史说今,其实他本来对这段历史并不熟悉,不过在达林台部的时候,与林远接触不少,从他口中了解到了很多俺答汗时期蒙人的状况。
“俺答汗?我自然知道,蒙古右翼的雄主,将蒙人宗主插汉部都逼迫到辽东,兵锋一度直抵京师。”说到这个,周承允就熟了,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起来。
毕竟晋南盐商的崛起,要归功于张王两家的先人-张四维与王崇古,是他二人力主与俺答汗通商,方才开创了晋商的大好局面。
“咳...”志文连咳几声,打断了周承允的话,“周大哥如此学识,不进学真是可惜了。”
周承允面色微红,“臭小子又埋汰我,是不是?”说起来这也是他心中的一个梗,周承允天资聪颖,本来是有志于科场的,只是老父早亡,他又是家中独子,才不得不放弃学业,转而经商。
“别误会,周大哥,我可没有取笑你的意思。”志文急忙解释,“你说的这些,我大致了解,当然了,比不过你,不过请教嘛,咱们改天再说,今日提这俺答汗,我是想请周大哥仔细想想,在俺答汗前后,蒙人到底是变强了,还是弱了?”
周承允闻言,脑子里飞速转动,自俺答汗受封明廷顺义王,双方先后于大同、宣府、延绥、宁夏、甘肃等近边地区开设马市十一处,互市贸易之后,似乎...好像...明蒙边境就再也没有大规模的战事了?
又前后这么捋了一下,周承允不得不承认,明蒙互市之后,的确是北疆无战事了,要是志文不这么提,不唯他,恐怕没人会做这种前后对比的。
那么问题来了,这蒙人到底是强了,还是弱了呢?周承允一时顾不上说话,低头苦苦思索。
按常理来说,蒙人有了中原的物资,特别是粮食和铁器后,实力有增无减才对,然后嘛,自然是厉兵秣马,兴兵南下才对,可为什么自隆庆之后,北疆反而平静下来了呢?
“小志,那你说说看,蒙人是强还是弱了呢?”周承允没想通,干脆也不再纠结,把问题抛给了始作俑者。
“周大哥,从经济上...不,从钱粮上看,蒙人实力无疑是增强了,不过,若是从战心上来看,他们的实力却是减弱了。”志文答道。
“从战心上看实力减弱了?”周承允喃喃自语,似有所得。
“没错,之前他们没有粮食,没有青盐,有马匹牛羊想换,却没有途径,光吃肉喝奶可活不下去,只能拿刀去抢,不唯普通牧民,就是贵族牧主,都是如此,故此上下齐心,能一呼百应,这才频频犯边。”志文说道。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一无所有之人,又不能通过自身的劳动换取生存之资,走投无路之下,抢劫就成了唯一的活路,不止蒙人,汉人、女真皆是如此,流匪就是这么起来的,剿不胜剿,归根结底,就是流民们没有活路,只有剿抚结合,方为正道,只是大明后期已无力安抚了。
“等咱们大明开了边市,不用流血死人,就能换来粮食茶砖,若是勤快些,多养些牲畜,还能收获更多,谁愿意再提着脑袋去玩命?”志文接着问道,“当然了,普通牧民牛羊不多,所得自然就少,但是至少牧主们是不愁吃穿了,没有这些人带头,普通牧民即便为生活所迫,想要提刀上马犯边,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更多的,诸如刚才所说的国家民族的概念,蒙人们就更没有,这个志文就没有详说了,其实神州周边的这些人,更多的,是仰慕中原文化,恨不得身为汉人才好,明军中的蒙人士兵大将不少,就是明证,即便后金,也是一边鄙视着汉人的孱弱,一边羡慕着中原的花花世界。
这些人,只要给他们一个渠道,让他们能够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终有一天,也能成为中原文明中的一员,他们不但不会生事,反而会成为中原文明的基石,甚至是向外扩张的爪牙。
像盛唐,异族的将领和士兵,就为大唐万国来朝的威风立下了赫赫功勋,只是朝廷与地方藩镇之间的实力关系没有处理好,酿成安史之乱,这才一落千丈。
PS:蒙人战力的下降,除了通商之外,藏传佛教的传播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为了不被河蟹,就不在内讨论了。
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