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论孝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天庭小主播、我和女主播的那些事、娱乐玩童、西游之问道长生、一符封仙、六零小娇妻、都市小世界、变身咸鱼少女、圣神传承
2K小说网 www.2kxs.cc,最快更新昭华最新章节!
,最快更新昭华最新章节!
“好啊,你们俩背着我又说什么好事呢,从实招来。”王氏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是明显看到是笑容满面地,好像有了什么喜事一样。
张昭华和张麒看她神情,都是一愣,张昭华便道:“好像不是我们有什么好事,是您有了什么喜事吧。”
王氏满心欢畅道:“今儿俺去范媒婆那里,她有消息了。”
张昭华道:“什么消息——哦,是给大哥相看的吗?”
“俺去她那里,她说前几次俺上门来,她虽然口中不言,但心里已经把这事儿盘算起来了,”王氏道:“觉得有五六家是比较合适的,等她身子养地差不多的时候,就去这几家打听了。”
“结果如何?”张麒问道。
见王氏看她,张昭华摸了摸鼻子不满道:“我也是这家的一份子吧,将来的嫂子总也要过过我的眼,我也相看一下,帮你们把关嘛!”
“这倒是,”张麒笑道:“总不能要个咱们囡囡不喜欢的。”
王氏便用指头点了点张昭华的额头,无可奈何道:“人小鬼大——俺问你,要是你不喜欢,偏偏俺和你爹和你哥都中意,你怎么办?”
“要是您和我爹都看上都喜欢,那我就没有什么不喜欢的,”张昭华认真道:“要是您看不上,那咱们娶她来做什么,所以您一定要挑一个得您喜欢的,您看着她觉得满意,觉得舒心顺气的,进了咱家的门,一家人热热闹闹和和美美地过日子,将来我嫁出去了,她能代我孝顺膝下,就算我真的和她看不对眼,但凭她能真心实意孝顺您二老,我就敬她一辈子,绝不和她绊一句嘴。”
做人就是这样,先前想自己嫁出去的时候,就想着婆家如何不容易过,但逢自己家娶妇的时候,却要要求新妇做个好媳妇。
人人都是有私心呐,张昭华倒是能体谅岳氏的心情了,就是不知道她体谅岳氏和她看不对眼的事情,不知道岳氏在遇到了一个能看对眼的媳妇的时候,能不能做一个好婆婆。
第一个归做世情,第二个归做个人心理问题。
她这一番话说出来,把王氏感动得眼泪汪汪地,就连张麒也咳嗽了几声,道:“自然要照顾俺们囡囡喜不喜欢,将来还不得指望昶哥儿一家照应咱们囡囡?”
“那俺就说了,”王氏知道张昶不在家里,而眼前的张昭华也不必瞒过了,道:“范媒婆打听了五家,其中一家下订了,一家居丧,剩下三家可供挑选。”
第一家是邻村也就是李家村的一户人家,这姑娘年岁十六,父母双全,兄弟也俱都踏实老实,姑娘长得也好看,本是好姻缘,只一桩事不尽如人意,肺上不太好,据说是小时候呛过水,声短气弱,常年咳嗽,兼之身形瘦弱,常被人怀疑是患了痨病的,因此同村的都不敢求娶。
“声短气弱,常年咳嗽,”张麒听了就摇头道:“那就是娶回来一个药罐子,说白了就是累赘,哪里能操持家里!”
其实王氏也是这么想的,只是听范媒婆说这户人家父兄给力,才一直没明确拒绝,这下听了张麒一说,就道:“这家便算了,还有两家都不错的。”
第二家是丁家集的一户人家,也是父母双全,上头两个姐姐,加她三个女孩之后才得了一个男娃。这姑娘两个姐姐嫁的不错,一个嫁了县城公署衙门的文书,一个嫁了宁陵县地方粮长的小儿子,亲缘有助力。
“这个也要仔细打听一下,”张麒道:“她老子娘生了三个女娃才得了一个男娃,必然是从小娇惯,这三个姐姐怕也跟她爹娘一样宝贝这个弟弟,若是她弟弟学好也罢了,要是好吃懒做不务正业,败光家业的日子就在眼前,没的让出嫁的女儿再补贴家里的。”
“第三个俺是亲眼见过的,”王氏得意道:“囡囡也见过,觉得怎么样?”
“我见过?是哪个?”张昭华故意装作不知道的样子。
“就是草市上面卖豆子的那个姑娘,”王氏道:“你早把你娘的心思摸透了,搁这儿装什么蒜。”
“是她啊,”张昭华便道:“面容混忘了,就记得手上有力气,平挑两袋豆子,比男人还稳。”
“手上当然有力气,”王氏道:“你们知道她是做什么的,她是做豆腐的营生。”
“姑娘家怎么出来卖豆子买豆腐?”张麒道:“她父兄不管吗?”
“没有父兄,家里只有个生病的老娘,”王氏道:“俺之前央范媒婆一问,她道却也是知道的。因为这姑娘为了孝顺老娘,自己出来做营生,十里八乡都是知道名声的。”
这姑娘也是丁家集的,但是却不姓丁,因为祖上曾被过继出去,回来了也不肯改姓。这郑姑娘家里本来有薄田几十亩,但是给老爹看病,全都发卖了,但是郑老爹还是救不回来。死前家里空无一物,老娘也卧病不起,又没有亲兄弟或者堂表兄弟帮衬,可谓是度日如年。
万幸这郑姑娘家里有一台石磨,本是家里富裕时候,用驴拉的。但如今哪里寻得畜生去推磨,郑姑娘便自己手推,推出豆汁来自己做豆腐卖,这一身力气也是由此而来。
因为她做的豆腐新鲜,第二日绝不肯卖先一日的豆腐,所以渐渐比下去同村其他两家卖豆腐的,村人都来她这里买豆腐——况且还有个好处,若是没有钱可以用豆子来换,一块豆腐要换得半升豆子来,大豆也行黄豆也可以,不拘什么豆子,都能来换。
各种豆子堆的多了,这郑姑娘就全部装好放在车上,推到李家村草市上来卖。丁家集到李家村隔着十五里地,这个郑姑娘车上放着上百斤的豆子和沉甸甸的豆腐,能一气走到了,比那些手上什么都没拿的人走得快。
因为她手上的豆子品种多,而且价格还低,所以卖的最快——凭着这么一手,她老娘吃药的钱全都有了。
“只是因为她娘吃了五六年的药,”王氏道:“姑娘虽然勤快,但是都考虑这个拖累——因为这姑娘说了,她是绝户,要娶她还要一同把老娘接回去奉养,所以拖到了十七岁也没人求亲。”
“老娘生病要吃药,”张麒道:“吃了五六年,不知道还要吃几年,确实是累赘。”
“孝顺不是累赘,”张昭华道:“父母也不是儿女的拖累。子孝亲慈,为什么会是拖累呢——她孝顺生病的老娘,和马寡妇眷恋女儿不愿意改嫁,都不觉得对方是拖累,那我们有什么能嫌弃的呢,又不能比她们做得更好了。况且知她孝顺情状,就知道日后必然也能孝顺公婆,这样的人嫁过来,日子一时且过得紧凑些,但长远一定能兴家。”
在这一世,她学会的第一个字不是“人”,而是“孝”。
“孝”是一个孩子背着拄着拐杖的老人。
张昭华上一世因为各种原因选择在远离家乡的地方生活,她就不能明白这个最浅显的道理。既不能补救上一辈子的永远的缺憾,这一辈子重活,就不能在这一辈子还留有这样的遗憾。
,最快更新昭华最新章节!
“好啊,你们俩背着我又说什么好事呢,从实招来。”王氏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是明显看到是笑容满面地,好像有了什么喜事一样。
张昭华和张麒看她神情,都是一愣,张昭华便道:“好像不是我们有什么好事,是您有了什么喜事吧。”
王氏满心欢畅道:“今儿俺去范媒婆那里,她有消息了。”
张昭华道:“什么消息——哦,是给大哥相看的吗?”
“俺去她那里,她说前几次俺上门来,她虽然口中不言,但心里已经把这事儿盘算起来了,”王氏道:“觉得有五六家是比较合适的,等她身子养地差不多的时候,就去这几家打听了。”
“结果如何?”张麒问道。
见王氏看她,张昭华摸了摸鼻子不满道:“我也是这家的一份子吧,将来的嫂子总也要过过我的眼,我也相看一下,帮你们把关嘛!”
“这倒是,”张麒笑道:“总不能要个咱们囡囡不喜欢的。”
王氏便用指头点了点张昭华的额头,无可奈何道:“人小鬼大——俺问你,要是你不喜欢,偏偏俺和你爹和你哥都中意,你怎么办?”
“要是您和我爹都看上都喜欢,那我就没有什么不喜欢的,”张昭华认真道:“要是您看不上,那咱们娶她来做什么,所以您一定要挑一个得您喜欢的,您看着她觉得满意,觉得舒心顺气的,进了咱家的门,一家人热热闹闹和和美美地过日子,将来我嫁出去了,她能代我孝顺膝下,就算我真的和她看不对眼,但凭她能真心实意孝顺您二老,我就敬她一辈子,绝不和她绊一句嘴。”
做人就是这样,先前想自己嫁出去的时候,就想着婆家如何不容易过,但逢自己家娶妇的时候,却要要求新妇做个好媳妇。
人人都是有私心呐,张昭华倒是能体谅岳氏的心情了,就是不知道她体谅岳氏和她看不对眼的事情,不知道岳氏在遇到了一个能看对眼的媳妇的时候,能不能做一个好婆婆。
第一个归做世情,第二个归做个人心理问题。
她这一番话说出来,把王氏感动得眼泪汪汪地,就连张麒也咳嗽了几声,道:“自然要照顾俺们囡囡喜不喜欢,将来还不得指望昶哥儿一家照应咱们囡囡?”
“那俺就说了,”王氏知道张昶不在家里,而眼前的张昭华也不必瞒过了,道:“范媒婆打听了五家,其中一家下订了,一家居丧,剩下三家可供挑选。”
第一家是邻村也就是李家村的一户人家,这姑娘年岁十六,父母双全,兄弟也俱都踏实老实,姑娘长得也好看,本是好姻缘,只一桩事不尽如人意,肺上不太好,据说是小时候呛过水,声短气弱,常年咳嗽,兼之身形瘦弱,常被人怀疑是患了痨病的,因此同村的都不敢求娶。
“声短气弱,常年咳嗽,”张麒听了就摇头道:“那就是娶回来一个药罐子,说白了就是累赘,哪里能操持家里!”
其实王氏也是这么想的,只是听范媒婆说这户人家父兄给力,才一直没明确拒绝,这下听了张麒一说,就道:“这家便算了,还有两家都不错的。”
第二家是丁家集的一户人家,也是父母双全,上头两个姐姐,加她三个女孩之后才得了一个男娃。这姑娘两个姐姐嫁的不错,一个嫁了县城公署衙门的文书,一个嫁了宁陵县地方粮长的小儿子,亲缘有助力。
“这个也要仔细打听一下,”张麒道:“她老子娘生了三个女娃才得了一个男娃,必然是从小娇惯,这三个姐姐怕也跟她爹娘一样宝贝这个弟弟,若是她弟弟学好也罢了,要是好吃懒做不务正业,败光家业的日子就在眼前,没的让出嫁的女儿再补贴家里的。”
“第三个俺是亲眼见过的,”王氏得意道:“囡囡也见过,觉得怎么样?”
“我见过?是哪个?”张昭华故意装作不知道的样子。
“就是草市上面卖豆子的那个姑娘,”王氏道:“你早把你娘的心思摸透了,搁这儿装什么蒜。”
“是她啊,”张昭华便道:“面容混忘了,就记得手上有力气,平挑两袋豆子,比男人还稳。”
“手上当然有力气,”王氏道:“你们知道她是做什么的,她是做豆腐的营生。”
“姑娘家怎么出来卖豆子买豆腐?”张麒道:“她父兄不管吗?”
“没有父兄,家里只有个生病的老娘,”王氏道:“俺之前央范媒婆一问,她道却也是知道的。因为这姑娘为了孝顺老娘,自己出来做营生,十里八乡都是知道名声的。”
这姑娘也是丁家集的,但是却不姓丁,因为祖上曾被过继出去,回来了也不肯改姓。这郑姑娘家里本来有薄田几十亩,但是给老爹看病,全都发卖了,但是郑老爹还是救不回来。死前家里空无一物,老娘也卧病不起,又没有亲兄弟或者堂表兄弟帮衬,可谓是度日如年。
万幸这郑姑娘家里有一台石磨,本是家里富裕时候,用驴拉的。但如今哪里寻得畜生去推磨,郑姑娘便自己手推,推出豆汁来自己做豆腐卖,这一身力气也是由此而来。
因为她做的豆腐新鲜,第二日绝不肯卖先一日的豆腐,所以渐渐比下去同村其他两家卖豆腐的,村人都来她这里买豆腐——况且还有个好处,若是没有钱可以用豆子来换,一块豆腐要换得半升豆子来,大豆也行黄豆也可以,不拘什么豆子,都能来换。
各种豆子堆的多了,这郑姑娘就全部装好放在车上,推到李家村草市上来卖。丁家集到李家村隔着十五里地,这个郑姑娘车上放着上百斤的豆子和沉甸甸的豆腐,能一气走到了,比那些手上什么都没拿的人走得快。
因为她手上的豆子品种多,而且价格还低,所以卖的最快——凭着这么一手,她老娘吃药的钱全都有了。
“只是因为她娘吃了五六年的药,”王氏道:“姑娘虽然勤快,但是都考虑这个拖累——因为这姑娘说了,她是绝户,要娶她还要一同把老娘接回去奉养,所以拖到了十七岁也没人求亲。”
“老娘生病要吃药,”张麒道:“吃了五六年,不知道还要吃几年,确实是累赘。”
“孝顺不是累赘,”张昭华道:“父母也不是儿女的拖累。子孝亲慈,为什么会是拖累呢——她孝顺生病的老娘,和马寡妇眷恋女儿不愿意改嫁,都不觉得对方是拖累,那我们有什么能嫌弃的呢,又不能比她们做得更好了。况且知她孝顺情状,就知道日后必然也能孝顺公婆,这样的人嫁过来,日子一时且过得紧凑些,但长远一定能兴家。”
在这一世,她学会的第一个字不是“人”,而是“孝”。
“孝”是一个孩子背着拄着拐杖的老人。
张昭华上一世因为各种原因选择在远离家乡的地方生活,她就不能明白这个最浅显的道理。既不能补救上一辈子的永远的缺憾,这一辈子重活,就不能在这一辈子还留有这样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