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光芒

推荐阅读:

2K小说网 www.2kxs.cc,最快更新大唐探幽录最新章节!

    大理寺。

    公房之外有一棵老槐, 此刻已经绿荫摇曳, 昨夜洒落数点微雨, 早上地面微湿。

    袁恕己从树下经过的时候,忽然听到鹊声聒噪, 他抬头看时, 见一只黑白羽毛乡间的喜鹊站在枝头, 戞戞叫嚷。

    喜鹊是吉祥之鸟,传说喜鹊登门是为报喜, 袁恕己盯着那只鹊儿看了片刻, 却并未觉着心喜, 反倍感忧愁。

    自从搜查过武三思的府邸, 坊间传言纷纷, 因都知道武三思是皇后偏爱的侄子,在朝堂上更是甚吃的开,几乎无人敢惹。

    故而袁恕己这一番闹腾,竟是街知巷闻,听闻此事者,无不对这位“新”任少卿刮目相看,同时也为他的个人安危担心。

    谁不知梁侯为人最是偏狭记仇, 当初卢照邻之事就是一个惨痛例子, ——卢照邻因入狱而身染风疾更是民众百姓之痛,何况又听说袁恕己这一次搜查无功而返……是以人人忧虑。

    可这位少卿却的确是个性情坚决果断、并不轻言放弃的人, 在搜查过梁侯府之后, 并未就此败退, 反派了公差日夜守在武三思的府外,暗中监视。

    虽然此举收效甚微,武三思也不会在这风口浪尖上有什么异样举动,但毕竟没有人喜欢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人盯着。

    武三思几次三番都忍不住大发雷霆,但大理寺差官们对此的反应……不过是后退了百步而已。

    其实大理寺的差官当然也不敢跟武三思硬碰硬,除非是不要命了,怎奈他们身后还有个的确有点像是“不要命”的袁恕己。

    梁侯虽然可怕,到底不是顶头上司,所谓“县官不如现管”,没奈何,只能硬着头皮上。

    但案子悬而未决终究不是法子,可明明知道案发现场就在梁侯府,却偏偏找不到关键的案发之地。

    大理寺卿已经就此问过多次,甚是“关切”,几次言语中暗示袁恕己放弃,袁恕己只当听不出来,仍然我行我素。

    看了鹊儿半晌,袁恕己负手往内。

    还未落座,门外便报说:“大人,十八弟来了。”

    袁恕己又惊又喜,一扫胸中郁闷,忙道:“快叫进来。”自己也迫不及待地往外走去。

    才出门口,就见廊下一人一狗向这边儿走来,正是阿弦领着玄影。

    袁恕己望着那道娇小的影子,已是情不自禁满面笑容:“怪不得先前的喜鹊聒噪,原来是因为你要来了。”

    阿弦道:“少卿,我们进去说话。”

    袁恕己会意,便请她入内,又叫侍从奉茶。

    两人转到内室,玄影便尽忠职守地守在门口。

    阿弦遂把昨夜梦中所见同袁恕己说明,袁恕己听罢,怔道:“你是说……你看见了那只老鼠叼了牡丹花籽进梁侯府密室?”

    阿弦点头。

    其实确切地说,阿弦并不是看见了那只老鼠,而是从那老鼠的眼中看见了一切。

    当那只老鼠被人头吓得扔下花籽逃走之时,阿弦也惊的醒来,然后发现自己的双手蜷凑在胸前,正如梦中所见那只鼠类一样。

    啼笑皆非。昔日庄周梦蝶,如今她竟梦变成了一只老鼠。

    难道真应了之前对崔晔所说的“蛇蛇鼠鼠”之论?

    袁恕己又让阿弦将那只老鼠所走路线又说了一遍,皱眉回想,沉吟道:“我的人当时搜查的十分仔细,那假山洞也曾去过,却并没有发现什么暗门密室,既然你这样说,这其中一定有什么蹊跷被我们遗漏了。”

    阿弦道:“这么长的时间,梁侯一定早把所有线索跟证据都清理妥当了,就算找到了密室,我担心也找不到治他罪的证据。”

    袁恕己正也在忖度此事,倘若是个寻常人家,这会儿他当然立刻点齐了差兵,立刻杀过去再搜查一次,可是这人是梁侯武三思,上次已经闯入已是破例,大理寺卿还担着干系,却偏无功而返,故而这回再登门……恐怕极难。

    自己冒险倒是无碍,若连理上峰,却有点说不过去。

    听了阿弦所说,袁恕己道:“可惜上次我去打草惊蛇,也许他受惊之余,真的会将所有证据都毁尸灭迹,但……”

    他想了会儿:“不过除了证据,还有当时参与之人。”

    阿弦回顾梦中所见:“当时刑讯宋牢头的,有个叫张四哥的人,可他们是梁侯的人,纵然找到只怕也不会轻易反叛。”

    袁恕己点头:“只要找到了,我就有办法。”

    阿弦的话已带到,但现在的情形却仍不容乐观,毕竟梁侯府不是自家后花园,并非说再查一遍就查一遍的。

    何况就算冒险再去查探,若还一无所获的话……那可就是真把袁恕己栽了进去了。

    袁恕己却不愿让她随着忧心,便故意道:“昨日周国公大婚,你跟着乐了没有?”

    阿弦一愣,继而想起在新房门外所听,不安道:“又乐个什么?”

    袁恕己笑:“我怎么听说阖府上下人等都有酒吃?不少人喝的大醉。”

    阿弦才松了口气:“我若喝醉,才是自讨苦吃呢。”

    既然提到了这一节,阿弦便顺势道:“我也有一件事要跟你说。”就把许圉师请她去户部之事说了。

    袁恕己听罢,同虞娘子似的大喜:“这是在是太好了!许侍郎真有眼光。”

    阿弦本有些忐忑,毕竟事情尚未成,若有变数又当如何?只是近来她看袁恕己也越来越觉亲近,是以竟不瞒着他。听袁恕己大赞,阿弦不由挠了挠腮,有些不好意思。

    袁恕己又叹道:“可惜,可惜。”

    阿弦紧张:“可惜什么?”

    袁恕己道:“可惜我晚了一步,没抢在许侍郎之前把你抢到跟前儿来。不过无妨,等我站稳脚跟,立刻就把你要过来。”他笑嘻嘻地用肩膀推了阿弦的肩膀一下。

    阿弦被推的往旁边一歪,这一刻忽然想起自己的身份已经给袁恕己知道,脸上的笑慢慢地收敛起来。

    袁恕己察觉她色变,忙问道:“怎么了?”

    阿弦从小儿就被老朱头当男孩儿养,心里也从没把自己当成女孩子,在桐县当差的时候也从来都泰然自若,并无任何心理负担。

    她是从小儿惯了的,是以上了长安之后,窜上跳下,也从没半分女孩儿的自觉,不管是在京兆府,大理寺,周国公府,还是听说要去户部,也都觉着是自然而然之事。

    但如今忽然想起袁恕己知道自己是女孩儿,才略觉几分别扭。听他问起,阿弦便道:“你、你会不会觉着……我这样很怪?”

    袁恕己道:“你哪样儿?”他特意把阿弦从头到脚又打量了一遍。

    阿弦道:“我是说,你会不会觉着我……我这样当差、或者去户部会有些怪,毕竟我不是……”这一句却更加别扭,无论如何说不出来。

    袁恕己愣愣看了她片刻,才后知后觉地明白:“你是说……哈哈。”他大笑两声,以手加额,“小弦子,你终于醒悟了么?”

    阿弦心头一沉:“你、你也这么觉着?”

    袁恕己本是七分玩笑,三分私心,见她紧张地望着自己,才敛笑正色道:“平心而论,我并不觉着有任何古怪,若天底下多些如你一样的公差,或者部官,那才是绝好之事,也是极正的道理。”

    阿弦睁大双眼:“少卿……”

    袁恕己道:“而且我知道你能、你也担得起,你同样也会做的很好。”

    起初在桐县的时候他还有些半信半疑,甚至在崔玄暐跟他说阿弦的路不止在桐县的时候,他还本能地有些不以为然。

    但是直到现在……在他面前的阿弦,越来越耀眼了。

    他已经无法忽视她身上那引人注目的光芒。

    心竟软软的。

    阿弦做梦也想不到会从他嘴里说出这些,心里的感觉已经超出了“感激”跟“喜欢”。

    两人相视之间,阿弦举手在额角轻轻一抓,低头讷讷道:“……我该走了。”

    一眼看见玄影正仰头看着两人,阿弦又道:“玄影还是留在这里,等我去了户部……再跟着我。”敏之那句送玄影去喂狮虎,给阿弦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

    阿弦转身要走,袁恕己忽道:“小弦子……”

    对上她闪闪地双眼,袁恕己温声道:“只是,有时太能干了未必是一件好事,我只想你知道,我不想你太劳累、或者把自己置身险境。”

    阿弦眨了眨眼,然后展颜一笑:“嗯。”她用力点了点头,“我知道啦。”

    袁恕己看着她烂漫的笑,犹如朝阳初升,春风扑面,一时叫人沉醉无言。

    等他醒神之后,门口人影一晃,是阿弦已经去了。

    身旁“呜”地一声,袁恕己低头,才发现玄影歪着狗头,眼睁睁地仰视着他,仿佛不知此人正在呆呆地陶醉个什么。

    袁恕己叹了声,道:“我怎么觉着小弦子比先前长开了,是不是比在桐县的时候好看多了?”

    玄影斜视了袁恕己一眼,“汪”地叫了声,仿佛在说它的主人从来都是最好看的。

    这日,贺兰敏之带着夫人杨氏进宫拜见二圣。

    除了太子李弘不在场外,魏国夫人贺兰氏,沛王李贤,太平公主,武三思等都在席上,只不过虽似家宴,气氛却有些莫名尴尬。

    魏国夫人像是很满意自己的这位嫂子,对高宗李治道:“皇上,你看哥哥跟嫂子是不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李治笑着点头,魏国夫人又对杨氏道:“记得我小的时候,哥哥还常带我去府里玩耍,只是越发长大,彼此就越发生疏了,不过到底老天自有安排,到最后还是一家人。”

    杨氏垂着眼皮,只是淡淡一笑。

    太平忽然道:“如果表嫂嫁给了弘哥哥,其实也是一家人。”

    武后转头:“太平,不要乱说。”

    太平道:“我并没说错呀。”

    贺兰氏便笑说:“公主,这就是命了,该谁的始终就是谁的。这也是缘分的事儿。”

    武后目光微变,却仍不语。

    贺兰敏之却举杯道:“敏之还要多谢皇后娘娘成全。”

    武后方笑道:“不必谢我,可知我也乐见你们‘但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贺兰氏皱眉,有些不快之色:“大好的日子,娘娘怎么又提那不吉利的字儿。”

    武后满面无辜,仍是轻笑道:“哪里有不吉利了?卢照邻这一句诗,可谓家喻户晓,写尽了世间痴男怨女的情缠之状,用在这一对小夫妻身上难道不贴切么?”

    敏之则笑看武三思道:“这个当然是极贴切,梁侯最懂这诗,你说是不是?”

    前些日子因为卢照邻患病离开长安,民间对武三思的恶誉如潮,更有大胆之人替卢照邻不平、做出暗中袭击武三思的车驾等举动,虽无性命之忧,到底也深受其苦,这会儿敏之故意提起,武三思当然知道他又是在挑衅自己。

    武三思也笑道:“你们夫妻之间到底是怎么样儿,是好是歹,真心假意,只管问我做什么?那也不过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贺兰氏咳嗽了声。

    武三思才又笑道:“不过我还是要祝周国公夫妻琴瑟和谐,白头到老。”

    一场宴会,暗潮汹涌。

    很快武三思先行告退,然后沛王李贤也起身告退。太平见李贤出外,便也偷偷起身,趁人不注意跟着跑了出去。

    高宗身子倦了,魏国夫人陪着离席,不多时,殿内只剩下了敏之跟杨氏。

    敏之正也要告退,武后吃了一盏茶,忽道:“敏之,你身边儿那个叫十八子的,今日可跟着来了?”

    贺兰敏之道:“他在丹凤门等候。”

    武后笑道:“我正有件事跟你商议,我想跟你要了这孩子。你可答应?”

    敏之诧异:“娘娘要小十八做什么?”

    武后道:“不是我要,是朝廷要他,这孩子能干,入了许圉师的眼,他三番两次在我跟前儿提起,没奈何,我只好答应了他。正好儿你如今娶亲,你也算是心满意足了,索性就把这孩子让出来,如何?”

    敏之本心是不愿答应的,但武后既然开了口,又是在这个新婚燕尔的时候,直言回绝似乎不好。

    正在迟疑着想如何拒绝,不料杨氏从旁说道:“殿下身边儿的人能入户部侍郎的眼,正是莫大的幸事,若这十八子真有才干为国效力尽忠,也算是殿下的一点忠心了。”

    敏之皱眉回看,杨氏微微一笑,柔声道:“殿下觉着臣妾说的对么?”

    沉默过后,敏之方道:“你这样的口齿伶俐,舌灿莲花,我又怎么能说不对?”

    武后在上深看杨氏一眼,笑道:“好,难得你们夫妻同心,深明大义,既然如此,此事就说定了。”

    与此同时,丹凤门内,梁侯武三思陪着李贤往外而行。

    两人且走且说话,武三思因道:“殿下这样着急,是要去哪里?”

    ——好端端地太子妃忽然许给了别人,纵然李贤并不在长安不知详细,也猜出其中必有蹊跷,何况因李弘病了,李贤心里牵挂,便想去东宫探望。

    武三思看出此情,故意发问。不料李贤也知道武三思跟敏之向来有嫌隙,便只搪塞道:“想往崔府拜会崔师傅。”

    武三思“哦”了声,他本料定李贤要去探望太子,正想趁机诉说贺兰敏之种种胡作非为之举,谁知李贤并不上当。

    正有些怏怏地,身后有人叫道:“贤哥哥!”

    李贤止步回头,却见是太平追了出来,身后还有几个宫女跟宦官,一个个鸡飞狗跳地追在身旁。

    李贤忙止住太平:“你身子才恢复,怎么就这么急脚鬼一样,给母后知道了又要担心了。”

    太平因为上次那一场惊恐,连日都被拘在大明宫中,更是不许她出外半步,连贺兰敏之成亲这样的大事都未曾许她去看热闹,太平心里实在闷的很。

    何况李弘又病了,太平好不容易盼了李贤进宫,正要多亲近亲近,谁知他立刻又要走,这才依依不舍追了出来。

    太平便问:“哥哥怎么这么急着走?是去哪里?”

    当着武三思的面儿,李贤只得又说去崔府,太平闻听,满面失望……上次她出事,多少跟崔府有些关联,就算此时她要跟着去也是不可能的。

    李贤看出她的心意,便道:“好妹妹,等我拜了崔师傅,立刻回来陪你说话,你安心留在宫内可好?”

    武三思在旁道:“公主一定是因为在宫内闲着无聊,所以想出宫透透气?不如去我府里如何,我近来得了好些有趣的小玩意儿,保管你喜欢。”

    原来武三思自诩最近运道不佳,之前又见恶于武后,幸而太平是武后的心肝肉,如果哄的太平高兴了,武后“爱屋及乌”,当然也是美事一桩。

    太平本兴趣缺缺,听到“有趣的小玩意”,眼中才放出光来。

    李贤便笑道:“还是不要让她出去,免得母后不放心。”

    武三思道:“怕什么,我哪里又不是别的等闲之地,绝不会让公主出事。”

    太平的心便动了,又听李贤动辄抬出武后来,她便也有些逆反心理,当即道:“既然这样,我就去梁侯府里逛逛,料母后也不会怪责。”

    这一句,只苦了跟随她的众宫人们,又知道劝不住公主,何况还有个武三思在旁盯着,不住撺掇。

    当即有个脚快的小太监发疯似的先回去报知武后。

    话说这边儿,李贤因劝不住太平,只得随她。

    三人将到丹凤门,太平先看见门边儿有个熟悉的人影,仿佛在跟谁说话,因被柱子挡着,看不清对面是谁。

    太平当即叫道:“小弦子!”撒腿跑了过去。

    李贤定睛一看,不由也笑了,跟着走了过去,武三思见他兄妹如此,只得跟上。

    太平跑到阿弦跟前,忽然见她面前并无任何人在,太平疑惑地左顾右盼:“我明明看到你在跟谁说话,人呢?”

    阿弦咳嗽了两声:“我方才是喉咙疼,大概殿下错以为我在说话,其实并不是。”

    这会儿李贤也走了过来,他跟太平一样,看阿弦跟前无人,有些诧异,却并未发问。

    阿弦行了礼,李贤知道之前太平能被找到其中也有阿弦一份力,便笑看着她道:“十八弟不必多礼,我才回来,等得闲了倒要跟你坐一坐。”

    阿弦本不大肯面对李贤太平等人,但她既然下定决心留在长安,自然抬头不见低头见,难道次次都要避让退缩?

    崔晔的话又在耳畔响起。

    阿弦鼓足勇气,抬头对上李贤双眸:“殿下的好意心领了,只怕我当不起。”

    李贤笑道:“我说当的起就当的起。”

    武三思心不在此,又知道内侍们入内禀告武后,生怕太平又被叫回去,让他无法大献殷勤,于是便催太平上车。

    太平正要走,忽地心血来潮,回头对阿弦道:“你在这里等表哥么?他被母后留下了,一时半会儿出不来,我正要去梁侯府,你要不要一块儿去?”

    阿弦正要拒绝,蓦地想起之前大理寺中跟袁恕己一番话,心头转念,阿弦便道:“公主有命,我哪敢不从。”

    太平本是随口一说,并没指望阿弦答应,忽然得她应允,一怔之下,大喜过望。

    李贤也觉意外,不由看向阿弦。

    武三思同感意外,但是他知道太平公主孩子心性,倒也罢了,只不过阿弦是敏之“得力”的人,武三思不由多看了她几眼,却并没有出言阻止。

本站推荐:

大唐探幽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2K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八月薇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八月薇妮并收藏大唐探幽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