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第 69 章
推荐阅读:
2K小说网 www.2kxs.cc,最快更新黑化长公主最新章节!
康平花了三个月整的时间修葺出来的院子算不得巧夺天工, 却也十分精细了。进门后是石桥流水,假山怪石, 新移栽的桃李恰在花期,开出一树的浅粉素白,落入徐纵的眼中, 自然能瞧出那深层的含义。
他满意地捋了捋修剪得仔仔细细的胡须。
康平领着他继续往深处走去。
穿过落英缤纷的桃林又入一片苍茫的竹海, 风过飒飒,天朗气清, 正应士人们一贯的爱竹之情。
竹林后便是宽阔的空地,再往后是连绵的建筑群, 垂檐高拱, 青瓦灰壁, 颇为雅致。就连徐纵身后的弟子也感慨道:“世子妃实在是有心, 这布置比起燕南书院来也不遑多让了。”
“确实是个闹中取静之佳处。”桓墨也道。
龙都对于大部分燕南书院的生徒来说是个靠近政治中心的污浊之地, 士人们素来以同军政民裕扯上关系为耻, 故徐纵离开燕南书院北上之时,仅有几个弟子愿意一道跟来。
但桓墨这个江左大族之子,竟然跑来龙都了。
康平看了一眼他,目光中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情绪,仿佛他也不过是书院中普通的一位生徒而已。
她引着徐纵师徒几人进了房中。
因为赶工期, 房中的布置尚未完全做好,显得有些空荡。这是一间极大的空房间, 墙面和屋顶似乎用了什么特殊的材料, 使得站在正中不需要过分大声说话, 声音便可以传得非常的远,四周都能听得分明。康平说:“我们书院目前的规模不大,这几件教室应该够用了,往后还能再继续扩建。我想这间可以用于制讲。容纳百十来人应该不成问题。”
徐纵心想,书院新开,应当不会有很多生徒,便点了点头。
康平又说:“将来还需要再购入一批案几。”
她又领着几人去看了剩下的几件教室,有大有小,布置素雅。她又问徐纵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徐纵只说:“世子妃想的非常周到,某认为如今已经非常不错了。”
康平笑道:“那样实在是太好了,我还担心徐先生有不满之处,诚惶诚恐呢。”她领着几人到了一旁的茶室坐下歇息,秋韵开了小炉子奉上了茶汤和茶饼。
徐纵道:“世子妃能看得起某,让某为书院院正,某也感激不尽。”
康平亲自为徐纵奉茶:“只要先生不嫌弃我们胡人鲁钝。”
一旁的桓墨瞥了一眼她太阳穴与唇角的花黄,心道,她果然已经把自己当成完全的胡人了。
徐纵又问:“书院可曾想好了名字?”
康平说:“我原本拟了一个,不知道好坏,正好请先生过目后再定夺。”
徐纵来了兴趣:“世子妃想的是什么?”
康平说:“咱们这书院毗邻西市闹市,同霞蔚云蒸、毓秀钟灵一点儿也不搭边,我却想给书院起名为蔚秀。”
徐纵眯眼捻了捻胡须:“蔚秀园?听着倒是不错。”
康平却笑了起来:“先生也不嫌弃?这两个词形容燕南园倒是贴切。”
徐纵说:“这难道不正是世子妃对书院的愿景么?入园之时是刀兵征伐的将种,出园之后却是秀出班行的公卿。”
康平道:“诚然!先生懂我!”
徐纵一锤定音:“蔚秀二字不错!比之燕南更有意境。”
燕南两字不过是因为书院在最南边的徐州,就书院名字来说确实比蔚秀园落了下成。徐纵也很喜欢“蔚秀”两字,康平立刻便吩咐下人,去将蔚秀园的牌匾做出来。
几人又在茶室用了一会儿茶,方听得外头仆从禀报,说镇西王世子到了。
刘易尧所在的院子同蔚秀园距离不远,不过他沐浴洗漱花了些功夫,显得有些姗姗来迟。进入房中,他首先便看见了正座在蒲团上手端茶碗的康平,她腰背肃直,微微垂头,从胡服的衣领中露出一截雪白的脖颈,因为垂首的姿势,能看见一小块微微凸起的骨节。她的发丝一丝不苟地束成龙都时兴的高髻,妆容庄重。
康平在家中十分的随意,往往都盘腿胡坐甚至垂足坐,这么正襟危坐的样子倒还是刘易尧第一次见到。
她站起来十分有礼地向刘易尧行礼。
刘易尧也是一阵的不适,回了个礼过去,才去见过徐纵和他的一众弟子。
当年镇西王刘景抵御柔然的赫赫威名,纵使是素来不屑于杀伐之事的士子也不得不赞叹一句“英雄”,故徐纵师徒几个对这个刘易尧这个刘景后人所抱的幻想也是龙行虎步之状。
可刘易尧偏偏长了一张端丽的面容。
他和徐荼蘼八分相似,虽不如贺赖孤那般精致妖艳到雌雄莫辩,这长相在胡人之中显得也有些偏向女气了。若非轮廓上还带着些许硬朗,只怕那些人都不敢承认他就是刘易尧。
就连桓墨都有些惊异。
不曾想刘世子竟然是这般人中龙凤之姿。
他又将目光转到了站在刘易尧身旁,比他矮了一个头,却看着依然十分般配的康平,此时她正在向刘易尧一一引荐。
“徐先生。”刘易尧恭谨地低头。
他虽然出身匈奴,不过这么多年在镇国公主府和睿王府那里也将汉人士族的礼节学了十成十,举手投足之间浑然不见错处。
徐纵起身将他扶住,道:“世子不必多礼。”
算起来这蔚秀园的实际主人,还是这位青年。
“不知先生莅临,相迎来迟,怠慢了先生,实在是惭愧。”他客套地说。
徐纵也客套答道:“世子妃十分周到,不敢说怠慢。世子请坐吧。”
刘易尧入了席间,康平又是亲自为他奉茶送茶饼。
为了见徐纵,他的头发也依照着汉人的发式束了起来,簪了顶小冠。幸好他长得并不是特别的胡化,这小冠在他身上也不显得违和。康平感觉到他身上透出的湿意,晓得他刚刚沐浴完毕,头发都未曾全弄干就跑出来见徐纵,心里头稍微有了些心疼,那茶中的姜末便多加了两分。
桓墨垂眼看着康平给刘易尧调茶,面无波澜。
徐纵同刘易尧两人一问一答着客套寒暄,徐纵问:“书院中光有先生,而无生徒,怎能称为书院,不知道世子可有生徒的人选了?”
康平之前在燕南书院里只说让他来担任一个胡汉混合书院的院正,但这学生从哪里来,他却不知。
龙都中汉姓高门子弟都去了水木书院,想必也是看不上他这小小的蔚秀园,而胡人子弟,他却不敢过分相信他们的文化水平,只怕来一群年过弱冠却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的。来此地教书,他最大的顾虑还是这个。
刘易尧道:“几日前内子已经着人在西市贴了榜,不少胡人想要入学,这些事情本来就是内子在负责的。”他看向了康平,一双浅色的瞳仁温柔如水。
康平道:“是,确实很多人响应,甚至有宫中宿卫家中的子弟。胡人们不是不想学,而是缺少这样的机会。只是囿于家中原因,这些学生的水平肯定不及汉姓高门子弟。所以还需要遴选,只是没想到遴选的方法。”
刘易尧笑了笑:“没错。我也是因为幼时一些事情,没能得到大师的教育,引以为终身之憾事。若非睿王妃不嫌弃,教我以典籍,只怕现在也是个无知之人了。”
徐纵既然同睿王烈自年轻时候就是挚友,自然也知晓当年镇国公主府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盛况。这刘世子曾在镇国公主膝下四年,想来那四年间确实承沐了不少大家的思想。只不过镇国公主倒台之后,他就没机会再学点什么了。
不过以徐荼蘼的学问,教他也是绰绰有余。
他笑道:“世子实在是谦虚。”
刘易尧却是真的觉得遗憾。
当年在镇国公主府上,不少政客都是著名的玄学家,喻理于政,融政于理,他从很小的时候就感受到了当年慕容康平所推行的汉学之魅力。
镇国公主死后,他从云端跌入尘泥,纵使有徐荼蘼偶尔的提点,睿王烈夫妇碍于他尴尬的身份并不能将他时刻带在身旁,他所受到的教育资源,比起年幼时跟在镇国公主身旁,少了不是一星半点。
康平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将来徐先生的学问定会如同佛以一相一味之法,平等利益一切众生。”她又看向徐纵,“夫郎有朝一日定也能受沐浴。”
刘易尧点了点头。
“不过遴选之事,还需要考量。”
如今朝廷的选官之法还是九品官人之法,受此影响,书院招生之时对簿世、行状、乡品皆很重视。朝廷选官时以中正审查候选人,家庭背景、才干、道德都是考察标准,造成了自西晋一来就有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情况。至于书院选学生,也是一样,谱牒占了重要的一项,因为通常来讲,上流士族的家庭教育要优于下等寒门,刚刚开蒙的士族儿郎往往在学问上比寒门幼子好,故而书院还真的也是“生徒无寒门”。
但中正是人难免偏颇,学院若以先生的主观考量为录取学生的标准,也会偏颇,更何况他们现在要招收的是胡人学生,胡人的家世背景是按军功排列的,把这帮报了名的生徒按照家世排三六九等择优录取的话,还真不一定能选到好的。
徐纵问道:“世子可有良策?”
刘易尧沉吟半晌,答道:“有个不成熟的想法。”
徐纵说:“请讲。”
刘易尧道:“幼时,镇国公主府上曾有一处影壁,未雕任何纹饰,却是让门客们将自己的文章贴上去受人品评的。上榜的文章皆为匿名,文章的优劣却一看便知。我曾记得先中书舍人崔伯涯有一篇文章被评为最佳,当时他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崔家大郎,依然力压一众大儒。后来揭示此文乃是崔伯涯所作,镇国公主大为赞赏,推他做了中书舍人。那时公主说,若非匿名,只怕大多数人瞧见作者的名字,认为他阅历尚浅,就不愿再去品读他的文章了。可见匿名确实是个不错的法子。”
“这倒是与此前世子妃所说的‘碧水江汀’颇为相似?”
康平掩唇轻笑。
岂是相似,当年她那处影壁就是照着徐荼蘼的“碧水江汀”照搬的,没想到倒是给刘易尧留下了这么个深刻的印象。
刘易尧却未曾听说过什么“碧水江汀”,他此前见镇国公主在府上搞这什么影壁,觉得颇为新奇,就记下了,却不知道原来这世上还有一模一样的地方么?他看向了康平,眼中满是疑惑。
康平笑着扯淡道:“那‘碧水江汀’也不过是我道听途说罢了,或许真是从镇国公主府上那处影壁化用而来也未可知呀。此前桓郎也说,从未在晋水之畔见过什么碧水江汀书院的。”
听她说道“桓郎”,刘易尧眉心微微一动。
此前康平给他介绍这几个生徒的时候,他没有留意,竟将这个姓桓的给掠了过去,现在她那声亲亲热热的“桓郎”倒叫他注意起来。
那桓墨也像是故意要在刘易尧面前出风头似的,说:“我幼年曾在晋安郡居住,宅邸恰恰毗邻晋水,却从未听闻过‘晋水书院’,所以那日晚间便去寻三娘子问了问。”
听他言道“三娘”,刘易尧的眉心愈发遒结了。他抬起眼睛看了桓墨一眼。
此人的确是凤表龙姿,样貌出众,又姓桓氏。他不知道此人是桓氏嫡支还是庶支,但终归姓桓。对于江左士人对四姓的推崇,刘易尧还是有所耳闻的。
不过他尚能沉得住气,只是匆匆掠了一眼便将目光收回,继续气定神闲地说:“我们或许也可教人作匿名文章,以文章采选第一批的生徒?”
徐纵继续捻着他那花白但修剪精致的美髯,点头道:“世子的方法不错。”
刘易尧说:“只是一个不成熟的想法,譬如文章定题、评定标准之类,具体的实施还需要劳烦先生。”
徐纵说:“不过好歹也是有了个方向,不若就择日通知那些报名的生徒,叫他们先做一篇文章来看看。”
康平符合:“这个题目确实需要好好斟酌,既要能体现文笔,又能看出思想的。”
徐纵便也眯眼道:“是啊。”
几人就选题一事便又讨论了一会儿,不知不觉之间,茶炉中的炭竟然都用完了。秋韵默默起身提着小炉子出门加炭火,打起帘子出了茶间,却瞧见十一郎负手站在廊下。
十一郎穿着一身麻布衣衫,与普通的小厮看上去无二。
蔚秀园背后的主子是镇西王世子这件事情是需要保密的,所以很多镇西王府上的事情都需要暗卫通传。十一郎既然到了此处来,说明府上有事。
他算是三十卫里头长得最不起眼的一个了,否则当初下徐州的时候也不会带着他。
秋韵与十一郎并不熟悉,但也大致知晓他的身份特殊,因此问道:“是府上出事了么?”
他说:“是崔二爷突然到访,说是有急事告知。”
秋韵皱了皱眉。
照理,崔仲欢现在应该自己待在府上蜗居。他已经远离朝堂些许多年,纵使这段时日开始通过刘易尧重回政坛,也是在暗地。他自己并没有什么消息途径。他所能报告给刘易尧的事情,一多半都是从高广寻那里来的。
既然是从高广寻处所得,便和宫里头又牵扯不清了。
此事非同小可,秋韵看了一眼背后的帘子。
贸然进去叫徐纵等人听去也不好,她踌躇了一下,放下了铜炉,转身空手掀起帘子进门,在康平的耳畔耳语了两句。
康平的脸色微微一变。
徐纵此时正在与几位弟子热火朝天地讨论题目的设置,见她似乎有事,问道:“可是府上?”
康平扯出了一个尴尬的笑意:“是,只怕需要回府一趟。”
徐纵倒是非常的大方,他也知晓康平夫妇二人不想让人知道这蔚秀园背后是他们的势力,人前肯定还是得他这个“院正”做主,便自然将自己直接给带入了“主人”,道:“既然世子夫妇有要事,某自然是不敢强留的。如今书院也已经打理妥当,接下来的事情交给某便好。”
康平便拽着刘易尧站了起来:“有徐先生和诸位郎君在,我们自然放心。稍后我会派人将报名的生徒名簿送来。”
徐纵点了点头。
刘易尧不曾听见秋韵所言何事,见康平面色凝重,却也知道此事定然非同小可,两道剑眉蹙起。等跟着康平出了茶间,瞧见了站在廊下负手而立的十一郎,更是心中一阵惊悸。有什么东西仿佛呼之欲出,却梗在喉头上下不得,胸口有种奇异的失重之感,竟让他一个趔趄差点一脚踏空。
幸好康平将他拽住,让他穿上了木屐。
十一郎早已备好了朴素的车马,两人火速赶往镇西王世子府。府上崔仲欢早已久候。
春风上巳,他竟然穿着一身灰袍,瞧着与外头的佳节气氛格格不入。见到两人回来,他撑住了拐杖。
康平下车后率先问道:“崔二,是何要事?莫非是宫中的消息?”
崔仲欢一双眉紧紧拧在一起,在眉心撰了个死结:“是。”
刘易尧呼吸一滞。
崔仲欢瞥了一眼刘易尧,却知道此事不可能藏着掖着不告诉他。他顿了顿,扶着拐杖缓缓走到刘易尧的面前。
刘易尧虽然瘦弱,个头却极高,崔仲欢却必须得仰视他。
他将右手握拳,放在了左边的胸口上,轻轻扣了一下。那是胡人军中的军礼,崔仲欢任羽林中郎之时也需要这么行礼,这动作他做起来行云流水。
刘易尧不知不觉见紧紧抓住了身旁康平的手,一手的粘腻。
他大概已经知道崔仲欢接下来想要说些什么,可此刻脑子里头是一片的空白。
“镇西王薨逝了。”
崔仲欢的声线略有些发颤,但他尽量克制着用最平缓的声音来告诉刘易尧这个他们早在三个多月前就已经预料到的结局。
刘易尧觉得他说出来的没一个字他都知道该怎么写,可是连在一起却很难摸透究竟是什么意思。
崔仲欢看着他那双琥珀色的瞳仁中渐渐暗下去的光芒,亦是捏紧了手中的拐杖,看向了一旁站着同样神色凝重的康平:“世子妃,只怕我们要尽快行动了,高家传来消息,吐谷浑已经准备进攻河西,只怕冯氏这两日就会下急诏遣世子去河西,想让我们措手不及。”
康平感受到手里的一片冰凉,也是强打着精神说:“多谢,我们会立刻准备的。”说完却是叫刘叔送客。
她自己扶着刘易尧回到房内,刘易尧仿若一只木偶,任由她的摆布。他依然面色冷漠,可是那双眼睛里却藏不住情绪的波动。
康平环住了他的脖子,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阿尧。河西的很多消息不一定准确,我们派去河西的探子尚未回来,或许还有所转机。但是无论如何此时此刻我们都必须戒备起来。”
刘易尧没有动。
康平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了。
印象里很多时候都是刘易尧在安慰她,甚至当年翟融云去世的时候,都是他用稚嫩的胳膊环住她,给她倚靠的。
刘易尧突然开口了:“三个月前我就知道,阿耶的命运很难逆转了。他终有一天会变成一个已死的消息传到我这里。”他轻轻叹了一口气。
康平依然环着他。她的心跳隔着春日的衣衫传递到他的胸口,显得格外的有安全感。刘易尧抬手按住了她,将她的身躯往自己处用力按了一下。
“我自幼只见过他一面。当年他军功过甚,驻守河州,我的阿娘被迫于他分离,在龙都诞下的我。后来阿娘病逝,他才匆匆回龙都看过一眼。再然后他就被勒令圈禁封地了。而我则是这辈子都没有离开过龙都这个地方。”他说。语气淡的吓人。
康平心想,我都知道。刘景、翟融云、慕容焕的那些往事,她比谁都清楚。
“所以我想,反正我早就知道他必死无疑,也和他并没有什么深刻的感情,大概也不会很伤心吧。”
康平紧紧抱住了他,低低附和了一声,“嗯。”
刘易尧将脸埋在了她的颈窝里头,轻轻苦笑出声:“呵。逝者往已,但我却不能容许刘家的荣耀在我的手里断下去。我有太多的在天之灵需要告慰了。三娘,我不知道我现在的准备是否真的能胜任。”
“你行的。”康平感觉到颈窝之处他克制的呼吸,没有泪水,她的手顺着刘易尧扎了发而露出的后颈慢慢滑了下去,滑到了他单薄的脊背。他依然和十五年前翟融云去世之时那样是个没有安全感的孩子。
她真的很遗憾自己如今的臂弯并不如当年慕容康平那样宽阔有力,如今的她也不能像是十五年前那样将他一把抱起,放在肩头轻轻拍打了。
她只是尽可能用力地环住了他。
康平花了三个月整的时间修葺出来的院子算不得巧夺天工, 却也十分精细了。进门后是石桥流水,假山怪石, 新移栽的桃李恰在花期,开出一树的浅粉素白,落入徐纵的眼中, 自然能瞧出那深层的含义。
他满意地捋了捋修剪得仔仔细细的胡须。
康平领着他继续往深处走去。
穿过落英缤纷的桃林又入一片苍茫的竹海, 风过飒飒,天朗气清, 正应士人们一贯的爱竹之情。
竹林后便是宽阔的空地,再往后是连绵的建筑群, 垂檐高拱, 青瓦灰壁, 颇为雅致。就连徐纵身后的弟子也感慨道:“世子妃实在是有心, 这布置比起燕南书院来也不遑多让了。”
“确实是个闹中取静之佳处。”桓墨也道。
龙都对于大部分燕南书院的生徒来说是个靠近政治中心的污浊之地, 士人们素来以同军政民裕扯上关系为耻, 故徐纵离开燕南书院北上之时,仅有几个弟子愿意一道跟来。
但桓墨这个江左大族之子,竟然跑来龙都了。
康平看了一眼他,目光中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情绪,仿佛他也不过是书院中普通的一位生徒而已。
她引着徐纵师徒几人进了房中。
因为赶工期, 房中的布置尚未完全做好,显得有些空荡。这是一间极大的空房间, 墙面和屋顶似乎用了什么特殊的材料, 使得站在正中不需要过分大声说话, 声音便可以传得非常的远,四周都能听得分明。康平说:“我们书院目前的规模不大,这几件教室应该够用了,往后还能再继续扩建。我想这间可以用于制讲。容纳百十来人应该不成问题。”
徐纵心想,书院新开,应当不会有很多生徒,便点了点头。
康平又说:“将来还需要再购入一批案几。”
她又领着几人去看了剩下的几件教室,有大有小,布置素雅。她又问徐纵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徐纵只说:“世子妃想的非常周到,某认为如今已经非常不错了。”
康平笑道:“那样实在是太好了,我还担心徐先生有不满之处,诚惶诚恐呢。”她领着几人到了一旁的茶室坐下歇息,秋韵开了小炉子奉上了茶汤和茶饼。
徐纵道:“世子妃能看得起某,让某为书院院正,某也感激不尽。”
康平亲自为徐纵奉茶:“只要先生不嫌弃我们胡人鲁钝。”
一旁的桓墨瞥了一眼她太阳穴与唇角的花黄,心道,她果然已经把自己当成完全的胡人了。
徐纵又问:“书院可曾想好了名字?”
康平说:“我原本拟了一个,不知道好坏,正好请先生过目后再定夺。”
徐纵来了兴趣:“世子妃想的是什么?”
康平说:“咱们这书院毗邻西市闹市,同霞蔚云蒸、毓秀钟灵一点儿也不搭边,我却想给书院起名为蔚秀。”
徐纵眯眼捻了捻胡须:“蔚秀园?听着倒是不错。”
康平却笑了起来:“先生也不嫌弃?这两个词形容燕南园倒是贴切。”
徐纵说:“这难道不正是世子妃对书院的愿景么?入园之时是刀兵征伐的将种,出园之后却是秀出班行的公卿。”
康平道:“诚然!先生懂我!”
徐纵一锤定音:“蔚秀二字不错!比之燕南更有意境。”
燕南两字不过是因为书院在最南边的徐州,就书院名字来说确实比蔚秀园落了下成。徐纵也很喜欢“蔚秀”两字,康平立刻便吩咐下人,去将蔚秀园的牌匾做出来。
几人又在茶室用了一会儿茶,方听得外头仆从禀报,说镇西王世子到了。
刘易尧所在的院子同蔚秀园距离不远,不过他沐浴洗漱花了些功夫,显得有些姗姗来迟。进入房中,他首先便看见了正座在蒲团上手端茶碗的康平,她腰背肃直,微微垂头,从胡服的衣领中露出一截雪白的脖颈,因为垂首的姿势,能看见一小块微微凸起的骨节。她的发丝一丝不苟地束成龙都时兴的高髻,妆容庄重。
康平在家中十分的随意,往往都盘腿胡坐甚至垂足坐,这么正襟危坐的样子倒还是刘易尧第一次见到。
她站起来十分有礼地向刘易尧行礼。
刘易尧也是一阵的不适,回了个礼过去,才去见过徐纵和他的一众弟子。
当年镇西王刘景抵御柔然的赫赫威名,纵使是素来不屑于杀伐之事的士子也不得不赞叹一句“英雄”,故徐纵师徒几个对这个刘易尧这个刘景后人所抱的幻想也是龙行虎步之状。
可刘易尧偏偏长了一张端丽的面容。
他和徐荼蘼八分相似,虽不如贺赖孤那般精致妖艳到雌雄莫辩,这长相在胡人之中显得也有些偏向女气了。若非轮廓上还带着些许硬朗,只怕那些人都不敢承认他就是刘易尧。
就连桓墨都有些惊异。
不曾想刘世子竟然是这般人中龙凤之姿。
他又将目光转到了站在刘易尧身旁,比他矮了一个头,却看着依然十分般配的康平,此时她正在向刘易尧一一引荐。
“徐先生。”刘易尧恭谨地低头。
他虽然出身匈奴,不过这么多年在镇国公主府和睿王府那里也将汉人士族的礼节学了十成十,举手投足之间浑然不见错处。
徐纵起身将他扶住,道:“世子不必多礼。”
算起来这蔚秀园的实际主人,还是这位青年。
“不知先生莅临,相迎来迟,怠慢了先生,实在是惭愧。”他客套地说。
徐纵也客套答道:“世子妃十分周到,不敢说怠慢。世子请坐吧。”
刘易尧入了席间,康平又是亲自为他奉茶送茶饼。
为了见徐纵,他的头发也依照着汉人的发式束了起来,簪了顶小冠。幸好他长得并不是特别的胡化,这小冠在他身上也不显得违和。康平感觉到他身上透出的湿意,晓得他刚刚沐浴完毕,头发都未曾全弄干就跑出来见徐纵,心里头稍微有了些心疼,那茶中的姜末便多加了两分。
桓墨垂眼看着康平给刘易尧调茶,面无波澜。
徐纵同刘易尧两人一问一答着客套寒暄,徐纵问:“书院中光有先生,而无生徒,怎能称为书院,不知道世子可有生徒的人选了?”
康平之前在燕南书院里只说让他来担任一个胡汉混合书院的院正,但这学生从哪里来,他却不知。
龙都中汉姓高门子弟都去了水木书院,想必也是看不上他这小小的蔚秀园,而胡人子弟,他却不敢过分相信他们的文化水平,只怕来一群年过弱冠却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的。来此地教书,他最大的顾虑还是这个。
刘易尧道:“几日前内子已经着人在西市贴了榜,不少胡人想要入学,这些事情本来就是内子在负责的。”他看向了康平,一双浅色的瞳仁温柔如水。
康平道:“是,确实很多人响应,甚至有宫中宿卫家中的子弟。胡人们不是不想学,而是缺少这样的机会。只是囿于家中原因,这些学生的水平肯定不及汉姓高门子弟。所以还需要遴选,只是没想到遴选的方法。”
刘易尧笑了笑:“没错。我也是因为幼时一些事情,没能得到大师的教育,引以为终身之憾事。若非睿王妃不嫌弃,教我以典籍,只怕现在也是个无知之人了。”
徐纵既然同睿王烈自年轻时候就是挚友,自然也知晓当年镇国公主府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盛况。这刘世子曾在镇国公主膝下四年,想来那四年间确实承沐了不少大家的思想。只不过镇国公主倒台之后,他就没机会再学点什么了。
不过以徐荼蘼的学问,教他也是绰绰有余。
他笑道:“世子实在是谦虚。”
刘易尧却是真的觉得遗憾。
当年在镇国公主府上,不少政客都是著名的玄学家,喻理于政,融政于理,他从很小的时候就感受到了当年慕容康平所推行的汉学之魅力。
镇国公主死后,他从云端跌入尘泥,纵使有徐荼蘼偶尔的提点,睿王烈夫妇碍于他尴尬的身份并不能将他时刻带在身旁,他所受到的教育资源,比起年幼时跟在镇国公主身旁,少了不是一星半点。
康平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将来徐先生的学问定会如同佛以一相一味之法,平等利益一切众生。”她又看向徐纵,“夫郎有朝一日定也能受沐浴。”
刘易尧点了点头。
“不过遴选之事,还需要考量。”
如今朝廷的选官之法还是九品官人之法,受此影响,书院招生之时对簿世、行状、乡品皆很重视。朝廷选官时以中正审查候选人,家庭背景、才干、道德都是考察标准,造成了自西晋一来就有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情况。至于书院选学生,也是一样,谱牒占了重要的一项,因为通常来讲,上流士族的家庭教育要优于下等寒门,刚刚开蒙的士族儿郎往往在学问上比寒门幼子好,故而书院还真的也是“生徒无寒门”。
但中正是人难免偏颇,学院若以先生的主观考量为录取学生的标准,也会偏颇,更何况他们现在要招收的是胡人学生,胡人的家世背景是按军功排列的,把这帮报了名的生徒按照家世排三六九等择优录取的话,还真不一定能选到好的。
徐纵问道:“世子可有良策?”
刘易尧沉吟半晌,答道:“有个不成熟的想法。”
徐纵说:“请讲。”
刘易尧道:“幼时,镇国公主府上曾有一处影壁,未雕任何纹饰,却是让门客们将自己的文章贴上去受人品评的。上榜的文章皆为匿名,文章的优劣却一看便知。我曾记得先中书舍人崔伯涯有一篇文章被评为最佳,当时他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崔家大郎,依然力压一众大儒。后来揭示此文乃是崔伯涯所作,镇国公主大为赞赏,推他做了中书舍人。那时公主说,若非匿名,只怕大多数人瞧见作者的名字,认为他阅历尚浅,就不愿再去品读他的文章了。可见匿名确实是个不错的法子。”
“这倒是与此前世子妃所说的‘碧水江汀’颇为相似?”
康平掩唇轻笑。
岂是相似,当年她那处影壁就是照着徐荼蘼的“碧水江汀”照搬的,没想到倒是给刘易尧留下了这么个深刻的印象。
刘易尧却未曾听说过什么“碧水江汀”,他此前见镇国公主在府上搞这什么影壁,觉得颇为新奇,就记下了,却不知道原来这世上还有一模一样的地方么?他看向了康平,眼中满是疑惑。
康平笑着扯淡道:“那‘碧水江汀’也不过是我道听途说罢了,或许真是从镇国公主府上那处影壁化用而来也未可知呀。此前桓郎也说,从未在晋水之畔见过什么碧水江汀书院的。”
听她说道“桓郎”,刘易尧眉心微微一动。
此前康平给他介绍这几个生徒的时候,他没有留意,竟将这个姓桓的给掠了过去,现在她那声亲亲热热的“桓郎”倒叫他注意起来。
那桓墨也像是故意要在刘易尧面前出风头似的,说:“我幼年曾在晋安郡居住,宅邸恰恰毗邻晋水,却从未听闻过‘晋水书院’,所以那日晚间便去寻三娘子问了问。”
听他言道“三娘”,刘易尧的眉心愈发遒结了。他抬起眼睛看了桓墨一眼。
此人的确是凤表龙姿,样貌出众,又姓桓氏。他不知道此人是桓氏嫡支还是庶支,但终归姓桓。对于江左士人对四姓的推崇,刘易尧还是有所耳闻的。
不过他尚能沉得住气,只是匆匆掠了一眼便将目光收回,继续气定神闲地说:“我们或许也可教人作匿名文章,以文章采选第一批的生徒?”
徐纵继续捻着他那花白但修剪精致的美髯,点头道:“世子的方法不错。”
刘易尧说:“只是一个不成熟的想法,譬如文章定题、评定标准之类,具体的实施还需要劳烦先生。”
徐纵说:“不过好歹也是有了个方向,不若就择日通知那些报名的生徒,叫他们先做一篇文章来看看。”
康平符合:“这个题目确实需要好好斟酌,既要能体现文笔,又能看出思想的。”
徐纵便也眯眼道:“是啊。”
几人就选题一事便又讨论了一会儿,不知不觉之间,茶炉中的炭竟然都用完了。秋韵默默起身提着小炉子出门加炭火,打起帘子出了茶间,却瞧见十一郎负手站在廊下。
十一郎穿着一身麻布衣衫,与普通的小厮看上去无二。
蔚秀园背后的主子是镇西王世子这件事情是需要保密的,所以很多镇西王府上的事情都需要暗卫通传。十一郎既然到了此处来,说明府上有事。
他算是三十卫里头长得最不起眼的一个了,否则当初下徐州的时候也不会带着他。
秋韵与十一郎并不熟悉,但也大致知晓他的身份特殊,因此问道:“是府上出事了么?”
他说:“是崔二爷突然到访,说是有急事告知。”
秋韵皱了皱眉。
照理,崔仲欢现在应该自己待在府上蜗居。他已经远离朝堂些许多年,纵使这段时日开始通过刘易尧重回政坛,也是在暗地。他自己并没有什么消息途径。他所能报告给刘易尧的事情,一多半都是从高广寻那里来的。
既然是从高广寻处所得,便和宫里头又牵扯不清了。
此事非同小可,秋韵看了一眼背后的帘子。
贸然进去叫徐纵等人听去也不好,她踌躇了一下,放下了铜炉,转身空手掀起帘子进门,在康平的耳畔耳语了两句。
康平的脸色微微一变。
徐纵此时正在与几位弟子热火朝天地讨论题目的设置,见她似乎有事,问道:“可是府上?”
康平扯出了一个尴尬的笑意:“是,只怕需要回府一趟。”
徐纵倒是非常的大方,他也知晓康平夫妇二人不想让人知道这蔚秀园背后是他们的势力,人前肯定还是得他这个“院正”做主,便自然将自己直接给带入了“主人”,道:“既然世子夫妇有要事,某自然是不敢强留的。如今书院也已经打理妥当,接下来的事情交给某便好。”
康平便拽着刘易尧站了起来:“有徐先生和诸位郎君在,我们自然放心。稍后我会派人将报名的生徒名簿送来。”
徐纵点了点头。
刘易尧不曾听见秋韵所言何事,见康平面色凝重,却也知道此事定然非同小可,两道剑眉蹙起。等跟着康平出了茶间,瞧见了站在廊下负手而立的十一郎,更是心中一阵惊悸。有什么东西仿佛呼之欲出,却梗在喉头上下不得,胸口有种奇异的失重之感,竟让他一个趔趄差点一脚踏空。
幸好康平将他拽住,让他穿上了木屐。
十一郎早已备好了朴素的车马,两人火速赶往镇西王世子府。府上崔仲欢早已久候。
春风上巳,他竟然穿着一身灰袍,瞧着与外头的佳节气氛格格不入。见到两人回来,他撑住了拐杖。
康平下车后率先问道:“崔二,是何要事?莫非是宫中的消息?”
崔仲欢一双眉紧紧拧在一起,在眉心撰了个死结:“是。”
刘易尧呼吸一滞。
崔仲欢瞥了一眼刘易尧,却知道此事不可能藏着掖着不告诉他。他顿了顿,扶着拐杖缓缓走到刘易尧的面前。
刘易尧虽然瘦弱,个头却极高,崔仲欢却必须得仰视他。
他将右手握拳,放在了左边的胸口上,轻轻扣了一下。那是胡人军中的军礼,崔仲欢任羽林中郎之时也需要这么行礼,这动作他做起来行云流水。
刘易尧不知不觉见紧紧抓住了身旁康平的手,一手的粘腻。
他大概已经知道崔仲欢接下来想要说些什么,可此刻脑子里头是一片的空白。
“镇西王薨逝了。”
崔仲欢的声线略有些发颤,但他尽量克制着用最平缓的声音来告诉刘易尧这个他们早在三个多月前就已经预料到的结局。
刘易尧觉得他说出来的没一个字他都知道该怎么写,可是连在一起却很难摸透究竟是什么意思。
崔仲欢看着他那双琥珀色的瞳仁中渐渐暗下去的光芒,亦是捏紧了手中的拐杖,看向了一旁站着同样神色凝重的康平:“世子妃,只怕我们要尽快行动了,高家传来消息,吐谷浑已经准备进攻河西,只怕冯氏这两日就会下急诏遣世子去河西,想让我们措手不及。”
康平感受到手里的一片冰凉,也是强打着精神说:“多谢,我们会立刻准备的。”说完却是叫刘叔送客。
她自己扶着刘易尧回到房内,刘易尧仿若一只木偶,任由她的摆布。他依然面色冷漠,可是那双眼睛里却藏不住情绪的波动。
康平环住了他的脖子,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阿尧。河西的很多消息不一定准确,我们派去河西的探子尚未回来,或许还有所转机。但是无论如何此时此刻我们都必须戒备起来。”
刘易尧没有动。
康平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了。
印象里很多时候都是刘易尧在安慰她,甚至当年翟融云去世的时候,都是他用稚嫩的胳膊环住她,给她倚靠的。
刘易尧突然开口了:“三个月前我就知道,阿耶的命运很难逆转了。他终有一天会变成一个已死的消息传到我这里。”他轻轻叹了一口气。
康平依然环着他。她的心跳隔着春日的衣衫传递到他的胸口,显得格外的有安全感。刘易尧抬手按住了她,将她的身躯往自己处用力按了一下。
“我自幼只见过他一面。当年他军功过甚,驻守河州,我的阿娘被迫于他分离,在龙都诞下的我。后来阿娘病逝,他才匆匆回龙都看过一眼。再然后他就被勒令圈禁封地了。而我则是这辈子都没有离开过龙都这个地方。”他说。语气淡的吓人。
康平心想,我都知道。刘景、翟融云、慕容焕的那些往事,她比谁都清楚。
“所以我想,反正我早就知道他必死无疑,也和他并没有什么深刻的感情,大概也不会很伤心吧。”
康平紧紧抱住了他,低低附和了一声,“嗯。”
刘易尧将脸埋在了她的颈窝里头,轻轻苦笑出声:“呵。逝者往已,但我却不能容许刘家的荣耀在我的手里断下去。我有太多的在天之灵需要告慰了。三娘,我不知道我现在的准备是否真的能胜任。”
“你行的。”康平感觉到颈窝之处他克制的呼吸,没有泪水,她的手顺着刘易尧扎了发而露出的后颈慢慢滑了下去,滑到了他单薄的脊背。他依然和十五年前翟融云去世之时那样是个没有安全感的孩子。
她真的很遗憾自己如今的臂弯并不如当年慕容康平那样宽阔有力,如今的她也不能像是十五年前那样将他一把抱起,放在肩头轻轻拍打了。
她只是尽可能用力地环住了他。